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困境与路径探索

2023-04-19 11:06:2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协同

祁 娟

(1. 盐城工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2. 盐城产业经济研究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我国2022年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完善了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新时期,我国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进程中,需要高校为地方企业培养大量适合本地产业与经济结构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助力产业升级转型与地方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有利于整合地方政府、高校、企业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创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但在产教融合运行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积极构建政校企协同参与的产教融合运行新机制,创新实施路径,以促进政校企优势资源互补、教育链与产业链高效衔接。

一、政校企协同视角下高校产教融合的内涵阐释

产教融合是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企业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1]。在这种模式下,任何一方主体的需求都会影响产教融合的深化和发展,三方分别承担着人才培养活动的不同职责,需将统筹协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政府统筹产教融合的长远发展和长效运营,制定科学发展的长期规划及管理、监督、评价体系,运用各种政策调节手段,调动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高校作为产教融合实施主体,要合理运用政策,通过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引入行业最新标准和企业资源,提高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参与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等各类资源,并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检验单位,助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模式:政府、学校、企业人才共育

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共享企业实操型生产资源与学校教学型教育资源,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一方面,根据产教融合不同参与主体,建立多方主体共管的教学管理机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及管理机制由产教融合多主体共同制定,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和评价教学质量,共同协商调整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共同制定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等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建立产教融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学生管理机制。对在校学生的管理以高校为主、以企业为辅,两者共同管理,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规范应符合共育人才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社会实践方面,由政府主导构建社会实践共担机制,政府引导高校或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场所,行业协会参与,地方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力,各方协调运转,统筹安排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合理安排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等。同时,还应共同协商制定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考核等相关制度,出台有关学生社会实践期间劳动权利保障的文件,制定学生社会实践跟踪调查制度等。

(二)资源投入:政府、学校、企业融合共享

产教融合项目一般以地方政府为引导,提供政策支持;由应用型高校、企业共同投资,合作模式、出资比例、出资形式、运行管理方式等由各方通过投资或合作协议协商确定。多方主体共同投资并享有产教融合项目成果,共同建立共享互通机制。学校提供各类软硬件教学设备设施,包括生活配套设施。企业提供实训操作平台、资金、场地,以及行业发展、人才供需等社会资源信息。通过资源整合,不但可以提高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的资源集约化程度,发挥各方优势,而且可以创建学习交流平台,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整合。

二、政校企协同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

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涉及政府、高校、企业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利益。为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需要发挥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效应。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产教融合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动力不足、协同育人缺乏针对性、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产教融合流于形式,教育链与产业链之间连接松散、供需失衡。

(一)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1.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和配套制度

目前,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上要求推进产教全方位融合,对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也进行了界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导致各方主体参与度不高,难以长久持续。另外,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不能仅依托所签署的协议合同,还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效介入,对协议的履行和执行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在目前的产教融合中,政府监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让原本连接“产”和“教”的桥梁断裂,导致“形融质不融”。同时,各地配套政策与实际执行情况尚存差距,针对财政、税收、土地等的激励措施在支持力度、成果转化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缺乏具体的实施意见,使得各参与主体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制约着产教融合的长期稳定发展。

2.缺乏长效良性的运行发展机制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既需要满足政府层面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要考虑企业层面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同时还涉及学校层面的办学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在产教融合运行中分清角色,承担各自职能。政府、高校、企业属于不同类型的主体,各自的价值驱动与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产教融合各参与主体因职责交叉、牵扯,同时又缺乏及时有效的动态协同机制,各方往往就会采取就事论事、互相扯皮的做法,这严重阻碍着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目前产教融合的合作目标、内容、模式等比较单一、零散,不利于高校和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深层次合作关系。

(二)产教融合企业主体动力不足

1.企业内在经济属性导致企业能动性不强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始终关注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企业对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是一个长期且具有较大风险的过程,这会在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这种成本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回报具有较大不确定性[2]。而绝大部分企业考虑到发展需要及短期利益,宁可直接选择从社会招聘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额外付出更多成本去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目前,较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技能培养在学校、实习操作在企业”的简单层面,企业很少能有效参与校内的具体人才培养过程,这就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企业在参与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也得不到政府的政策支持,造成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不高。

2.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

当前,不少企业自身缺乏参与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存在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欠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只追求短期利益,未能形成长效的协同发展及激励考核机制,忽略了对自身能力的强化和完善,导致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难以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另外,相关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规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权利和义务,导致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身份尴尬,陷于被动局面。此外,诸多企业没有树立“人才共育”的理念,仍认为人才培养只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不愿过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缺乏针对性

1.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产教融合目标之一就是使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而当前很多应用型高校还是片面地从自身办学角度出发,并没有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匹配。因此,部分企业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或被迫参与产教融合项目,不能真正发挥自身优势,产教融合成果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同时,政府部门未完全发挥“领头雁”作用,尚未真正构建政府引领下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较大,往往满足不了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究其原因,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存在较大的滞后性,这就导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贴合度不强、黏性不够。

2.人才培养缺乏“实践”要素

当前,部分应用型高校自身定位不清晰,仍着重关注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力度不足,实践实训基地条件有限,学生实践操作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很多高校的实践类教材、课程没有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及时更新,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欠缺,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需求不匹配。此外,部分应用型高校在引进新教师时更关注学历、职称,而很多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学历层次达不到高校要求,导致教师队伍中“双师双能型”人才匮乏。

(四)产教融合资源配置不均衡

1.“产”“教”资源整合度不高

产教融合的前提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多元利益共享,“产”“教”主体拥有资本、技术、管理、人力、文化等资源,但由于主体间存在各种利益冲突,“有资源、难共享”成为突出问题。部分高校在利用智力资源、科研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方面能力不足,难以深入企业,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其建设发展,而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等资源也未能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这都直接影响了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普遍缺乏多样性、灵活性。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依附于行政管理机制,过多地依靠行政配置资源难免会造成一些资源要素的错配。同时,由于政府集中投资比重过大,企业投资动力明显不足。

2.“产”“教”资源分配不合理

由于各高校间存在地区差异,资源的不均衡决定了不同高校间的产教融合运行模式和水平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的高校间基本都会存在竞争关系,这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更多挑战。当前,不少高校基于政策导向、产业布局、就业趋势等建立了相同或类似的专业学科,而同一地区内资源又相对有限,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不可能均衡。另外,政府、企业往往更希望把资源投入优质高校中,这就导致市场有限资源会被少数高校独占。由于缺乏灵活多样的资源互通机制,高校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整合能力不足,教育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各资源要素不能得到科学整合,资源共享率不高。

三、政校企协同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产教融合运行包含地方政府、应用型高校、企业、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市场等多方主体,在构建产教融合机制的过程中,需要从产业结构、教学资源、实习实训等多角度出发,促进多方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从而使产教融合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政校企协同推进产教融合创新的实施,可以理顺政府、高校、企业三大主体的角色和定位,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效衔接[3]。本文尝试从构建产教融合监督保障机制、激励考核机制、协同育人机制、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提出政校企协同视角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构建政府引领的监督保障机制,促进产教融合规范有序发展

1.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建设

首先,通过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为产教融合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产教融合育人目标、育人路径、运行规则及模式等内容,明确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职责。一方面要降低各参与主体在法律、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明晰不履行义务应承担的后果和责任,使产教融合在法律制度框架内有序运行。其次,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教育发展实际制定产教融合激励制度,在财政、税收、土地、信用等方面出台具体细化的优惠政策,创新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对产教融合型企业、高校的扶持力度,为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此外,还应制定刚性的监督制度,保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成效。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资源调配、公共管理等作用,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组织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2.建立产教融合长效良性发展机制

在产教融合推进过程中,政府应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不断健全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对话机制,明确各主体间的矛盾并进行协调,使各主体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应用型高校应坚持教育性、适应性原则,建立以质量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动态教学管理机制和人才供求机制。在专业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和实践实训等方面,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企业实际需求、当地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应加深对产教融合成效的认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动力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积极主动参与产教融合活动,发挥其在资金、研发、设备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产教融合高效、有序开展。

(二)构建企业参与的激励考核机制,激发产教融合发展活力

企业作为产教融合产业资源的提供方,应正确认识自身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协同政府、高校共同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相关活动,以目标为导向构建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从而打破“产”与“教”之间存在的藩篱。

1.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为加快推进产教融合进程,企业应在内部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和考核制度,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建立标准化模型,设置考核指标。一方面,通过内部“传、帮、带”,明确内部人才的培养路径;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发挥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整合优势,将对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求嵌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协同高校对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进行优化,使高校进一步明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专业技能标准。企业应发挥“考核”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作用,采取正向激励方式鼓励部门员工积极参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贡献度高的人员,特别是企业内部专家型人才,制定专门奖励办法。构建岗位能力标准体系,联合高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职业资格认定工作。

2.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

企业应按照年度经营目标设定年度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指标,设定全年资产规模增加值的一定比例为技术创新专项基金,用于引导企业员工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首先,企业要加强与应用型高校合作,结合自身市场资源优势,加大技术革新,用设立的技术创新专项基金为高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高校开展创新应用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和要素保障。其次,企业要与高校加强联合研究,依托高校的智力优势和科研实力,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内部培训资源。最后,可将企业部分技术改造投入经费用于高校科技创新与教学实践场所建设,通过产教融合,共建技术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应用技术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与实践平台,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开展社会服务既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激励员工进行实践创新,同时邀请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利用,降低企业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围绕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将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层人员送进高校,以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达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鼓励企业发挥市场资源优势,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将产业场景运用到政府、高校日常管理实践中,从而实现政务资源、高校资源、企业资源有效整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三)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政府、高校、企业打破相互割裂局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趋势,探索构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链[4],从共建协同育人载体、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协同育人实践上发力,激发产教融合各方主体协同育人的动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用工需求相吻合、人才培养与企业相应岗位工作相适配、人力资源要素产出与企业投入成正向发展关系。

1.依托政府政策,共建协同育人载体

应用型高校应充分贴合地方产业需求,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激发改革活力,建立产教融合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除政府已给予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外,应允许应用型高校利用自有资金对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产教融合试点企业给予补助或奖励。同时,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应用型高校灵活开展成人职业教育,探索建立覆盖全面、流动通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此外,政府应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大学科技园、项目孵化基地、科创园区等科研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确保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高效开展。

2.根据产业动向,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提升针对性和合理性,开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较高契合度的专业学科,及时调整或淘汰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的专业,积极开设并发展经济社会转型迫切需要的专业学科。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设置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允许学生多学科、跨专业学习和实践,真正做到技能、素质全具备。允许学生的学分与工分互换互认,允许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在校内、校外实训实践时以企业的岗位工时折抵相应专业技能课程学分,以此调动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实践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依据职业标准,强化协同育人实践

应用型高校应转变观念,根据行业、企业、职业标准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坚持需求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探索建立“培养标准—组织管理—评价考核”全要素、全周期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校内岗+学训点+基地群”实习管理模式,完善“线上自学+线下指导+企业实践”多过程学习考核评价。二是要形成校企定期交流机制,提升实习组织化程度。组织企业专家进课堂,组织学生赴企业实践培训,通过模拟训练、实操竞赛等,在工作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三是要以“共同育人、双向流动、合作研究”为原则,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和管理办法,积极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校企共同参与岗位标准及实习标准制定、学生实习管理与考核评价等。企业也要发挥人才技能优势,组建产业导师队伍,指导学生参与技术研发和难题攻关,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解决实践难题的能力。

(四)构建共享共赢的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多元主体叠加效应

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构建各方主体共同投入、协同共建的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要从市场规律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及变化,及时调整资源投入渠道和方式以及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要针对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从高校发展、学科建设等角度出发,合理调配高等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优化产教融合资源配置

一方面,政府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淡化高等教育办学及管理的行政化色彩,从过多依赖政府行政资源配置的方式转变为政校企协同发展的多元化资源配置方式[5]。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办学的理念下,制定产教融合相关制度与政策,确保政策之间的连贯与衔接,保障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产教融合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为产教融合资源调控建立长效机制。从教育设施投入到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都需要政府发挥统筹、协同、引领作用,避免高校间、企业间因争夺资源产生不良竞争,以此引导教育资源合理有序流动。鼓励政府、高校、企业共同编制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并协调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矛盾与困难,指导产教融合有序开展。

2.推动企业创新要素与教育资源集聚共享,创新资源高效整合路径

企业对市场需求、自身能力、技术条件等有明确的认识,应及时将选人用人标准嵌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推动高校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凝练学科特色,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企业应协助政府、高校统筹规划产教融合过程中的资源使用及管理,发挥自身良好的资金运转、资本管理模式优势,推进资源有效利用,同时与政府、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互赢。企业可以其资金、场地等自身优势换取政府、高校的政策支持、人才供给等资源,实现多方主体参与办学,从而保证产教融合规范、高效运行。

3.推进高校专业集群建设,构筑数字化平台

应用型高校要根据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构建资源识别、获取、配置等机制,主动对接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积极开设更多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技术技能紧缺的专业,打破专业之间、院系之间、高校之间原有的壁垒,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资源,组建学科专业群,发挥专业集群效应[6]。同时,高校要创新办学体制和模式,运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优势与外界进行资源、信息互换,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中,扩大资源存量;在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与企业进行要素整合,促进产教资源的互补与耦合,从而激发校企共生动力,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此外,高校要加强数字化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库、产业行业企业资源数据库等,为高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产教融合多主体的资源、需求、反馈等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学校教学资源高效利用。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协同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