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协调发展加快推动黄河流域走向共同富裕

2023-04-16 03:18范恒山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共同富裕数字

范恒山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使命和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对黄河流域来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黄河流域九省区绝大部分属于西部地区,人均GDP、人均收入相对较低;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资源枯竭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范围较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内生发展能力的难度较大;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创新资源集聚制约性强。因此,黄河流域推进共同富裕更加艰难也更加迫切。要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必须采取适宜而有力的举措。

一般地说,实现共同富裕涉及发展与分配两个关键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处理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者的关系,但实践中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并不容易。一般情况下,“做”与“分”体现为不同步的两个过程,受利益刚性、产权属性、核算标准、道德素质等的影响和制约,公正实施第一次分配并不容易,推动进行有效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分配更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总体物质基础厚实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步伐也会比较缓慢。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更为有效的一种途径,它不仅直接基于发展层面解决地区、城乡和人群差别问题,实际上是把分配寓含于生产过程之中,而且重点突出,通过着力补齐区域短板或克服薄弱环节解决不平衡问题。因此,这既是一个加速地区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缩小地区差别、实现不同地区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过程。对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问题突出的地方,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从黄河流域的具体实际出发,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条最为适宜的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沿黄各地区应基于协调发展实施一些关键性举措,不断缩小两极差别,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具体而言,特别应重视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分工,持续拓展地区比较优势。辩证地看,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所拥有的最强市场竞争力,也是各地区规避不良竞争的有效屏障,而不良竞争对地区发展伤害是显著的,也是多方面的。发挥比较优势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佳路径,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地区间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不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就无从谈起。沿黄地区应依托战略规划、协商机制等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分工,尤其应依据自然禀赋、现实基础、集聚能力和发展潜力等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增量产业的地区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应强化政策引导,运用市场手段,推动适宜资源要素特别是特色科技力量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流动;按照地区比较优势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政绩评价制度和奖励惩罚机制,把思想观念和行为走向切实扭转到高水平挖掘地区比较优势所赋予的价值方面来。

二是打破障碍,全面提升开放联动水平。地区间相互封闭必然带来“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同质同构又必然形成恶性竞争;反之,开放联动则能带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开放联动是各地区加快发展、走向协调的捷径,相对落后地区对此尤其应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沿黄地区应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填补缺失线路,打通瓶颈路段,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十字型”为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全面提升区域内外空、陆、铁、水等各种交通设施的通达能力和循环畅通水平;大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探索建立统一、公正、透明、诚信的市场制度,对接国内先进做法和国际通行规则一体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源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与自主配置;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合作平台与运作机制,促进地区间特色资源流动互补、产业转移承接、先进生产经营模式传输、制度规则标准对接有序有效开展,推动区域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强化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发展,以共建经济区为依托,实现重点领域有机融合、重点工程协同建设,有效化解边缘化和恶性竞争等问题。

三是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是当前发展最薄弱的地带,因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城市是优质资源要素的主要集聚地,具有远超于农村的巨大能量,因而解决农村困难的重要力量在城市。以城带乡的出路在改革,核心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沿黄地区应进一步深化城市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加快建立起稳定开放的农民转为市民并平等享受市民基本公共服务的机制,推动更多农民走向城市、融入城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提升和精神文明创建,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效应;应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创造规模经营条件,推动城市骨干企业进入农村,相应引入现代化经营模式、先进技术手段和高效能共享经济平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应全面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保障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发展机会和平等的人身权利,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充分激活农村资源。

四是夯实支撑,扎实构建数字技术体系。数字技术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果,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决定性驱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数字强则经济发展就快。数字技术能够超越地理环境和现实经济基础,跨区域进行资源要素配置,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手段。沿黄地区应协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应加快建立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打破数字分割,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区际间数字信息的充分对接、高效联通、规范发展、普惠共享;应积极搭建和整合一体化数字平台,推动各类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应整合区际力量,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增强优势技术供给,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为产业创新拓展提供坚实支撑;应加强数字技术与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等的对接,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人性化、特色化和精细化水平。

五是突出重点,不断叠加战略政策能量。国家战略与政策不仅具有鲜明的导向性,也蕴藏很高的含金量,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黄河流域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资源枯竭地区较多,是推进共同富裕中的难中之难。对这些特殊类型地区,应有针对性地强化战略与政策支持,以激活其内在能量、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应更多争取国家开展重大专项改革试点,积极搭建各类战略平台,结合总体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任务率先开展探索试验,把总体战略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应完善实施机制,用好中央财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补资金,结合需要争取设立其他专项支持基金;应以水资源、矿产资源、重要农产品、重要生态元素等为重点,建立纵向与横向、补偿与赔偿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多元化的区际利益平衡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应加大上中游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力度,做实做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推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机制更有质量更富效率的运作。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共同富裕数字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答数字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