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3-04-16 16:54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论语古诗词孔子

娄 玉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16目前部分学校的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化、教师缺乏理论素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把握不当、学生学习功利性强等问题[2]。笔者将文论范畴的“兴观群怨”理论转化为方法论,结合《论语》探索“兴观群怨”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 “兴观群怨”的内蕴阐释

“兴观群怨”说出自《论语·阳货篇》,原文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3]185。对“兴观群怨”的解释至今尚无定论,古人对“兴观群怨”的理解有3种:

一是强调诗歌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孔安国和郑玄认为,“兴”是“引譬连类”,“群”为“群居相切磋”,怨为“怨刺上政”,“观”是“观风俗之盛衰”[4]2525。

二是强调诗歌对个人修养的作用,朱熹解“兴观群怨”分别为“感发志意”“考见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5]242-243。

三是认为“兴观群怨”是相互联系的情感整体,强调诗歌对社会或个人的审美意义。王夫之释“兴观群怨”为“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于言,可以怨矣”[6]915。

汉儒和朱熹从字义学和社会功用角度对“兴观群怨”进行释义,认为儒家弟子要通过学诗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既要懂得表达个人的崇高志向,也要懂得观察他人的志趣和诗中反映的风俗盛衰。王夫之则淡化了诗的政教色彩,把“兴观群怨”看成是一个整体。

近现代很多学者大抵遵循依经立义的原则对《论语》进行阐发,但各家观点有所不同。杨树达解“群”为“春秋时朝聘宴享动必赋诗”[7]456。钱穆认为“兴者兴起,即激发感动义,兴起人之高尚情志”;“观”即“观于天地万物,闾巷琐细”;“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诗者可以怨,虽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8]407。杨伯峻认为 “兴观群怨”分别是“想象力”“观察力”“合群性”和“讽刺方法”[3]185。张节末认为“兴”是启发联想和断章取义;“观”是观个人之志和一国之志;“群”是群居相切磋,创造一种学习气氛;“怨”即陈述自己的怀抱,通过讽刺来改良政治[9]。李文中认为应当把 “兴观群怨”看作诗歌欣赏性美感心理特点的一种分析和关于人生境界意识感受的描述[10]。周勋初的观点与张节末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其侧重于孔子的育人思想[11]。王齐洲认为“兴观群怨”分别强调的是“诗”的情感启发作用、自我认识作用、人际沟通作用和社会批评作用[12]。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从教育角度出发,挖掘“兴观群怨”的教育内涵和对教学的启示。卢倩结合史料充分挖掘了“兴观群怨”的教育元素和现代教育意义,即教育意向性、观察能力、个体社会化和非智力能力[13]。海雪针对目前古诗词教学现状,梳理了“兴观群怨”含义的流变,提出要培养学生“心理攸同”的体验、“观风听音”的能力、群体交际习惯以及对情感的迂回认知[2]。陈荣荣回到《诗经》本身探究“兴观群怨”的含义,提出了个性解读、体悟反馈、小组讨论、辩证质疑的教学范式[14]。这些研究拓展了“兴观群怨”说的方法论维度,有许多可取之处,但都未联系孔子具体的教学实践探求“兴观群怨”的教育内涵。

2 孔子对“兴观群怨”的运用

任何社会问题都应该联系时代背景与话语体系,回到其滥觞之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记载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探究“兴观群怨”的古诗词教学范式也应该回到《论语》中,联系孔子的具体教学实践来阐发。

孔子关于“兴”的教学体现在以下两个例子中,一是《论语·八佾篇》记载子夏从诗中体悟到别的道理后,得到了孔子的赞赏。二是《论语·学而篇》中夫子论贫富,而子贡悟及切磋。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3]2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3]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卫人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孔子剥离了这首诗的内容,阐释这句话为“绘事后素”,引导子夏悟出礼在仁义之后的道理。同样,子贡问及贫富,孔子所言“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让子贡联系君子修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需要细细打磨,不断提升。很明显,这两个例子实际上就是弟子提问,孔子以启发式的回答引导学生悟出别的道理,这是孔子关于“兴”的教学。

孔子对“观”的运用大多是观人,包括人格品质、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以及人际交往。观人格品质,如《论语·先进篇》记载:“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把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3]111读了很多遍。孔子从南容读的诗中“观”出他为人处世非常小心,由此称赞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3]42。观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如“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已发。回也不愚!”[3]16孔子通过“观”颜回的学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悟性各有不同。除此之外,孔子也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观”的方法,如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等。

《论语·先进篇》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孔子关于“群”的运用。夫子问志,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118-119这是一次比较完整的对话式教学活动,以孔子问志作为开端,而后学生各言其志,以孔子评志答疑结束,目的清晰,营造了师生平等和谐的氛围,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群”的运用就是对话式教学,通过提问,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共同参与讨论,最后作出评价。

“怨”强调诗的社会性批判功能,具有批评意义,孔子提出诗可以“怨”,他希望学生具备“怨”的能力,即批判质疑能力,这可以从孔子对君臣关系的阐述中窥见端倪。《论语·子路篇》记载:“定公问……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3]138孔子提出国君说的话不正确却没有人指出,相当于一句话就使国家灭亡。《论语·宪问篇》记载:“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3]153孔子教导子路对君主的错误可以当面指出。孔子对“怨”的运用就是敢于批评质疑权威,指出国君的不正确之处。

综上所述,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兴”就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并能够举一反三;“观”就是观察法,包括观察学生的人格品质、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群”就是对话式教学,合作探究;“怨”就是能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具备批判质疑的能力。

3 实践探索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上所述,前人对“兴观群怨”方法论范畴的研究充分展示了“兴观群怨”在教学上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回归《论语》和孔子本身的教学实践,将“兴观群怨”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

3.1 兴——诵读点拨,感知内容

“兴”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诵读点拨,感知内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古诗词的音调和谐优美,非常适合诵读,诵读能够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教师范读,音频范读,学生齐读、自读、跟读的方式,掌握语气、语速、语调。诵读《登岳阳楼》能初步感知年老多病的诗人登上岳阳楼,面对壮阔缥缈的洞庭湖色,想到自己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诵读《声声慢》能够体会到凄冷的夜晚,词人面对急风骤雨、孤雁残菊、落败梧桐的孤独之感。诵读《望海潮》仿佛能够看见杭州的烟柳画桥、云树堤沙、怒涛天堑的美丽景色,感受到当地百姓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欢乐生活。

3.2 观——观字析句,体察风貌

“观”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即观字析句,体察风貌。通过对字句的分析,了解古诗词的整体风格。运用观察法学习古诗词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窥见古人作诗时的时代风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感性思维。如通过对《短歌行》中酒、歌、朝露、杜康、子衿、瑟、笙、月、星、乌鹊等字词的分析感知这首诗庄重典雅、质朴刚健的风格。通过对《归园田居(其一)》中韵、爱、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自然等字词以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句子的分析体会诗歌宁静纯美、自然恬淡的风格。

3.3 群——合作探究,把握情感

诗是古人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诗歌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活动,能够强化人们的群体意识,蕴含和谐精神。“群”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合作探究,把握情感。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探究诗歌蕴含的情感。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内化知识和情感,并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如学习《蒹葭》时,设置“美感品味”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分小组根据诗歌内容从章法、手法、情感、意境上探究诗歌的美。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即美在章法上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手法上秋景起兴,渲染氛围;情感上执着追寻,无怨无悔;意境上凄美飘渺,朦胧悠远。

3.4 怨——辩证思考,质疑权威

“怨”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就是辩证思考,质疑权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15]4。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允许学生质疑权威,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如《关雎》所表达的主题历来存在争议,孔子对《关雎》的主旨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向弟子传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后对《关雎》主旨的阐释出现了“政治教化”说、“淫诗”说、“异端”说、“爱情恋爱”说等观点。在学习《关雎》时,学生可以基于诗歌内容,结合自身的思考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

4 结束语

探索教育问题,需要回到历史找寻教育的源头。笔者针对目前古诗词的教学现状,梳理“兴观群怨”理论的内涵流变,回归《论语》分析孔子关于“兴观群怨”的具体教学实践,从中探寻“兴观群怨”方法论范畴的教育范式。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兴观群怨”理论无疑对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论语古诗词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踏青古诗词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