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到12月的最后一周,写“年终总结”于报纸编辑来说,就像肌肉记忆一样自然。不出意外,我们总会将这一年高度概括出“几大关键词”“年度TOP10”,或者帶着逝去的忧伤为即将过去的一年缅怀,在这之中流露出对新一年的种种期待。
巴以冲突、俄乌冲突、日本核污水排海、美国好莱坞大罢工、ChatGPT爆火引领人工智能浪潮、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纯国产麒麟9000S芯片击碎芯片垄断、“数字火炬手”点亮杭州亚运会、神舟十七号升空宣告载人航天三十战三十捷、C919开启商业飞行……当我们回首的时候,会发现2023年以一种极其复杂的面貌让任何总结、提炼、概括、评论都无从下手,所以我们采取了“大事记”的形式,将过去一年的重要时刻呈现给大家,把艺术评论的权力分享给每个人。
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昂扬奋进。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认识;“考古中国”持续推进重大课题攻关,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全面促进考古成果社会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良渚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提出“盛世修文”重要指示,更加坚定了推动古籍保护利用的信心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提出“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重要指示,给新时期我国美术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引进新技术创新展陈展览、开发文创产品,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博物馆、美术馆热”成为现象和社会风尚;国家艺术基金有力促进了舞台艺术和美术创作;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成为推动美术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成为服务公众、以美育人的重要载体;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极大增强了北京中轴线和春节申遗的信心……除此之外,新场馆的建成开放,美术馆、博物馆的周年庆,长江主题创作,各美术院校牵头美术教育工作会,都是今年美术工作的重头戏,真正做到了坚持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总是爱在年终总结的结尾,写一句饱含壮志的激励语,而我们此刻只想说:新的一年,我们照常前行。
精品迎春
1月6日,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主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广,央视网联合主办的“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开幕。此次展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选取唐代以来进士群体重要作品179件,通过“进士之路”“博学鸿儒”“艺苑群英”主题单元,展现历代杰出人物在哲学、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的不朽贡献。唐杜牧《张好好诗》、北宋文彦博《三札帖卷》、北宋蔡襄《自书诗》,三卷禁止出国境展览书法作品依次登场,可谓锦上添花。
1月17日,“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这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的第二个大展。该系列旨在联手世界知名博物馆,自主策划,联合办展,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让上海成为“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的重要窗口。展览闭幕当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今夜无眠·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活动,这是其建馆以来首次全天候开放。
兔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画院相继开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展览,在呈现出各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艺术家风貌的同时,为当地观众献上了艺术盛宴。
“何止八怪——扬州绘画三百年展”“其宁惟永——北魏洛阳永宁寺特展”“从这里出发——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联展”等重要展览分别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开展。
钟涵、周令钊、杜滋龄、詹建俊、邓澍、刘宝纯相继离世,令人惋惜。
新起点 新风尚
“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2月20日在深圳展出。本届展览以“新起点·新风尚”为学术主题,122个案例、1331件作品精彩呈现了“展现国家形象”“推动产业转型”“助力文化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内容,集中展示出一批代表新时代国家形象、彰显中华审美风范、融合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优秀设计和公共艺术作品。
此外,“时代·帼风——庆祝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十周年特展暨新象·帼风——中国女画家协会青年画院、书法院美术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女画家协会成立以来参与画家最多、涵盖面最广的一次展事活动,既充分且全面地展现了女性美术家的创作视角,作品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质量之高,更彰显出中国女画家协会这十年以来的发展成果。
盛世修典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时代课题
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出版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是习近平同志2005年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关心、重视、持续关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批示,充分体现了对“大系”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3月16日,“盛世修典 赓续文脉 再铸辉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召开,60余位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共同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共同思考了新时代中国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学术论坛”于3月6日在上海海派艺术馆举办,论坛聚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时代美术事业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研讨和阐发了当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学术内涵,积极探索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新时代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法和路径,促进构建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3月18日,“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幕。3月2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暨2023年度工作会议开班式在福建宁德举办。
3月,故宮博物院举办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北京画院以中国古代文人观物与识心的视角为线索,举办了“信有山林在市城——古代文人的隐与仕、物与心”展;云南美术馆举办了名为“书写与边界”的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首都博物馆举办了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辉煌中轴线专题展”。
孙其峰在天津逝世,享年104岁,让人怀念。
推动画院创研工作 凝聚精神力量
4月20日,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开幕式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交流合作部、山东画院、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承办,云集了全国优秀艺术家的1100余件作品,共分为五个画种,分别在三个场馆展出。其中,中国画作品在山东美术馆展出,油画、版画、雕塑作品在济南市美术馆展出,书法、篆刻作品在山东画院美术馆展出,作品全面呈现了全国画院专业美术家的创作面貌与实力水平。当天下午,召开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画院院长工作会议,各地画院院长围绕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的长远发展、新时代画院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美术发展中画院的使命和担当等议题展开。此外,还举办了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理论研讨会,理论家、艺术家围绕新时代背景下主题性美术创作发展和突破、当代画院美术创作面临的课题与发展趋向、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的风格形态与审美取向等多个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4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埃及文化部、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共同主办的“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暨中阿艺术家对话沙龙活动在埃及艺术宫开幕,展出了阿拉伯艺术家的47幅绘画精品和中国艺术家的30幅中国画、瓷画作品,以及根据阿拉伯艺术家作品进行再创作的10幅瓷画;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在新疆美术馆开幕,本届参展的279件作品,既体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又注重表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联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共同举办的“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开展,共展出文物500余件,展现了唐、元、明、清时代西藏地方和内地及宫廷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
美在新时代 铸就新辉煌
5月21日,在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并向全馆同志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中国美术馆在新中国美术事业中作出的贡献,并提出了在新征程中对中国美术馆工作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殷切嘱托,在全国美术界引发强烈反响,极大鼓舞了他们为繁荣发展中国美术事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更大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纪念日之际迎来建馆60周年,主办的“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同期开幕。此外,当天还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的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启动仪式。中国美术馆60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是人民文艺事业发展的忠实记录,凝结着展示、研究、传播,为国家典藏、展时代画卷并助力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5月,2023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福州如期举行。此外,全国各地按照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数千场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博物馆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是徐悲鸿逝世七十周年,徐悲鸿纪念馆5月份主办的“徐悲鸿南洋之路”展,首次公开展出了徐悲鸿在圣蒂尼克坦、大吉岭等地的人物、风景写生,以及加尔各答国际大学画展文献资料。河北博物院70周年展、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开展。
学习讲话精神 深挖本土文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先后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
自6月28日起,由国家文物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出版集团承办的“中国画·画文物——2023北京中轴线主题采风写生活动”先后在永定门公园和故宫进行实地写生创作,三次活动聚集了以中国国家画院专业艺术家为基础的全国知名画家,总计150余人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良好的社会影响,也为“中国画·画文物”项目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6月,为发挥延安文艺精神发源地教育功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安版画艺术中心”启幕;第六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第三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这两场地方双年展,紧扣展览主题和时代脉搏,对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进行了深刻表达,对地区历史文化展开了描绘,呈现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优秀成果。
黄永玉、赵华胜离世,令人惋惜。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睁开古蜀之眼 博物馆热持续增温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于7月27日开馆运行。考古发现表明,三星堆遗址是迄今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商朝时期古蜀国都城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格局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开放。为了更好地展示出土文物,2022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破土动工,16个月之后正式落成。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诞生于对古蜀时期苍茫壮阔的想象,带着时隔千年、重见天日的青铜文明信息,缓缓从大地中升起,睁开“双眼”,眺望历史与未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立面上两只巨大的“眼睛”,灵感源自青铜面具,成为建筑最突出的外观符号,目光如炬地朝向远方的遗址,寓意三星堆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与此同时,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展陈也对应做了提升,紧扣“古城古国古蜀文化”主题,分“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展区,每个展区下设若干展陈单元,除了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移步新馆外,还有600余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此外,新馆还融入沉浸式考古方舱场景,反映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工作;采用多媒体沙盘折幕,演绎三星堆古蜀王都恢弘景象;打造沉浸式专厅“都广之野”,构建古蜀国的生态环境印象。
7月还有几场值得留意的、有突破的展览:诸如中国国家画院的“继承·坚守·创新——刘勃舒艺术研究展”,全面展出了刘勃舒一生的临摹、创作、写生、手稿等各类作品约160幅,以及其各个时期的生活图片和重要的文献资料;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的“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上,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金冠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四顶凤冠,时隔64年“合璧”亮相;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展,以敦煌相关历史文物为载体, 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明交流和互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50周年纪念特展”,全面介绍了“出土文物展览”从队伍组建、展览筹备到开幕盛况以及巡展反响,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对外交流工作取得的新成就。
7月28日,2023中国国家画院年度学术论坛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举办。论坛以“关于当代书法评价标准与审美体系的讨论”为主题,近30位与会专家学者就书法评价有无标准、书法创作与大众书写、书法创新的边界与法度、传统书法的当代性转化等相关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引起书坛对于书法评价标准与书法审美水平的思考,對当代书法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思路、建议,并对厘清书法大众传播的概念和边界有所帮助。
献礼“一带一路” 谱写时代新篇
8月1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荣宝斋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开幕。本次展览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展出了由中国国家画院收藏的“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138件。为丰富展览内容,主办方还特别邀请了13位中国书法家协会历任主席、副主席及资深书法家的作品一并参展。“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首展)”充分发挥了中国国家画院在全国美术创作研究中的引领导向作用,用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美术作品描绘丝路历史,展示丝路精神,以此献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今年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场馆建设取得很多新成绩,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8月对外开放。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注重“思想高度、学术深度、人文温度”相统一,推出了“浙江一万年”通史展,以及青瓷、海洋、宋韵、书画、名人五个专题文化展,陈列各类文物4108件(套)。数字化展厅通过3D数字空间建模、数字孪生、实时云渲染等技术,推动数字文博创新融合发展。
鲁迅主题一直是各类展览的热点选题,8月15日,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了“为大众的艺术——鲁迅文物艺术品展”,展览分为“张国魂之现象”“起国人之美感”“冀美术家之出世”三部分,展现了鲁迅在美术方面卓越的艺术素养和美育意识,诠释了他为中国新兴版画所付出的心血和对民族精神的指引。
沈鹏离世,让人怀念。
中国故事 考古答卷
9月1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大型考古发现展“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开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多次就做好新时代的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溯源历史,寻脉中华,关心推动考古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前进方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考古发现取得丰硕成果。本次展览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系统汇集展示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生动讲述了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完整呈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坐落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延长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也在9月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掀起了新一轮博物馆抢票风潮。中国考古博物馆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建立的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基本陈列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也在9月开幕。
中国美术馆9月不仅举办了“美在融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还延续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之“墨韵文脉”的主题,举办了“墨韵文脉——辽宁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藏古代山水画展”;“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融·合”为主题,共有197件入选作品参加展览;9月17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13年的申遗夙愿。
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10月7日至8日在京召开。与以往相比,这次会议的名称增加了“文化”二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精神,促进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美术馆共同举办的“丹青赋彩新时代——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展”于10月20日在青岛市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分为“国之大者”“家园欢歌”“和合共生”“文脉千秋”四个篇章,集中展示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推出的代表性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多彩、艺术风格多样,力求展现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典型特征和整体风貌,以美术的形式展现新时代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壮丽画卷。
10月8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金石碑帖研究委员会承办的“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金石书法研究与创作系列展——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10月14日,“匠心独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50周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10月15日,“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三十年庆典在北京展览馆开幕;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在南昌开幕,在学术定位上积极探寻和提升了水彩、粉画的当代人文精神;10月28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美潇湘大型系列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现了“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的恢宏气象。
艺术创作展现长江精神 新馆、周年庆齐上阵
中国国家画院于今年4月就曾召开“守护好一江碧水——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项目”动员会。随后,中国国家画院携手地方画院艺术家相继前往湖南岳阳和保靖、四川泸州、湖北恩施、重庆等地开展采风写生活动。10月19日,中国国家画院联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岳阳市人民政府、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岳阳市美术馆和岳阳市书画院,举办了“守护好一江碧水——洞庭湖三年展”。11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守护好一江碧水——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共展出139件长江主题美术创作。随后,专家学者围绕“长江主题创作的语言与风格”“长江主题创作与当代主题美术创作”“主题性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等议题展开了探讨。12月16日,由“守护好一江碧水——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香港巡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此次香港巡展遴选了74件长江主题美术创作展出,为香港同胞展现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为香港与内地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助力。中国国家画院今年围绕“长江主题创作”的一系列展览,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国家画院和全国各地艺术家进行广泛交流合作的新图景,展现了长江流域文化建设的新成果,展现了长江沿线地区对习近平总书记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示的最新落实情况,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也让艺术创作真正回应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社会问题。
11月,深圳美术馆(新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都将积极推进海内外艺术交流,成为中国艺术走出去的“桥头堡”;
11月,西藏首个省级美术馆——西藏美术馆建成开馆,从空中俯瞰形如钥匙的美术馆伫立在雪域高原之上;
11月,中国美术学院迎来建校95周年,广州美术学院迎来建校70周年,尽管它们的办校规模和内涵在几十余的岁月中拓展了数十倍,却依然在不断回应着最根本的教育理想和艺术关怀;
11月,南京博物院迎来90周年庆,它用一场“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为我们呈现了一场90年与1万年的对话,讲述了自己90年的成长史。
保护文化遗产 推动艺术创作
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并强调“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在首届“良渚论坛”上,中外嘉宾畅所欲言、深入讨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嘉宾们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寶,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月15日,2023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了2023年以来的艺术创作工作,研究了制约艺术创作的突出问题,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12月,“国际修复联盟”在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浙江美术馆“中国传统经典系列”名家特展迎来了“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文质清华——2023年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师作品展暨教学研讨会”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