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生活文化及其价值标识蠡探

2023-04-16 06:49宋明霞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丝绸美食一带一路

宋明霞

(枣庄学院 图书馆,山东 枣庄 277160)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仅创造了悠久、璀璨的社会文明,而且也创造了富有智慧、堪称典范的生活文化。中国人所开创和沿承的生活文化既恢弘缜密,又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儿女的优秀思想和强大智慧。相关研究也发现,中国传统生活文化及其价值标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国式生活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明的社会效益、传播力以及影响力,促进中西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对促进人类进步、和谐发展意义非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当今世界更加注重文化资源共享,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得以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出国留学,他们必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交往、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5G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历史上承载着东西方不同文明的“骆驼”和“商船”也已向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华丽转身,在东西方文明的交会点上,休戚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认同。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做出中国贡献,在推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同时,有必要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影响力,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鉴于此,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中国传统生活文化及其价值标识进行蠡探,旨在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生活文化成果,力求为中西文明的融合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助力添薪。

一、华夏文明绵延不衰的生活文化哲理

作为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活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活与发展的成果,也体现了该民族在生活与发展层面的智慧。人类历史上曾衍生出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唯一延续至今的是华夏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皆因诸多因素而相继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在我国各级各类的图书馆馆藏中,比较完整地储藏了记录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进程的文献,为文化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所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东方几千年不衰,绝非偶然。中华文明内涵博大、根深蒂固,形态科学、丰富多彩,传播广泛、有教无类,深入人心、牢不可摧。中华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优秀文化典范,其中蕴含着最为壮观的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活文化哲学。虽然中国在地理环境和农业人口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纵观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自然灾害多次危及国人的生命和生活,国内战乱、王朝更替、外敌入侵频繁,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历史时期也多次出现。不过,千疮百孔的灰暗生活毕竟不是主流,中华民族靠着顽强的生命力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不断地寻求突破与发展。在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无数次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人往往凭借着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创造出适合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生存谋略、文化方式,展示出不俗的生活轨迹、发展成果和发展潜力,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通过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西文明和谐发展,造福人类,依然光彩夺目。

中国原生文化具有开阔胸襟、坦然情怀的整体度量,而和合共生的文化根脉又铸就了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特性,其间生活文化也得以孕育和发展。儒家主张出世之学,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念和责任,彰显出中国人行为规范、生活理念、情感世界、道德操守等方面的文化风貌,充满了生动的人生质感,再加上“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代代相传的学习精神,共同铸就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话的桥梁。对于中华文化的恢弘壮丽、无穷魅力,必须在博大的襟怀中才能有所把握,这是中国文化具有时间张力的根本。中国历代经典文化,几乎总是围绕着一个不变的主题——“治乱兴废和世道人心”。山河破碎之际,老子的“以柔克刚”、庄子的“活命哲学”曾是中国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而墨家思想中的平民意识和人伦大爱又给世人的团结合作设下了信念和榜样。对祖先的信仰和后代的期盼,对家国的责任和宇宙万物的尊敬,交相辉映,造就了包容万物、博大深厚的中国底蕴,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内源动力;中国自古就主张开放、互鉴、融合,在与世界对接的过程中实现突破性进步,是中华文明惠及人类、和谐发展的外源动力。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大力发展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自强的重要方略。在变幻莫测的世界演变中,中华文明就像永不消逝的文化母体,孕育了一盏盏包括生活文化在内的文化灯火,必将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映照出一条知识远航的生活文化之路,进而得以深挖中华文明绵延不衰的生活文化哲学、体现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的跳动脉络。

二、中国陶瓷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器具文化层面的中国方案

中国陶瓷凝聚了极高的艺术之美,是让海外民众眼球发亮的“china”。陶瓷作为生活用具,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卫生意识和审美需求,在饮食器具方面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特色。2017年10月22日,央视网发布的一篇名为《什么最能代表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元素》的文章指出,中国产品是最能吸引外国人眼球的文化元素之一。中国陶瓷自古就深受外国人喜爱,他们甚至将其视作解读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至于古代欧洲人把中国与陶瓷并称为“China”。误读的背后,自然蕴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想象、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的赞叹。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发明了陶瓷,以陶瓷为代表的生活文化也得以孕育而生。在我国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就是最好的佐证。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出于强烈的渴望和丰富的想象,神奇般地创造了朴素生动、细致精美的陶瓷文化。正如中国历代辉煌的文化经典一样,任何一款精美的瓷器无不惊天地泣鬼神,都是祖先们伟大想象、睿智创新和勤恳劳作的结晶。而在中国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的一千多年后,欧洲才掌握制瓷技术。在大型纪录片《远方的家》特别节目《亲历“一带一路”肯尼亚的中国记忆》中,当地人把中国瓷器当做无比珍贵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地从远古传到当下。上下古今、纵横万里,瓷器虽是生活用品,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元素。作为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它不仅提升了世人的生活档次,而且也焕发出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绵延不尽的特质,为人类远离蛮荒、向文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中国陶瓷业在宋代得到了蓬勃发展,产品的种类和花色日趋丰富,开始向南洋、欧洲诸国大量输出。全国各地众多独具特色的名窑似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尤以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为代表,而景德镇陶瓷则独占鳌头。景德镇原叫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所制陶瓷名声大作,专供御用。当时,陶瓷底部刻有“景德年制”字样,昌南镇也由此更名为景德镇。进入元朝后,于1280年出现了枢府窑,景德镇更是名声远扬,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该时期的景德镇瓷器制作中,出现了对比鲜明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技艺,青花瓷得以兴起并一直深受世人喜爱。明朝时期,世界上最好的陶瓷生产地非景德镇莫属,景德镇的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整个陶瓷产业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遥遥领先。此外,还有多处以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的生产地,如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福建的德化窑等。

富有创造理想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载体方式,把陶瓷这一瑰宝奉献给全世界,使得相关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大青花瓷盘被伊斯兰民族用作盛饭装菜的餐具,然而当一圈人同席共享美食时,其中却又弥漫着儒家文化的人文气息;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曾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在非洲的清真寺、宫殿等至高权贵建筑上,装饰有中国瓷器;古罗马人将中国陶瓷奉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诸如此类的例证还有很多,不再赘述。这足以说明,作为物质文明产品出现的陶瓷,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可用之物,还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甚至成为身份与品位的象征。中国陶瓷为人类生存、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向好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从意识形态到物质生活,都留下了中国陶瓷所建构的时空记忆。

三、“舌尖上的中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贡献了美食文化层面的中国智慧

“民以食为天”,而美食文化则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火细烟、杏花飘香、健康养生的中华饮食文化,经过漫长岁月的“进化”,在全球享有盛誉。如今,中华美食香飘天下,美食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不仅丰富了世人的味觉,而且因融入休闲娱乐、读书学习而赋予品味美食以优雅品格。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宣扬中国美食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美食之所以驰誉中外,不是因为五花八门的菜肴名称,而是因为中国菜肴中独特的“味”。可以说,“百菜百味”“一菜一格”是中国成为烹饪王国的主要原因。清朝初年,中国的美食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最有影响的地方菜有川菜、苏菜、鲁菜、粤菜,它们被称作“中国四大菜系”。到清末时,浙菜、徽菜、闽菜、湘菜涌现,四大菜系分化为八大菜系,中国美食文化再一次得到丰富。在中国传统美食中,哪怕是最平实质朴的家常菜,也蕴藏着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与生活追求,通过共享餐桌上熬炒煎煮的佳肴寄寓中国人回归家庭的浓厚情结。

与西方“食分而餐,菜生而鲜”的饮食传统文化不同,中国的菜肴更讲究炒、蒸、煮、色、香、味、形、器、境,呈现出不同的味型与氛围,诸如甜咸、鲜香、咸鲜、酸甜、苦辣、酸辣、麻辣、香辣等。每一种美食,不仅能展示出中国人在烹饪制作方面的追求和技艺,而且还能体现出中国人在生活方面的品位和智慧。在主食方面,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南米北面”的格局。北方人喜欢吃各种面食,而南方人的餐桌上则离不开米饭。此外,中国美食文化还和各种节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每逢节日庆典,餐桌上总会摆满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儿女们哪怕横渡重洋也要回到父母身边团聚,这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比如,春节是中国最有传统特色的节日,当零点的钟声一响,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礼花漫天,万紫千红,一派盛世景象。无论一年来过得怎样,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总是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而饺子是重头大宴,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如今,中国年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备受关注,成为中外和谐交往的最好见证,其中蕴含的家国观念和传统习俗必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生、养、精、美、情、境、礼”最能概括中国美食文化的特色。所谓生,即中国美食对生命母胎的优良孕育,使国民得以生存。所谓养,即中国美食为14多亿人提供了丰富给养,使国民的生活不至于遭受贫瘠之痛苦。所谓精,即中国美食文化内在品质的精准表达,使国民在生活方式选择上有了更多可能。所谓美,即中国美食追求审美的艺术,使国民不仅满足口腹之欲,而且将其视为艺术品。所谓情,则是对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和提炼,体现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道理。所谓境,则堪称中国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其中蕴含着华夏子孙的个性修养和情感审美的多维品味。所谓礼,不仅是中国儒家学说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礼”在规范行为之外,又被赋予了“仁”的灵魂,以警醒人们用良好的习惯提升自己的品德。“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无论美食文化包含怎样的内涵,其本质都是追求优良品质,构筑身心健康、团结和谐、交流互助的社会关系,注重提倡人文关爱,杜绝不文明、不健康的餐饮行为。

时至今日,中华美食文化借助“互联网+”的新理念,突破中餐馆的旧概念,尽心打造中华美食厨房,为世界各地华人及热爱中国饮食文化的各国人民提供中国美食制作技术,使中华美食进入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家庭餐桌,让更多的异国朋友在共享美味中了解中国美食文化、喜爱中国美食文化。总之,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在全球得以传播,开阔了人类健康生存的绿色通道,丰富了中国生活文化传播的时代味觉,对世界美食文化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中国丝绸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穿着文化层面的中国标识

探究丝绸的品质与渊源,足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运用超星对1348家图书馆资料文献进行搜索、筛选、分析后发现,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外交大使——丝绸(蚕丝)脱颖而出。丝绸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保健的元素,具有护肤保健功能,素有“织物皇后”“衣披天下”的美称。“中国人确实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丝绸的民族。如果浙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一件刻有蚕形图案的象牙雕刻能被看做丝绸生产的证据的话,则丝绸的历史可以被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按杭州丝绸博物馆的说法,最早的丝绸年代为公元前3650年,来自中原省份河南。”[1](P22)早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就被称为“丝国”,盛产的丝织物闻名遐迩。古代并称为“三大名锦”的四川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至今仍享誉海内外。我国高水平的缫纺蚕丝技术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丝织物最有代表性。现代最著名的丝织工艺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通过工艺,可以在丝织物上织花、绣花、泥金印花和印花敷彩等。我国丝织品以其轻薄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舒适得体的特质,为穿着者平添了不少高贵典雅之气,所以自古就受皇宫贵族宠爱,更为各国人民翘望仰慕,由此也在生活层面上成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识别标志之一。

丝绸的向外输送,催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初是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开辟的一条经商之路,当时主要交易物资除了丝绸,还有铁器等。可以说,它缘于丝绸,但不限于丝绸。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最主要的通道是从古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楼兰古城、新疆阿拉山口,过中亚、西亚,抵达大秦、安息等地,并延及中国东南、西南沿南地区。在这条路上,留下了张骞、甘英等无数先人的足迹,他们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创造了恢弘伟岸的强国民族形象。就是这条路,让古代欧亚四大强国——大汉帝国、安西帝国、贵霜帝国、罗马帝国的文明水乳交融,开出绚烂之花,成为世界上诸多文化的母体。通过丝绸之路,不仅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而且还使中国人得以认识了朝鲜人、日本人、波斯人、印度人、希腊人、阿拉伯人、罗马人和地道的欧洲人。丝绸之路主要通过陆路和海路两种路径,在后代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丝绸之路,在元代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等”[2](P388)。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外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而且打开了一扇宣介中国的窗口。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Baron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是第一个把中国史书的信息汇入地图的欧洲地理学者,他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中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1](P8)古希腊人、古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意思是“丝绸的产地”“丝绸之国”。如果当时流行拉丁文,中国就不叫“China”而叫“Seres”了。[3](P100)由此可见,丝绸之路在古代的价值和重要影响,但是它并不是一片坦途。从地理上讲,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地形复杂得令人吃惊,甚至大多很艰险。[1](P10)这是一个穿越广漠、山川、海洋且没有标识的商贸道路网络,是东西方相互联系、互通有无的始蛹。丝绸之路的出现,改变了东西方文化的封闭局面,它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深远价值和变革力的超级高速公路。丝绸之路传输的不仅仅是“物质舶来品”,也是“精神舶来品”。它是中西古典文明的物质象征,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4](P14)

“丝绸之路”熔铸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开创精神,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其价值都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9月和10月先后两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而后中国也为践行此倡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并且赢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积极响应。当然,与发展机遇并存的还有挫折、艰难、挑战和问题,在新丝绸之路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分娩阵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亚洲屋脊上的交流网络正在被悄然编织在一起,丝路正在复兴。[5](P445~447)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曾使来自东方的奢侈品丝绸成为欧亚大陆一时风靡的时尚。数千年过去了,其影响依然如故。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套来源于世界丝绸发源地的中国“钱山漾”古村落的精美丝织品。这套精美丝织品经古丝绸之路,穿越亚欧大陆,最后抵达米兰时尚之都。当下,与“丝绸”关联度相当高的“纱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口中的时尚名词。当然,身披纱丽的妇女形象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能经常见到,但是中国丝绸的传入无疑会促其改观;而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国最有特色的国服就是纱丽,并且居于热搜榜首。中国是全球丝绸原料的生产地,蚕茧和生丝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均超过70%,位列世界第一。相关资料显示,出口到美国、尼日利亚、意大利、加拿大、罗马尼亚等国的丝绸产品均受到热捧。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但是都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美丽的中国丝绸,特别是中国旗袍,不仅装点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作为中国穿着文化的典型代表俨然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识别标记之一。

五、结语

华夏文明之所以绵延不衰,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注重文明积累和发展,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文献,更有众多的古实物,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交替演进,形成了传统生活文化发展的璀璨典范。“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潮流,给古丝绸之路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传承着以平等互利、团结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通过弘扬和发展器具文化、美食文化、穿着文化等世界公认的中国“名牌”物品符号和生活智慧,把“世界梦”与“中国梦”有机链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动发展为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从利益、命运和责任三个层面,秉承开放、包容、互惠的理念,努力打造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经济融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勇往直前,胸怀天下,惠存中国人生活文化符号及其价值标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播中不断开拓创新,力求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留下划时代意义的永恒记忆。

猜你喜欢
丝绸美食一带一路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美食
丝绸情调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