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凤
(潍坊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兵者,诡道也”[1]18是孙子提出的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观点。无论在中国军事史还是在世界军事史上,他都是提出这个观点的第一人。在今天,人们对于“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是在2500多年前,这样的观点无异于尘云密布的天空中出现的一颗明星,使茫茫黑夜中的人们看清了战争的面貌。这一观点的提出,可以说是战争领域观念上的一次解放和创新,为军事家广施权变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研究“诡道”问题要有必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研究“诡道”思想就会走偏。
首先,要注意诡道思想提出的时代性。“兵者,诡道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作为观念形态的一种理论总结,与“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之类的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语)相比是一次革命。在战争中,对待敌人就应当乱而取之,尽敌为上。当然,这不是说,在孙子之前的战争实践中没有隐真示假的战术,只是没有在思想上、理论上做出像孙子这样的规律性的总结。宋襄公与公孙固关于用兵是否遵循“军礼”的争论是时代性的课题,而宋襄公的选择是由当时的时代和价值观决定的。宋襄公的“仁义道德”是奴隶制时代普遍存在的道德观念,它是军礼规范的战术原则的思想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至春秋末期,中国进入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时代,战争规模扩大了,战场区域扩及山林沮泽,士兵成分发生了改变,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也越来越灵活多变,过去那种“鸣鼓而战”“堂堂之阵”的战法已被弃之如敝履,而欺敌误敌、分合变诈的战法普遍流行。正如班固所言:“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孙子在构筑其兵学体系之时,顺应历史潮流,以十分现实的态度对待新形势下的战争,并对此加以天才的理论总结,用振聋发聩的勇气提出了“兵者,诡道也”的高妙论断,揭示出了战争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孙子提出的这一论断跨越2000多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信息化条件的战争下,它将在智能化武器的助力下焕发新的生机。
其次,诡道运用要注意区分阶级性。“兵者,诡道也”,明确了使用“诡道”的范畴为战争,“诡道”是战场上的斗争艺术,是对敌人而不是对朋友和自己人的。毛泽东认为,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即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2]因此,“诡道”不能乱用,用错地方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灾难。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无产阶级的政党就有规定,不允许使用美人计、金钱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来对付敌人,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也会反噬自己,因此,“诡道”在战争中的使用是有底线的,并非为了取胜不择手段。国共和谈时,我党在与国民党外交谈判时期,就坚决遵循诚信原则,不使用“诡道”,而国民党却对共产党玩起“两手”策略,一边说要和平,一边却发动战争。我党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你要和平,我们就真诚谈判;你要战争,我们就针锋相对。正如毛泽东所说:“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3]1126
很多人都在讲“商场如战场,兵战如商战”,在商业领域使用“诡道”,破坏了基本的诚信原则。很多商家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搞倒竞争对手,采用坑蒙拐骗甚至违法乱纪的手段获取非法盈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制造“毒奶粉”“毒火锅”“毒水果”等,结果自毁信誉,自断前程。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商场不是战场,有很多领域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即使要盈利赚钱,也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能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说到阶级性,商业、文化领域等战争之外的竞争是人民内部的竞争,要以诚信为基本原则开展和谐竞争。至于美人计、借刀杀人、隔岸观火、笑里藏刀等阴谋诡计是不能使用的,如果使用了,那结果就是损人不利己,自食恶果。
最后,对敌使用“诡道”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和成本达成最大的战略效果,并不无底线地杀伤与破坏。孙子提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50等思想,都是希望通过谋略与智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这里的“全胜”不仅仅是保全自己的胜利,也是保全敌国、敌军前提下的胜利,这对敌方而言也是最大的仁慈和善良。由此可见,“诡道”的使用不是无底线、不择手段消灭对方,而是尽可能地在“保全敌国”“保全敌军”的情况下取得胜利。而在对待自己人时,孙子则强调要“厚爱其民”,要诚信、仁慈。他提到了战争制胜的五要素,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道”,统治者要使全国民众上下一致,就要“修道保法”,善待人民,赢得民心。对于将帅,孙子也有很高的要求,“将者,智、信、仁、勇、严”就强调将帅对待自己的下属要守信、仁慈。所以“诡道”是有阶级性的,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区分敌我。
当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的时代,作为世界霸主的美国,一方面宣称与我国是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却干涉我国内政,阻止我国统一大业,说一套做一套,阳奉阴违,不遵守国际规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择手段使用诡道,遏制中国的发展,其实质是以我为主、完全利己的霸权主义。西方人总是强调竞争,强调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只要能竞争过别人就不择手段,灭掉对手,这是一种无序竞争,不是国家之间交往的正确方式。当今世界,即使在战争领域使用诡道,也要坚守道德底线,更何况是战争以外的领域。美国应该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自我毁灭。
“兵者,诡道也”,“诡”字为何意?吴九龙先生在《孙子校释》中有详细考证,古训“违”,有乖违、疑贰之意。[4]《说文通训定声》一书中,作者将“诡”假借为“乖”,也就是“诡”通“乖”,意思是违也。[5]《汉书·董仲舒传》一文有“有此诡于天之理与?”颜师古注曰:诡,乖,违也。此句意为:“有可能违背了天理吧?”孙子在《虚实篇》中讲道:“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意思是敌人不能与我交战的原因,是因为我方通过示形调动牵制敌人,使其改变了进攻的方向。这里的“乖”就是背离、改变、违背的意思。了解了“诡”字的原本含义,就会对“诡道”有更深刻的体悟。“诡道”是通过各种伪装与欺骗调动敌方,使敌方改变原有作战意图、作战方向,按照我方的意图行动,从而掌控战场主动权。
孙子的“诡道”思想揭示了战争的诡诈变化之道,是对战争本质属性最直观、最具体的概括提炼,具有永恒的指导价值。可以这样说,它的每一条法则都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在战争的舞台上发挥过突出的作用。孙子为我们列出了使用“诡道”的十二条原则和方法,人们称之为“诡道十二法”,就“诡道十二法”本身来说,并不只是十二条,而是千条万条。比如“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这两句在古文里是“互文见义”,包含有“不能而示之能,不用而示之用”的意思,总之就是虚而实之、实而虚之,还有虚而虚之、实而实之,虚虚实实,变化无穷,甚至在对手暂时无“虚”可击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制造条件,使敌方化实为虚,然后在敌人毫无防备之时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正如孙子所说“战胜不复”(《虚实篇》),每战所用诡道都是因敌而变,因情而变,因此,用起来也是变化万千。因此,我们说,孙子的“先计而后战”讲的是“常法”,而“诡道”之法讲的则是“变法”,一切皆因战场变化而变,因时因地因敌因情而变,在变化中把握不变的东西,在不变中捕捉变化的东西。
孙子的“诡道十二法”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示形动敌”,如前四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1]18,就是通过伪装和欺骗,实施佯动,调动敌人,争取主动权。“示形”的目的是“动敌”,而“动敌”则是“示形”的结果,而成功的机动是“造势”的关键,目的在于创造和利用敌人的过失和弱点,争取主动,形成优势的战场地位。二是接下来的八句“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1]18,讲的是“量敌用兵”的机变原则。根据敌方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因敌变化,发挥将帅主观能动作用,夺取战争主动权,做到始终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三是孙子点明了“诡道”的目的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时采取行动。这正是军事家指挥艺术的奥妙精髓,是不可预先呆板规定的。因为战场瞬息万变,“诡道”的使用也必然会随机变化,变化的东西当然无法讲出来,也就无法预先传授。所以孙子才说:“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1]18正所谓“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这正是孙子用兵作战的上乘境界,也是孙子“诡道”思想的永恒价值。
诡道并非只是骗术,它强调的是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再完美的计划也要靠人来实现。孙子在第一篇《计篇》就提出“诡道”思想,可见孙子对“诡道”的重视。庙堂的计算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庙堂之上计算的优势条件转化为现实战斗力,还需要高超的计谋和方法来实现。而这个计谋和方法就是孙子说的“诡道”,即通过“示形动敌”“量敌用兵”等方法策略,迷惑对手、误导对手、操控对手、分化对手,使对手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走上失败的道路,而我方则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点,就算是掌握了“诡道”的精髓了。战场上真正的高手不会直接进行正面的硬碰硬的对抗,也不会被动地等待敌人犯错误,而是通过使用诡道,主动破坏对手的计划,去制造和利用敌人的错误取得胜利。
世界上没有不用“诡道”的战争,在战争中欺敌误敌、量敌用兵、因敌制胜是指导战争的不二法则。孙子的“诡道”思想揭示了战争最本质的属性,具有穿越时空的时代意义和永恒的指导价值。
启示一:改变敌人的预定作战计划和方向,诱使敌人按照我方的优势打法打。孙子的诡道思想就是指军事上的示形佯动、伪装欺骗。“诡”的原义是“乖”。孙子说:“我不欲战者,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1]134就是通过示形用计,把敌军引到别的方向,让敌人按照我方设定的优势战场打,即“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率23万国民党军进攻延安,妄图消灭我陕北主力,当时我军只有2万多人,敌我悬殊太大。毛主席决定主动撤出延安,留给胡宗南一座空城,然后转战陕北。毛主席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6]299显然,在敌强我弱、装备悬殊的情况下,与敌人在延安城正面硬拼是下策,而利用陕北有利地形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则是我军的优势。于是,我军采取“蘑菇战术”,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伪装成主力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同时主力部队隐蔽待机,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再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最终达成了四两拨千斤的作战效果。正如宫玉振先生所说:“最致命的一击往往不来自正面,以迂回的手段攻击敌方薄弱的地方,是屡试不爽的取胜法则”。[7]204
启示二:利用隐真示形的策略手段,达成误导、操纵敌人的目的。孙子说:“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虚实篇》)“示形”就是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不露出任何的形迹,让敌人不知如何下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首战告捷,就是因为他们秘密入朝,从天而降,“联合国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当时的“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就骄狂得很,他正值人生巅峰,且兵多将广,武器精良,所以并未将中国军队放在眼里。即使在第一次战役中吃了亏,他还是也没有摸清楚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在麦克阿瑟心存疑虑,进攻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毛主席采取“卑而骄之”的计谋,命令志愿军不要追击,假装败退,后撤几十公里,并大量释放战俘,丢掉随身携带的物资。这使一直看不上志愿军且不了解志愿军兵力情况的麦克阿瑟彻底消除了疑虑,他误以为与联军交战的不过是志愿军的小股部队,中国军队是不敢出兵的。于是立刻组织了新一轮的进攻,叫嚣要在圣诞节前彻底结束战争,结果“联合国军”一下子钻进了志愿军的“口袋阵”。经过40天的英勇奋战,我志愿军围歼敌军3.6万人,将“联合国军”打到了“三八线”以南的地区,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而美军打算回家过圣诞节的愿望变成了泡沫。
启示三:实施诡道的前提是情报和实力,否则诡道就会落空。随着智能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战空间立体化多维化,作战武器智能化无人化,使用诡诈的方法更是千变万化,“诡道”借助技术的进步焕发新的生命力。比如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电子对抗部队利用通信电台,开设虚假军旅级指挥所,不间断向空中发射仿真电磁通信信号,还频繁进行机动转移,不断变换方位,最终成功骗过北约的电子信号侦察部队,将虚假信息传递给乌军,导致乌军浪费大量的火力。而乌克兰军队经常宣传的摧毁了俄军某个集团军或者是机械化旅的指挥所,其实大部分都是假目标。但在信息化战争中,如果敌方拥有先进的信息侦察情报系统,就会增加实施“诡道”的难度。俄乌冲突初期,俄罗斯军队展现给乌军的假象是多路、多方向进攻,可谓是四面出击,到处开花,令乌军眼花缭乱,搞不清俄军的主攻方向,目的是全力掩护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基辅郊区安东诺夫机场的空降突击行动。但是被美国为首的北约情报系统识破,导致俄军突击行动失败,战略企图落空,打乱了俄军原有的作战计划。
诡道不只是骗术,更是变化之道。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是对“诡道”最好的阐释。孙子所说的“上兵伐谋”“奇正相生”“避实击虚”“我专敌分”,都需要战争指导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虚虚实实的手段来达成战略目的。在战场上,唯一不变的就是随时变化的战场形势和敌情我情,因此,战场指挥员“应不拘泥于常法,诡谲变化,处处跟敌人拧着来,变着法儿让对方不痛快,专门攻击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就会取得奇袭的战略效果”[8]68。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实施诡道的手段和方法更加千变万化。诡道不但不会过时,反而会有更多新的玩法和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