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涛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部分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式微。因此,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在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正视挑战,坚持主流价值观引导与受众兴趣平衡,做到贴近大众群体、不媚俗,求新求变而不失品质,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更新颖的可视化呈现方式融入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改革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数据显示,《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播出以来,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节目收获豆瓣评分9.2,截至2023年4月,央视频专辑播放量达7 314万,创总台季播文化类节目第一。截至2023年4月9日,本季节目在全平台播放量超16亿次,节目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累计覆盖用户超60亿人次。现象级的收视、口碑双丰收,也再次印证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吸引力。
最早的电视综艺节目以新闻与音乐剧为主。它全面利用了电子技术手段,并采用独特的电视表达手法,比如声光效果、时空的自由转换、独特的视觉造型等,将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个整体,对多种文艺形式进行二度创造[1],既保持了原来的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也可以将电子创作的独特的艺术作用完全展现出来,从而为受众提供一种审美享受。
新媒体时代,大众的学习需求、知识需求日益增长,希望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获得知识性资本,提升个人认知,单纯以娱乐为导向的综艺节目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无论是曾经总台的经典综艺节目《正大综艺》,还是浙江卫视曾经的王牌电视节目《我爱记歌词》,在融媒体时代,其节目娱乐化的内容和形式都难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当前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何在兼顾节目呈现方式的同时注重传达内容的质量,是综艺人所要考虑的问题与所面临的困境。
网络文化综艺指在网络平台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实际上网络平台作为载体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播出的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仅仅是其传播的一种工具;另一部分则是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综艺节目[2]。
近年来,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综艺节目的“互联网+”模式让网络文化类综艺节目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同时使得传统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社会资本和资源优势呈现下滑的态势。《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互联网广告、互联网营销服务、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短视频及电商为5个收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且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7月,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 40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3%;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广播电视广告及报刊行业规模继续收缩,广播电视广告收入持续下降至1 000亿元以下[4]。除了总台之外,各大地方卫视,如湖南卫视、河南卫视、浙江卫视等也通过4K画质,5G实时传输,多屏同看、个性化呈现等方式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网络节目收看体验,并通过对经典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表达注入新的内涵,以此来扩大受众数量。
传统媒体的转型离不开传媒技术特别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如以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在传媒产业的广泛应用,为媒体打造出全新的舞台。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的“智媒”技术被普遍地运用于传统媒体实践。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这五项智媒技术,正逐步渗透到主流媒体的融合建设之中,而新媒体科技的蓬勃发展也将进一步拓展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盈利模式,并支持其开拓和发展全新的运营模式,而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也有效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转型。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以典籍的文化IP(指知识产权或智慧财产,包括具有商标、著作权及设计权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为基础,以别出心裁的方式,从其中挖掘出诸多闪光点,并以文化为纽带,勾勒出一幅深入而完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历史地图。该节目设置了“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两个主要的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节目形式上的革新,将经典的情节以视觉形式展现出来。此外,节目还把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相融合,将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一本本经典的诞生缘起和传承呈现出来,并通过网络衍生综艺、短视频平台等传播,来达到“叠加刷屏”的效果。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达到10.79亿[5],互联网平台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主要阵地。10亿余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数量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因此,如何打造一个融媒体矩阵传播格局是当前电视综艺人急需解决的“生存”课题。在传统媒体平台当中,总台每一期《典籍里的中国》都定点晚8点黄金档播出,满足了电视受众的观看需求。同时,节目组也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运用“电视+新媒体”等点面相结合的新模式多平台、多渠道进行分发传播。为了满足当下年轻群体的需要,总台积极打造新媒体报道平台,形成了央视频、央视网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联动的矩阵式传播渠道。最引人注目的是总台的新媒体端“央视频”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在节目播出期间,“央视频”进行了全程同步播出,其用户不仅可以看到电视终端的所有内容,节目播出时用户还可以通过弹幕形式进行参与互动,体验虚拟在场;并且,“央视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后感受对节目组进行留言,增强互动。
节目组通过融媒体矩阵,拓宽了传播渠道和传播途径,拓展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面,满足了青年群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了传统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影响力。
麦克卢汉于20世纪60年代,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到:“有了电视之后,精明的广告客户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双关语作广告。”电视台通过隐性消费使得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以其对节目的关注来获取巨大的注意力资源。此观点与“二次售卖”理论相似,媒介二次售卖理论即媒介在一个相互影响的双重产品市场中运行,它在产品市场售卖内容,而在服务市场将其聚集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出售给广告商。在智媒技术发展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传统电视文化综艺节目想要获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优质的内容,也需要加强对新兴技术的运用,增强用户的多元沉浸式体验,以满足用户的深度需求。
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用户体验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用户的电视媒体体验沉浸化。电视作为一种冷媒介,对受众的互动性和反馈机制要求比较高,但受到网络及短视频的持续强烈冲击,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急需加强与受众的联系与交流。在《典籍里的中国》栏目中,“古今对话”成为古典文化“再生”的主要形式。现场的观众更容易被节目所设定的现实环境所感染,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沉浸感和体验感。为了进行一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白,栏目组设置了两个或多维度的舞台,以区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给现场观众带来一种多维度的沉浸感。
二是用户的网络媒体体验多元化。《典籍里的中国》一经上线就在各大媒体网站和社交网站获得关注,在新媒体平台上产生了众多与节目相关的热门讨论话题。同时,《典籍里的中国》还被许多自媒体人通过差异化的方式进行重塑,形成二次传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更是用“舆论炸裂”来形容民众的反响。《典籍里的中国》让典籍走出古斋和研究室,从小众传播变成了大众传播,成为现象级的文化传播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论语》《天工开物》《孙子兵法》等一批经典古籍为核心,以电视为媒体,从各个方面为这些经典注入了新的活力,将经典古籍变成一种有温度、有色彩的交流方式。《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于现实,扎根于华夏大地,让大众在古典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例如,在“古今对话”环节,主持人撒贝宁以“穿越者”的身份和前人进行“超现实”交流,让古代和现代的文化不断碰撞、融合,无形中使古典文化的精华得以高效传播。节目组通过新媒体技术将古代与现代的相遇呈现出来,同时以各种舞台特效使剧情流畅连贯,利用数码技术使演员与观众的情绪得以充分展现。此外,节目还设立了一个经典诵读环节,在专家和表演者的引领下,那些经过数千年时间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完美契合,使传播内容和价值导向升华到新的高度。
《典籍里的中国》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一改总台过于庄严肃穆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刻板印象”,甚至因内容表达上的深蕴和形式上的创新一度被称为“现象级宝藏电视综艺节目”。新兴智媒技术的加持,无疑是使传统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回春的一剂良方,但受到极大关注的背后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是当前电视综艺人需要思考的。
共鸣理论是指利用情感跨越地域、文化的障碍,取得情感共鸣的创意方式。其核心主张表现为: 在广告中极力展示目标消费者珍贵的、难以忘怀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感受,以此来激发目标消费者内心深处的回忆。纵观《典籍里的中国》两季节目,有伏生、司马迁等先贤大家作为剧目的主要人物的故事。诚然,以典籍名传中的光辉人物作为剧目的主人公,用耳熟能详的历史经典固然可以触发大众的情感记忆,但光辉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往往具有独特性,与普罗大众的生活记忆存在区隔。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典籍中也不乏平民化视角的小人物创造大局面的故事,多元化主体的故事呈现可以吸引观众的兴趣,重现生活场景的记忆点,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平民化视角的人物不仅可以丰富节目内容,也能加强观众的情感认同。
《典籍里的中国》部分节目整体节奏较快,古今对话与时空衔接略显生硬。主持人撒贝宁在部分剧目中和剧中先贤的超时空对话成为连接戏剧情节的工具,缺乏生动性。而第一季的《尚书》《史记》篇中的人物对话就值得借鉴。例如《史记》司马迁青年游历片段,正戏中提到大禹,老年司马迁插话问“后世还祭祀大禹吗”……这些“穿针引线”式的插话活跃了舞台气氛,丰富了戏剧内容。而在第二季前三期,这样的插话少之又少,很多桥段的情感还未抒发就戛然而止。例如《礼记》一期郑玄给儿子郑益送梨分别的一幕,生死离别的悲哀情绪还在酝酿之时,主持人撒贝宁为了节目进程而说的旁白稍显突兀,影响了节目本身的意境。而生动连贯的时空衔接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观众因节目时长而引起的审美疲劳。
节目对于“亲民”语态的叙事方式略有欠缺,面向青年用户的网感表达不足。对于具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的文化遗产不能“束之高阁”,要走进民众生活,与民众产生共鸣,节目中不乏表现科学精神的《天工开物》,也有充满了家国概念、推崇“民惟邦本”的《尚书》,经典的读物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有“江湖式”表达,在网生代逐渐成为新时代主力军的时代,主流文化的表达也应该充分考虑年轻受众熟悉和喜爱的表达方式,将经典进行“亲民式”表达,避免宏大叙事而流失年轻受众群体。
针对以上传统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制作和运营方面还需要加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级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中更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国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重焕生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力求在新媒体环境下能有新的突破。
不同于传统综艺节目一贯的机制,《典籍里的中国》栏目组邀请影视圈、业界知名导演和演员负责内容输出,采用“编内+编外”双主创团队以及竞标工作室制度的编创机制,优化了不同于传统综艺节目的机制。栏目组借助新媒体技术采用多维度的舞台形态,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区别。比如,在《楚辞》的主台上,就出现了屈原和主持人撒贝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白,而副台上,就出现了屈原年轻时候的形象。在同一时间设置多个舞台,不仅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还有利于与观众的即时互动,增加了表演的戏剧效果。此外,栏目组利用新兴技术赋能节目内容表达,在顶层设计时注入时代元素创新节目机制,是其他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借鉴的地方。
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生节目形式,重塑综艺节目生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的电视文化类综艺舞台上,无疑是良好实现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方式。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凭借舞蹈作品《唐宫夜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成功走入大众视野,实现了流量和口碑双丰收。其成功离不开河南卫视善于将传统文化内核与当代文明精神巧妙结合,由此引发受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之利用3D、5G、VR、三维建模等新兴技术,让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重焕生机,给其他地方卫视的电视文化类综艺发展模式提供了优秀范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6]近年来,党中央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所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使中华文化的活力、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重点新闻媒介,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从其设立至今,先后推出了《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以及一系列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高质量的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其他电视综艺节目也应积极打造高质量节目,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获取启发,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不断书写中国故事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