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芳 石 玮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的根基是乡村,中国人的根也是乡村,然而故乡情却逐渐在人们心中褪色淡去。为了留住乡情,纪录片《记住乡愁》聚焦不同地方特色的古老村落、城镇、街区、古城,挖掘尘封往事,展现地方风貌,唤醒了海内外同胞逐渐消失的故乡记忆。
“情绪记忆”是心理学名词,最早可追溯到法国心理学家戴·利伯(Theodule-Armand Ribot)1894年的《情绪记忆研究》一文,他认为“情绪记忆是过去情感的恢复”[1]。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去,但体验到的感觉会被保存在记忆里,在一定元素的刺激或者调动下可以被重新体验到。表演学常常将这个概念引入表演实践当中,其对于纪录片来说同样适用。不同的是,在表演实践中引入“情绪记忆”是为了让演员将曾经体会到的真实情绪与被他记住的感觉用以塑造人物形象,并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而在民俗纪录片中,笔者发现,可以在作品中运用不同的符号将观众心里那部分随着时间流逝而缺乏的情感记忆“复活”甚至是加固。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2]。其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简而言之,民俗是源自人民又流传于人民且各具特色的文化传承。1977年,美国民俗学界民俗影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莎伦·谢尔曼提出了“民俗电影”(folkloric film)这一概念[3],后逐渐发展成为民俗纪录片。笔者将其定义为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记录和留存真实的民俗故事的影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纪录片,民俗纪录片更加侧重于对民间传统习俗的弘扬与传播,以发掘别具一格的民族精神。
《记住乡愁》聚焦一座座村落,探索千百年来风土人情背后的文化沉淀,梳理村田乡路之间的历史发展脉络,展现出家风祖训所凝聚的人文传承。《记住乡愁》每一季都有一个特定主题,如第1、2季的村落图景,第3季的乡镇风光,第4季的特色名镇,第5季的历史文化街区,第6、7季的历史文化古城,第8季的乡村政策,以及第9季的当代乡村振兴故事。该纪录片在发掘出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特点的同时,又同观众一起细数了乡村随着历史发展的年轮,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唤醒中华儿女浓厚的乡愁。
民俗纪录片构建情绪记忆的策略可分为两点:一是运用视听语言符号,充分利用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调动受众内心的情绪;二是深入挖掘拍摄对象背后的人文故事,追寻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
视听语言是影视作品中以画面和声音为质料所创造的视听形象,并由人们的视觉和听觉进行感知的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所构成的表述系统[4]。纪录片将人们无形的乡土情可视化,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桎梏。它运用乡村最具有代表性的人们熟悉的画面和声音,构建起共通的情感空间,唤起了共同的乡愁。
视觉语言中视觉符号作为纪录片的主要元素,在纪录片中通过影像画面展现出来,其不仅承担着表达核心主题思想的作用,也作为人们与过去连接的一条无形的线,充当着人们感知历史的替代物、历史记忆与当代社会的连接者的角色。《记住乡愁》对于视觉符号的运用尤为突显,它直观地将人们心中对于家乡记忆最深刻的服饰、饮食、建筑、物件等通过不同景别的画面传达出来。这些视觉符号能够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蕴含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传承。
《记住乡愁》通过讲述一个个古今传奇故事,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以及中国发展进程中积累下来的中国智慧。纪录片每一集都使用了不同程度的空镜头,没有人物,也没有主客体,只用一个大远景或者大全景来呈现周围环境,起到烘托环境、升华主题的作用。例如群山环抱的村落、蜿蜒向前的河流、宁静质朴的古镇,多数都是采用空中俯瞰的视角,给受众带来绝美的视觉体验。《记住乡愁》第1季第3集以三个空中俯拍镜头开篇,观众的视线随着镜头而移动,领略太湖的辽阔和平静,了解明月湾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地貌。平静的湖面、肃穆的山峰塑造了明月村民讲和修睦的性格。
《记住乡愁》中,为了呈现游子记忆里家乡的样子,制作组选取了具有家乡特色的一些人或物并给予其特写镜头,如文家族谱、爷爷的军装、浙江省乌镇水上集市的卖菜人、表演独竹水上漂的小姑娘以及三门源村世代传承的家规祖训,导演用特写镜头呈现地大物博的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特色,讲述每一个人或物背后承载着的乡民们最真实的情感。正如香格里拉汤满村那充当凭证的两块残布,持布人天各一方,再次相遇时,经由岁月洗礼的诚信品质仍旧熠熠生辉。
场所是故事得以发展的空间,《记住乡愁》里每一集对故事发生场所的选择都别出心裁,既要有历史记忆,也要有当代传承,一砖一瓦、一桥一路、一针一线都要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称。为了表现江南水乡的宁静婉约,制作组多用固定镜头塑造故乡形象,石拱桥、乌篷船、房檐屋舍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乡画卷,造就了人们心中魂牵梦萦的乌镇。而乌镇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片温柔乡里,他们打破了“水多陆少”的限制,乌镇的水上集市正是历史的沉淀,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附近的农民摇着船橹带来了自家的蔬菜瓜果,水畔的一座座集市成为乌镇人生活的纽带和乡愁的寄托。
听觉语言是视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又称“声音语言”。在电视摄像中指的是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符号。《记住乡愁》中,声音和画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听觉和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记住乡愁》的片头曲、片尾曲皆是以“故乡”“乡愁”为主题的歌曲。令笔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是《乡愁》这一曲,情意绵绵的歌词、悠扬婉转的旋律、援引《黄氏认亲诗》中独一无二的宗亲符号,加上雷佳的倾情演唱,给该纪录片营造了浓浓的思乡情。该歌曲作为第1至第5季、第9季片头曲,第6至第8季片尾曲,深深回响在观众的心中。“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皆是人们心中对故乡无法割舍的依恋。
《记住乡愁》采用“同期声+解说词”的叙事模式,同期声包括主持人、被采访者以及现场音。《记住乡愁》作为民俗纪录片,每一集都使用了当地方言,这不仅响应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号召,也为纪录片增添了浓烈的生活气息。第8季承德古城篇中就出现了百姓唱河北梆子的场面,当纪录片中的梆子声响彻天空时,观众仿佛透过嘹亮的歌声感知到了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发展变迁,瞬间便被拉进了古老的河北大地。该纪录片还呈现了一些方言谚语,短短一句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将贵州的气候地貌表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句谚语也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对于外地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张贵州的名片,但对于当地人来说,却是满满的亲切感。“人养地,地养人,土地不亏勤劳人;多出汗,勤用心,土中自然有黄金”是宁夏台堡人千百年来始终坚守在故土家园中世代耕耘的生存之本,也是生活的希望。
地方人文故事拥有丰富的内涵,是构建情绪记忆的重要内容。地方人文故事是一个地区的共同记忆,它能充分反映出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故事背后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漫长的生产实践和发展历程中,还形成了其他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记住乡愁》中便讲到了“仁义礼智信”、讲和修睦、积善成德、自尊自强等。
《记住乡愁》通过配音员解说代代相传的故事与村民接受采访时的讲解,让观众了解了事件背后的中华民族精神。从第1季第1集福建省培田村的“敬畏之心不可无”,到第9季最后一集宁夏盐池的“塞上牧歌传四方”,摄制组通过对乡民生活场景的还原,通过对特色服饰、饮食习惯、种植技术以及其他原生态故土文化的再现,结合选取的特别故事来印证当地崇尚信服的人生哲理和发展理念。例如第2季第38集中,福建兴贤村崇尚学以近贤,摄制组拍摄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兴贤书院,并讲述朱熹在兴贤村生活的40年中读书、讲学的故事。800多年以来,兴贤村家家户户尊崇朱子古训,效仿先贤追求贤达,重视教育,为传承先贤遗训贡献力量。
历史典故是地方的文化沉淀,《记住乡愁》的剧集用历史典故带观众认识村落乡镇的不在少数,《钓源村——节义立家》《上庄村——慎独修身》《孝泉镇——孝老敬亲 推恩及人》《昭君镇——能扛事 有担待》等,这类剧集讲述了从古至今的优秀中华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除此之外,《记住乡愁》还为观众讲述了地方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改革发展的故事。第8季《骆驼湾村——只要有信心 黄土变成金》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太行山深处的小乡村依靠现代种植技术来提高香菇产量,把“黄土变真金”的传奇。这里的百姓积极进取,因地制宜发展香菇种植,果敢坚定的精神给他们带来“日子不赖”的回馈。第9季《安吉——山水永续安且吉兮》带观众领略了竹乡人家的舒适悠然,满山的竹笋不仅促进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经济发展,也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了保护生态,自古以来安吉人记下了许多保护生态的规定,并刻在石碑上分在户外山野之中,形成了现存最早的“环保公约”。“珍爱山水,呵护自然”成为安吉人用生命诠释的理念。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故事,故事背后凝练出的精神形成故乡人的共同记忆和力量,当再次触碰到记忆中故乡的符号,便会勾起人无限的思念。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既要讲好故事,获得观众认可,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媒介功能。构建情绪记忆对于民俗纪录片来说意义非凡,笔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段时间内背井离乡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快速扩大,大量耕地逐渐荒芜变成荒地。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故乡记忆的文化符号也正在失去传承和发展。文化符号没有了载体,就意味着人将逐渐丧失记忆和身份认同。另外,在经济社会背景下,传统乡村正在面临解体,年轻一代更愿意低头与手机、平板电脑为伴,过去乡土中国那些富有人文气息与传统内涵的物质文化、古法工艺、节庆文化正在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故乡的人文精神一点点消散,人们的记忆认知慢慢发生改变。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故乡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记住乡愁》通过对“故乡”历史典故、人文精神、服饰文化、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呈现,唤醒人们对故乡的集体记忆,以直观的视听语言冲击人们的心灵,给漂泊在外的游子搭建起回忆故乡的桥梁。传统村落拥有大量的实体性符号,如祠堂、古庙、古树、井泉沟渠、防水大坝、古石碑、古籍族谱、古信物、祭典仪式、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当这些可视可听的符号被媒介记录传播,便能唤醒观众对故乡的记忆,充分调动人们内心情感,复活其对故乡的深刻感情。
民俗纪录片中构建情绪记忆可以给人提供心理抚慰。流动在各个城市的游子,对于大城市很难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都市残酷的工作竞争和压力,利益至上、信任缺失、随时破裂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情不自禁思念故乡。费孝通先生早在《乡土中国》中便指出,长期以来,依托于乡村生活的农民,以乡土为根基,以乡情为纽带,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恋乡情结[5]。乡村生活有“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充实,更有脚踩故土、与亲共乐的安定,怎能不让人思念呢?思乡是一种正常的人体情绪机制,能够对抗压力和紧张情绪,对人的心理起到调节抚慰的作用。
《记住乡愁》第2季第35集所描述的福建省厦门市青礁村,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家乡大量建筑正在接受海风和日光的侵蚀,随着时间的消逝变得破败不堪。根据政策,危建筑不修整将被拆除,届时,这个村落将只存在于历史中的一段文字。为了改变这样的困境,青礁村村民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祖训和坚定的信念,克服种种困难守住了村寨,也守住了他们的情感寄托。
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气质和特色,当地人的宗教信仰、性格气质、教育观念等文化特质,笔者称其为“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名片,代表了一个地区的追求和审美理想。纪录片通过展现地域文化,让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不断强化内心的乡土情感、坚定文化自信,同时,也对从未到过该地区的人们展示了当地的文化形象。当这些文化在各个地区文化的碰撞中找到共性的存在,便会轻而易举汇集起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浓烈的家国情怀。
构建情绪记忆对于民俗纪录片制作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人类因“物质价值”或“情绪价值”联系起来去经历生活,形成群体的共同记忆,人与人之间正是通过对共同的记忆的反思,凝聚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记住乡愁》不仅通过情绪记忆的构建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更是助力了乡村振兴产业和政策传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取得了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