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例分享环节,来自大陆的张立英、苏广辉、秦士哲和台湾的郭甫锋、陈诣函、洪佳玉等两岸80 后、90 后及“新农人”代表,分享了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感悟和收获。
“我是一个村主任,干的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事儿。”来自北京的张立英这样介绍自己。今年是敢想、敢闯、敢干的“铁娘子”张立英回村的第十一年,从京郊不名一文的小山村到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首都楹联文化第一村、首都绿色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熠熠光环加身,“网红书记”张立英更看重的还是她“新农人”的身份。对于大家问起的乡村发展秘诀,张立英这样说:“其实秘诀就在于人,我們打造了一支‘服务三农有感情、开展工作有热情、开拓创新有激情、投身事业有痴情的农村工作队伍。‘三农就要‘两懂一爱,即懂农业、懂农村,还要爱农民。”
2022 年, 台湾的两位商管专业硕士毕业生陈诣函、郭甫锋挖掘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共同创立了绿色低碳农庄,以“成为与社会、环境共好的社会企业”为目标,以“照顾自己健康的同时,也照顾弱势朋友们的健康”为宗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农作减少碳排放,通过打造“共好生态圈”,举办社会活动,为人们打造放松、疗愈的生活空间。郭甫锋说:“我们希望每个消费者在购买安全蔬菜的同时,还可以捐赠一部分给指定的单位,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吃得更健康。”
驭时代之风,以变应变。来自河南的苏广辉在担任村主任后,通过深入挖掘乡贤在本村“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以银饰手工锻造体验为依托,以“红石岩”特色农副产品为媒介,为家乡发展引资、引技、引智,为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产品提质增效,走出一条“三产联合强经济、村企联建共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他动情地说:“今年是我作为一名‘新农人回村工作的第四年,当看到家乡通过我们这一批人的努力奋斗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变化,我心中的责任感、自豪感、成就感就扫平了之前的不痛快。我们村仅仅是中国农村、河南农村一个很小的点,我们会朝着最出色的方向去努力,我也代表家乡人,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村走走转转看看。”
“最幸福的就是全家人一起做对的事。”来自台湾的“新农人”、“台湾十大优秀青年”称号获得者洪佳玉,分享了自己从小家到大家、带动更多同业者一起践行生态理念、传承客家文化、以己之力丰富公益活动内容的故事。“这两年,我们很积极地推广传统客家的手工蓝染技艺,这种传统技艺在当地已经快要失传了,一些老手艺人看到我们愿意学习,都很开心。”洪佳玉是客家人,在客家人独有的一些民俗活动中,洪佳玉注意到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少,为了传承客家文化,洪佳玉带着全家人、身边人一起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她找到一些土地,为蓝染技艺种植原料——有机大菁,又制作了天然的染缸,让学生们可以使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微薄之力,使下一代在更安全的土地上生活。”洪佳玉说。
“我是97 年的,今年26 岁。”在两岸公益大讲堂上,来自河南的秦士哲,分享了一名90 后“新农人”和村里的故事。作为抖音“新农人”主播代表的秦士哲以《新农人、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分享,让现场嘉宾以全新视角了解了“新农人”、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秦士哲现在的日常工作是帮村干部处理各种文字材料、给村里联系一些产业项目。在甘做“新农人”的路上,他的分享深情款款,又满是温暖和坚定的力量。秦士哲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每一个人、每一个村子想要真正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一定不是单纯靠别人的帮助,而是帮助他们解决从产到销过程中的困难,帮助村民把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品牌包装,帮助他们把产业链做长,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走上致富道路,我们也能够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活动现场,一个个扎根农村一线“新农人”助力乡村发展建设的生动故事,使两岸嘉宾深切感受到新时代“新农人”的匠心和坚持。两岸与会人士还前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仙人洞村,实地参观、感受北京“新农村”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