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角下民族特色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实践

2023-04-16 01:24杨静
西部皮革 2023年5期
关键词:产品评价课程

杨静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引言

地方性高职院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目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背景下[1],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应该打通生产与教学,企业与学校的沟通,建立链式有机联系,充分融合创新创业思维,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同时掌握创新创业的手段。与此同时,地方区域的独特文化发展,在全球化情境下不容忽视。随着数字、工业浪潮的不断冲击,地方民族文化的现代发展与价值转化势在必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是地方民族文化在现代应用的重要转型路径之一[2]。新时代的消费者转变为90、95 后,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有着文化性、时尚性、个性化需求,对设计师从业者提出较高的创新创意能力标准。

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市场需求,创新创业思维越来越成为设计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以此应对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较少采用创新方法转化文化内涵,存在畏难情绪。为此,如何为他们定制文化主题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加强运用创新创业思维和手段进行设计实践,就成为课程设计的关键。笔者进行“民族特色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建设,跨界融合市场营销、交互体验、数字化技术等知识,围绕“创新创业+设计”理念,构建一个可行的教学框架,满足社会对创新型技能型的设计人才培养需求。

1 产品造型设计教育的现实

如今,中国的市场规模和经济、科技水平引人注目,创新人才供不应求,知识不断更新进步。原来的课程设计无法应对社会环境提出的新命题,需要在挑战和机遇中进行探索。

1.1 多维目标引发的学生困局

目前,文化创意产品的造型设计不是简单的将某种文化元素生搬硬套在现代产品上,需要对消费者的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需求考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充分利用设计的顶层策划,融合市场、心理、文化、营销、体验等多元要素进行考量[3]。学生需要有丰富的生活感悟与敏锐的洞察力,并且对文化的知识内涵有具身体验。然而,传统艺术类学生对跨界融合的局面措手不及,跨专业、跨学科的知识架构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影响教学顺利开展。

1.2 知识跨界下的教学变化

以产品创新创业为目标,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教育仅是围绕美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内容展开,新时代消费升级背景下,还要增加商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丰富产品的调研和营销部分知识点,实现设计成果的商业转化。这些综合性知识都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否则产品在推敲的过程中流于平淡。因此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细节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注重所传授知识的应用性、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个复杂的过程,沃拉斯(Wallas)代表性地提出从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四个阶段进行实施[4]。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可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是给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与多学科的学习资源,并引导记录习惯。足够的知识储量和眼界,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思考,因此教学中应该不断提供跨界的知识联系,架构热点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灵感和鼓励逻辑思维。

二是创新思维工具的传授,改变课堂的讲授模式。创新设计思维虽然需要学生领悟内化,但也需要老师的引导,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情景教学、问题链式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设引子、留悬念,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

三是教学要留出学生沟通、争辩的空间。沟通与争辩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平均水平、自我观念不断完善,形成个人的独特艺术想象。在设计构思阶段,进行充分的发散思维训练,打破固有认知定式,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方法各抒己见,对某种;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归纳、分析、演绎、整合等方式的逻辑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提炼关键设计元素。

四是产品项目汇报与社会化评价。用汇报的形式传达完整的方案思维,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的组织能力的训练,磨练创新创业竞赛的基本功。对学生的成果评价,应该包括创新创业专家、企业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成果转化,同时也不要忽视学生自我与学生之间的评价,正确认识个人增值情况。综合的评价要包含项目各个阶段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创新创业融合课程的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博物馆考察指出各项事业要立足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新时代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消费走向差异化、个性化,制造业展现了定制的趋势,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越发重要,文化赋能产品定制的业态日渐突显,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路径是设计从业者的新要求。

2.1 教学理念

2.1.1 教学目标

工业设计专业的本质是以创新驱动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创新服务需要有创新思维与工具作支撑。因此,以弘扬民族文化、专创融合的思想为指导,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民族特色电子产品(小风扇)实际项目,基于文化内涵地的现代转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创新创意,并以方案的汇报与思维的可视化表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系统性思维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一个可行的教学框架,满足学生对新趋势、新业态、新要求的应对需要,是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

2.1.2 教学方法

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根据“典型示范、总结规律”理念,学生前期已经通过前置的造型基础、材料加工工艺、RHINO 软件应用课程学习到造型方法、建模技巧、常用加工工艺知识,但是面对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化新课题,学生解决方法单一且研发技能训练不足。针对学生学情,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规律,本课程设计翻转式“新知学习课堂”“任务实践课堂”“素质拓展课堂”,同时设置课前检测、课中检测,了解学生同样课堂时间内的投入产出比,便于针对指导,在“任务实践课堂”进行技能训练。课前进行翻转式新知学习课堂,教师通过创设“习近平对广西寄语”等案例情景,“民族文化我来答”等检测,引导学生带疑入课。课中设置任务实践课堂,教师用好互动方式,构建头脑风暴、案例讨论、游戏实验、小组汇报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中淬炼操作,通过“文化题库检测”等课堂检测,让学生践行任务,解决问题。前后检测对比,有所感悟,课堂反思交流,增进劳动精神内化。课后设置素质拓展课堂,教师用好素质拓展资源,地方劳动技艺系列课程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思政入脑入心。

2.1.3 设计评价

围绕实现三维培养目标,采用学习画像综合评价体系,每次课程结束采用学生、教师、专家三方给出评价。通过比对单个学生的每次课成长路径生成学生的增值评价。设计方案完成后需要通过模拟路演进行汇报,邀请创新创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从市场和创新的角度对学生的作品以及汇报水平进行评分,给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设计”的思维能力评价,并对产品商业转化前景进行点评。学生通过这些过程将对自己有所认知,对于职业成长路径有所规划。

2.2 教学内容及过程

“民族特色电子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实用——抽象”难度递进的产品造型为主线,依据项目开展的进程由浅入深地设计成四个阶段。

2.2.1 第一阶段: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分为“民族文化调研”“目标用户分析”两部分内容。“民族文化调研”内容,以真实的“民族特色电子产品研发”为任务载体,通过运用创新工具SWOT 分析任务,进行任务解读发掘出符合市场的发展方向。通过文化调研课学习,让学生加强文化知识的理解与积累,能够有效排解学生对文化创意转化的畏难情绪。之后的“目标用户分析”学习内容中,通过用户画像、产品画像分析等环节,学习用户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有效的形态、材料、工艺信息提取。

2.2.2 第二阶段:项目构思

项目构思主要分为“创意提取与草图设计”“产品方案快速表现”两部分内容。“创意提取与草图设计”内容中,教学归纳、提炼、重构等创新手段用于元素提炼,使用变形、加减等创新方法进行有效的形态草图设计。“产品方案快速表现”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联想的创新方法用于结构、透视、色彩的快速表达,培养触类旁通的应变能力。

2.2.3 第三阶段: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主要分为“3D 建模与快速成型”“方案评价与CMF优化”两部分内容。“3D 建模与快速成型”教学中学习类比的创新方法用于建模,举一反三地化抽象为具象,并且掌握3D 打印机的操作,通过模型制作的样机有效反馈人机交互问题,辅助建模。“方案评价与CMF 优化”过程,通过各学生小组设计方案汇报方案,进行生生,师生间的点评,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设计评价的方法,并运用CMF 产品评价原则进行项目方案优化。

2.2.4 第四阶段:项目汇报

项目汇报主要分为“营销与推广”“路演与评价”两部分内容。“营销与推广”教学中通过营销主题的制定、各阶段营销设计等环节,学习使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营销主题、媒体传播渠道的拟定。“路演与评价”阶段,直接衔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模拟路演、小组画像评价等环节,学习相关创业汇报知识。

2.3 教学成果

课程给学生命题设计,以民族特色电子产品造型设计出发,以时尚快消产品小风扇为载体,考察学生解决问题与方案落地的实践能力。笔者对每组学生单独指导,鼓励学生知识跨界,熟练掌握不同阶段的创新工具与设计重点,探讨通过合理的功能、结构、造型实现民族文化的产品创意表达,提升方案的多样化。学生经过课程的四个阶段教学艺产出一批围绕“创新创业+设计”的作品与成果,部分实践成果如下:

学生深耕Z 世代用户功能需求,迎合趣味化的现代设计,将民族文化元素进行提取与转化,设计造型萌趣的日用产品。其中学生使用了壮锦上的纹样进行手持小风扇设计,考虑到产品的模块化生产与组装,在风扇格栅和手持把柄处用了3D 打印和热熔胶转印技术进行了图案装饰,并且配合民族文化的色彩意象,选用了蜡染布的蓝白配色,简约素雅符合夏日清凉风扇的主题。此外,百色右江的“麽乜”香囊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祈福吉祥的寓意,学生通过图象变形、夸张的形态创新手段设计了桌面款的“麽乜”风扇,将原来香囊上小人身前抱住一个球的形态改成了侧着环住风扇出风口的形式,妙趣横生。白头叶猴是广西独有的生物资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广西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提取了白头叶猴幼子的造型,利用创新工具进行了造型的联想,设计了可爱神似手持小风扇设计。

2.4 设计评价

作品的评价采用模拟路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报告厅通过PPT 展示和样机操作,突出产品的创新设计思路同时也需要陈述商业模式和市场营销方式。观众包括学生、教师、创新创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评分标准为创新创业维度、现场情况组成。在模拟路演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商业汇报能力,也能得到商业性的建议。通过路演,有几项学生作品被企业看中,并有意向辅助深化。

3 结语

本次课程,学生经历了“文化调研→需求分析→设计构思→建模打印→营销策划→商业汇报”的学习过程,较好地完成了问题导向、专创融合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提升了创新创意的思维与实践能力,也实际掌握了文化内涵现代转化的设计方法,达到课程教学预期。新时代消费升级,对设计的选题和教学提出了跨界融合的要求,希望笔者在“民族特色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探索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产品评价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