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2023-04-19 14:08福建省福州市钱塘文博小学
天津教育 2023年36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活动情境

■福建省福州市钱塘文博小学 程 新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学习任务群及大单元教学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学习任务群及大单元教学为其指明了改革方向,尤其是两者的融合,更是能够达到“1+1>2”的协同效果,可以进一步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助力。为此,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要重视并寻找该模式的落实方法。基于此,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对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进程,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一、学习任务群及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概念分析

(一)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内容的呈现应重视采用任务群的形式,加强对课堂阶段性和发展性的重视,引导学生围绕相应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获得学科素养的发展。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以学习任务群推动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创设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时,应加强对任务驱动的重视,通过对情境、内容、资源、方法等各方面内容的整合,驱动学生深入参与学习活动,深层次地掌握知识,从而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大单元教学

崔允漷学者认为,大单元是根据一定规范构建而成的结构化内容,是教学过程完整性的体现。单元教学就是以教材单元为依据,创设相应的学习主题,并引领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中获得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提升的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不仅是指教学范围大,也是指将单元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单位,并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扩展。简单来说,教师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时,既要关注单元内知识间的联系,又要关注单元之间知识的关联,以及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以此打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壁垒,有效推动语文学科教学的改革。

二、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下,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具体而言,这一教学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向。《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内容应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进行组织及呈现。这一规定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基础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同时,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要以具体的学习主题为中心,以实际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合理地组织存在关联性、逻辑性、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这也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与大单元教学所具备的整合性、任务性、情境性特点相一致。从这一角度来看,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基础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而且是教育价值实现的必然路径。

第二,语文教材的编排取向。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最大特点在于“灵活的单元结构体系”,同时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主要以“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双线方式进行单元组织,且不同年段教材、不同册次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递进。从这一角度来看,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的开展是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取向的。

三、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实现路径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情况发现,教材中每个单元均可以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群,因此,实际教学中可以以单元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本文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探索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立足课程标准,定位单元学习任务群类别

《新课标》以内容整合程度为依据,从“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三个层面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了划分,并设置了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主;“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则由三大任务群组成,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则由“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学习”两大任务群组成。不同的任务群所代表的课程功能及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基础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认真研读单元内容,明确各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并由此出发,对单元学习任务群类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由三首古诗、两篇精读课文、一篇自读课文以及习作组成,认真研读可以发现:“自然之趣”是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学写信”“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同时学习如何描写景物变化”则为本单元的语言要素。对比学习任务群内容可以发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这一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群。比如,精读课文《四季之美》是以动静结合方式对四时景物进行了描写,主要教学目标有两个:第一,读准“凛冽、红晕、心旷神怡”等词汇,并学会“黎”等字的写法;第二,认真阅读课文,感受四季之美的韵味,并背诵课文。从教学目标来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任务群相对应。习作部分为“——即景”,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方法,锻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古诗三首》《月迹》等课文也是对景物的描写,在描写过程中同样用到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不同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进行了描写,内容同样能够与“自然之趣”这一人文主题,以及“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要求相匹配。为此,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出发,组织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

(二)研读教材内容,提炼大单元教学主题

明确定位任务群主题后,教师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入研读,以提炼单元教学主题。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采用的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形式,这也为教师分析教材内容指明了方向。具体进行单元内容剖析时,教师可以将“人文主题”作为切入点,再与“语文要素”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对单元内容的详细分析,准确提炼出大单元教学主题。

在明确“自然之趣”这一主题后,教师可以初步设定单元教学主题,即“探寻自然之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语文要素”切入,发现本单元三首古诗均属于写景抒情诗,其中有对四季景色的描述,也有对某一个季节和某一处景色的描绘;有对白天景致的抒写,也有对夜晚景致的体现。分析内容可以发现,三首古诗均运用静态与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切入来表现景物之美。精读课文《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中,前者是一篇写景散文,文章按照季节顺序,对四季转换以及不同时间段的美进行了描写;后者则通过对“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景象”以及“傍晚静态的大榕树景象”的描写来展示自然之美。自读课文是对中秋之夜,找寻月亮情境的描写。整个单元内容均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进行,与“探寻自然之趣”主题相契合。而习作部分可以从“大单元视角”出发,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运用单元所学方法展开写作练习,对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景色之美、变化之美进行记录。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观察记录单梳理写作思路,有效突出景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回顾、对文章的重点例句进行分析,从而条理清晰地完成写作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单元习作要求的补充,保证了“学习写作”这一语文要素能够与本单元的整体目标和主题相一致,从而构建起以“探寻自然之美”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体系。

(三)聚焦单元主题,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课程要与生活实际进行关联,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分析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制定学习任务、整合教学要素,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在明确大单元学习任务群定位及教学主题后,教师要在认真剖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以真实直观、具象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大单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明白大单元教学情境不同于传统单课、单篇的教学情境,应有“贯穿性”特点,并且满足“大单元”具象、直观的教学要求,而非单纯地满足单元内每一篇文本或者习作要求,这样才能推动大单元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以第七单元为例,教师可以从单元主题出发,从“自然”这一关键词切入,为学生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探寻自然之趣,感受自然之美”。具体情境内容可以这样设置: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为了感受自然之美,学校将开展“探寻自然之趣,感受自然之美”主题活动,各班要主动参与,围绕主题发挥创意,通过设计海报、写作文的方式对自己看到的美景进行描绘,展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结合单元内容,应用本单元所学的动静结合手法。以这样的方式来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可以让单元主题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真实、丰富,同时从教材内容出发来创设任务,还可以提升任务的指向性,让学生的创意设计有内容可参考、有方向要求可遵循,使创意设计有落脚点与归宿,这对降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难度,减轻其心理抵触感有积极帮助,更有利于大单元教学活动顺利推进。

(四)立足单元情境,设置大单元教学任务

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单元教学活动高效开展,而如果仅仅创设情境,没有设置适宜的大单元教学任务,那么大单元情境的创设将会失去意义与价值,甚至可能沦为“摆设”,无法发挥其教育价值。为此,在完成大单元情境创设后,教师还要围绕大单元学习主题、内容、情境以及学习任务群要求合理设置大单元教学任务。为了保证教学任务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进行任务设置时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如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规律、年龄特点等,从学生情况出发进行大单元“主任务”设置,之后再根据“主任务”细化设置“子任务”,同时明确各项任务的实施流程和要求,以保证所设置的大单元教学任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教师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基础,在深入分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了“探寻自然之趣”这一单元主题,并创设了“探寻自然之趣,感受自然之美”的大单元情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教学情境出发,为学生设置大单元主任务——“品味自然之境、体会自然之美”,之后再结合单元内容对“主任务”进行细化:

任务一:认真阅读单元中各篇文章内容,品味诗中描写的景物之美,感悟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

任务二:阅读单元中各篇文章内容,观察文中描写的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色,体会动态景色以及静态景色所表现的不同之美。

任务三:从单元内容出发,通过诵读写景散文、抒写写景文章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样通过“主任务”统领“子任务”的方式,可以让大单元教学任务变得更加严谨、更有逻辑,可以推动后续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保证大单元教学效果。

(五)基于任务驱动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

适当的学习任务设计可以发挥驱动作用,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因此,在明确大单元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促进教学任务高效完成,促进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针对任务一,教师可以从大单元教学活动“复合叠加”“螺旋递进”的特点入手,组织学生深入阅读讨论本单元古诗、体验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如“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写景诗词”“共同阅读不同诗词内容,对比不同诗词在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方面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异同”。针对任务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体会动态景色以及静态景色所表现的不同之美”等活动。针对任务三,教师可以组织“诗歌朗诵”“写作比赛”等活动。这样以任务为驱动组织形式多样、内在关联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单元教学主题,增强学生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同时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有着积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的颁布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学习任务群理念为基础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已经成为该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立足新课标要求,充分研读政策内容,了解学习任务群及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并以此为出发点科学设置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发挥其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活动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