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方季颀,曲超男
(1.九江职业技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2.江西九江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江西九江 332000)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基数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特点,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但与此同时,与“难就业”现象相对应的却是一定数量大学生选择暂缓就业,主动加入“慢就业”的群体中,给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持续升温,不仅延缓毕业生就业进程,而且将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减缓服务社会效能。深入剖析“慢就业”现象,积极找寻破解对策,对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慢就业”是不同于传统“毕业即就业”的一种社会现象,近五年愈发明显,外在表现为延迟就业时间、放缓就业步伐,类似欧美大学生流行的“间隔年”〔1〕。据智联招聘发布《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只有不到57%的应届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较去年减少18.9%;选择“慢就业”的应届生占比12.8%,同比上升6.6%。另外,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21届本科生脱产备考研究生、公务员的比例合计突破8%,比例持续上升。
综合当前研究成果,大学生“慢就业”主要定义为离校后一段时间内,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进入职场打算的未初次就业现象。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实际,按照毕业生的就业动机,“慢就业”可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2〕。积极“慢就业”毕业生群体往往具有明确的就业目标,追求人岗匹配,主要涵盖三种类型:一是反复准备各类考试,继续“二战”而未就业,如考公务员、考研究生、考各类职业资格证等;二是不需要签就业协议的自主灵活就业,如准备自主创业或从事直播带货等新型职业,时间管理较为自由〔3〕;三是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职业之前,不想被其他工作束缚,暂时未被雇佣。消极“慢就业”毕业生群体职业规划相对模糊,缺少就业韧性,通常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身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要,导致暂未初次就业;二是少数毕业生存在一定程度“眼高手低”的现象,求职意愿不高甚至逃避求职,沦为“毕剩客”〔4〕。
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无论是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慢就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我个性和对更高质量就业的期待,是对日益增长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表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体现出当前市场“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就业服务还不够充分不够平衡的现实问题〔5〕。
为更深层次了解目前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准确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完善解困机制,笔者先后对J市3所高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和访谈交流。鉴于大学生“慢就业”思想和行为往往与求职目标、求职计划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调研将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基础,通过“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建立计划行为模型。在充分听取和咨询专家教授建议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融入就业价值观与当前就业形势,列出影响当前大学生“慢就业”的主要因素,即就业认知、自身技能、就业形势、父母态度、朋友影响、职业规划、行为意图、学校教育等8种因素,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挖掘〔6〕。
为最大程度保证问卷调查的真实有效性,以及对样本有较合理掌控,调研主要采取线下问卷方式,合计量化调查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67份。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调研对象参与率、男女生比例相对均衡;专业覆盖较广,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财会金融、商务英语、软件工程等十多个专业。同时考虑大学生“慢就业”因素复杂多样,为了配合问卷调查,还与部分大学生通过电话、座谈等方式,对大学生“慢就业”问题进行更细致了解。
调研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对大学生“慢就业”的认知、当前就业形势、自我价值实现以及“慢就业”大学生的基本状况都提出了具体问题。
1.大学生对“慢就业”有较高认可度。调研发现,62%的大学生听过“慢就业”,身边亲朋好友存在“慢就业”现象的占14%;近38%的大学生认为“慢就业”利大于弊,明确持赞成态度,6%的大学生虽然不认同,但是表示理解;另外超过22%的学生将选择“慢就业”,只有不到45%的学生表示不会“慢就业”。
访谈过程中,少数学生在“慢就业”认识上这样回答:“毕业时就业心切,对就业行业、单位考虑不够周全,虽然当前岗位还不错,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应该更慎重。”可见,近几年尽管大学生毕业即就业比例仍占多数,但“慢就业”思想正在普及开来,且由以往文科专业大学生较多逐步向各学科专业大学生延伸。
2.大学生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实现。就业过程中,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自我主观意识强,权衡自身价值利弊较多,价值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符合职业规划”“较好行业前景”“较高薪资待遇”“与个人兴趣相似”“社会贡献度”。
访谈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说:“毕业时一般选择继续深造、考职业资格证,或者与朋友结伴旅行,丰富自身阅历后再去求职”。可见,大学生在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奉献精神,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建设的急迫性。
3.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也扮演关键角色。调研发现,在分析“慢就业”原因时,52%大学生认为除了与自身技能水平有直接关系外,受家长过高期望值的影响,近26%大学生认为“慢就业”也与家庭环境(如经济条件、文化程度、职业岗位)有密切的关系。
访谈过程中,部分毕业的大学生回忆道:“自身家庭条件还不错,毕业时父母、亲朋都曾建议我在家全心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不急于立即就业,或者找份轻松的工作暂时过渡”。可见,“慢就业”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更体面的就业做准备,而家庭环境因素,尤其父母态度对孩子就业影响很大,值得深入分析。
4.高校就业服务是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一环。
访谈过程中,面对“慢就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时,有些学生回答:“就业知识几乎来自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但上课没有认真听,认为不重要,应试过程中很无措;另外有的企业专业对口率要求特别高,也导致丧失大量求职机会”。可见,部分“慢就业”大学生还是想尽快找到工作,但高校就业引导水平、专业对口率等其他因素导致大学生“慢就业”。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并结合实证研究,对当前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实证研究发现,依据特征根>1的标准,挑选出6种因素,信息总量合计近81%。其中,a.就业认知:信息量为11.14%;b.自身技能:信息量为15.18%;c.就业形势:信息量为11.51%;d.父母态度:信息量为13.25%;e.职业规划:信息量为16.45%;f.学校教育:信息量为13.17%。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的6种因素都与大学生“慢就业”呈显著相关关系。如职业规划越清楚、就业认识越全面、自身技能越出众,大学生“慢就业”意向就越低,初次就业率越高。
进一步研究行为模型发现,在“态度”要素方面,由于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对职业规划不够清晰、缺乏就业知识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其就业认识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在“主观规范”要素方面,大学生受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态度的影响较深,一方面对大学生求职给予了很大程度的鼓励,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力,延缓就业进程。在“认知行为控制”要素方面,部分学生对自身技能、就业形势认识不够充分,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不客观认识。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本质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价值观念、就业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集中体现,是个人、家庭、高校、企业、社会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内在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
1.自身定位不准确。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彻底转变,就业形式也从最初的国家“统包统分”转为如今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然而,当前仍有部分大学生角色转换较慢,自身定位不准确,不能客观地看待个人差异、认清自身不足,盲目跟风“考研热、考公热、考证热”,追求热门岗位,使得求职视野更窄、求职过程更加激烈,导致与许多就业机会失之交臂。同时,大学生由于缺少及时的就业心理疏导,少数学生盲目相信“坚持就是胜利”的观念,坚持“二战”甚至“三战”。因此,“慢就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2.就业准备不充分。当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自由,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但另一方面,“宽松教育”的背后,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甚至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应对就业困难的能力明显不足;少数大学生还仅寄希望于“熟人交际圈”或“裙带关系”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可见,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侥幸心理,无形中加剧“慢就业”问题的蔓延。
3.就业观念多样化。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层次从物质需求逐渐转变到自我价值需求,薪资待遇已经不是最关键要素,与自身价值的匹配度和满意度成为关注的重点,使得选择家教、自媒体等自由职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特点、性格、爱好具有高度认知,对从业岗位、职业规划也有清晰的思考,并自愿付诸实践,但沉淀周期很长且容易走进死循环,就业过程往往较慢。另外少数大学生往往仅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纯粹的物质主义,考虑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视角缺失。因此,不同就业观念也是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的重要原因。
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过去10年,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特别是近些年生育政策进一步放开,未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还将持续增加,无形抬高了就业门槛。加之受经济下行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打破了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平衡,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慢就业”态势将逆势增长。因此,面对严峻复杂当下和模糊未知的将来,“慢就业”逐渐成为毕业生“趋利避害”“观望等待”的无奈选择。
2.人才培养质量不够显著。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本上考验的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市场化速度迅猛发展,高校却相对滞后,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重构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使得大学生就业出现“水土不服”。另外,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还主要停留在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线下招聘会层面,而对当前突出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业需求问题关注不够。可见,高校教育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3.家庭教育缺少正向引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物质资源得到了充分保障,一定程度具备承担“慢就业”的成本,客观上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甚至为“啃老族”提供了经济基础。父母的就业观念和职业预期也会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尤其在就业期望与实际之间产生较大落差时,往往造成“慢就业”。同时,家长在配合学校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增强紧迫感方面还不够积极,更愿意单纯尊重子女的个人选择。
4.企校间深度融合还不够。现阶段大学生的培养和企业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两张皮”现象:宏观层面上,高校教育和企业的融合互动尚未根本形成,产业发展存在合而不深;微观层面上,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方式还有待优化,处于浅层次、低水平运行状态,学生无法通过提前去企业实践锻炼实现快速上岗。
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作为关键词被提及了31次,是当之无愧的热点话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是多样的、开放的、不确定的。要联合政府、高校、企业、家庭多重力量,协同共治,加强对客观因素的优化,促进毕业生主观认知的完善,助推就业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1.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发放就业“政策包”。政府应结合当前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新形势新特点,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赴农村、下基层、升学深造;同时进一步完善城乡的基层劳动保障体系,缩小在医疗、教育、交通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差距,确保各项惠及政策落地落实,为维护大学生的就业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2.加强各地各部间协同,打好就业“组合拳”。政府要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跨界联动,进一步推进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挖潜,共同开展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专项活动;要不断加强就业市场监管,持续规范就业环境,充分保障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严厉打击“代际关系传递效应”“虚假信息”的干扰,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信心。
3.多措并举打造服务平台,开展就业“专属服务”。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毕业生广泛搜集、匹配就业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构建完善的“互联网+”人才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系统,为毕业生提供实时且精准的就业技能指导、就业心理咨询以及就业维权保障服务,全面推进就业管理向就业服务转变。
1.创造良好微观环境。父母要注重孩子的人格教育,通过分享自身的人生阅历和求职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杜绝因溺爱、家庭条件优越等因素产生消极的“慢就业”“不就业”。家长是孩子求职过程中的坚强后盾,还要适时关注子女心理变化,加强心理疏导,谨防因期望过高产生“患得患失”“消极被动”等不良就业心态。
图2给出了GaAs晶体体内椭圆主轴y”和z”指向随太赫兹振幅的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椭圆主轴y”和z”指向随太赫兹振幅的变化趋势不同.当E0(0.1 ,0.5)范围内时,z”轴指向与y”指向恰好相反,随着太赫兹振幅的增大,y”指向慢慢增大,但是z”指向随着太赫兹振幅的增大而慢慢减小.当E0(0.5,2.0)区间时,y”指向和z”指向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2.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家庭对子女就业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主动摒弃“包办制”“铁饭碗”的传统思想,更加重视将国家重大发展与子女的就业抱负紧密结合,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还应主动协助制定职业规划,提出可行的就业建议。
3.形成家校联动合力。家长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正确解读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全面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生态,主动配合高校开展系列就业服务工作;积极整合双方资源,在培养大学生就业思想、就业指导方面,形成家校协同合力,及时发现与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促进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1.培养优秀企业文化。企业应在创造符合新时代特点的企业文化上多思考多谋划,特别是吸纳就业潜力大的民营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历程、经营内容,精心打造具有渗透力、感染力的企业文化,将大学生的前途与企业的前景紧密结合,激发大学生的干事热情和责任感,“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实现企业和学生“双赢”。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要转换传统思维,坚持以人文为本,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出符合大学生短期性成长和长远性成长的发展规划,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施展空间;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拓宽大学生深造、晋升渠道,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心理保障预期,多措并举确保企业“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3.主动承担应有社会责任。企业应从讲政治的高度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落实国家的就业政策,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引才送岗;同时企业处于就业市场的前沿阵地,能准确掌握行业发展新动向,应主动走进校园,及时与学校交流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加强企校间的深度融合,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操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
2.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树立“跟着市场走”的理念,找准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杜绝产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做到专业和职业有机融合;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持续优化教师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有更大突破。
3.全面深化高校就业服务。就业服务是回应大学生就业需求的暖心工程,要全面开拓就业市场,做到覆盖对象更全,涉及区域更广,打通大学就业“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并将就业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末;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筛选出“慢就业”“难就业”的群体,建立“一人一策”就业台账,实施个性化精准帮扶,切实将就业服务落到实处。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生态下的必然产物,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特征,突显了宏观市场经济和微观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体的思想与行为,更与国家政策、高校改革、企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者一体,融会贯通。因此破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要积极关注和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个因素,不断总结规律,持续完善措施,助推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