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媛,张晓渝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0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培育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必然投入了情感、意志等人的本质的感性力量,而审美是人与世界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1]。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类审美活动耦合共生。自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人就擅长将美学方法与革命相结合,通过审美情感“唤起工农千百万”,进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实践探索,始终坚持从“美”的视角出发:一方面,将文学艺术等美学形式作为载体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文艺教育、引导人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蕴涵的内在审美性,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更有效地引导人们形成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新时代,新方位,新境遇。基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历史探寻经验启示,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凝聚奋斗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从往昔风雨飘摇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今日国泰民安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是在革命实践的现实需要中孕育而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磨砺中持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深化发展,在新时代的“两个大局”中开辟新境界。可以说,融入审美因素是建党以来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2]。自建党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围绕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将文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对文艺与社会、文艺与现实等问题作出了思考,开启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萌生是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文学艺术主张以及革命实践活动直接相关联的。早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就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倡导“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3]。李大钊认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不是为个人造名的文学。”[4]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创作了一批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的理论文章,如萧楚女的《艺术与生活》、恽代英的《文学与革命》、沈泽民的《文学与革命的文学》等,这些文章为发挥文学的革命与政治功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此后,在实际的革命工作中,党运用文学、歌谣、戏剧、图像等艺术形式作为革命宣传的工具,以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1934 年刊登在《红星画报》上的宣传画《支部应成为游击队火车头》,将党支部和红军队伍分别比喻为火车头和齿轮,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要义[5]。这从实践层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发展。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指出革命文艺“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6]866,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化的文艺育德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文艺界涌现了如歌曲《东方红》《黄河大合唱》以及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等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文艺作品,激励广大民众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将文艺与革命工作相结合,构筑宣传战线,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阐明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激发人民群众革命热情、坚定人民群众革命理想信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赓续注重审美向度的这一优良传统,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的融合,又积极探寻新形势下的新发展。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在艰辛探索中赓续前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给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党高度重视发挥文艺育德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党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将文艺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结合,倡导运用文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建设新中国所需的斗志、情感和信仰。另一方面,党也积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新发展。一是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催生了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党运用这些作品激发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热情,培养共产主义道德,达到凝心聚力的政治效用,以推进新中国的建设。二是开拓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融合的方式、方法。如党从教育方针的高度,把美育作为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教育政策之中。1951 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就指出:“我们明确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全面发展的原则,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7]再如,党以人格之美为依托,将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树立时代楷模;以精神之美为内核,积极宣扬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以影视之美为表现,摄制了如《铁道游击队》《上甘岭》等具有崇高精神意蕴的影片,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崇高与伟大。然而,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遭遇挫折,经历了艰难发展的时期。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全面展开和科学发展,其审美向度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发展,并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政策支持中开始有了理论化、专业化研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不少学者开始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理论研究。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研究主要从“美”的视角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将美学的方法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从方法到内容、从局部到整体,研究的理论广度和深度得到不断拓展。具体而言,最初的研究呈现出“用”和“表”的特征,即多从“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上来展开研究[8],强调将美育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改进和目标实现。之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2005 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后,研究持续深入,不断向理论深度与广度拓展,不断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中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审美意蕴的探讨。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研究也得到了政策支持。如1986 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9]该报告重新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这对于刚诞生不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审美向度的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999 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10]2004 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1]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研究不断赋能。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织激荡中,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开辟新境界。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艺术之美的形式对“美好生活”进行价值引领,解读“美”与“好”的深刻内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发展的新起点和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十分重视发挥文艺育德的作用,他强调:“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12]25这深刻揭示了文艺在培根铸魂、成风化人中的独特功用。在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在“两个大局”中守正创新,不断得到新的诠释。一是继续以政策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研究提供支持。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3]330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除了以“美”的视角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审美意蕴。习近平曾作出一系列重要表述,例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3]330;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3]330;“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3]329;“‘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4];等等。这些重要表述均表明此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发展更加注重发掘其主体、客体、介体本身的内在美。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从何来?只有弄清楚这一问题,才能透彻地洞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活动的奥秘,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究其时代承续问题。
中国思想史蕴涵着丰富的将审美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经验。这些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历史文化变迁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这些理念和实践经验也为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与文化支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就十分重视利用“乐”“诗”的德育功能来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5]儒家经典《乐记》也提到“乐者,通伦理者也”[16],强调通过诗歌、音乐陶冶提升民众的修养。古代先哲们所提倡的“诗教”“乐教”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得到了沿袭,无论是唐宋的诗词言志,还是明清小说、戏剧的大发展,都促进了审美艺术与民众道德教化相结合理念的发展。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哲学、美学传入中国,在救国安民的时代背景之下,许多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美学观念与教育理念帮助民众破除封建思想、树立革命意识。如梁启超的“新民”与审美教育主张。梁启超指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认为可以通过新型小说这一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美学形式来培育国民新道德[17]。蔡元培则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能陶冶民众的精神境界,提升民众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18]。总而言之,无论是古代“乐以教化”“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等道德教育观点的积淀,还是近代中国道德思想审美教育的实践探索,都成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深处的文化记忆,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萌生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守,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9]这一“两个结合”的遵循与把握。
其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0]同时,精神生活也会反作用于物质生活。革命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构成结构复杂,涉及不同阶层、群体与个体,思想认知参差不齐,且部分工农群体文化水平不高,这为党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进行政治动员等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作用,就必须主动探寻新的路径。而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它不仅“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2]5,而且能够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意境感染人、塑造人,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党高度重视文艺的发展,将文艺与革命相结合,通过审美情感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新时代以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需进一步提升亲和力、吸引力与感召力的要求,党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相互作用、相互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致力于唤醒、激励、教育无产者,他们认为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式,反映了一定阶级的意志、思想与道德情感,高呼“只有在我国的文学中才能看出美好的未来”[21]。他们号召文艺家们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中来,以生动的笔触作为有力的武器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唤醒民众的革命觉悟,以激励他们加入革命斗争。“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22]自建党以来,党始终将文艺与我国革命建设事业、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育德”等思想观点。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实践正是在承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而形成发展的。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在伟大实践中萌生,也在实践磨砺中不断向前发展,它与时代同频共振,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书写新篇章、开启新征程。
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根据。党在每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战略路线的转变都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现实要求,也为其审美向度指明了方向。早在革命时期,党就善于通过文艺刻画事件、树立典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政治动员,以唤醒人民群众,引导他们参与革命斗争,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继承优良传统,十分重视借助审美因素,运用文艺讴歌时代楷模,激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社情深度变革,党的中心任务也随之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守正创新,以更具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的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所以说,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直面中国具体实际的客观要求,是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真切回应。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实践探索经历了漫长的道路,从运用文艺的审美情感宣传马克思主义、动员群众,运用美育德育协同建构人民群众精神世界,到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美学意蕴,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坚持政治与艺术的统一这一方向性原则,在过往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实践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党一直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突出思想性,也要注重艺术性,要通过文艺等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审美感性上升到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理性追求。毛泽东就曾提出“文艺服从于政治”[6]867,要求文艺作品应做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6]869-870。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激发人民群众的审美感性,使其经久不息地充盈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保持政治与艺术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方向性原则,坚决抵制“去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不能变,只是在过程中通过审美感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获得政治理性;另一方面,要有效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载体、介体、环体中的审美因素,关注并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激发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进而提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向度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是因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契合人民的发展需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发展依旧要坚持人民立场。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理念到实践都要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人民群众的知识需求与价值诉求,走进其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与政治觉悟。在坚持政治性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突出情感性,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发挥情感的感染力,培育人民群众“美好心灵”。具体来说,一是要以美扬善,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同频共振;二是要以美启真,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科学文化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提升自身审美修养,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三是要以美促劳,使广大人民群众拥有身体与心灵的自由,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将广大人民群众引向全面发展之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尽显创造力的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3]在新时代,唯有创新才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其审美向度的创新发展也应把“美的规律”作为内在遵循。以“美的规律”进行创新,需要在“物种尺度”和“内在尺度”这两个尺度上实现辩证统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创新发展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审美因素,让受教育者在情感渲染中更好地认同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创新发展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思想意识上的需求与期待,使人民群众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规律和目的的统一,达到“美”的境界。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将审美因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既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当前,我国已经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需要胸怀“两个大局”,继承和弘扬以往的成功经验,坚持有效融合政治理性与审美感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向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突破,为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