潘路希
图样表达是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技术交流的中介要素。学生通过技术图样可以表达设计构想,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之间的思维转换,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存在图样表达方面的困难。
本文以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作为“学历案单元”,以便携式小台灯设计为“大项目”,从以下四个环节开展学历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图样表达的素养。
一、情境导入
(一)立足学情,聚焦生活
在“单元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入“变废为宝”制作简易台灯的情境,借助旧灯头和固定书立,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灯头与书立间的支撑件。通过导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项目设计的兴趣,鼓励他们借助草图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培养学生对图样表达的兴趣。
(二)巧设巧引,激发兴趣
在“设计表现图”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入“你来描述我来猜”的小游戏,即兴邀请一位学生描述老师展示的物品,请其他学生竞猜。游戏中,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等进行演示,当台下的同学猜出正确答案后,我又引入与之对应的“草图”和“三视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归纳出技术语言的特点,明确技术图样在沟通交流中的优势。
二、任务引领
(一)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任务引领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方法。教师可根据目标,把要完成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藏在任务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
比如在“形体的尺寸标注1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入台灯侧板——“榫卯结构”标注的学习任务,采用“变式训练+逐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从“长方体的标注——简易榫头的标注——简易榫眼的标注——燕尾榫头、榫眼的标注”一步步演变。通过由易到难、分步到位的方式,引入不同层次的学习小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构建尺寸标注的相应知识。
(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在“单元导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以“小台灯”为设计主题,采用“有效分组、兴趣导入、任务分配、实施任务、展示成果、交流提高”的组织方式,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要求、查找资料、设计分析、绘制草图、合理标注尺寸等,在各组作品完成后再进行成果展示,通过答辩的形式对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这种课堂形式可让学生在学历案的指引下,通过资源学习和小组合作开展深度学习。
三、活动实施
(一)活动贯穿,巧“做”设计
在“草图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引入“小台灯”的设计主题,让学生在草图设计的基础上用积木进行搭建。这种活动以巧“做”设计的形式,通过技术实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设计的不足。
(二)问题嵌入,巧思妙想
对技术问题的发现、认识、解决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应是孤立的,而应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
比如在“形体的尺寸标注2课时”的教学中,我在之前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较复杂的形体——台灯灯头的标注,提出如何对它进行尺寸标注的问题。通过设置合理的支架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对应的知识背景,围绕核心问题做合理铺垫,再得出结论。其中,给学生创设必要的知识背景极为重要,通过精心设计支架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其解决核心问题。
情境展示:在学生设计的台灯草图的基础上,绘制加工图样并标注尺寸。
问题1:台灯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问题2:如何对台灯灯头上所要标注的尺寸进行分类?哪些是定型尺寸?哪些是定位尺寸?哪些是总体尺寸?
问题3:如何对圆弧尺寸进行标注?这些尺寸标注符合尺寸的三要素要求吗?
问题4:如何标注台灯灯头主视图中圆和半圆?
问题5:如何标注台灯灯头立柱上其他剩余尺寸?
问题6:已标注了立柱上半圆的半径10,还需要标注立柱的宽度尺寸20吗?
问题7:已标注了圆孔高度方向上的定位尺寸30,还需要标注立柱的总高尺寸40吗?
问题8:如何进行三视图中底板的尺寸标注?
用问题串构建知识框架时,要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节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构建尺寸标注知识框架、探究尺寸标注的方法。
四、设计评价
(一)多种方式,灵活呈现
在“小台灯”的主题设计中,我引入了多种评价方式,让各小组自由选择并进行介绍。在设计交流的环节中,有的小组用积木模型展示,有的小组用SketchUp动图展示,有的小组用设计草图展示。在这些设计作品上再配合简洁、生动的介绍,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多元评价,有效激励
我在课堂中组织多元化设计评价活动,主要遵循两个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依据事先制订的设计要求。比如在“小台灯”的主题设计中,我引入生生互動、师生互动的交流形式,让学生在设计评价中找出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设计。
这种互动方式可让学生收获更多、更好的设计建议,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设计方案,提升图样表达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