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灾难新闻消息报道

2023-04-16 05:28刘瀚博
新闻传播 2023年4期
关键词:灾情灾难救援

刘瀚博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哈尔滨 150010)

一、“全面”与“保留”

在新闻的报道当中,客观真实和公正全面是非常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并且可以多利用细节呈现,避免不周全、不仔细。但是在灾难类消息的报道时,新闻从业者却要注意有所“保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进入东航空难核心区进行救援现场的报道时,发现现场散落着钱包、充电宝、证件等物品,而在直播中,记者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特意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不要给特写了”。这个举动也感动了众多网友,留言说“记者做得很好,有心了”,“这是对乘务人员的尊重”。其实记者进入搜救现场全面报道坚守的是工作的职责,以手轻掩证件保留的是人性的底线。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的不是特写,而是对遇难人员的尊重,需要的不是个人信息的全面,而是为人的情感温度。过度探寻遇难人员的隐私、迫切传播空难现场的惨状,以此满足猎奇的对个人隐私的窥探欲望是对生命最大的亵渎。在新闻报道中,图片、视频往往是最直观呈现事实的方式,但是在灾难事故发生之后,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就应该及时调整状态与角度,跳出“报道”本身,而是与其亲人和广大受众站在同一战线,舍弃最习惯的最简单的最直白的报道方式,将心比心地从心出发。与事无巨细地去挖掘机上人员的个人故事相比,空难事件更应该被仔细记录的是事故原因以及举一反三地去加强民航安全隐患排查,狠抓责任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的绝对安全。

但是“保留”并非不作为。2021年7月17日开始,河南省出现了短时极端强降雨的天气情况。在千年一遇的极端暴雨灾害中,新闻媒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消息的及时发布到报道灾害的最新进展,再到传播灾情的一些防控知识,始终正向引导社会舆论,通过报道灾情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来建立大众的认知共识,唤起大众的情感认同。体现了新闻传播的价值基础,也是新闻媒体自身的职业使命和专业价值。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及时发布最新信息、适时引导舆论、主动帮助实施救援等,但河南卫视却反应迟钝,并没有及时报道灾情遭到网民质疑。与此类似,2021年10月,连续的暴雨导致山西多地受灾。10月9日,#山西加油#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有网友感慨不已,“这热搜是山西人自己顶上去的”“感谢媒体替山西发声”“这热搜真是来之不易”等等。在灾情逐渐稳定之后,大众也发出质疑:为什么山西水灾信息会如此滞后?有不少网友将矛头指向当地媒体,怒斥当地媒体对灾情报道的不及时、不到位。

由此可见,越是灾难类新闻的报道越要及时、越要全面、越要客观。与常规报道不同,灾难性事件总是与人们的生死密切关联,危急时刻,也是对新闻人的严峻考验,报道中既要有对逝去生命的悲伤,又不能让社会沉溺笼罩在这种伤痛的情绪当中,要让群众看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各个部门解决的措施,以及今后政府会做出防范化解的应对举措,让大家脱离不安与恐惧。

二、“采访”与“辟谣”

在过去灾难事故发生后,新闻媒体常常注重自己新闻调查的职责,忽略了适当的沉默才是人性的温度。公众在面对重大事故时,肯定需要真相的客观披露,但是更需要生命至上的关怀。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受灾人员的家属看到飞机最后急速俯冲的视频时、当看到那类似一张平安符的祝愿出现在电视中、当一件件印证亲人身份的物品出现在媒体上,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简直让人无法直视。而在面对面的采访中就需要把握分寸和尺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家属的情绪是非常容易激动,也是难以自制的,采访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能会触发他们敏感的神经,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不恰当的过度的采访家属,也会给受众带来“消费灾难”的错觉。在前期现场救援调查时,信息的透明、及时对家属是最重要的。所以采访者最应该采访的不是家属们,而是指挥部负责人和救济点负责人,把调查和救援的相关信息和预备措施全面及时地进行报道,从救援队伍、社会动员、技术支持等多维视角切入,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利用多种手段在灾难发生时能使报道更快地触达公众。而对于家属们的采访,首要条件,就是对方自愿接受采访,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避免让受难者或者家属陷入痛苦的回忆中,注意保护他们的隐私,估计他们的个人感受,不强人所难,不要企图利用受访者的眼泪吸引受众,不煽情、不炒作,简单客观地陈述事实即可。甚至在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应该调配足够的医疗人员、心理辅导人员,在全员就位的情况下,为家属优先发布消息,也就是家属的优先追踪权是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更切实的保障。而面对灾难中的救援人员,一定坚持救援为先的原则,切不可因为采访工作给事故救援带来干扰,可以在其方便或休息时采访,并要尽可能让消息来源有逻辑性和多元化。不要过分把灾难中本就极其珍贵的报道资源集中倾斜到一些“个人事迹”或者其他无关的事情上,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降低人们对于灾难本身的关注。这一点上,在新媒体的灾难事件报道中,往往比较常见,习惯用一些“萌化”或者“震撼”等吸引眼球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削减灾难的严肃性,还会挤压客观真实信息的传播通道和生存空间,使得整体的新闻导向出现偏离,也会给民众带来误判,干扰有效信息的获取。主流媒体的发布往往经过正规渠道的采访和严格的监审,但是在新媒体上,网友们是可以随时发布信息的,所以就需要监管部门及时破除谣言和失实表达,不能让谎言成为主旋律。对于同样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已经事先从其他渠道了解了一些背景信息,那么得到的第一印象,就会与其他人不同,这也正是“首因效应”。比如东航事件发生不久,某微信公众号就推送了题为《东航坠机:上百亿巨亏压力下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的文章,其实是断章取义地从东航2021年中报中单独提取的话,“公司加强成本费用管控……通过节约航油等大项目成本、严控单位餐食机供品费用、维修费用、日常支出等方式压降成本”。利用大众对事件的关注和好奇心,发表蹭流量、不负责任的报道,谋求短时间获得热度。还有一些人假扮灾难受害者或者灾难幸免者等方式博取关注、获得流量,以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使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受骗,误导社会舆论,传播不良价值导向。但这种种行为将灾难事件与其他利益诉求相捆绑,不仅突破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甚至也会给家属带来很大的思维误导和很严重的二次伤害。严重的还会引发舆论纷争、扰乱救援秩序,应该予以严厉打击。

三、工作与人性

在以往事故发生之后,新闻媒体很容易忽略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人文关怀,在新闻报道和新闻伦理之下,把握好新闻事实公开与道德伦理坚守的天平,可以说是每一个新闻人都应该时刻放在心中的标尺。一方面,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一分钟也耽搁不起;另一方面,是刚刚经历过创伤的受难人,直接简单粗暴地报道不仅不符合新闻伦理,往往也不能传达出有意义的信息。灾难事件的报道不是强化伤痛、放大悲伤,而是要用事实去表达,让现场来说话,客观公正地介绍在现场的所见所闻,为满足大家的知情权和抢险救灾需求提供信息。不管是在受难者心情还没有平复时进行采访,还是为了采访工作干扰救人,亦或者要求受灾者摆拍以及拍摄死难者脸部特写等都是与新闻伦理背道而驰的,是与人性背道而驰的。在现场需要做的就只是静静地记录、第一时间多报道灾情,不打扰、不煽情,不采访少年儿童。

灾难与失去总是相伴而生,不管失去什么,有些痛苦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有些打击也是人人都能承受的。心灵鸡汤式的劝解、轻描淡写的安慰,长于伤春悲秋,拙于清晰梳理,乏于事实呈现的飘然式关怀,虽然在灾难发生之后往往会呈现量级爆发,大家都沉浸在“感动”模式当中,但经历过灾难的人,需要的是专业的长期稳定的心理辅导,需要的是亲友的陪伴,需要的是发泄的出口,需要的是时间。灾难面前,我们个体都是极其渺小的,但媒体工作要面对其中的挑战与困难,避免职业恶性竞争,着重提升业务素养,媒体的传播力就是人们的信心保障,灾后人们的身心健康、灾后家园的修复重建,这都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承担起职责和使命,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

猜你喜欢
灾情灾难救援
雷击灾难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紧急救援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3D打印大救援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