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奇,李斐然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32)
麝(Moschus berezovskii)为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草食性反刍动物,因雄麝年周期性分泌名贵中药材麝香(Musk)而成为我国重要的珍稀药用动物之一。现有研究和生产显示圈养麝较高死亡率(尤其仔幼麝阶段)制约着麝群健康发展,哺乳期饲养管理则直接关系着幼麝存活率[1-3]。然而,作为驯养时间短、应激性强的麝类动物,其相关研究多集中在生态[4-6]、营养与疾病[7-12]、生理与繁育技术[13]、泌香机制[14]及组学[15]领域等方面,仔幼麝阶段饲养管理、成活率方面探索及具体措施等基础性研究尚少、系统指导性不强,较高的仔幼麝死亡率导致麝场(户)经济受损,麝群整体质量发展受到制约。基于多年养殖实践及技术探索,结合仔幼麝体温调节机能差、先天免疫力缺乏、消化机能不完善等生理和亲本育幼行为特点,针对部分养殖场(户)养殖经验不足、饲养管理较粗放等易现弃仔、踩踏致死等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进行剖析、归纳及技术探索,提出仔幼林麝阶段饲养管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供林麝养殖场(户)参考。
出生至断乳前阶段即哺乳期为仔麝(2~3月龄);断乳至性成熟阶段即1.5岁前为幼麝;性成熟至体生长发育完全(体成熟)阶段即18~24月龄为亚成体麝;体生长发育完全后即24月龄后属成体麝。
林麝属季节性(短日照)繁殖动物,国内多数麝场一般建于北纬31°~35°间。通过调查比较,陕西(海拔高度900~1 300 m)、四川两地分布的一些麝场地理位置及繁殖资料发现,陕西镇坪(北纬31.9°,海拔998m)、勉县(北纬33.15°,海拔600 m)、留坝(北纬33.7°,海拔900 m)、凤县(北纬34.2°,海拔1 100~1 300 m)、太白(北纬34.07°,海拔1 200~1 300 m)、陇县(北纬34.9°,海拔1 230 m)等麝场麝群发情配种始于每年10月下旬,11、12月份集中发情配种,产仔集中在翌年5、6月份;四川马尔康麝场(北纬31.9°,海拔2 650 m)和米亚罗麝场(北纬31.7°,海拔2 750 m)麝群发情配种始于11月中旬,集中在12月发情配种,产仔则主要在翌年6月份。显然,四川麝群发情配种及产仔时间较海拔低的陕西麝群推迟1个月左右。实践显示,麝场建在海拔900(秦岭北坡)~1 300 m处麝发情配种、产仔早,仔麝生长发育较快、成活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纬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偏高的地区,植物发芽和树叶生长早,母、仔麝能够较早采食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青绿饲料有关,加之气温回升早等,仔麝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提高。
4月下旬出生的仔麝,因气温较低或阴雨天气时,被毛干燥较慢,饲养环境安静有利于母麝尽快舔干仔麝躯体。新生仔麝不久能站立行走,本能性出现一定时限性的觅食反应,此时仔麝应尽早采食初乳;若4~6 h仍未采食,本能觅食行为明显减弱,需及时供给牛奶或优质奶粉(制成乳液),饲喂后将仔麝放回母麝处(用无异味布擦拭干净仔麝鼻、口腔及头部等)。采食乳汁时,仔麝两前肢交替撞击母麝乳房,并伴随吮吸乳汁行为;若觅食前后伴随呻吟,精神不振、两耳下垂、对外界反应差,鼻镜干燥、污白色,呈侧卧、爬卧卧姿,则表明未采食到乳汁。3~5d内母麝分泌较浓稠、乳黄色含大量抗体易被吸收的初乳,这时仔麝不仅能获得母源抗体,又能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乳汁消化吸收及胎粪排出等。
母麝初产、母性不强(育幼能力差),或仅舔舐仔麝,不哺乳育幼,或臀部略下沉致仔麝无法顺利采食乳汁时,可将仔麝置于母性强的哺乳麝(保姆麝)后代仔麝中,待粘附气味后让其采食乳汁,或人工哺喂牛奶、奶粉(配制成乳液)后放回原母麝处,仔麝不可粘染污物、异味;也可用干净竹棍等轻慢从母麝后肢间抵触乳房处,轻抚乳房,待母麝后肢分开、臀部下沉,仔麝即可顺利采食,不久母麝习惯哺乳;驯化程度高的母麝,按摩乳房辅助仔麝哺乳2~3次/d,1~2 d即可。
7日龄左右仔麝活力不强,观察3~4次/d。如接近仔麝时,母麝或因护仔表现惊恐状,而仔麝卧地不动、颤抖,间或伴随呻吟,影响母麝育幼及仔麝卧息时,则可将母麝驱赶至另一小舍,检查仔麝正常与否后,将母麝放回育幼。
哺乳期间保持产舍干燥、温暖、无贼风;在圈舍门一侧设置60 cm 52 cm 40 cm小卧室或保育箱,铺软褥垫供仔麝卧栖保暖,并防止母麝受惊蹦跳将仔麝踩伤、致死;产舍地面利水、干燥,禁止刺激性石灰粉等散、垫地面,以防母、仔麝误入口中或致呼吸道疾病。
2.2.1 技术措施新生仔麝以亲本育幼方式为主,15日龄前的仔麝一般禁止手触等行为,防止母麝因异味而排斥、遗弃仔麝;亲本母麝死亡、遗弃仔麝或母乳不足时,可将新生仔麝寄养给产仔时间相近(相差2~3 d)、产单胎、仔麝个体相近、母性强的哺乳麝,即将代养仔麝与保姆麝仔混放,粘附保姆麝仔气味,或将保姆麝适量尿液等涂拭仔麝躯体(头、颈、体背、肛周及雄仔麝腹部尿道口周等);如母麝不接受寄养仔麝,不可强行代乳,避免影响自身仔麝;寄养仔麝第1次采食不宜过量,避免消化不良;7日龄内的仔麝加强观察,可辅助仔麝采食乳汁3~4次/d,即将保姆麝仔麝圈起,让寄养仔麝先行采食。
2.2.2 人工哺乳方式以50 mL注射器连接直径约3 mm、长3~5 cm乳胶管制成哺乳器。哺乳前,将哺乳器置于60℃左右的热水中,将优质奶粉配制成的乳液或炼乳乳液、牛奶、羊奶等吸入哺乳器,温度保持在37~38℃;将哺乳器胶管远端置于固定头部的仔麝口腔一侧,结合仔麝吮吸、吞咽动作缓慢推送,防止食入过多或吞咽不及而误入瘤网胃引起消化不良,或入气管、肺部引起剧烈咳嗽或引发异物性肺炎。
2.2.3 羊代乳方式选择体型小、乳头小且产羔不久的羊进行代乳。哺乳前用温湿毛巾将羊乳头擦拭干净,羊侧卧保定,以大拇指、食指适当撬开仔麝口腔,将母羊乳头置于其中,挤乳汁些许、舔食,待仔麝适应即主动吮吸,挤乳不可过急,防止乳汁误入呼吸道,仔麝初期不适应,故饥饿状态下饲喂效果更好。日喂乳次数、时长为7日龄内仔麝间隔3~4 h、3~5 min/次;10日龄间隔4~5 h,不超过10 min/次。3~5 d后仔麝主动觅食即仅固定羊后肢,适当协助挤乳,供仔麝采食。
20日龄前,母麝舔仔麝肛门、尿道口,刺激性排出粪、尿被母麝舔食。人工哺乳、羊代乳需用温热湿毛巾或手指按摩仔麝肛门、尿道口,仔麝尾巴翘起采食,并排粪、尿;此外,依据母麝常舔舐仔麝嘴、眼和耳等部位的行为表现,故在人工、羊代乳结束后,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干净仔麝嘴、鼻、眼和耳等部位。
上述3种方式均可应用于生产中,以提高仔麝成活率。相较而言,羊代乳虽成活率较高但较耗人力、时间,应用存在局限性;人工哺乳虽较羊代乳便捷,但奶温较难控制。
产仔期间,饮水盆置于小(产)舍中央,水适量(约100 mL左右),因刚出生仔麝步态不稳,体毛易被水浸湿或误舔食冷水患病;出生2~4 h,仔麝即能行走,哺乳结束后给母麝补添适量饮水。
个别胎产3仔的母麝若体况较差,最晚出生的仔麝初生重仅250~370 g(单仔一般为600~780 g),体况差、肢体偏软,较难采食乳汁。故前两个仔麝采食后关入保育箱或小卧室,待第3个仔采食、且卧栖0.5~1 h后再行放出;或早、中、下午定时用带钩竹棍将第3个仔麝辅助先行采食,10日龄后即可轮换采食,不再进行辅助。如母乳不足,7日龄后可将出生早的仔麝寄养至其他产单仔母麝,以减轻亲本育幼压力。
母麝分娩后5~7 d内暂不清理舍内粪便,此后如产舍为一套两个小舍,清理粪便等污物时让母麝进入另一小舍,结束后将母麝驱赶回原小舍;如仅有一个小舍,可先置仔麝于保育箱或小卧室,再行清理,避免母麝跳蹦而踩伤、踩死仔麝;特别胆怯的母麝,可驱至活动场,待清理卫生后,再将其驱回小舍。
白天仔麝少活动、多卧栖于暗处,健康仔麝头部贴身、两耳竖立,眼睛明亮、有神,鼻镜光亮、湿润,鼻常呈嗅闻状,反应机敏;站立时先弓背、伸腰舒体,不久卧栖,并伴随收回四肢动作。如仔麝两耳下垂、眼微闭无神,鼻镜干燥无光,嗅闻行为差,不站立或站立时精神不振,无弓背伸体动作,卧栖时无收回四肢动作,应及时检查、处理。
15日龄后,仔麝开始采食鲜嫩、质好的饲草和精料补充料,精料中增加炒花生粉或煮熟质软的黄豆饲喂,但防止一次性采食过多而造成消化不良、瘤胃积食等。饲喂精料时先供给母、仔少量精料,再补足剩余用量;饲草分早、中、下午3次饲喂,饲喂量以下次供草前无剩余为宜。仔麝应检查粪、尿液情况;观察有无肠鸣,若无肠鸣,则将仔麝单关小舍,给予少量饲草和精料,采食异常应及时查清原因、给予治疗。此阶段白天敞开小舍门供仔麝自由出入、活动,11~12时将母、仔驱入小舍让仔麝采食母乳。
25日龄后,母麝、仔麝夜间不必关入小舍喂养,让其自由活动;体瘦弱、患病麝则下午将母、仔麝关入小舍饲养,第2天早晨将小舍门打开,自由活动。
哺乳1个月左右,白天仔麝可自由出入活动场、小舍。大的活动场一般有几个母麝产仔,可在仔麝颈部或后肢佩戴标记物区别;30日龄后,仔麝大量采食饲草和精料,母、仔不再关在小舍饲养。初始几只母麝逐渐轮流放出,待习惯、安静后合群,否则会相互咬斗、来回奔跑引发疾病;有时部分仔麝采食非亲本母麝乳汁,导致强壮仔麝食乳多,瘦弱者采食少或采食不到,此时需将体弱仔麝与母麝关入小舍饲喂至仔麝恢复正常体况。
仔麝哺乳期不轻易抓捕,驯化时忌强行抚摸,否则仔麝易恐惧、心跳加速,母麝也易不安、蹦跳,给仔麝、母麝均带来不利影响。
仔麝大量采食饲草、精料时,供给充足的多维素及矿物元素,特别维生素A、维生素D、钙和磷。日粮中添加骨粉3 g/d,鱼肝油1次/3d、每次1粒或1 mL,调节钙磷比及促进钙、磷吸收,预防仔麝佝偻病或异食癖(舔食粪尿、污水及啃食朽木等)。
断乳前患病、体瘦弱的仔麝给予优质饲料如桑叶、榆树叶、李子树叶、榉树叶、胡萝卜或白萝卜等,精料中提高黄豆、豆粕或炒花生粉等比例,保证多种维生素、骨粉和微量元素等供给,使其尽快恢复体况。
2.4.1 断乳时间生长发育快、体健壮仔麝哺乳2个月即可断乳;体瘦弱或患病仔麝合理推迟断乳至3个月左右,日粮组成断乳前、后保持一致。
2.4.2 断乳前仔麝雌雄辨识及个体标识断乳前区分仔麝性别是合理分群饲养的基础。如哺乳时母麝舔仔麝肛门后、又舔腹部(即鼠鼷部)时为雄麝,仅舔肛周而不舔腹部为雌麝;仔麝排尿姿势呈下蹲排尿者为雌麝,下蹲姿势同便粪,下蹲1次尿即排出、且尿于后肢后,排尿速度较快;雄麝排尿时,前肢向前一步,后肢弯曲,后躯稍向下,尿从后腹部排出,尿于后肢前,排尿细而慢,排尿一般在仔麝觅乳、活动期间即5~6时、18~20时;用钩棍摸触腹部,腹部有麝香囊者为雄麝,无麝香囊者为雌麝。
仔麝哺乳20 d后,开始佩戴有母麝号的临时标记,即以松紧带戴于颈部或在后肢上作上标记;断乳前0.5~1个月仔麝佩戴永久耳标,原圈饲养至9月份按出生时间顺序断乳。
2.4.3断乳方式断乳是仔麝饲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合理的断乳方式常会引起仔麝死亡,主要原因是断乳前未把母麝与仔麝进行隔离,一次性将仔麝调入断乳圈(幼麝圈),仔麝因依赖母麝不适应新环境,尤以夜间乱蹦、乱跳而过劳,故调离仔麝前10 d左右,在原小舍饲喂仔麝,并与母麝间断性隔离至仔麝习惯;一次性将几个仔麝同时调入一个圈内,未先行单关入小舍喂养,新环境下仔麝常急剧奔跑、相互咬斗,造成肺充血或肺出血而死亡。
调离仔麝:断乳应按仔麝出生时间及仔麝、母麝体况进行。出生早、体健的仔麝壮或体瘦弱、患病的母麝先断乳,而体瘦弱或患病的仔麝推迟断乳。断乳时雌、雄仔麝按系谱6~8只/组或5~6只/组,一次同时调入幼麝圈,并先单独在小舍饲养,避免到处走动、嗅闻、奔跑;饲养2~3 d,于上午7~8时先打开两个小舍,供其自由活动、相互熟悉,标记、适应活动场环境,下午饲喂时再单独关入原小舍,经2~3 d左右可习惯新环境;间隔1~2 d再陆续放出、逐步合群。
调麝采用笼捕方式即一人将网门笼[16]对置于小舍活动门处,另一人将幼麝驱赶入笼,立即插好网门笼两端门板,转移至断乳圈小舍单独饲养。断乳时间一般在晴朗、凉爽的上午8时前,幼麝至下午基本适应新环境,晚上则较为安静;断乳幼麝舍内饲养,下午用布(草)帘遮挡门窗,白天则逐渐减少遮挡时间或摘除,使幼麝尽快适应环境。
调离母麝:调离母麝方法与调幼麝相同。幼麝留在原圈饲养至1岁左右再按雌雄、大小、强弱分群饲养。该方法存在母、幼麝均需调动1次,不如调离仔麝断乳简单,采用很少。
断乳后饲料是幼麝营养需要的唯一来源,幼麝胃肠道酶分泌及活力不足、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完全,消化粗饲料能力较差,加之对饲料尚未完全适应及0.5岁前是幼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幼麝日粮中需供给鲜嫩、质好饲草及多汁料;添加饲喂煮熟黄豆50~65 g(干重约25~30 g)及豆粕、炒花生粉、小麦粉各10 g,骨粉4~5 g或磷酸钙、葡萄糖钙1~2 g,多维素1 g左右,微量元素0.5~1.0 g,饲喂1个多月待采食正常,逐渐更替为冬季饲草。
断乳幼麝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在圈舍内活动量大、依赖母麝,故断乳后10~20 d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应加强饲养管理即每天早、中、下午仔细观察麝群状况,体瘦弱幼麝单独饲养,以尽快恢复体况,以便安全越冬。
通过在活动场设置活动架供麝活动等进行环境丰容,不但有利于麝更多的行为发育,而且对提高麝交配成功率、幼麝成活率有辅助作用;白天尽可能让幼麝多晒阳光,夜间多露天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冬季圈舍需设置遮风保暖设施,及时清扫积雪,保持活动场干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幼麝期一般历经13~17个月,即4月底出生的仔麝幼麝期16个月,8月出生的仔麝幼麝期13个月,其饲养管理措施与断乳早期幼麝饲养管理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