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校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信念的、培养正确思想意识的重要课程。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高效结合多种资源。红色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在核心内涵上具有一致性,把红色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助于红色文化进行良好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稳定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养分。
红色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所以能够保证大学开展的思想教育不会与我国的基础政治立场偏移。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帮助大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帮助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涵的民族精神,达成民族复兴[1]。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很多来自西方国家的文化开始进入我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受到这些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会选择离开国家,这同时也表明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这一出国热潮也仅仅是表面现象。部分学生在前往西方国家前,认为自己前往国外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西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等待学习结束后就会回来,为国家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然而,出国以后,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这一思想也在逐渐削弱,甚至忘记这一初衷。因此,在大学开展爱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众多革命历史人物的心血,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优质的精神追求。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英雄人物故居,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当前和平生活的美好,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2]。
当前,大部分学生十分抗拒传统的教学形式,认为古板枯燥的教学方法无法真正教育好学生。教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对现有教学形式的转变,使用更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当考量教学形式的合理性,还应当考量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这样的课堂中。对教师来说,使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主动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展开探讨与思考十分重要。红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多种多样的物质文化底蕴,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教师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把与红色文化有关的知识与思想教育课程融合起来,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在某种水平上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的内涵。这一教育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同样的课堂内容时能够让教学更加高效,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当中,有助于原有的课堂内容的补充扩展。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多元化的内容,在对其进行探讨与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分别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角度来展开分析。大学的思想教育能够结合红色文化来对其内容进行扩展深入。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特殊性,应当对大学生的基础观念展开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红色文化除了物质方面的存在,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内涵[2],因此能够认为其中蕴含的资源多种多样。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其中优秀的精神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进步,大量的红色文化扩展持续诞生,红色文化能够被合理地表现出来。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能够使学校的发展符合现代社会提出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寻求真实性,重视实际性,借助红色文化开展的教育同样需要保障真实性。红色文化宣传的内容都应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符合现实的要求,不能弄虚作假,夸张事实。然而当前,许多大学在将红色文化融入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都会将单调的思想政治内容作为核心。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忽略了学生当前的情感状态及内心情感,认为只需要开展填鸭式的教学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并没有发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是导致他们出现思想问题的主要原因,教师没有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课堂中融入的红色文化内容,导致红色文化融入的过程缺乏实际效果。
人类的社会需求本质上较为烦琐,并不是单一层次的需求。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现代大学生大多会将钱作为评判成功的重要标准。为此需要运用红色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这一理念。红色文化教育只有具备充分的务实性才能够具有良好的可信度,从而让其具有说服力。红色文化的本质内涵是求真务实,这是在国内革命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合理经验。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需要借助科学的理论引导大学生[3]。只有多元化、具有趣味性的理论,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意识,进而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当前大学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为传统课程的形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开展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手段只能依赖固定的教材,很难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与教育现状相符。这种教学形式对大学生来说缺少实际的体验,缺少与教师之间的联系,进而导致思想政治课程徒有其表而没有内涵。各类问题的出现阻碍了红色文化内涵的发展。以往,大学开展的将红色文化融入政治教育的课程,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由教师来选择课程的实际内容。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考量学生的感受,导致许多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接受。然而实际上,大学生们会更愿意接受一些他们感兴趣或是能够实际参与其中的课程,同时也愿意运用这些思想内涵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通过对当前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能够看出当前大学生大多更希望参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是能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体验的乐趣。为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深入一线,深入了解当前国内的发展情况,同时理解当前国家发展的历史,确定自己的行为。
当前,许多高校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整体性的规划,高校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也存在众多的漏洞,同时对相关教育整体缺少分段式的规划。许多大学在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会直接把蕴含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缺少对其背后内涵的探索,这种形式并没有考量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没有考量学生在思想上及心理上的需求,直接把其背后的内涵用单调的形式向大学生讲解,极易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出现厌恶情绪。此外,红色文化的本质内容是什么,这一文化内涵包括了怎样的内容等都不够清晰,同时不同的大学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并不完全相同,为此,校方应当依据学校的实际,确定学校的定位,随后选择课程内容。
正确的引导性理论不管层次上的高低,都具备良好的引导作用。当前,国内对学生在大学阶段吸收的红色文化更加重视,但大多忽略了对中小学生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导致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断层。当前,国内大学教育与义务教育都在持续变革,对大学生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影响,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时期会出现价值观偏差,主要是有关部门与教育机构没能开展正确的引导。为此要求教育部门与高校应当制订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依据科学的步骤来开展红色文化相关的教育。
大学如果想要将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校园,应当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核心,此外也可以表现出大学特殊的价值观念。另外,大学的文化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这种影响与学生在课堂中受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别。从这一观点上来看,校园文化对学生会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对大学的管理人员来说,在校园内打造健康和谐的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引进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大学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校园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学在校园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适当融入自有特征与文化,同时适当地添加红色文化的内涵,应当在大学的教学楼或是其他公共设施中张贴有关红色文化的标语[4],也能够通过开办主题活动、革命故事会等形式,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持续渗透的环节中,为学生在课堂中吸收与学习红色文化打下重要的基础。
将红色文化作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是空喊口号,如果想要达成预想中的效果,应当作出实际努力。只有亲身参加到实践中来,才可以对红色文化产生更加明确的感觉。大学生参与红色实践文化,能够不断提升对革命前辈的进一步了解,培养自身努力奋斗,不怕艰难的良好精神;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生活的兴趣,同时珍惜当前,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首先,借助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学生如果想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意识,需要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探索,不断巩固自己的内心信仰,这一信仰是在多种元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让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实践,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正确思想意识的出现需要持续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应当从内涵方面对自身的思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红色文化的内涵转化成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应当对红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二是外化的过程。这一环节中学生应当把内化的精神表现出来,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此外,这一习惯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精神能力。此外,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
其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意志力方面有显著提升。参与社会中的各类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实际了解到当前的市场形势,能够让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成果,学会节约。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形势的持续发展,在国家发展的过程当中同样需要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要求学生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内在地将这类意识转变为行动,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动力,产生更加远大的力量,为国家服务。
随着全球范畴内的互联网革命,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网络造成的变化能够被体现在各方面,同时也对人们的日常习惯和思考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转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长时间下来会对人们的道德意识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影响对当前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来说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因此,运用互联网对红色文化内涵进行宣传是十分重要的。
在创建红色文化教育网站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了解主要用户,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形成能够满足大学生需要的红色网站。此外,从与大学生有关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们对祖国依然保有热爱,许多学生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提升自身的价值。当前高校学生的个人意识与从前的学生相比具有显著提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学生希望能够从红色网站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讯息。此外,网站还有助于学生自主解决一些思想方面存在的偏差。为此,大学在打造红色文化网站的过程当中,同样应当考量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网站,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多元化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出自己的建议。
红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特殊独有的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当前红色文化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但通过持续的探讨与分析,必然能够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