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婧,王天强
(1.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2.榆林学院 绥德师范校区,陕西 榆林 719000)
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政课讲好法治内容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思政课中法治教育的内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主,2021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仅第六章节为法治教育内容,其他课程分散涉及,整体来看,高校法治教育内容略显单薄。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人数较少,讲深、讲透、讲活法治内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基于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讲深中国法治理论、讲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讲活法治建设实践是课程育人的内在要求,是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必然要求,是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的题中要义。围绕法治教育内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专题,笔者认为需要讲清“特”的历史、实践、理论,并通过古今对比、中外对比、概念区分答疑解惑,讲透是什么?为什么?简言之,即从“史”“实”“理”“惑”四个维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帮助大学生增强法治自信,培育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首先需要从“史”的角度进行探源,主要围绕中国法治道路的发展历程,共产党人的自我探索之道、社会变革中的法权发展之道及中华传统法文化滋养之道展开论述。
了解中国法治道路发展史,把握法治道路探索史,是高校大学生领悟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中国方案的首要前提。“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面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探索史料,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立足点、面结合原则。一方面,梳理革命根据地法制探索阶段、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探索阶段、民主法制恢复和快速发展阶段、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阶段的史实,系统呈现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法制思想逐步推进的发展历程,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另一方面,史料的选择应详略得当,各个阶段的法治建设不是简单的法律文件的堆砌,侧重讲解法治进程的客观性、道路探索的曲折性。
从宏观角度看,法治进程在中国社会呈现出革命性的变化趋势,而这些革命性变化离不开社会变革的大背景。如1949~1956年的法治发展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社会主义国家并进行国家治理的法权要求的体现;1978年以后的法治进程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密不可分;2013年以后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以社会变革为主线,找准关键点,进行法治道路发展进程的有序梳理。
从微观角度看,法权要求的变化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表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人们对于法全面保障个体权益提出更多要求。如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民法典》的出台以及实施,进一步完善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权益保障,积极回应时代之问。不论是新型用益物权、电子合同、离婚冷静期,还是自甘风险、惩罚性赔偿、高空抛物、好意同乘等法律规定,都体现了新时代人民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法治发展需要。
中华传统法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法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选择与探索提供了优厚的文化滋养。条理清晰地呈现这种源与流、根与枝的关系是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首先,阐明儒释道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吸纳与体现。如民本思想、仁爱追求、诚信恪守、合和推崇等传统文化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目标、法治思想、法治原则、法治规则之间的关系。其次,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凝结了值得传承、弘扬的诸多有益法治思想。如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情处理礼与刑的关系,可以是出礼入刑、礼法结合的治国之策,也可以在休养生息时选择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聚焦礼法文化,围绕古今德法合治思想的对接与发展,详述根植于传统法文化,并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法治原则。最后,介绍中华法系中一直以来对于特殊群体的法律关怀思想。如对于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等采取的恤刑制度进行解读,进而帮助受教育者更透彻理解中国法治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对于特殊人群的法律保护制度。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4]在历史脉络的梳理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征逐渐清晰,理路鲜明。如何有效展现“特色”需要结合法治建设实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所决定的。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需要有序、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而如何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需要依靠坚强的领导力量。首先,论清中国共产党在法治道路探寻与坚持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初心使命,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法文化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如火车头般带动整个国家实现一个又一个的法治治理目标。其次,论清党与法的关系。党在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带头守法中的地位与作用。围绕法治进程、法治实施、法治指导,用事实说话,取数据论证,展开说理。最后,明确说理的前提是对谁说理。因此,把脉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知识储备,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受教育者,进行分类教学,有助于将“道”背后的真理、事理、情理讲清,讲透,讲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同轨道,而法治建设是立足于轨道之上的治理方略。对于如何论清轨道之理,需要高校开设的各门思政课协同共建。
高校思政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门课程必须坚持各自的特点,以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展开法治教育,但各门课程又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同频共振进行全方位阐释。以本科阶段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例,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体例,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释应各有侧重。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梳理中国法治道路发展轨迹,在“史”中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的探索过程与成就。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设计中侧重从理论发展角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如党的领导优势、人民民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所有制优势、公平正义优势等,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法治道路的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着重从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法治理论中展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找到理论之源。在《思想道德与法治》中侧重从生活实际、真实案例中进行摆事实、讲道理,将宏大叙事与微小事例相结合,将道路选择与道路践履相呼应,系统构建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的课程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基本原则是保持道路正确性的重要保障,而这些原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发展的动力机制。深入剖析这些原则如何有效推动法治建设?如何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方向?需要用一定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受教育者思考的主动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遵循的原则的说理,如果简单地陈述是什么?不仅枯燥而且难以实现法治思维能力的转化。
一方面,讲清楚为什么要遵循上述原则?“原则”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5],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事标准呢?在高校思政课中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遵循原则,不能仅呈现“是什么”,还需要启迪大学生思考“为什么”。作为说话、行事的法则或标准其背后的灵魂或指导思想是什么?与大学生共同探究原则背后的法治宗旨和立法精神。对于“为什么”的深度思考需要从根植于中国道路选择的政治高度,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理论深度以及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厚度来追根溯源。另一方面,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领导?如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些基本原则?透过这几大原则,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离不开“人民”二字。因此,思政课教学可以从人民性角度切入。通过中西方法治思想的比较,采用见微知著的叙事方法,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遵循的原则。唯有激发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去思考诸多的“为什么”,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特”在哪里?才能明白法治实践的发展趋势与公正路向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6]在高校思政课中,如何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法治中国化理论,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如何将理论释透、将道理讲明?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7]因此,在高校思政课中关于中国法治道路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关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深入解读。
第一,法律作为上层建筑,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基础之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指出:“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8]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法律的本质,即法律是国家生产关系的意志性反映。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需要掌握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法律与国家经济结构的关系。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国家建设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开辟的。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理论阐释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的正义价值角度出发,论证追求为绝大多数人根本利益服务的价值正当性、合宜性和持续性,进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自洽性。最后明晰党性和人民性的法理品格是区别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法治道路的主要特征。
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法治中追求平等原则提供坚实理论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过程中提出的,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基于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只是形式平等,而非实质平等。如何理解西方鼓吹的“普适价值”中的“平等”与中国法治过程中追求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之区别,需要在高校思政课中予以阐释。“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9]从“平等”的本真意蕴、价值追求、实际规范入手,通过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方式,释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中的平等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的滋养,更好地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处理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将公平、正义、秩序等价值落到实处。
第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法治建设离不开本国的国情、社情、民情。法律的制定、修改来源于生活实际,服务于个体、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需要辩证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呈现新特点、新变化。国内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发展,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给法治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因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的内容因地制宜,因势而变。而高校思政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受教育者掌握详细的法律条文,其重点在于传授法治理念、法治思想,从根本上把握以不变应万变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方法论。
第二,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强化问题意识。一方面,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的客观世界。法律现象形形色色,法律案件更是层出不穷,矛盾冲突多元多样,只有强化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才能更好地透过现象把握矛盾的本质。另一方面,积极面对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为了更好地处理纠纷,需要弄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法治理论涉及到的社会现实问题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此面对法律问题首先要有大局观,对法治思想、法治原则总体把握,注重牵住“牛鼻子”。同时,对于次要矛盾抓住法律贯彻的具体环节,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第三,坚持实践的观点,在法治实践解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剖析。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根植于中华文明并服务于中国人民的法治选择,照抄照搬他国经验行不通,需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传承与借鉴的关系。在客观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同时,解读理论的指引作用。法治理论对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的揭示越深刻,理论的说服作用就越大。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科学技术等实践不断变化,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在法治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法治教育需要从法理层面对“社会主义法治是什么?”“社会主义法治为什么是这样?”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可能成为什么样?”进行应然层面的阐述,从社会实践层面对“中国法治道路特在哪里?”“中国法治道路好在哪里?”“中国法治道路完善的路向在哪里”进行实然层面的论证。通过充分的问题讨论,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传承了中华法文化中的思想精髓,那么如何处理传承与吸收的关系?围绕时代变迁,制度更替,体制更新,社会环境变化,在历史脉络梳理过程中,古今对比,体悟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更新。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以法治国”思想中“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平等思想与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主张的异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等级思想,官当、八议等特权思想与现代“党纪与国法”关系的对比。高校法治教育的重点是法治观念的培育,观念的培育与价值紧密相连,现代法治理念背后是各种价值的综合。
中国的法治建设“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10]。我们需要对各种法治思想、社会思潮进行甄别,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看到法律术语的字面意思,更要分析背后隐含的政治本质。如资本主义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口号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形式的平等,不能真正落实到政治、经济、生活的具体方面。该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美国的种族简史、选举制度以及执法、司法等领域的事件、案例展开论述。通过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区别,帮助受教育者理解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精髓。
高校思政课面对的是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即使有相同学科背景,也因个体兴趣、关注点差异存在法治领域的认知差别。对于一些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需要在通识教育中予以明晰。如党与法的关系。纵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有明确论断,“‘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11]。但问题的证伪过程需要受教育者的认同。问题链的引导其本质在于“产婆式”的观念认同。科学、有效地解惑释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如何达到解惑释疑的效果,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课前引导,抛出问题,课程中充分讨论、互动,激发学习兴趣,然后论证分析,从而将一个问题讲深、讲透。
综上,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需要教师从多个维度对我国法治建设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予以全面把握。面对日益系统的法治理论、不断深入的法治实践,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研习法治理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将灵活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法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实践活动中,以真正讲深、讲透、讲活法治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