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红霞 张海静 王泽禹
“二月二”节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南北方有很大区别。“二月二”节日习俗在隋唐时期出现,宋代继承发展,元明清时期“龙抬头”习俗得以盛行。从不同史料与文章可知,“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在其变化发展中不断增加新内容,是祭祀、春游踏青、采菜、饮食、祈福等多种活动的集合。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节日习俗已流传1900余年,是当地民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必过的节日,在2018年入选吕梁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活态化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人们对天地以及自然的敬畏,寄予人们美好愿望,具有独特的民俗价值。
“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1]。”广武庄村龙松树广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模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民在龙松树广场举办“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该活动已流传了1900余年,现为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广武庄村是由广武庄,化圪垛,舍子沟三个自然村组成。广武庄人自古以来崇尚以农为本,耕读传家[2]。关于广武庄村村名以及当地“二月二”龙抬头节日的由来有着生动的故事传说,被人们口口相传,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的集体记忆与社会认同。有些地名景观较好地保留了历史故事,广武庄村便是如此,其村名源于西汉年间刘秀掷杖成龙的故事(1)刘秀掷杖成龙典故收录于《老王伯伯的故事》,由交口县文化和旅游局范晓娟局长讲述。。相传公元23年王莽悬赏食邑10万户抓捕刘秀。刘秀在二月初二这天逃到此村躲避追杀,在快被追兵追上时,他将手中的拐杖扔了出去,拐杖突然变成一棵粗壮的龙松树挡住了追兵,刘秀因此逃过一劫。这一带便流传说刘秀掷杖成龙,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刘秀后来果真当上了皇帝。刘秀去世后,谥号“光武帝”。当地人为避讳刘秀的谥号,将“光”改为“广”,广武庄村名由此而来。
节俗的发展变化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故事传说的嵌入就是其一。东汉光武帝刘秀掷杖成龙的故事为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节日的形成与阐释提供了新的内容。据说刘秀掷杖成龙的时分,正好与二十八宿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出现在地平线的时分相吻合。东方七宿第一宿角星出现时同样是东方青龙“抬头”时分,刘秀便颁旨将这一天定为“龙抬头”。龙松树南北蜿蜒如巨龙,被刘秀封为“天下第一龙松”,村民们为纪念这特殊的日子,就围绕“龙松树”进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庆祝“二月二”龙抬头节日。
岁时节日的形成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特定的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年年重复,代代相传[3]。”南北方“二月二”节日民俗活动特点不同,北方以“龙抬头”为主,南方以“社日”为中心。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兼具祭龙与祭社习俗,人们以多种仪式延续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民俗活动,既是集体传统价值的依附形式,也是集体性“实践知识”的累积和传承过程[4]5。
我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岁时节日伴随农业文明而产生。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节日习俗自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已延续了1900多年。这项民俗活动的形成与“刘秀掷杖成龙”的典故以及“天下第一龙松树”密切联系,新内容开笔礼的加入使得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节俗是龙崇拜、土地崇拜、儒家文化的综合体现。村民们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开展“偷灰打水、祭龙松、引龙回、剃龙头、开笔礼、请神来、饮龙泉、抬罐罐、唱大戏”等系列民俗仪式活动,体现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健康的心理需求,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绝大多数的仪式属于某一个民族或族群历史传承的产物,它们原属于远古生活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变迁,仪式已经留下了被驳离的痕迹。即使同一民族或族群的人们也已经无法真正还其‘原生形态’[4]22。”祭“龙”仪式与农业收成好坏相关,村民举办的偷灰打水、祭龙松、引龙回、剃龙头”等与“龙”相关的仪式活动,虽然无法还原原始的仪式活动,但反映了村民们希望“风调雨顺”的主观愿望。
“刘秀掷杖成龙”逃过一难,晋永兴元年刘渊趁夜在此地躲避,也使得龙松树更具有神性。祭祀龙松时,祭师宣读祭龙松文,赋《龙松》之后,百姓行祭祀礼,展面塑,上供品,焚香跪拜,祈求心愿。供品中的枣山用面粉做成,上半部分是身子,下半部分像两条腿,配以红枣,弯曲扭卷成“品”字形,像一座人形山,可以靠墙而立;花馍馍则是不同的虎兽、花鸟等形状,这些是当地人供奉龙神的供品。上供之后全村人到龙松树下焚香点蜡祈愿,将心愿写在红绸带上,悬挂于龙松上,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人们平安吉祥、代代兴旺、节节高升。
祭龙松之后是“撒灰”。“撒灰”一方面是驱除虫害,另一方面是祈愿丰收。进入农历二月,气温升高,各种各样的昆虫也活动起来,古人将龙看作百虫之长,龙抬头能震慑蝎子、蜈蚣等害虫。山西《沁源县志》(8卷,清雍正八年刻本)载:“二月二日,谚云‘龙抬头’。以灰围宅舍,避百虫[5]。”村民用炉灶中的柴灰或石灰与糠撒在大门前“拦门避灾”;撒在墙角“辟除百虫”。为求丰收,村民们在院内用灰撒成大小不同的圆圈,在旁边象征性的放几种家中的五谷杂粮,称为“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与其他地方将自家的灰撒在井边或河边消灾祈福不同,广武庄人从龙松树根部开始撒灰,一路委蛇撒开,灰线犹如龙形直到庭院中来,谓之“引龙回”。这与人们将龙松树看作是有灵气的吉祥物,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增添福气的观念有关。当地人也将“引龙回”叫“银龙回”,这可能与灰的颜色有关。此处的“引龙回”既是引“龙松树”之灵运,也是引“龙神”之祝福,银龙回院或回门是人们内心美好心愿的企盼。
广武庄村民撒完灰后会“剃龙头”或“剃喜头”。家长希望孩子日后能出人头地,会在这一天给小孩子剃头。村里的理头师傅在这一天免费给参与“二月二”龙抬头活动的人理发,以求吉利。“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有不少食物被冠以“龙”名。比如北京高碑店的人们将“饺子改名叫龙耳,烙饼、春饼改名叫龙鳞,米饭叫龙米,馄饨叫龙眼,面条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龙须面,整个一个全龙宴[6]。广武庄村民也是如此,他们将打来的泉水称为“龙泉”,煮好的面条叫“龙须”。人们“剃龙头”“饮龙泉”“食龙须”,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益寿延年,像龙一样拥有神奇强大的能力,是龙崇拜的体现。
众所周知,仪式是社会化的、群体认可的重复行为和活动。它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道德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其他许多社会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4]23。无论是祭龙松、引龙回还是剃龙头,饮龙泉,都是广武庄村民自发的、认可的、重复的集体性活动,祭龙祈雨反映了北方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是村民渴望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体现。
土地崇拜古已有之,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的另一个重要仪式便是祭祀土地神。村民称土地神为“土地爷”,在山梁上修建土地庙供奉土地爷,通过在土地爷面前抬罐罐的仪式以占卜种植哪种作物收成更高,这是当地人土地神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为此,广武庄人在二月二当天,从寅时开始(凌晨3-5点),疱人偷七姓之灰,樵夫到村西头刻有龙泉二字并有龙头形状的“龙泉”井处打 “头井水”,作为“抬罐罐”的原材料。在拿灰的过程中即使被主家看见,疱夫也不能开口说话。广武庄人用白灰在土地爷面前画十二个长两米,宽一米的大长格,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和十二种不同的杂粮。抬罐罐所用仪式器物还有笤帚、百余斤重的大石头、黑色四系双耳瓷罐罐、白瓷碗、十二种不同的杂粮(用黄纸包住)、黄裱纸、一条筒带、一把擀面杖和白灰。
仪式是神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体现了社会秩序与文化功能。广武庄村举办土地神祭祀仪式的范围为整个村子,仪式过程包括请神、敬神、送神回庙三个部分,具体仪式如下:
请神下山。广武庄村民认为申时(下午3-5点)是上山请土地神的吉时。请神的队伍中,人们身着华丽服饰,走在前面的引路人为两名身着红服手提红灯笼的女性,后面的人拿着供品、蜡烛、香、鞭炮,紧随其后的还有村里的“红火”。村民们在土地爷庙前虔诚跪拜后将土地爷请下山,供奉在龙松树前的神龛中供全村村民跪拜。
敬神占卜。农业社会丰收与否与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社会总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秩序,而维持秩序就必须借助相应的社会价值和实践形式,仪式便是二者的结合体[4]73。抬罐罐仪式由祭师主持,樵夫抬罐,账房先生记录与汇报组合而成。酉时(下午5点)抬罐罐活动开始,樵夫们将罐罐与石头用灰泥粘好,祭师将准备好的十二种谷物随机拿一种放入罐内,白瓷碗正面朝上,在碗里烧一张黄裱纸预兆吉祥。樵夫将擀杖穿过两条红各筒带子,红各筒带子要在擀杖的正中间。祭师手拿笤帚,口中念咒语:“擀杖是河神,笤帚是媒人。石头抱罐罐,罐罐抱石头。说起就起,起!起!起!”。左右两个樵夫手握擀杖,抬起罐罐从画好的第一个格子开始走,直到罐罐与石头分离才停止走动。每走一格代表谷物有一成收入,越过的格子越多预兆谷物收成情况越好。罐罐与石头分离掉落的地方就是罐罐中谷物所预测出来的收成情况。账房先生在罐罐掉落处查看罐罐中所装谷物种类,做好谷物收成预测情况的记录,再大声告诉村民们结果。
许多仪式的功能是事先被规定的社会意义所预设;这些价值预设在相应的仪式以及它们的目的与目标上,或者在名义上已经有附丽[4]19。抬罐罐仪式就是人们认可“神判”的方式来接收“神意”。十二种不同的谷物意味着樵夫要抬十二次罐罐,来回走十二次格子,直到所有谷物都入罐预测过收成情况,抬罐罐活动才算结束。根据预测的结果村民们选择收成好的谷物进行种植,等待丰收。之后村民们再次向土地爷敬裱上香,希望土地爷显灵过个丰收年。
送神回庙。二月初三早上天未亮时,全体村民将土地爷送回圪梁上的土地庙中。唱戏是“二月二”龙抬头活动的最后一个程序,许多庄重而盛大的仪式通常都是以娱神为目的,或者说,仪式的初衷是娱神的[7]。村民们敬神娱神的同时也实现自娱,“二月二”龙抬头活动就在戏剧中结束。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8]。”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民俗节日在流变中传承发展,一方面保留了传统节日的民俗理念,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新的节日内容。如今广武庄村“二月二“龙抬头节日在非遗保护背景下,节日的参与者与内容呈现多元化特点,是民间与官方共同参与的节日,具有文化、经济、旅游等多重价值。
广武庄“二月二”龙抬头节俗作为当地重大庄严的仪式活动,是民众生产生活中活态的节日。文水县相关部门对广武庄“二月二”龙抬头节日由来及文化活动进行了记录、收集与保存,成为吕梁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俗除保留原有的祭龙祭祀土地神的民俗活动外,在祭龙仪式中增加了象征儒家文化重视教育的开笔礼仪式,在晚上增加了晋剧团唱戏、歌舞表演、猜灯谜等活动,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过节,扩大了传播范围与民俗认同。此外,广武庄村委修建龙松“非遗”文化广场与国学经典文化墙,修建特色民宿,结合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打造传统文化旅游村,讲述龙松故事,传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的中华传统文化,扩展了“二月二”文化空间。
广武庄“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活动以人们认可接受的系列程序化仪式得以流传,符合人们祈愿平安丰收的内心诉求以及“公共利益”。该项民俗活动以广武庄村龙松树广场为特定文化空间,广武庄村民为主要参与人群,在农历二月初二通过偷灰打水、祭龙松、引龙回、剃龙头、开笔礼、请神来、饮龙泉、抬罐罐、唱大戏”等程序化的民俗仪式完成祭祀活动,讲述了“刘秀掷杖成龙”的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祈求龙神与土地神保佑农业五谷丰登,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以及望子成龙的教育理念,这种活态化的传承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与厚重的文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