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价值探究

2023-04-19 11:31尚阳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相关者办学现代化

尚阳阳,吕 烨

(1.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2.常州大学国际交流处,江苏 常州 213100)

上世纪末,治理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的舶来品被介绍到国内,并率先在公共管理中实践。随着教育现代化逐步深入,治理日渐进入教育教学等各领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1],“治理”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议题。随着党的十八大召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被重新定义,教育领域也开始重新审视治理现代化内涵。

一、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要义

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和制度执行力)宏观政策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关于“责权利分配、利益调整与激励”等进行的一系列现代化的制度设计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办学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多元主体利益协调一致,保证人才培养功能持续提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界关于高职院校治理研究视角主要有狭义治理与广义治理之分[2]。根据狭义治理理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指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与过程,包括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事项决定的科学性、延伸性、绩效性评价;重大事务决策团队的专业性、担当性,以及纵览全局的能力和水平;重大事务决策过程的合理性,即决策做出的科学、规范、合法过程,也就是程序合规、结论合法。根据广义治理理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指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基本指导下,推动学校在办学自主权合理配置、运行、制衡等方面,保障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开展。其中,关键的是学校进行项目决策、开展教育教学、实施活动监督的体制机制行为。一方面,包括学校办学自主权行使以及行使过程,即根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基于学校章程,组织、开展、实施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理顺决策控制、决策实施、决策监督环节,实现权利合理配置、科学决策、有效制衡;另一方面,包括通过对治理体制、治理机制、治理文化的现代化运行,实现善治的目的。所谓治理体制,包括机构设置、职权分配、关系理顺等内容。所谓治理机制包括权力运行规则、运行手段、运行过程等内容。所谓治理文化包括文化培育、文化塑造、文化内化等内容。

可以看出,狭义治理关注重点是体制机制的建设与运行,侧重内部管理,主要解决内部事务治理本身(内部治理)。广义治理关注重点是治理的权力划分与协调,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高效合法行使自主权,侧重全过程管控治理,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外部治理)。无论是狭义治理还是广义治理,对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而言,既要关注治理对象本身也要关注治理过程全貌。可以说,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应当是狭义治理(内部治理)与广义治理(外部治理)的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因此,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来看,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既可以视为一种结果形态,又可以视为一种过程追求。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学校在现代化实践中,基本建构了体现现代化的治理精神,搭建了科学的治理结构,设立了合理的治理机制,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创设了以互联网为手段的信息化平台,治理过程得到利益相关者肯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学校在国家制度、政策和先进经验规律的指导下,根据本校校情,实现治理精神、治理体制机制、治理文化不断践行现代化的过程,推动实现治理效能提升。

总的来说,实现高职院校教育现代化既是一种治理结果形态的呈现,也是一种治理过程的追求,对于高职院校发展而言,只有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过程才能有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结果,同样,只有站在更高层次的现代化结果形态上,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治理现代化,即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是一种螺旋式的前进和上升。在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只有综合运用平台、模式等推动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制度体系化、治理过程民主化,才能达到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的[3]。

二、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特点

对于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特点,学者们见解不一,张继明认为这种治理现代化应当是“权力分散、共识达成与利益共享”[4];张继廷认为这种治理现代化应当是“理念现代化、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化、过程法治化”[5];陈金圣认为这种治理现代化应当是“多元主体、充分沟通、平等协商、价值共识、民主决策、正和博弈、善治目标”[6]。总之,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特点既为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提供了目标与方向,也为治理现代化结果达成设定了目标与方向。

(一)共同治理

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内部利益相关者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成员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使得治理决策能听到民主声音,决策结果能反映民主诉求;决策执行能够调动民主积极性,执行结果能够凸显民主智慧;监督过程能聚焦民主关切,监督结果能反映民主心声。

(二)民主理性

高职院校的决策、执行、监督能够关注民意、广开言路,利益相关者之间位阶平等、价值一致、兼容并蓄。学校学术组织的属性、人才成长培养规律能够科学把握;学校办学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政策能够有效把控;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关键目标能够高质量定位。

(三)合法合规

基于法律法规,结合校史校情,合理设置学校内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模式、明确组织职责、理顺组织关系。建立健全规则合理、制度清晰、层次清楚、内容完备、价值一致的内部治理规章。利益相关者能自觉维护体制机制,遵守规章制度,推动内部治理活动有序开展。

(四)责任专业

管理者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熟悉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掌握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管理手段有效,能够恪尽职守、履职尽责;课堂教育者有高尚师德师风、精技强能,能够立德树人、严谨治学,学高为师;受教育者有向心力、凝聚力、认同感、获得感,实现人格体格健康成长,专业、职业技能有效提高。

(五)高质高效

治理活动合理、合规、有序,治理过程得到利益相关者追随并为之奋斗,治理结果得到利益相关者高度认同。治理资源持续优化,制度引领与文化塑造同向同行。学术生产力、教学生产力有效激发,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地位得到广泛认同。

三、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与构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日益重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到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7],也把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构成要素之一。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先进经验充分证明,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就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也正是基于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任务中“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清晰规划出了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线和内涵,涵盖自主管理、治理机制、治理体制、治理文化等现代化内容[8]。

(二)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联系与同构

从内部治理角度来看,主要涉及到学校内设机构及相关人员的构成,着力点在学校的建设与运行,改革与发展。从外部治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教育管理部门或者地方政府,或者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学校建设、改革、稳定与发展的治理活动。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治理现代化的指南。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行了明确,即要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推动建立现代化水平高等职业院校[1]。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评办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9],学校现代化治理主要涵盖了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第三方评价等内容。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简政放权,加快破除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加大给院校放权、给院校减负,让院校在法规规定的办学自主权内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提出了进一步要求[10]。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构建合理的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体制机制,打造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推进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命题。

(三)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与目的

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性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事业发展而言,需要依靠主体性改革与保证性改革共同作用发力,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要求。就主体性事业改革而言,涉及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内容,落脚点在院校的办学能力;就保证性事业改革而言,涉及体制、机制、资源供给等内容,落脚点在为院校办学发展护航。从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来看,保证性改革应当先于或者优于或者同行于主体性改革,才不会导致主体性改革疲软乏力。从高职教育历史来看,无论是课堂革命、“三教”改革、教学创新团队等内容还是院校办学评估、双高建设等内容,都围绕着主体性改革展开,而涉及体制、机制、资源供给等保证性改革内容则乏善可陈,成为影响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不足”是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完善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在眉睫。

四、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建设原则

(一)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

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党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才能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不走形、不变样,才能保障党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站稳意识形态主阵地,才能为党和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和支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学校党委是研究、决定学校改革发展、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责任主体,在学校办学治校的全过程中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点在《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从绩效评价来看,科学的决策、强有力的执行、谨慎的监督对学校实现办学有序化、发展稳定化、育人长久化有着关键作用,是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所在。从制度本质看,现代化的治理制度要回答决策、执行、监督等一系列问题,要对组织架构、人员结构、办学定位、长远目标全局性把握,涉及学校的事业改革与发展。从治理现代化内涵看,现代化的治理观念、优化的体制机制、先进的文化技术等组成了高职院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命题,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抉择。学校党委要加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策、理论规律以及社会先进经验的研究,科学把握高职教育现代化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厘清治理现代化的要义、标准、方向,理顺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凝聚利益相关者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形成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把握高职教育类型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1]。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既要凸显高等性又要保持职业性。对于高等性而言,《高等教育法》对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处理好“政行校企社”之间的关系。就学术价值来说,高职院校仍要坚持学术组织的属性,合理调和学校内部治理关系中管理权与学术权两者关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就民主治校来说,需要高职院校坚持民主管理,保证、尊重师生员工话语权的实施,让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合法、有效参与到内部治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中来。就教育教学来说,要求高职院校立足受教育者本位,充分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学情,保证人才培养贴合实际。对于职业性来说,主要表现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内容,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真正做到专业对接产业,授课内容衔接行业标准,教学案例融汇技术创新,师资队伍兼容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满意度最大化。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治理现代化还要深入到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的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打造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三)推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进产业与教育融合”是党对教育事业的新命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包括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内部治理的适应性两个方面。就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来说,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所育人才能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达到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研究的适应性,聚焦企业生产方式的工艺改革、工法创新,聚焦企业生产产品的迭代升级、质量传承,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效益。再者要强化社会服务的适应性,加强对产业工人、实用型人才等的培训,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等建设。

就高职教育内部治理适应性而言,一方面要理顺关系,厘清学校与二级教学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提高素质,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服务师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管理科学性,服务人文性,营造适应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同时,高职院校要强化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教育管理者不同角色找好各自位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

(四)瞄准治理现代化价值内核

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内核包括治理理念、体制、机制、文化等内容,实现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实现治理理念、体制、机制、文化的现代化。

治理理念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是影响利益相关者、师生员工价值观的关键,只有形成目标与愿景才能形成治理的合力,共同作用于治理现代化。

治理体制作为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关系学校办学方向、把握教学规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保证,影响着学校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推进治理体制现代化关键要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体制。

治理机制作为治理现代化核心,是保证学校获得最大有效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只有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才能为坚持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校、实施依法执教提供重要保证,从而形成治理现代化的动力。

治理文化作为治理现代化的保证,是塑造学校灵魂,实现学校价值认同的关键。治理现代化不能停留在工具性层面的现代化,更要重视内在价值和精神的现代化[12]。现代化的高校治理是善治的过程,需要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兼容、并蓄的精神,坚持融合、创新的治理精神。

猜你喜欢
相关者办学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