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云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教育活动。本次主题教育有五个具体目标,其中一个就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所谓“践行宗旨”,就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同时,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第三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论述再次向世界表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与核心执政理念。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其内容涵盖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1]。马克思主义就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和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其阶级性上。马克思主义从不遮遮掩掩,它公开表明自己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民解放和人民自由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之中,其永恒主题和价值追求就是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什么如此之深、之广?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因为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之中。
每个人看问题都会有一个角度、一个基本立足点。这个角度和基本立足点,是人们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人们经常讲的立场。由于经济状况的差异和需求的差别,不同的阶级、甚至不同的阶层,其立场也是不同的。立场不同,对问题的态度就不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也不同。马克思主义不是站在“少数精英”的立场,更不是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而是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不属于少数人,其人民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属于大多数人的、属于人民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突出、最显著的标志。立场的问题,其实就是党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不能抛开人民立场,而应该毫不犹豫、毫不动摇地站稳人民立场。
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上,“英雄造时势”甚嚣尘上,直至今日,依然有人坚持这一看法。“英雄造时势”观点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英雄史观无限夸大了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认为历史是英雄人物创造的,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英雄人物不仅书写历史,而且可以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比如中国维新运动的推动者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世界何者?豪杰而已,舍豪杰则无世界。”胡适也称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领地位的状况。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英雄人物的作用,但也丝毫不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在肯定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在于他们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顺应了民意,所以他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所谓的英雄,一旦违背了人民的意愿,背离了时代潮流,也注定将会被历史和人民淘汰;英雄人物对历史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却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在“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性、理实结合、立场坚定,坚持“群众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决定性力量。任何历史活动事实上都是由人民实践的,任何历史业绩也都是由人民参与创造的,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历史的画卷是不会翻开的。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就有过明确的表述。毋庸置疑,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才创造出一切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社会发生的一切社会变革,都是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完成的,人民才是实现变革的决定力量。总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基础。
“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本次主题教育的五个具体目标之一。所谓“践行宗旨”,就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党呢?翻开《中国共产党党章》,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
早在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的利益观,强调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除了人民的利益,它没有任何独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利益。发生在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1934年11月,红军过境湖南汝城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3名女红军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抱着半条被子,徐解秀眼含热泪,对红军战士依依不舍。这就是时刻装着人民、与人民风雨同舟唇齿相依的中国共产党,纵然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送给老百姓。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一章第六条,预备党员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庄严的入党宣誓。通过入党誓词,便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在整个誓词中,没有任何一句话说明入党是为了实现个人私利的。入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共产党员,不仅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要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自1921年成立起,中国共产党就把百姓安康、国家安全、民族安危的责任担在肩上,把“人民”二字深深铭刻在心里,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他们要建立的就是一个能够把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的政党。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再现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段历史。面对李大钊“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的问题,看着衣不蔽体、流离失所的难民,陈独秀眼含热泪、悲愤决然地说:“我为了他们,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地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随后,两人同时举起右拳,面色凝重,庄严宣誓:“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我愿意奋斗终身。”两位革命先锋的铮铮誓言,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使命。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是革命高潮还是低潮,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一代代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勇往直前、从不退却,用生命和热血坚守初心和使命。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无惧生死;在和平建设时期,无数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情怀。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这个初心使命从未改变,我们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3]。写在《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的这段话,凸显了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党群关系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前进道路上,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能创造出一系列的历史伟业,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和谐融洽彼此信任的党群关系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是人民的主心骨,人民是党的坚实依托。这个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5]。老百姓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根据地,老百姓用小车小船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老百姓用辛勤创造换来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用倾尽全力、无怨无悔的付出表达着对党的各项事业的支持。正如毛泽东所总结的那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在淮海战场上,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浩浩荡荡的小推车大军,充分说明了解放区人民对解放军和共产党的爱戴,也展示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安徽考察。在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如果没有人民的全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人民的作用,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6]
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危险和考验。在这些危险中,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就是脱离群众。1949年3月,党的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往北平,进京前,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决不当李自成”。李自成为什么会功败垂成?原因有很多,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脱离了群众、失去了民心。李自成靠赢得民心得了江山,却因失去民心而失了天下。毛泽东说“决不当李自成”就是告诫全党决不能脱离群众。为什么不能脱离群众?因为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辉煌。人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脱离群众的最终后果必然是失去人民的支持。党群关系如此重要,如何才能保持我们党这个独特的、最大政治优势?如何才能不脱离群众、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那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在二十大报告的结束语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全党提出希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6]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来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辉煌,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答卷。
从党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伟大政党。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党的一切奋斗目标都是为了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如何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二十大报告的第九部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现阶段,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奔向了小康,自然而然便渴望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在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就是通过努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实现现阶段这个目标,中国共产党无惧任何风高浪急、不怕任何惊涛骇浪。为什么?因为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托和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7]。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6]。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论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践行这一执政理念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就要坚持一心为民、不断为民造福,就要倾听群众的声音,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句话,要凡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让人民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检验党的一切工作的成效,应该以三个是否作为验收标准,即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就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949年3月,党的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出发前,毛泽东说了一句看似玩笑的话:“我们要进京赶考,要考个好成绩。”并且还对周恩来说“希望我们能考及格”。“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8]。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给我们党出了不同的考卷。做得如何、考得怎样,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人民说了算。试卷已出,我们党能否回答好时代之问卷、能不能答的好、能得多少分,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装在心里、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书写了新时代的新辉煌,也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不仅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更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能否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存亡。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绝对的信任、无条件的支持和衷心的爱戴。只有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和需求放在心头,老百姓才会把党和政府捧在手心。道阻且长,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时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让人民满意,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