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使法治精神薪火相传

2023-04-16 00:00戴希立甄眉舒
中国德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香港基本法香港法治

戴希立 甄眉舒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强调:“要加强香港社会特别是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宪法和基本法宣传教育。”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也指出,要“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法治是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石。当前,有必要更深入地理解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审视现实挑战并积极应对,从而将青少年培养为法治社会的维护者及法治精神的传承者,继续推动“人心回归”和依法治港。

一、重要意义

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及依法治港原则的核心要求,意义重大。

第一,有助于巩固香港法律枢纽的地位。香港拥有悠久深厚的普通法传统,法律制度成熟及透明度高,而且公平可靠,享誉国际。[1]在国家宪法、香港基本法和“一国两制”的保驾护航下,香港在亚太区乃至国际社会保持并发挥着独有的法律枢纽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香港建设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是维护香港的法治权威和秩序理性、巩固香港法律枢纽地位的应然之举,可以使香港长期坚守的法治信念深入一代代年轻人的头脑,使他们理解、崇尚法治精神,并在参与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将其发扬光大,使香港更加欣欣向荣。

第二,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香港在国家的整个发展大局中,仍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独特角色和功能[2],它既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也是国家金融发展改革的“试验田”和“防火墙”[3],还是国家融通中外资本的战略通道与平台[4]等,有责任“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另外,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下,香港有责任持续稳步完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体系,持续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5]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一方面是在青少年的思想领域建立防御屏障,提防国际反华势力对香港年轻一代渗透分离主义思想,避免分裂活动死灰复燃;另一方面也是对香港青少年进行国民教育,使他们由权利本位向权利义务并重的中国公民转变,自觉遵守宪法、基本法、国安法和香港本地法律的有关规定,坚定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维护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

第三,有助于培养香港青少年的国民身份认同。法治教育是青少年形成国家观念、培育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6]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就是要增加他们对国家机构、国家标志、国家根本制度及执政党等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解,培养国家义务观及服务国家的国民意识,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为全面有效落实“爱国者治港”而培养新生力量。

第四,有助于促进香港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健康成长。法治教育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作用紧密结合,丰富德育的内涵,为实现教育目的提供基本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7]香港教育局于2020年12月将“守法”和“同理心”新增为首要培育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和态度,以进一步丰富法治教育的内容,促使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培育以尊重、包容、关爱为核心的社群意识,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另外,法治教育也影响青少年个人的行为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能够决定其今后的为人处世和依法依规处理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8]

二、现实挑战

加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特区政府、中小学校及一些社会团体也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在实施中遇到一定阻力,影响了宣传及教育成效。

第一,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不够健全。香港回归前,学校主要教授法治运作及司法独立方面的内容;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和学校强调宪法、香港基本法及国安法方面的内容,但缺乏将两方面内容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及相对完整的课程设置,导致法治教育内容碎片化,使学生既难以深入理解法治的核心概念,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守法文化等,也对香港法律体系一知半解,容易对香港本地法律和普通法制度及其与国家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之间的关系产生混淆,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完整的法治观念。

第二,学校的法治教育水平存在不足。在有限的课程空间里,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对于不少中小学校来说是相当严峻的挑战。这与教师的法律素养不足有一定关系。香港教师大多对宪法和香港基本法认知不足,对政治和教师专业之间的界限不甚明了,在落实法治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信心和使命感。

第三,部分香港青年人的法治信念有所动摇。2010年以来,部分香港年轻人甚至包括部分中学生受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所谓“民主国际标准”“公民抗命”等错误思想的煽动,在多起社会事件中,成为组织和参与的主体,出现超越基本法秩序及背离“一国两制”初衷的激进、违法行为。尽管这些事件已经平息,但社会撕裂的阴影、社交媒体的错误信息、个别媒体的不实报道及“违法达义”等错误思想仍对少部分青年人的公民及守法意识留有负面影响。

三、应对之策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增强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帮助青少年坚定法治信念、践行守法行为,培养香港年轻一代的法治精神,需要多方参与,积极推动。

第一,完善香港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政府及教育界首先要加强专门的规划设计,科学系统地构建包括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香港本地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完备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基本法教育及其他法律内容的关联性,制订清晰的各学段课程实施方案,并为中小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分年龄分年级的法治教育教材,订立每个学段对基本法等法律的基本学习要求,使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能够有机衔接,避免重复。还可以统整德育及法治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内容与中国历史、生活与社会等科目的有机融合。通过学校正规课程使学生全面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及理念,可为培养学生对这些法律的崇尚、遵从与践行的情感态度奠定认知基础。

第二,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支持。法治教育仍需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因此,除了要向学校提供课程指引和教材外,还要协助教师深入理解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立法目的、历史背景、宪制地位和效力来源及其与本地法律的关系等重要内容,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回归前后的“变”与“不变”,认识到法治与自由、民主与人权的关系,认识到法治精神与德育的关系,认识到各学段的法治教育目标,并批判“违法达义”和“法治已死”等错误观念,在此基础上他们才可帮助青少年掌握法治观念、建立守法意识、端正守法动机。另外,还需要成立专家小组,专责规划和研究法治课程发展方向以及需要重点教授的法律条文,并可通过安排观课等多种方式,就学生对法律内容的认知、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追踪评估。

第三,多方合作营造法治教育氛围。要使法治精神在青少年的头脑里生根,促进其自我感悟及内化以达至对法治精神的内心认同,就需要营造法治教育的外部支持环境,促进多方参与及综合运筹,搭建学校与社会资源特别是司法资源之间的联动平台,形成法治教育的合力。首先,政府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应加强对典型法律案例的解说工作,提升庭审理据、律政检控标准的透明度,增进公众对其背后法理的正确认识,培养尊重法律的态度。其次,发展法律界和教育界的合作关系,组织生动的法治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式学习机会,例如实地参观法庭等司法机构、警署等执法机构等,使学生在真实、庄严的法治实践情境中增加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法律团体及非政府组织可以增加培训机会,让有志青年参与香港法治推广及教育工作,担当青年影响青年的积极角色。传媒及社交媒体也应积极配合,宣扬尊重法律的文化,例如设置有关的学习社交平台专页、游戏和手机应用程序等,提升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开展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赴内地交流活动,使香港师生到大湾区及其他内地城市了解内地的法治教育成果,看到国家法治建设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全社会要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引导青少年做法治价值观的践行者与维护者,使法治精神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香港基本法香港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香港之旅
香港基本法立法经验研究
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实施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论《香港基本法》解释实践对人大释宪的启示
香港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