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暖
生活是一本大书,有着取之不尽的材料。无论写什么,都是生活化写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书写生活原貌,品咂生活滋味,呈现生活的多姿,感悟生活的美好,领悟生活的真谛。
下面,我们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例,谈谈如何从生活中选材,才能恰当地表现主题、表达情感。
一、眼前事,触发情感
张中行先生为何要写本文呢?这源于他除夕夜听到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无限悲哀从心中生起,想到两人多年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故悲痛且深情地写下了本文。
写作要有一个触发点,落笔成文要饱含真情。“参加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总想写点什么,一则说说自己的心情,二则作为纪念。”作者那种无法抑制的悲痛如春水涨满江堤,落笔而下,读来令人感伤。
二、依主题,选择材料
张中行先生要表达悲痛与怀念之情,从生活入手是最恰当的选择。感情是在一天一天的相处中产生的,是在共事的每一个细节里慢慢培养起来的。“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选材,写叶圣陶先生的宽与严,看似矛盾,实则是其为人与做事皆坚持原则又宽以待人。可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情进行叙述,才能打动人心。
三、寻常事,写出深情
生活是由一个一个画面组成的,且大多都是寻常小事,但就是这样的小事,才动人心魄。如叶圣陶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让吕叔湘受了教育;作者去拜访叶圣陶,叶圣陶不在家,后写信深表悔恨;谈论文章如何写,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这些都是生活里的小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叶圣陶先生的性格与做人做事的真挚情怀。
写作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普通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材料。
那我们要如何从生活中选材呢?
1.全心投入生活,触摸生活之美。全心全意走进生活、热爱生活,是触摸生活之美的前提。
2.善于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之味。我们要善于从事件中总结提升,生活的滋味也都是经过自己咀嚼才有所领悟的。如看见一只停留在树上的猫,你会想到它可能在休息,也可能无家可归,适当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其作为写作材料,也未尝不可。
3.恰当铺展生活,展示生活之趣。生活这只万花筒,时时会放射光芒,也时时会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留心这些事情,写作就有了源头活水。如爷爷开辟的小菜园,看到它,你会想到爷爷的辛苦付出,会想到爷爷以种菜为乐,会想到爷爷与泥土的情感。所谓有灵魂的写作,就是真实且带有情感的写作。
4.巧妙提炼生活,聚焦生活之真。一事一感悟,一景一情愫。虽如此说,但一事可能有多种感悟,一景可能生发多种情愫。写作时,要学会从繁杂的经历中巧妙地提炼生活元素,呈现生活本真,表现生活的况味。换句话说,就是要把生活铺展開,聚集生活之真,通过叙述、描写等手段,提炼出生活的与众不同。
总之,从生活中选材,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能成为你写作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