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莺
手术操作结束后,并不意味“万事大吉”。这是因为,大部分进行手术的患者都需要实施麻醉。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虽然已清醒,但麻醉药效并未完全消除。同时,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至正常状态。这一时期便是麻醉后的“危险期”。此时,手术直接创伤、麻醉药物影响、神经反射亢进、患者原有的生理及病理性问题等因素,均可致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家属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科学护理,才能助其平安渡过难关。
·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舌后坠:患者昏迷或接受全麻(全身麻醉)后,舌头会凭借重力向下坠,同时向咽喉壁贴近,导致患者呼吸不畅、打鼾,情况严重时可能会致使患者呼吸道出现梗阻。
2.喉痉挛:患者缺氧、浅麻醉、喉头部位较为敏感,会对喉头形成刺激,引发麻醉术后喉痉挛。喉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收缩,使声带内收,声门部分或完全关闭。喉痉挛可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是完全性的呼吸道梗阻。
3.呼吸道梗阻:机械性的分泌物、舌后坠、功能性的支气管痉挛和喉痉挛,会引发麻醉术后呼吸道梗阻,即通气功能障碍。
4.低血压:使用麻醉药物的剂量较大,因手术操作、患者体位急剧改变阻碍了血液回流,可造成麻醉术后低血压。
5.高血压:麻醉深度较差、患者膀胱充盈、二氧化碳聚集多、手术过程中过度扩容(通过一定的手段,增加患者的血容量的)、不当的药物配伍和患者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均会造成麻醉术后高血压。
6.低氧血症:患者气管内的导管发生移位或梗阻,经麻醉后,患者的肌肉张力和胸廓改变并出现肺不张(一个或多个肺段、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麻醉后患者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抑制等因素,会引发麻醉术后低氧血症。
7.心律失常:麻醉药物影响、麻醉及手术操作刺激、患者存在原发性疾病等因素,会导致麻醉术后心律失常。
8.术后呕吐、恶心:麻醉刺激、手术操作刺激等因素,有可能引发术后呕吐及恶心。因麻醉导致的呕吐、恶心问题,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会逐渐得到改善。
9.反流与误吸:诱因为患者的喉反射功能较差,其胃内压和腹内压出现了异常增高。如果麻醉患者术后过早饮食,胃内容物可能反流至口咽部再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症状或并发症。
·相关护理措施·
1.体位护理
为确保手术进展顺利及患者的主觀舒适性,麻醉药效通常会持续至术后1~2小时。因此,部分患者难以在术后独立完成体位变换,需要家属在患者返回病房后协助其调节体位。对全麻且意识模糊者,家属需在术后配合护士,将患者调整至平卧姿势,撤去枕头,将其头部调整为偏向左或右侧,防止因呕吐而发生误吸。对于施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姿势,至少维持4小时。对于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者,经护士确认不存在呼吸、脊液外漏等风险后,家属可根据患者的意愿为其调整姿势。
2.饮食护理
通常来说,不建议麻醉患者过早进食。患者麻醉苏醒后,可适量饮水。切口位于腹部以外位置的患者,术后6小时可尝试进食。全麻患者需待意识正常,且呛咳、恶心等症状消退后方可饮食。关于恢复进食的具体时间,家属可根据手术的创伤大小,患者的术后状态来决定。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后,建议优先选用新鲜果蔬、蛋奶及豆制品等食物,规划好三餐热量,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或糖分、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
3.体温护理
麻醉术后需确保患者体温处在正常状态。若患者手术后体温过高,护理人员需遵医嘱及时为患者降温;若患者体温过低,可通过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上下,在输血或输液之前需对血液制品或药液进行增温处理,还可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等为患者辅助增温。
4.交接护理
患者手术完成后,麻醉医师需向患者的监护室护理人员交代清楚患者的具体状况,向护理人员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患者的麻醉流程、术中状况、手术方式、出血量、用药状况、输液量、输血量以及尿量等;
(2)引流管的状态:引流管是否畅通、切口敷料是否出现渗出、患者皮肤有无受压情况;
(3)麻醉术后患者是否需要镇痛措施;
(4)患者返回病房后,家属及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意识、肤色以及神志等。除此以外,护理人员需对麻醉记录单进行详细阅读,明确患者的围麻醉期状况。
5.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在疼痛消失后,大多会思考手术花销、疾病预后等问题,极有可能出现失眠、焦虑、心情低落等不良情绪。家属及护理人员需及时帮助患者排解,多和患者聊天,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大多数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家属需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对于术后发生肢体残缺的患者,家属需与其充分沟通,帮助其做好进行康复训练的心理准备。针对已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家属更要给与耐心、细致的照顾,以防患者发展成精神类疾病。
6.症状护理
口干、焦渴、消化反应、切口及咽喉疼痛等,是麻醉手术后比较常见的症状,家属无需过度担忧,只需按照医嘱进行相应护理即可。若患者出现强烈不适或切口发热等症状时,家属应及时向医师咨询处理方案,帮助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缓解不适。
患者从麻醉至彻底苏醒这一时间段十分重要,需要医护人员和家属共同参与并发症、意外事件的防护工作,以降低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