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代超,陈世海
(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部,四川 宜宾 644000)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日益复杂且不确定性增加,社会治理矛盾凸显,基层社会治理陷入碎片化、封闭化和等级化的困境[1]。促进基层有效治理成为紧迫的时代命题。自2006 年以来,我国尝试开展以专业群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改革,历经试点、普及、优化三个发展阶段,专业群已经被证明是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2]。推动基层治理专业群建设,培养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转型发展和回应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痛点与难点的重要途径。基层治理专业群是由涉及基层治理领域的多个相关学科专业组成的集合体,其学科专业可以包括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环境科学等。这些学科专业在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下,以协同合作的方式,为培养具备基层治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基层治理专业群的建设背景,厘清基层治理专业群核心的学科范畴,探索基层治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路径,旨在为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基层治理专业群的建设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源自基层社会对于专业化、复合型的基层治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寻求基层治理类学科专业转型升级的探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基层治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催生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复杂的基层治理环境要求基层治理工作者(以下简称“工作者”)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基层治理的需求。
首先,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多元的需求使得基层治理工作者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随着市场化、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利益碰撞、博弈的转型时期[3],这对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基层治理往往是针对某一领域或问题进行管理和服务,然而现代社会的问题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交叉性。例如,一个社区可能面临着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治理需求,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决策。这要求工作者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融合应用,以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复杂性。
其次,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要求工作者具备创新能力。新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等因素都在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方式和策略[4]。一方面,传统的治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新的挑战和需求,这就要求基层治理工作者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够提出新的理念、方法和举措,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可以应用于基层治理工作,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基层治理工作者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还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层面。
最后,复杂的基层治理需要工作者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基层治理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日益复杂繁重,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政策制定、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多个环节。一方面,在多元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群体的需求之间,基层治理工作者需要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化解矛盾、寻求共识。这涉及人际关系的管理、冲突解决的技巧等,需要基层治理工作者具备高超的交往能力和情商。另一方面,在基层治理中,政策和项目的实施需要得到不同部门、机构和层级的协同合作。工作者需要能够与各方进行沟通,明确责任和任务,协调资源和力量,确保政策和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取得实际效果。不仅如此,工作者还需要通过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线上平台等多种途径与不同人群进行互动,传递政策信息,收集意见反馈,等等。
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所需的知识、理论、方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没有任何单一专业能够独立完成这一培养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基层治理类专业需要跨学科整合和协作,使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相互融合,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首先,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是适应社会变革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是高等教育回应新时代的需求以及培养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和完善[5]。一方面,随着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需求,这对传统的学科和专业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基层治理面临着技术风险、贫富差距和文化认同等多领域问题,需要跨学科的协同合作和综合应对。这驱动高等教育对学科专业进行转型升级,不断加强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引入前沿的知识、技术和理念,促使专业更具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不仅涉及知识体系的更新,还包括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当前基层治理类学科专业所构建的传统教育模式比较强调专业细分,较为缺乏针对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跨学科视野、知识和技能。这促使基层治理类学科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其次,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是促进专业群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使得人才培养突破传统学科专业的边界,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多样性路径[6]。专业的多学科融合、相互依赖、知识互补等特点也为专业群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基层治理类专业研究者在反思既有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发现,新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着高标准、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要求的挑战。例如,有学者提出法学的改革方向之一是学科交叉融合[7],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应进一步加强与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拓宽公共管理学科边界[8];社会学专业需要培养具备跨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知识视野的人才[9];等等。在基层治理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践过程中,学科专业之间的互助发展、交叉融合、协同合作为基层治理专业群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一方面,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要求人才培养要有跨界思维。作为跨学科合作的基础,跨界思维提升了学科建设者对专业群建设的理解度、支持度和配合度,更能够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探索出更多元的模式。另一方面,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整合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构建了更丰富的知识体系,为专业群的建设提供支撑。
最后,以专业群统筹专业内涵建设,是建设高水平专业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连接了高等教育和社会,它既是校内外教育资源配置的枢纽,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组织单元。一方面,学科专业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依赖关系;通过专业群建设,不仅能够加强单个学科专业的实力,还能够推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当下的基层治理领域就需要法学、社会工作、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支撑;通过学科协同发展,可以形成更加完善的专业群,支撑各专业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背景,使他们更具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能力。这种综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能够为毕业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势。
基层治理涵盖了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立足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为培养具备基层治理能力的人才提供了综合性支持。在基层治理逐渐迈向法治化、服务化与专业化的背景下,构建基层治理专业群需要遵循学科专业内涵拓展、人才培养对接行业岗位需求、专业关联性与可行性等原则。本研究所探讨的基层治理专业群主要包含了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核心专业,并基于专业融合角度探索形成法治型基层治理、服务型基层治理和协同型基层治理三大治理模式。与此相对应的,基层治理专业群着重培养具备法治能力、服务治理能力和协同治理能力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使其能够运用法、情、理三种社会治理手段解决社会问题,以达到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正、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法学专业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学科,主要涉及法理学、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课程。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基层社会的有序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整体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而基层治理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法治建设的扎实推进[10]。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体现了基层治理内涵的深化,也愈加突出了法治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与基本功能。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1],而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拥有掌握法学知识和技能的基层治理队伍。这就要求在构建基层治理专业群的过程中纳入法学专业,促进法学专业与基层治理类专业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法学素养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探索法治型基层治理模式。
法治型基层治理是法学专业核心能力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突出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体现法治要求、符合法治精神、实现法治目标的现代治理模式。法治型基层治理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权力的规范、权利的保障、法治理念的培塑等内容,这对基层治理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一是法律规范的解读能力。工作者应能够参与地方性法规、政策、文件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的审查、论证及修订,确保各项治理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二是基层纠纷调解能力。工作者要能够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知识和专业服务,通过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协助解决社会问题。三是居民权益保护能力。工作者能够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合法权益。四是法律宣传教育能力,胜任“法律明白人”的角色。工作者通过法律宣传、普法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推动法治文明的建设。
法学专业在基层治理人才法治能力培养和基层治理法治体系完善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法治型基层治理模式则能够实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基层,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将基层治理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13]。
社会工作专业致力于通过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来帮助个体、家庭、群体和社区解决各类问题,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专业建设带动实务发展,社会工作已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中,并不断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创新。自民政部于2013 年提出“三社联动”以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畅通和规范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之后,社会工作日益成为我国基层治理的一支重要的专业力量。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 年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再次强调要在我国城乡社区建设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14]。随着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的全面铺开和“五社联动”的逐步推广,基层治理社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工作的重要专业实践方式[15]。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 年3 月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发挥拟订社会工作政策、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职能;这一机构改革措施重塑了社会治理格局,将体制内外的力量统合在党的引领下,加快形成系统、科学的治理体系,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16]。作为现代社会为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要充分发挥其专业力量和优势,还需要社会工作专业融入基层治理专业群,凝聚资源和整合力量,培育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拓展服务型基层治理模式。
服务型基层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合作,为基层社区提供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的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强调以居民的需求为中心,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化解矛盾和冲突,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区的发展。服务型基层治理模式更加强调基层治理工作者的服务能力。一是社区参与和协作能力。工作者应擅长与社区居民、社区领导、政府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协调各方的资源和力量,促进社区内外的协作,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区发展。二是社区评估和规划能力。工作者应该具备能够进行社区评估的能力,以了解社区的需求、资源和挑战,并基于评估结果制订社区服务计划。三是社区组织和动员能力。工作者需要协助和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居民建立社区组织和志愿团体,助力社区发展。四是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能力。工作者需要具备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的技能,倾听社区成员的问题和需求,提供支持、咨询和心理辅导,协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五是文化和多元文化能力。工作者应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社区成员,提供文化服务,同时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能力,以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和包容性。
社会工作专业能够培养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的服务治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和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服务型基层治理模式则加强了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密切合作,厘清各方的角色和职责,有助于改善社区生活质量,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涵盖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和领导原则的专业。该领域的专业人员通常被培养为具备管理、领导、决策、组织和协调能力的人才。从就业方向来看,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通常是基层治理的理想候选人,因为他们具备管理和领导的技能,能够有效地协调不同的资源和部门,推动合作解决基层问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引入“社会治理”的概念取代“社会管理”到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已然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也预示着我国治理模式从过去的“大包大揽”型管理向相互合作的协同型治理转变[17]。作为一门复合型实践性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在探究行政行为内在规律的同时,还肩负着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培育优秀应用型人才的责任[18]。因而,将行政管理专业纳入基层治理专业群,是适应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培养具备协同治理能力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完善协同型基层治理模式的必要举措。
协同型基层治理模式立足于行政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发挥治理效能,强调不同部门、机构、组织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和联动。它侧重于集体解决问题和跨部门协作,以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协同治理是多元主体在跨边界的多重组织关系中平等地参与公共事务活动,并通过运用政府机制或非政府机制,以保障共同目标实现和公共利益增进的过程[19]。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治理工作者需要协助各方建立合作机制、制定共同目标和规划资源分配,因而需要基层治理工作者具备协同能力。一是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能力。工作者应能够制定明确的战略计划,设定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以指导协同治理的发展方向。二是领导和团队协作能力。工作者要能够有效地在多元化的团队中工作,与不同背景和职能的人合作,协同实现共同的目标。三是政策分析和决策制定能力,包括分析公共政策与法规、预测政策的影响、制定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协同治理的进展等。四是资源管理与分配能力。工作者要能够有效地管理和分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技术资源,以支持协同治理的活动。五是沟通和公共关系能力。工作者应能够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积极的关系,传达政策信息和传播正确价值理念。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具备的协同治理能力,能够在基层治理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协同治理所强调的优势互补和集体行动,与我国当下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不谋而合[20]。协同型治理模式有助于明确参与基层治理的政府、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职责范围及边界,逐步形成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基层良性治理。
为回应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高等教育需要进一步探索基层治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路径。
基层治理的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基层治理专业群明确培养定位,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基层治理专业群的培养定位应明确为依托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核心专业,培养具备法治能力、服务能力、协同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明确的培养定位,基层治理专业群应该建设分阶段、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高校要将“发展式思维”贯穿育人全过程,根据学生的思维基础、发展需求和学习规律,采取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通识培养、专业培养、融通培养等阶段,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复合能力。通识培养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兴趣教育,在专业版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与法律制度、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政策法规。专业培养阶段主要聚焦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专业意识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包括掌握法律研究与分析、法律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与关系建立、评估与干预能力,领导与管理、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融通阶段主要塑造学生的复合能力,对其进行跨界意识培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并厘清基层治理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性能力、个性能力关系,形成围绕职业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发展的基层治理专业群能力素养集。另一方面,高校要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在高度、广度、深度三个维度的引领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度指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应当拥有“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的高度,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度是指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应当具备“精专多能”知识结构的广度,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度是指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应当具备持续创新、研究分析的深度,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新文科建设宣言》从2018 年提出到2019 年全面推进,再到2020 年发布,使得“新文科”作为一种新概念和学科建设模式受到了政策文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持续关注[21]。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突破学科专业壁垒,构建跨学科、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格局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新文科的深层本质是跨学科的知识协同与整合,目的在于回应传统文科教育的时代局限、推动文科人才培养的转型创新发展[22]。从这一内涵上讲,新文科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和指引,以专业群建设为人才培养路径依托,为推动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可能方向和选择。
在新文科建设的引领下,基层治理专业群需要打破以往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学科专业的分裂状态,推动专业制度与资源的整合,实现以交叉融合为基础的跨学科协同育人。一直以来,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学科专业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话语体系与生态系统,并衍生出不同的研究范式与人才培养模式。而基层治理的复杂性需要基层治理类专业的跨界融合,发挥专业群内集聚效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改革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以学科专业为主体的院系制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挑战。因此,高校要打破传统学科知识边界的思维局限,打通专业互动通道,增强学科交叉交融的特性。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科交叉培养机构、中心或项目,来负责协调和推进基层治理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工作。
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分科治学作为实现专业化、专门化人才培养基本方式而被广泛采用[2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回应更强调学科联合、学科融合、科际融合的交叉学科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需要进一步探索整合式课程设置模式[24]。整合式课程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内在逻辑,将现实问题作为课程的组织中心,将各学科知识融入主题模块内,课程的内容与目标主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展开,以便学生综合理解问题。例如,社会服务改进、社区发展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与犯罪预防、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社会公平与正义、灾害管理与应对等基层治理问题,通常需要设计跨学科知识的课程形式。
整合式的课程设置模式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在此基础上,基层治理专业群还需要聚焦基层治理的能力素养,统整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跨学科知识,形成可选择性的、多维度的融合模块课程结构。从纵向维度来看,按照“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原则,探索完整的“基础课—专业课—融合课”的课程体系,满足对学生进行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从横向维度来看,立足基层治理核心能力要求,高校应建设法学技能类、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类、公共管理方法类等三大课程模块作为主干课程。其中,法学技能类课程模块聚焦法律研究与分析、法律写作与口头表达、法律研究工具的使用、法律伦理、法庭程序知识、调解与谈判技巧等内容;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类课程模块聚焦人际沟通与关系建立、评估与问题识别、干预与支持方法、项目管理与评估、危机干预和管理、社会政策和倡导等内容;公共管理方法类课程模块关注组织管理与战略规划、领导与团队协作、政策分析与决策制定、财务管理与资源分配、沟通与公共关系等内容。整合式、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实现了教学内容对基层治理的全领域、全过程覆盖,既有助于专项人才的培养,也形成了培养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的课程结构。
专业群建设在现实机制层面主要受到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推动,需要各高校结合学校特色、院系专业进行方案设计与实施。因而,基层治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基于国家政策的行政化调控指引,还需要高校更新管理理念,创新联动式、动态化的专业群育人机制,为院系开展专业群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基层治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机制主要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一是党建引领机制。高校应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专业群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规范、有序、合理、有效地推进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工作。二是组织协同机制。基层治理人才需要掌握核心技能,需要相关的真实环境和实践配合。基层治理专业群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校等主体联结成基层治理教育事业群,突破培养模式限制,通过邀请基层治理实务专家、一线实务工作者,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团队打造、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整合、实践基地建设、社区参与项目实施等环节,实现协同育人。三是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是专业群模式下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支撑。高校应在基层治理专业群内部建设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通过师资、课程与硬件资源的有效对接和深度整合,促进人才培养主体间信息、知识和技术的充分互动,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培养资源的科学配置、共建共享。四是运行保障机制。基层治理专业群的建设需要资金、政策等支持。高校应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保障人才培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考核评价机制,即建立复合性评价标准,采取直接与间接相结合、过程性与达成度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针对专业群人才模式运行情况、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展开实时、动态的反馈评价,提升专业群育人质量。
新时代的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应专注于打造“精专多能”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培育生态,因此建立基于专业群的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平台需要关注社会动态、政策制度、行业需求、人才培养、学科实际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已经成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25]。基层治理专业群可以借鉴这一模式,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共建、共育、共享长效机制,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促进各主体在政策支持、信息共享、项目对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助力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
“政产学研用”分别代表了政府机构、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目标用户等五种力量,其中政府是引导者与保障力量,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智力支撑,用户需求是目标与导向[26]。在基层治理专业群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中,“政”指的是各级政府机构,是基层治理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各级政府机构直接面对社会成员需求,将社会政策转化为政策服务,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各级政府机构通过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资金、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产”指的是社会力量,由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志愿者团体、慈善组织、社区基金会、行业协会、企业等各类组织构成,这些社会力量能够为基层治理人才提供实习、实践、工作的机会和岗位,还可以通过行业教师进课堂、双导师制等方式提升教学的实用价值。“学”代表开设基层治理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基层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高校通过打造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和组织综融式学生互动小组等方式,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同时,高校也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推动治理创新和社会发展。“研”指的是专门从事基层治理的研究机构、科研团队等。这些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通过开展研究项目、组织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同时,这些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也承担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创新实验和知识转移等工作,为基层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用”指的是服务对象,包括社区居民、使用单位等,是基层治理的最终受益者和评价者。服务对象通过反馈服务成效和需求,提供实践经验和智慧,为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资源和建议。总体来说,“政产学研用”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不同但重要的角色,其依托“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通过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的需求源于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高等院校基于社会现实需求和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动态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这既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稳定性,也增强了专业建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探索以基层治理专业群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回应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行业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也是破解人才培养弊端的一种途径。基层治理专业群主要包含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三个核心专业,并且注重培养具备法治能力、服务能力和协同能力等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基层治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要通过理清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格局、培养课程、培养机制和培养平台,才能够达到培养复合型基层治理人才的目标。总的来说,基层治理专业群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培养基层治理人才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但是,目前学界对于基层治理专业群的探索仍处于初步阶段,如何有效评估和完善基层治理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要,促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