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论述的理论内涵与重大意义

2023-04-16 19:01
关键词:伦理学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刘 艳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在追求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1]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相比宏大的国家政治,他们往往更关心自己的切身生活。在他们眼中,国家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不好。正是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总是能将国家层面的宏伟目标和个体层面的生活目标结合起来,“中国梦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连的”[2]。

但是,古往今来,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美好生活,人们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今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不再单纯满足于吃饱穿暖,而且还表现出对于健康、环境、成就、审美、文化乃至于公平正义等更多元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深刻把握世情、国情、民情,对美好生活作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立意深远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美好生活、怎样追求美好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他对古今中外优秀伦理思想的吸收转化,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伦理学思想是对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的论述内容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系统的范畴,涵盖多方面因素,是这些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相应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的论述可以分为总体性论述与分领域论述。

(一)总体性论述

2012年,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就在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庄严宣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这一论述首次将“美好生活”上升到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高度,赋予了美好生活巨大的政治意义,表明了我们一切宏大的政治叙事,其落脚点很朴素,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5年后,党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科学论断,指出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这个矛盾的需求端,同样也是站在全局性的高度赋予了美好生活以重大意义。上文所引的关于中国梦与美好生活关系的论述也属于此类。这些论述都是从党和国家工作总体性、战略性的视角来看待美好生活,强调了美好生活的重要性,是对美好生活的“总说”。以下是从经济、道德、文化、环境等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分说”。

(二)关于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论述

美好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看得很清楚,因而他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论述,限于篇幅仅举两例。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1]

“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5]

(三)关于美好生活道德方面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道德建设,指出了美好生活应是有德的生活、保持健康生活情趣的生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6]

“要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引导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7]

“干部要想行得端、走得正,就必须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8]

(四)关于美好生活的心理感受和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还认识到,美好生活也需要心理感受层面的因素。就像有的人所认为的,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这话虽然不一定对,但至少说明心理感受是美好生活的构成要件之一。因而习近平总书记的下面这些论述在笔者看来侧重于心理感受方面,对应于后文所说的感性层面。

“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9]183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9]359-361

(五)其他方面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美好生活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上述3类,除此之外,对于其他方面也作出了一些论述。当然,生活是方方面面的,不可能全部涵盖,下面仅举几个方面的例子。

关于教育作为美好生活根本途径的论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10]

关于文化是美好生活重要因素的论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11]

关于卫生健康是美好生活基础的论述:“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11]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没有对“美好生活”下一个直接的定义,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系列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美好生活应是包含了物质基础、道德素质、心理感受乃至于精神与美学追求等多方面条件的生活,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美好生活的问题。同时,既然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追求美好生活,它也就成为我们党的努力方向和根本目标。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的摆脱贫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就是为了解决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问题;反复倡导的思想道德建设、优良家风建设等就是为了解决美好生活的道德素质问题;特别强调的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就是为了解决美好生活的心理感受、自然和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应该追求怎样一种美好生活的问题,而且业已通过治国理政的实践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创造美好生活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习近平总书记的美好生活论述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伦理学思想,体现了他对于古今中外优秀伦理思想的吸收转化,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境界呢?

二、伦理学史上关于美好生活的观点

自古以来,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一直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英国当代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称这个问题为伦理学领域的“苏格拉底问题”。这个问题又可以表述为,人生应该怎样度过[12]。至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就被明确地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又分为探讨国家或城邦公共领域的政治学和探讨公民个人生活的伦理学。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政治学探讨诸如什么样的国家或城邦是正义的、公共权力应该掌握在什么样的人之手、什么样的政体是最好的或最不坏的等问题。伦理学探讨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幸福、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等问题。当然,政治学和伦理学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政治学就有什么样的伦理学;反之,亦然。因此,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反映到人民生活领域,就形成了关于美好生活的伦理学。

在伦理学史上,关于人生应该怎样度过的问题至少已经出现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人应该过一种有德的生活,道德上的好(或称“善”)是真正的好,是最高的好。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把伦理学视为道德哲学。而有德的生活往往又是指人应该过一种尽量节制自己欲望的生活,过一种理性主导的生活;或者,有德的生活指一种利他的生活,但利他往往又需要以节制自己的欲望、听从理性的召唤为前提,因而又往往还原为前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派哲学家就是持这种观点。苏格拉底虽然没有对什么是好的生活提供明确的答案,但他不断地提醒人们,他们所习以为常的世俗生活并不一定是好的生活,“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13]。柏拉图则明确要求,在人的灵魂的三部分中,理智应处于主导地位,激情与欲望都要受其支配。人应该过一种遵从理性的生活,这样的人才是正义的,正义的人才是幸福的。柏拉图甚至算出哲学王比僭主幸福729倍[14]。可见,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反对人们沉溺于世俗欲望和感官快乐之中。人们或者未经反思,或者困于“洞穴”之中,从而不知道好的生活应是克服身体欲望、实现灵魂向善向上的生活。这种思想在伦理学史上源远流长,并发展出了诸如“德福一致”说(如斯宾诺莎)、“德福无关”说(如康德)等不同变化。

二是快乐主义,以伊壁鸠鲁为代表。伊壁鸠鲁一派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快乐,快乐本身总是好的,值得追求的。某些快乐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它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因而那些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会带来更大痛苦的快乐都是值得追求的。当然,伊壁鸠鲁本人从来不是纵欲主义者;相反,他区分了自然的欲望和非自然的欲望,必要的欲望和非必要的欲望。伊壁鸠鲁本人则追求一种心灵宁静的人生状态,认为这才是最大的、持久的快乐。虽然如此,快乐主义仍然是伊壁鸠鲁一派的伦理学原则。在历史上,这种思想一度沦为纵欲主义。不过,这种思想在文艺复兴以来也起过进步作用,对于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有正面价值,并逐渐成为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内核。在当代,这种思想发展为消费主义,即认为消费多少、享受多少、满足多少欲望是人生最真实、最重要乃至唯一的追求。表现形态虽不同,但这些思想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对于建基于身体层面的亲身性的坚信和执著。

三是唯美主义(aestheticism),或称美学主义,以海德格尔为代表。海德格尔认为,人们不应该沉沦于日常的物质生活,也不应该接受技术理性对于世界的解释(海德格尔称之为“遮蔽”),而应该活出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意义,活出真我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又主要是一种文学—美学性的东西,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是“诗意地栖居”。这种思想既不主张追求物质利益,而视之为庸俗,也不倡导理性的自我约束,而视之为伪善。这种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心理或心灵感受,把这种感性状态视为人生最真实的存在。法兰克福学派也有类似思想,他们着力反思工具理性对于人的宰制,对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语),把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同样,他们中的一些人(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也发展出了一种美学救赎论。

以上3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都有失片面性。用传统哲学的术语来说,它们各自所强调的东西分别对应理性、感觉与感性。三者合则俱美,分则俱伤。道德主义割裂了德性善与世俗善,它或者认为世俗善根本不是善,反而是德性善的阻碍,或者把世俗善看成比德性善低一个等级,因而这种观点总是否定或贬低世俗善。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观点自相矛盾:如果只有德性善才是真正的善,那么那些追求德性善从而怀有利他主义精神的人就并不真正是在利他,反而是自私,因为只有他的德性才是善;而如果他真地认为是在帮助他人,那么他必须认为世俗善也是善,从而他的道德意向又是不真诚的[15]。从现实方面来说,这种观点容易陷于禁欲主义,否定人性,否定人正常的七情六欲。快乐主义当然也是片面的,它把主观感觉作为第一原则,忽视了美好生活还应该有客观方面的标准;忽视了美好生活还应该有其他精神方面的追求。且这种观点在现实影响方面极易滑向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失去其严肃性及对社会责任的关切。美学主义的片面之处在于,它从来不担心不考虑吃饭问题,似乎这件事是庸俗的、低下的,不值得考虑的。它在现实问题、政治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侈谈美学性的人生意义,容易滑向小资产阶级情调。苏格拉底说,吃饭的人是最公正的人[16]42。恩格斯同样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7]

以上主要讨论了3种关于什么样的生活是美好生活的伦理学观点。当然,哲学和伦理学史上产生的观点远不止这些,但这几个观点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还有一种很普遍的观点是认为美好生活就是幸福生活,人生应该追求幸福,但由于何谓“幸福”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因而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还原为其他观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3种。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认为,未来的美好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意味着,共产主义社会的伦理属性是,人的类本质得以恢复或实现,人们不仅能够从他人的美好生活那里直观和确证自己的美好生活,而且也能够使自己的美好生活融入集体之中,成为他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18]。这是人类伦理生活的终极理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评价道:“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19]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人民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的思想,“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20]。这些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精髓,即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目的;同时在这里,自我并非指离群的、孤立的自我,而是包含了类本质作为内在规定性的自我,即奉献社会本身也是目的,或目的的一部分。而政治就在于构建这样一种社会,使得人们的自由发展互为条件而不是相互冲突。

这是从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来看的。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来看,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1]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可遏制的破坏,从而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人同自然界实现了和解,实现了统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关于人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美好生活内在需要的思想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要求。

三、习近平总书记对美好生活论述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论述不仅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吸收了哲学和伦理学史上其他一些观点的合理之处,在回应当代世界的新问题、新变化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境界。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坚信物质基础的重要性,也承认人的正常欲望。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不讲人性的禁欲主义者,而是承认伊壁鸠鲁主义有其合理之处,有其唯物主义精神,这也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有好感从而把他作为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原因之一。法国伦理学家列维纳斯也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这些提议和倡导中所抱有的本质的真诚。一切唯心主义,由于根系没有深入到意向的简单性和单一性之中,都永远可能被怀疑的阴云所笼罩,而马克思主义将免受怀疑。”[16]44可见,对于物质、欲望的真诚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的应有之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要想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先要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这是必要条件。美好生活需要物质基础,但是美好生活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有钱、富裕。习近平十几岁时曾插队梁家河,真切地体会了物质基础的重要性,真切地体会了老百姓摆脱贫困的愿望,真切地体会了人必须先要吃好穿好才能谈得上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在陕北7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当肚子都吃不饱时,空谈理想、空谈德性是没有说服力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不能仅靠德性而活着;不讲物质享受,仅讲道德高尚的伦理思想不靠谱,也不值得追求。因此,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让全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伦理思想和执政理念。同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之后,我们又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这也体现了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方面的重要性。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应是经济上富裕的社会,而且应是精神上有德的社会,正是这一点有别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必然要求有德的生活,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那种自私的、享乐的、拜金主义的生活。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道德伦理属性天然地与中华民族重视道德养成的文化传统相契合。我们的传统是一个修德崇德的传统,古圣先贤都把内圣成德作为人格理想,作为最佳的生活状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深的文化自觉,他经常引经据典弘扬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特别重视道德建设,特别重视大德公德私德,特别重视青少年的道德养成,也特别重视优良家风建设。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的道德品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强化了古往今来的伦理学家所坚持的美好生活作为有德生活的道德自信。这是从个人方面来说的。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来说,有德的社会表现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表现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再次,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说:“人的美好生活是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度过的生活。”[22]习近平总书记则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23]二者所蕴含的思想大同小异,都表达了一种过程论的观点,即人生的奋斗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表明,美好生活除了物质基础之外还应包括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感受。有时候物质财富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使人过上美好生活,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也很重要。同理,美好生活还需要绿水青山的自然环境和“记得住乡愁”之类的文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的伦理思想之所以表达了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因为他高瞻远瞩,看到了环境危机不仅对于人类的肉体生存产生了威胁,而且还对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伦理性威胁。环境危机首先是一种伦理危机,使得人们不再能够审美地看待自然,不再能够在心灵上与自然和谐相处。因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他说:“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19]可见,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在于可持续发展,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只有绿水青山环绕的生活才是诗意的生活、美好的生活。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地看到,文化环境、文化记忆是人精神生活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家园。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24]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文化上的家园,那么,即使他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中,他也会感到一种心灵上的无家可归,他仍然不能回答自己是谁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生活在中国文化的记忆中,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乡愁,是我们精神上的身份识别码。因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记忆,树立文化自信。他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学习历史知识、厚植文化底蕴、强化生态观念”,“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25]。

最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跟今天有很大不同,他们所在的国家也与今天的中国在国情上有巨大差异,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是他们没有遇到也不可能遇到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危机、民粹主义的崛起和对世界的危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虚无主义以及最近两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正是在应对当今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美好生活的一些新观点、新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而且回应了当代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上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代课题。面对民粹主义的崛起和危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念,既是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继承,也是对当代多元文化下人类美好生活共同体的新建构。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升中国人民高尚的价值操守,着力营造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灵家园,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文化支撑。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论述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既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一脉相承,又吸收转化了其他伦理思想的合理之处,同时也融汇了他对于国情、世情的深刻判断和对于时代精神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他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伦理学总书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