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丽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制造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材料、人工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制造企业之间的布局将发生较大改变。成本管理机制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采用恰当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消除企业生产过程中一切不增值的作业,有助于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当前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要求已被赋予全新的含义,企业要从更高视角,站在全生命周期对制造企业成本进行管控,帮助企业消除传统成本管理流程中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难点及策略,对制造企业改进成本管理水平具有一定价值。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是以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导向,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都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案,帮助企业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的方法。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对制造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在企业将研发、生产、销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体现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管理。企业在研发环节就重视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让在追求产品低成本的同时,还追求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整体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实现企业产品质量和成本的最佳配比。对制造企业而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机制融合了目标成本管理、精益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思想,力求消除一切不增值的作业,帮助企业将各环节的总体成本降至最低。
1.缺少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
制造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部分员工对管理企业的知识素养不高,无法明确自身在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由于企业员工缺乏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意识,不会主动参与到成本管理全流程中,导致企业的成本难以得到严格控制。
2.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
成本管理体系包括制度体系和成本监控体系,部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制度不够健全,无法针对成本发生的全环节进行有力控制和管理。在企业成本监控体系中,部分企业未建立规范的监控规划,没有针对企业成本支出的流程进行有力监控,不利于帮助企业发现成本支出的薄弱环节。
3.成本管理目标不明确
开展成本控制要求企业在成本发生之前就明确成本控制目标,但是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不清晰,没有按照目标成本法合理确定企业的目标成本。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过低,部分企业目标过高,不符合企业的经营实际。
4.没有实现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是要求在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明确成本管理工作要求,但是部分企业未形成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机制,没有针对不同环节成本管理的要点进行梳理,不利于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各环节成本。
5.成本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部分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流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环节还通过手工开展。由于制造企业涉及的成本要素较多,通过手工汇总各类成本信息速度较慢,导致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加强内部管理环境建设
制造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时要做到以人为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需要认识到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制造企业只有站在人力视角全面开展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的工作素养,才能帮助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同时让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成本管理各环节要求企业全体成员都参与到其中,认识到自身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
第一,提高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管理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管理者需要提高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让企业在内部营造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让员工对成本管理工作要求形成正确的了解,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自身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帮助企业落实成本管理理念,促使企业各环节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企业的管理层要认识到只有让员工掌握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带领员工主动优化成本管理工作流程,才能确保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加科学。一方面,管理者可以去先进的企业学习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掌握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要点,并根据企业特点在内部探索企业成本管理要求和方法,从而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企业在实施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机制后,要将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和实际成本对比,发现其中所存在的差异,进而找到控制成本的方法。通过不断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流程,促使企业达到改进成本管理工作水平的目标。
第二,让员工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其中,发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要培养员工的认识,若企业员工的管理意识薄弱,将导致成本管理流程失效。企业在管理中要加强对员工培训,让员工在工作中掌握成本管理工作的方法,要求全体员工践行成本管理理念,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因此企业的全体成员要有避免浪费的意识,并通过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组织架构,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为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提供支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要求各部门都参与其中,保障在产品成本发生各环节都形成规范的成本控制规划,帮助企业控制成本。
2.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优化成本管理的制度体系。为确保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制造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针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明确具体的成本管理规划和成本控制制度要求。通过制度规范各环节工作,确保各环节有据可依。其次,建立成本的监控体系。为了让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要对成本全环节进行梳理,根据制造企业成本发生的状态以及成本情况,按照预期规划对各项业务环节、各岗位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工作氛围。
3.明确成本管理目标
制定成本管理策略过程中,制造企业要建立明确的成本管理规划,借助目标成本法对企业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制造企业要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企业进行管理,对企业产品策略进行分析,并以产品策略为基础分析企业预期的市场份额、市场利润,结合制造企业产品开展设计,并将设计的方案付诸实践,实现对产品各环节的控制。制造企业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掌握市场偏好,并对企业产品定位及竞争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判断竞争对手情况,对企业产品策略进行调整,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优化企业产品规划,提高管理效率,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创新产品,让产品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制造企业要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制造企业只有制定有竞争力的市场售价,才能保障产品价格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之后,制造企业要合理确定自身的目标利润。在分析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管理层需求、股东回报要求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分析企业的目标利润。通过计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和目标价格差额,能够得出企业的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作为企业后续阶段成本控制目标。
4.加强各阶段成本管理
(1)研发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制造企业的研发阶段对后续成本产生的影响较高,研发阶段基本已经决定了后续如何开展生产。制造企业在研发阶段要对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合理设计,才能帮助企业将成本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研发阶段要根据企业的研发工作以及客户需求考虑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同时,制造企业在研发阶段的成本管理要结合目标成本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客户需求和可行性分析进行判断,在同时满足客户需求和可行性分析、成本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对制造企业的研发方案进行不断修正。通过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材料,将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生产阶段成本管理
第一,提高制造企业设备运行效率。在生产环节为控制制造企业的成本,企业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优化企业的生产节拍,让企业在生产环节中,优化成本控制机制。控制生产节拍的方式主要是对制造企业每道工序进行优化,改进制造企业生产的措施。当制造企业生产节拍大于生产周期,表明企业生产力过剩,引发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以及营运资金挤占等问题。当生产节拍小于生产周期,此时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等问题,给制造企业带来不良影响。企业在改进生产节拍时,要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尽可能缩短企业的生产周期与生产节拍之间的差距,建立标准生产周期管理机制,以保障企业实现均衡、有序生产。若制造企业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那么生产节拍也应该较为稳定。通过形成以生产周期为标杆的生产节拍,对制造企业各类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第二,优化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管理。在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管理中,要促使企业的各道工序之间实现无缝衔接,避免部分工序产生不增值作业的问题。为了优化企业的车间管理,企业可以在预算编制、成本追踪、核算、分析、评价等环节实现衔接,让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采用小组的方式将各车间分为不同小组,落实小组责任制,培养各环节人员成本管理工作意识。
(3)销售阶段成本管理
在制造企业产品销售成本控制阶段,要求控制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等方面支出,将企业的销售费用控制在恰当范围内。制造企业要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销售阶段的成本,认识到销售环节作为成本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销售阶段企业要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规划。
第一,优化销售成本的核算。制造企业在销售成本核算时,可以将销售成本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可以计入产品成本费用中,间接费用可以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分摊。制造企业在确定销售过程中主要成本和主要作业的基础上,根据成本动因对产品成本费用进行分配,规避企业销售流程中成本浪费的问题,分析是否存在不增值作业。通过准确核算制造企业的销售成本,有助于让企业发现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并制定更为科学的成本控制措施,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第二,建立精细化的差旅费管理机制。差旅费作为销售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企业在开展对差旅费管理时,要制定完善的预算机制,根据人员的职务级别和出差规范由本人填写出差借款及出差报销。员工开展出差必须提前提交申请流程,流程经过批准之后才可支出资金。员工根据其职务级别和出差距离选择合理的交通工具,根据出差时间和交通费用成本,按照高效率、低成本的原则选择交通工具。在出差过程中对于选择酒店方面,制造企业应尽可能选择协议酒店。若出差目的地没有协议酒店,则自行安排住宿。在出差完成之后,要将相关票据以及事前申请审批单提交报销申请。
第三,细分对客户的服务成本。在销售成本中,售后服务成本有助于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服务需求。通过规范收付制度,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售后服务质量不仅会影响客户对产品的选择,还会影响制造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若成本过高,也不利于制造企业获得预期的绩效。因此企业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将售后服务成本降到最低。制造企业内部员工要形成对成本管理的理念,认识到虽然提高售后成本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但并非售后成本越高越好,因为售后成本过高会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因此企业要找到客户满意度和成本之间的均衡点。同时制造企业要与关键客户进行重点合作,将客户分为大客户和普通客户,对于不同客户采取不同服务方式,针对大客户重点进行售后服务。
5.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确保制造企业成本得到严格控制,企业可以借助ERP系统集成企业供、产、销各部门的数据,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成本管理的问题。ERP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根据制造企业客户订单以及成本状况,制定最佳的资源调配决策。当前大部分制造企业都已建立ERP系统,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模块,帮助企业改进生产管理体系,促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借助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帮助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开展之前就实现事前预测,并在成本发生过程中开展事中管理,在成本发生之后开展事后分析,判断成本发生之后是否达到预期管理目标。例如制造企业在应用ERP系统的过程中,采购管理环节包含了供应商管理、采购过程管理、价格管理、成本计算等方面模块,制造企业可以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资信、交货能力等相关信息纳入信息系统中进行管理,由信息系统对供应商的信息进行跟踪,达到优化采购管理机制的目标,并通过库存管理模块跟踪供应商的出库、入库情况。同时可以在信息系统中设置合理的最高库存、安全库存,为制造企业的库存提供预警管理,防范企业存货短缺或积压产生的额外成本,为制造企业提供动态的管理信息。由此可见信息系统对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只有提供更全面、准确及合理的信息,才能有效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为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流程中,要认识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结合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实际,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保障制造企业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促使制造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