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劳动教育的育人逻辑:“微”生活化模式视角

2023-04-18 17:18钱海军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劳动育人

彭 艺 钱海军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提出“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动教育”的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将劳动教育正式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并进一步明确了高职劳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部推进的“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中,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再次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构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体系与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双高计划”的目标。

毋庸置疑,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类型教育,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天然的条件和优势[1]。高职院校应对标“双高计划”要求,科学定位劳动教育的育人逻辑,清晰界定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精准把脉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2],有效落实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质量,增强高职劳动教育供给。

1 高职劳动教育的育人意义

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深化“双高”建设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学生传承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能够让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践行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第二,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的必备选项。高职学生在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可以掌握劳动工具的使用,积累劳动经验,使实践技能不断提升。第三,劳动教育本身就包含了对劳动者体质和心智的锻炼。整个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积极热情的劳动态度能够在增强其体质的基础上,提高其发现美好事物,创造美好、欣赏美好的能力。第四,高职开展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国家颁布的系列高职教育改革制度文件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创新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势必带动整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改革和课程改革,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建设,提升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从长远计,构建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系可以形成良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闭环环境。在学校,学生接受优质的劳动教育资源,养成优秀的劳动品质,形成正确的劳动精神;在家庭,学生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参与家庭劳动实践,学会尊敬长辈、尊重家庭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养成感恩的品质;在社会,学生在获得更多劳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规范职业行为,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并以此影响身边的人,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劳动风尚。

2 高职劳动教育的育人逻辑

“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院校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逻辑。劳动教育的实施应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遵循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育人效能原则和内在要求,以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回归。

2.1 系统育人:培养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职业文化和职业道德是劳动教育育人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能够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主动地结合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实施全方位的育人措施,充分体现“爱国、诚信、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高职劳动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体系”的观点来设计劳动教育实施的各环节,注重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教育实施“方法”的制约关系与影响效度,从通用劳动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出发,设计职业榜样示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职业文化与职业道德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劳动体验[3],通过实践性的劳动体验感观,深刻理解劳动的价值、深刻认识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意义。这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顶层系统设计的特色之处,也是必由之路。

2.2 科学育人:培育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劳动拓展能力

高职院校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势必与行业、企业间进行频繁而紧密的交流合作。学校通过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获取学生劳动能力素养培养的要求和内容,并将其作为高职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提前纳入学生职业规划,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开展综合实践性课程,甚至通过教师亲身参与体验专业劳动来设置劳动教育方案,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劳动拓展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劳动拓展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学生未来对职业的适应性和岗位任职的稳定性,真正体现出劳动教育育人 “知行合一”的本质[4]。

2.3 合理育人:养成以职业适应为目标的劳动习惯

人通过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活动、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等实现社会化,进而成为社会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构建以职业适应性为目标的劳动习惯养成机制,为学生进入职场、从事职业劳动提供了稳定的心理基础。高职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从事某种职业,开启人生的职业生涯,首先要面对职业环境。从劳动教育方面讲,这些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要在思维习惯、劳动心理、劳动习惯等方面迅速适应其所面对的产业和职业环境,快速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路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合理性就在于将职业劳动习惯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将劳动习惯作为课程考核的指标,将技术习惯、思维习惯、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关键点,这也是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3 高职劳动教育“微”生活化模式的建构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了数字时代下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App作为信息传递工具,逐渐重构着社会管理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并已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由此产生了“微文化”。以微信、微博、微信息为主体的“微”生态正在通过高校教育作用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尤其需要“德才兼备”:掌握综合技术技能与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并重。劳动教育作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路径,源于社会生活和职业实践,为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尝试。高职院校基于“微”生态,将劳动教育育人工作融入学生学习过程和生活空间,积极主动地利用“微”文化的传播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是当前“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育人、构建特色劳动教育体系的得力工具。

信息时代下的“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应主动融入“微”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的生活实践,有针对性地建构“微”劳动教育化模式,全面、紧密地关注学生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养成,改革和创新劳动教育育人模式,有效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正向引领作用。

3.1 “微”生活化模式建构的路径规划

高职劳动教育的“微”生活化模式,需要充分发挥“微”文化的泛众化与快速传播化的特点,以“微”媒体为载体创设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多层次、易交互、可拓展的教育网络,让劳动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性课程相结合,让劳动教育意识融入学生生活实践。

3.1.1 发挥劳动教育“主渠道”的综合育人价值

“双高计划”建设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作用更加明显。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它是结合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践项目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德育教育。所以,劳动教育的实施首先要转变对劳动教育范畴的僵化理解,重新界定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课程的属性,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实施各环节,这是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其次,结合学生多元个性、思维活跃、对互联网信息敏感的特点,充分挖掘和选择“微”文化中具有正面导向和教育意义的生活场景,重构教学内容,以引起学生共鸣。最后,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基于生活场景设计教学环境,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场景体验、团队协作、总结交流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学习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3.1.2 强化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特征决定了高职学生的实践性活动是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融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劳动教育通过实践活动融入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为高职学生健全职业人格提供厚重的文化载体和全程性实践平台。高职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以社会调查与实践、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三种综合性实践课程为主要内容。社会调查与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生活,较快地融入社会劳动。专业实习与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生动场景,是学生了解职业、树立职业认知和岗位认知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和技能得到内在统一。从劳动教育理论的实践化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应主动扩展实践渠道,将“微”生态元素融入生活实践,开发、设计、提炼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的“微”媒体,引导学生深刻体验社会劳动,逐渐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

3.1.3 创新劳动教育“第三课堂”的网络生态育人

高职劳动教育的“第三课堂”是实现劳动教育“微”生活化的直接载体,能够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范畴与工作空间。高职院校主动进入网络教育空间,通过“微”媒体的传播,搭建虚拟网络的“微”互动平台,并为学生进入虚拟网络空间、参与网络“对话式”的主体探讨提供交互接口、用户界面以及各种支撑资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63亿户[5]。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数字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范围逐渐扩大,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终端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个性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加速融合,具有快捷、时效、共享、碎片化等特点的“微”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获取实时资讯的主要渠道。从现实境遇讲,高职院校在引导学生客观探索和辨别“微”媒体信息的同时,更应该充分运用和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开设、设计符合高职劳动教育的“微”媒体产品,让劳动教育的理论观点与“微”文化、“微”媒体、“微”信息等相结合,让劳动教育渗透学生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构建劳动教育的“微”生活模式,以此创新高职劳动教育的网络平台,让“第三课堂”的网络“阵地”成为学生喜爱的“应用市场”。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将劳动教育“第三课堂”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如学业、学习动机、就业、职业选择等,挖掘和拓展“第三课堂”的网络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精神,为学生就业提供决策支撑,实现专业人才的供需信息对称。

3.2 “微”生活化模式建构的策略选择

“微”生活化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生态系统,高职院校需正视“微文化”对学生劳动认知、劳动价值取向、职业习惯的影响,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创新开放理念,研究劳动教育的生活化模式建构对策,创建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6]。高职劳动教育“微”生活化模式是利用“微文化”传播载体,主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实效性、针对性劳动教育活动的实践依据。“微”生态下,作为知识运用而存在的“实践-方法”话语冲击着传统“劳动教育”的话语权威。建构高职学生“微”生态下的劳动教育话语权,提升话语内容的导向性,是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劳动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高职院校从内容、形式、路径、保障四个维度树立创新理念,拓展和创新劳动教育理论观点,能够适应新时代下学生意识发展的需要,将劳动教育的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最终确立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具体来讲,内容上以“微媒体”为载体,吸收主流观点、整合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主题内容,将其与职业品质、职业思想、校园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形式上借鉴“微媒体”的设计思路和结构,通过“微”化处理的碎片化内容快速传播、有效渗透到学生学习空间和生活场景中;路径创新则是从创新工具的层面将劳动教育“微”生活化,通俗点讲就是高职院校要主动收集学生信息,与时俱进,利用学生喜爱的网络平台和工具,研究、开发和拓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移动式教育模式,如微信公众号、智慧职教云等,向学生推送各种具有劳动教育正面导向的“微”资源、“微”资讯,逐渐形成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的劳动教育“微”生态。

另一方面,高职劳动教育的“微”生活化需要以开放理念引导,让劳动教育的每一项成果惠及学生。开放意味着最大限度地选择性接受网络“微文化”对劳动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各种积极与消极影响[7]。创新开放性的劳动教育理念需要源于劳动教育实施的主体,即要对内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整合凝聚之力,对外充分挖掘“微”生态资源,“内合外拓”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微”生活化环境的构建,以增强高职学生文化自信、话语自信、职业自信[8],更好地践行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论观点。

4 结语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的发展之术,更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高职院校理应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重要价值的基础上,以“微”媒体为重要载体,把握学生劳动思想意识和劳动行为,变革教育模式、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将“微”元素融入劳动教育工作,构建和创新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微”生活化模式,创新性地推动高职劳动教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劳动育人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