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水平分析与提升对策

2023-04-17 14:21:02刘军伟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贺 容 鲜 果 刘军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区域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部不同经济要素之间以及不同区域经济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1],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现阶段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2]。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一直以来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陈景华等从综合视角对区域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3],王娟娟、孙晓、曲立等从产业视角对数字经济、旅游业、制造业等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4-6]。在研究尺度上,陈子曦等从城市群视角评价了中国城市群发展水平[7],王亚玲等从城市视角评价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8],方圆等从县域视角评价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9]。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的深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引擎,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评价成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研究方法。已有研究运用了包括熵权TOPSIS 法、Dagum基尼系数、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10-12]。二是研究维度。陈子曦等从创新性、协调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共享性五大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10];涂建军等基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评价[13];龙云安等从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四个维度评价了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情况[12]。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横向对比找差距、纵向对比促提升,精准识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着力将规划“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水平的基础,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的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目标定位作为根本遵循,从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生活宜居四个方面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综合实力方面,选取GDP、人均GDP 两项指标反映经济规模变化情况;选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城市化进程;选取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反映不同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创新性产业集群数量4项指标反映产业发展情况。科技创新方面,选取R&D 经费投入强度反映科技创新投入情况、选取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科技创新产出情况、选取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评选数量和国家技术示范企业数量反映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情况。改革开放方面,选取轨道交通路网密度、机场旅客吞吐量、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反映枢纽通道建设情况;选取进出口总额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选取高能级开放平台个数反映开放平台支撑情况。生活宜居品质方面,选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反映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选取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反映医疗资源配置情况、选取每万人公共图书馆个数反映文化资源配置情况。

图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专家评价法、熵权法、经济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14]。其中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消除确认权重的人为客观因素[15],适用于多元指标的综合评价。本文选用熵权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评价。

第一步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和指标正负向存在差异,故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式中,Xij表示i 区域第j 项评价指标的数据,min{Xj}和max{Xj}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m 为评价区域,n 为评价指标。

(三)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文章参考现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证研究中的数据选取方式[16-17],最终选取成都市、重庆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安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达州市、雅安市、资阳市16 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2020-2021 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0-2021 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0-2021 年全国机场吞吐量》《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关于开展2021 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等,地理底图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的标准地图(审图号为GS(2019)1719 号)。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间演化分析

2020 年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始终紧扣“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各地区在经济、创新等各个重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向好,经济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水平、改革开放水平、生活宜居水平全面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起势,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特征初步显现。2020-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发展指数由0.071 提高至0.929,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平均经济联系强度由3138.2 提高至3510.8,城市经济联系更加活跃,行政区域带来的阻隔逐渐突破。

图2 2020 -2021年基于时间距离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联系强度对比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中心建设正式起势

2020-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综合实力指数由0.121 增加至0.429。经济发展提速增量,2020 年到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由6.6 万亿元提高至7.4 万亿元,人均GDP 由6.4 万元提高至7.2 万元;产业结构日益优化,2020 年到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由0.9758 下降至0.975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由54.9%降低至54.8%,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0 万元提高至3.4万元;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略有上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60.7%提高至62.4%。

“移就”又称“转借”、“移状”、“移用”,就是当甲乙两事物连在一起时,把原来属于甲事物的性状词语移用到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格。

(二)科技创新投入增长较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20-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水平实力指数由0.005 增加至0.071。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由2020 年的2.27%提高至2021 年的2.35%,同比增长3.2 个百分点;创新资源载体保持不变,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评选数量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分别为3 个、23 个,与2020 年持平。

(三)改革开放活力持续彰显,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不断加速

2020-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改革开放水平指数由0.052 增加至0.286。航空枢纽功能持续增强,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场旅客吞吐量8848.2 万人次、同比增长7.3%,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115.0 万吨、同比增长9.3%;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口总额为17374.5 亿元,较2020 年增长38.7%。

图3 2020年-2021年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航空运输情况变化

(四)人居环境加快改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更加深入

2020-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活宜居品质指数由0.014 增加至0.071。具体而言,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20 年到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由85.9%提高到88.1%;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明显,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9 人、同比增长5.4%;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每百万人公共图书馆个数由2020 年的1.674 提高至2021 年的1.740。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横向对比分析

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等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综合发展水平能级偏低。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为0.16152,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城市与经济圈内部各城市间的平均经济联系强度分别仅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13.4%、24.6%、47.8%。

图4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对比

(一)总体经济综合实力有待提升

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实力指数为0.06901,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一是经济发展能级偏小。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和人均GDP 分别为7.4 万亿元、7.2 万元,均低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75,仅次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同构现象较为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54.8%,分别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0.8、2、10 个百分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 万元,分别较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少1.3 万元、1 万元,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三是高能级产业集群亟待加快培育,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累计达到5 个,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四是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7%,分别较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低19.8、8.7、1.5 个百分点。

图5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其他城市群GDP、人均GDP对比

(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强化

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水平发展指数为0.00792,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一是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尚待提高,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D 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3%和3 件,均低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二是科技创新资源量级偏少,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评选数量23 个,分别较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少108 个、3 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 个,分别较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少7 个、1 个。

图6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其他城市群科技创新情况对比

(三)改革开放仍需深化

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改革开放水平指数为0.04473,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一是交通互联水平不高,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较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分别少1.7、0.5、0.1 公里/百平方公里。二是开放枢纽建设有待加强,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115.0 万吨,比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少66.7 万吨、321.6 万吨、251.2 万吨。三是进出口总额偏少,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出口总额为17374.5 亿元,分别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39.1%、12.3%、22.0%。四是高能级开放平台量级偏小,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能级开放平台共有42 个,较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少111 个、38 个。

表1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其他城市群高能级平台数量对比

(四)生活宜居水平有待改善

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活宜居品质指数为0.03986,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一是生态环境保护还需加强,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8.1%,较粤港澳大湾区低5.1 个百分点。二是医疗卫生水平亟待提高,2021 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9 人,落后于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相对前两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共文化资源相对均衡,2021 年成渝地区双层经济圈每百万人公共图书馆个数为1.7 个,分别高出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8.8%、124.2%。

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以强链群优生态为抓手,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

一是强化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持续深化成渝“双核”产业协作,聚焦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通航、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成渝产业融合发展清单,深化重叠细分领域的合作和整合发展,细化产业链分工;加快共建都市圈产业协作带,推进“总部+基地”“研发+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协作模式,加快建设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等产业带。二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对于成渝地区汽车、电子信息等“大而不强”产业,整合成渝地区科研力量,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联合制定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推动产业链集聚成势,对于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有而不优”的产业,加快引进“链主”企业,梯度培育产业链重点企业,鼓励产业链重点企业总量上规模、增量上台阶、创新上等级;提升产业链安全韧性,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生物医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为重点,聚焦产业零部件供应短板和空白环节,培育引进零部件供应企业,推动成渝地区产业零部件供需对接和相互配套,协同提升成渝地区产业本地配套能力,稳定区域产业链。三是推动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构建跨区域共建共享人才链,探索成立成渝地区高端人才猎聘联盟,联合举办城市推介、人才招聘等活动,探索构建成渝人才资源流动机制,推进人才评价标准统一、资格互认,鼓励采取“双聘制”等方式开展人才合作;强化产业协同发展资金保障,推动成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的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基金,共投共建重大产业项目;搭建区域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聚焦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共同打造跨区域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共建一批专业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

(二)以强基础促转化为关键,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一是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全面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建设,加快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规划建设“成—遂—南—广—渝”科创走廊、沿成渝高铁线“成—内—渝”科创走廊、沿成安渝高速线“成—渝”科创走廊等成渝高端产业创新走廊(轴带)。二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联合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等落地成渝地区。三是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支持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与成渝地区高校结对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校院企地合作水平;推动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西南高校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提能升级,加快共建成渝地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高能级产业技术转化平台,持续完善产业技术转化平台。四是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各市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探索建立区域性创新券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扩大“科创通”“成果贷”“研发贷”等覆盖范围,探索建设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创业投资母基金;布局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双创载体,打造新型化、专业化“双创”载体。

(三)以加快链接全球为重点,共建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是合力共建枢纽通道。拓展对外战略大通道,依托成渝双核共同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网络、开发航班业务;建设畅达全国的综合交通网,立足国内大循环,依托国家“6 主轴7 走廊8 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加快建设四向拓展的国际陆海大通道。二是推动开放平台共享。高水平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等开放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综保区提质增效、开放口岸拓能升级;联合争取国家支持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共建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协同争取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国际航权在成渝地区开放。三是强化国内重点区域合作。推动成渝地区与北部湾、滇中城市群等西部地区协调联动,把出境出海通道优势转化为贸易和产业优势;强化与武汉、长沙等中游城市产业协同,突出与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在高端服务等方面的协作;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成渝地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平台。

(四)以优服务促共享为基础,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一是推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推动基础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促进幼儿园、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支持成渝两市三甲医院跨区域合作办医,异地设置医疗机构,推动建立成渝地区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体系,实现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养老服务普惠可及,探索推动成渝地区逐步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标准,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文体服务普惠于民,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扩面提标,促进成渝地区公共文体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二是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多元。持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共同争取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优质教育集团在成渝地区开设附属学校或合作办学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支持华西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积极推进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学中心建设,争取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成渝地区;共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共同支持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培育文体活动品牌,争取国际级、国际性大型文体活动落地成渝,培育成渝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成渝赛事品牌。三是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建立社保协同互认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劳动者失业保险参保年限互认,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协查互认,社保待遇领取资格互认,推动成渝医疗机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