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晴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公共教学部,福建 泉州 362500)
契诃夫是俄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19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套中人》是其代表作,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古怪的行为、套子式的装束、永远不变的口头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苟且偷安、反对进步的代表人物。[1]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作深入、全面分析,以期体悟作者塑造这一典型人物的深层意蕴及其现代意义。
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是一位希腊语教师,他性格古怪、思想保守,为了避免外来灾祸和保全自己,他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始终将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即使在最晴朗的天气里外出,他也要穿雨鞋带雨伞,用黑眼镜挡住眼睛,用棉花堵住耳朵,坐上马车也要支起车棚,手表、小刀等物品也都装入套子。他厌烦与人交往,哪怕是跟别人一起走路这样简单平常的事情,他也视为负担,凸显出其性格孤僻、内心封闭的另类特征。他常常沉浸于以往的人和事,喜欢说过去的好,表现出对现实的恐惧与躲避。他胆小多疑, “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 他几乎与外界隔绝,这种夸张化的形容使别里科夫这一人物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别里科夫确实做了许多令人讨厌的事情,但如果认真分析他所有的古怪表现,我们会发现他并无害人之心,也没有获取个人名利的主观意图。他努力将自己包裹起来,无非是怕受到不断产生的新事物的冲击给自己带来伤害。他教的课是古代语言,也无非是让自己的思想躲在过去的氛围中,避免跟新事物接触,防止引火烧身。他的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就反映出他胆小怕事,害怕变革会给他带来什么危险,并无其他目的。别里科夫被生活挤压得心理畸形,一个小小的甚至连戏谑都算不上的纸片便足以令他心神不定、战战兢兢,甚至晚上睡觉也要用被子蒙住头,通宵做噩梦。很难想象,胆小到如此地步的人主观上会有损害他人的想法,他不过是一个想过平安日子,不想招惹是非的社会底层小人物而已。别里科夫思想保守老旧也因其 “与众不同” 而醒目,他看不惯新事物,包括政府批准开设的俱乐部、阅览室、茶馆等,他听到后总是摇头低语,表示不赞成,担心会闹出什么乱子。从中看出他反对新事物,主要是受到保守落后思想意识的驱动。
别里科夫的生活意义和行动目的为当局意志所左右,他把当局意志作为支撑自己精神的强心剂。他在思想上向沙皇专制政府看齐,凡是政府禁止的事情他都掌握得清清楚楚,凡是违反法令、不合规矩的事,虽然与其无关,但也郁郁寡欢,动辄向上汇报。他把唯政府之命是从当作明哲保身的护身符,像害怕瘟疫一样害怕新事物,服从沙皇专制统治,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实则是为了苟且偷安而向权力作出的妥协退让。正因如此,当看到瓦连卡光天化日当街骑自行车时,他认为这有伤风化、不成体统而特意去她家中劝告,在受到瓦连卡哥哥的羞辱后,他警告说要把两人的谈话内容汇报给校长,可见,他为人处事、判定是非所遵循的就是沙皇政府的通告。别里科夫骨子里带有奴性,因此在面对权威时噤若寒蝉,甚至还会去主动奉承、附庸权威,客观上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成为强权欺压弱小的帮凶,他对权力的屈从表现是沙皇专制统治社会中芸芸众生的一个缩影。
小说刻画了别里科夫性格中 “凶” 的一面及其对周围人产生的负面影响,尽管他不是刻意辖制,也并非使用了暴力手段,但导致的结果是使人精神受压抑,让人 “透不出气” ,让社会陷入病态和荒诞。他辖制了整个中学15年——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去迟了,中学生顽皮闹事,一个女教师陪着军官玩得很晚,他都表现为 “心慌意乱” ,他能用 “纯粹套子式的论调” 压得教师们透不出气来,能 “凭他那唉声叹气、他那垂头丧气、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黑眼镜” ,迫使教师们降低学生的品行分数,把学生禁闭起来乃至开除他们的学籍。全城都受到他的辖制——因为怕他听见,太太们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有他在,教士们到了斋期就不敢吃荤,全城人什么都怕,不敢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友,不敢看书,不敢帮人……,别里科夫让人们 “战战兢兢” 了很多年,所有人都被他深深折磨着,生活目标丧失了,人格弱化了,都成为无主体的 “常人” 、异化的 “非人” ,全都像他一样生活在套子中,小镇变成了 “一沟绝望的死水” ,任何改变和变革都成了不可能。
别里科夫虽然做了许多令人讨厌的事情,但在分析他所有古怪表现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其性格中 “善” 的一面。他主动找到骑自行车的青年教师柯瓦连科,对他的 “出格” 行为没有报告校长,更没有报告督学,而是很怕校长和督学知道,只是对他进行劝告。他对柯瓦连科的劝说完全是从对方的前途考量,希望他注意自身行为,不要断送大好前程。虽然他那套恭顺的按旧有行为规范行事的理论是错的,但他为对方着想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是他人性善的体现。同样,当看到学生们吵吵闹闹不安分时,他总是说: “只求这种事不要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 他希望年轻人最好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别出事,即便出了点事,最好别让当局知道,别来追查,这样大家都能安心过日子了。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出卖人格愿意向当局告密的人,而是一个总想息事宁人的人。他算不上奸诈小人,从没有主动去害人,对人真诚坦率,如,在收到漫画后,他没有去追查是谁做了这件毁坏其名誉的事情,而是直接找到柯瓦连科澄清事实: “我认为我有责任向你保证我跟这事没一点关系。……我没有做出什么事来该得到这样的讥诮——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2]我们有理由相信别里科夫说的话是可信的,他对上级恭恭敬敬,对同辈以礼相待,对后辈给予指导,不过是按他的方式来待人接物,希望自己的做法能给别人一些帮助。作者将别里科夫塑造成这样一个原本品质并不坏的人要比将他塑造成一个品质恶劣的人好得多,更加印证了是罪恶的沙皇专制制度将一个普通的平常人变成了一个病态、可怜又可憎的人。
别里科夫思想保守,看不惯新生事物,包括被政府批准的新事物他都是不赞成的。正如小说中描述: “他觉着在官方的批准或者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 每逢经过当局批准,城里开了一个戏剧俱乐部,或者阅览室,或者茶馆,他总要摇摇头,低声说: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3]这里其实包含着他对政府的不够信任,他不得已屈从却不愿盲从。在追求瓦连卡并与之相处中,别里科夫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为了思考婚姻的种种,包括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他天天夜里无法安眠——他对待婚姻是很认真的,因而迟迟没有结婚,也在怀疑和瓦连卡结婚是否真的合适——她的性格太活泼,思想也有点古怪,不过他每天还是会和瓦连卡散步,去家里观察她的生活,桌上摆着她的照片,探测她的心是否真正归属自己,体现出他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的性格特点。
一切不幸都源于思想的桎梏,人一旦没有思想不过如草芥般卑微,禁锢了思想或许连草芥都不如,而更可怕的是像别里科夫一样给自己的思想戴上枷锁,这是人生中的大不幸。别里科夫自我失落,理性匮乏,时刻充满迷惘、孤独、焦虑、痛苦,病态的思想方式让他缺乏安全感,越没有安全感,就越钻进套子,越钻进套子,就越加重这种感受,自己毫无把握之力,进而理性在逐渐消磨,选择权在逐渐丧失,自我意识、自由意志更是无从谈起,只剩下感觉和本能、痛苦与无奈。专制思想和专制统治像空气一样弥散在人们的周围,对每个人都进行着毒害和威压,人们不能自由呼吸、自由活动,别里科夫亦难幸免。不将这种思想消除,不把这种制度推翻,人们难以真正获得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别里科夫死后,人们依然不能摆脱这种 “辖制” 的根本原因。
别里科夫生活的时代,沙皇代表国家意志、社会意志,具有绝对权威,沙皇专制制度下的俄罗斯无法制、无理性、无自由,人们言论受禁锢,行为受限制,社会盛行告密诬陷之风,举国处在白色恐怖之下,许多 “别里科夫式” 的人物应运而生。他们长期受沙皇制度的钳制,在重压下几近窒息,表现出失望乃至绝望,只能选择逃避,把自己装在自认为安全的 “套子” 里,从思想到言行都被固化,不断放弃对自由与进步的追求。作者把关注点指向这种体制下人们所呈现出来的心里扭曲和行为变态,展示出别里科夫内心卑微、甘愿屈从权力,既被权力虐待又在经受自虐,人性被束缚、被扼杀、被异化的生活常态,最终成为专制体制的维护者和牺牲品。因此,作为一个 “夹心阶层” 的小人物,与其说别里科夫是一个辖制者,不如说他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小角色,真正的主角正隐藏在幕后导演着这场戏。别里科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病态是时代的病态,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人一旦具有了身份,其行为就会不自由,就一定会受到约束。别里科夫是俄国知识分子,他是县城的一位中学教师,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没有上层社会既得利益者那种强烈的维护现有制度的意识,因为现有制度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特别的好处,同时,他也没有下层劳动者那种强烈的反抗现有制度的愿望,否则当下的平稳生活便不能维持。他只求老老实实教书,平平安安生活,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以一名师者的最高要求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为端正的人,成为众人眼中的师表榜样,所以,他时时以各种制度、规范要求自己和他人。或许在他眼里,这是他作为教师应尽的职责,他希望用这样的行为来影响周围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周围的环境,他就是这样的一位师者,师者的身份使他中规中矩,不由自主地给了自己一个 “套子” 。
别里科夫周围的人群,包括他的同事、学生、朋友、恋人、城区的人,他们都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自身性格、生活习惯等都各不相同,所有人全都遭受社会意识的制约而出现集体失声,整个群体都被困死在生活的 “舒适区” 。[4]这一复杂的生活圈使别里科夫处在生存夹缝中,他既不能享受生活变化的快乐,又感受不到对沙皇制度质疑反抗的力量,还要担惊受怕地蒙受这些人的各种刺激,神经敏感地过着每一天,没有了梦想,没有了目标,最终只能在这个社会里悄无声息地逝去。别里科夫的生存状况,体现了当时沙皇制度下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他只是众多别里科夫们中的 “那一个” 罢了。[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首先是生理需要,然后就是安全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产生心理防御机制,这个机制最根本的、最初的意义和作用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内心获得安全感。心理安全感指的是 “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6]。当今,人们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安全感,面对生活中难以预料的不确定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担心、焦虑甚至恐惧,期待实现社会存在感、自我实现感,提升安全感。这个改变的过程需要改变自身观念、态度,更需要改变社会环境。人类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飞速前行的时代生活充满变数,我们面对的是时刻改变的外界,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一样,只有积极适应环境才会继续生存,一味固守着旧思想、旧观念、旧事物的生命,必会迎来过早的消亡,像别里科夫那样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一个套子,无异于自我隔绝、自我毁灭。面对人生的 “套子” ,要么如别里科夫一样被套死,要么撕开它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