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娟,杨 浩,赖榆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405)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阐述了“三焦辨证”的学术创见,其中“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被普遍认为是中焦脾胃疾病的医治总则。“治中焦”即治脾胃疾病,“如衡”则要求治疗上需顺应脾胃阴阳、虚实、寒热、升降等属性及功能特点,选用恰当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以纠正脾胃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从而使二者趋于平衡,脏腑功能协调安和,最终恢复二者正常生理功能。
小儿易罹患脾胃疾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常于虚实、寒热中传变、转化或同时兼杂为病,病后常致气机失调,又易夹化痰、食、湿等多种病理产物,且疾病变化迅速,如同衡器一般,稍差分毫即生变化,因而二者的平衡状态极易被打破,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变生诸症。故调理小儿脾胃方面亦需从“治中焦如衡”,考量阴阳、虚实、寒热等偏颇,调和脾胃气机,使其趋于和调、平衡的状态得以正常发挥功能。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在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通过推拿中轻柔的推、摩、揉、运等手法就能够引发小儿的肌肤发生形变并被其感知,引发相应的反应,继而影响疾病的病势,以协调平衡,恢复脾胃稳态。据此,现基于“治中焦如衡”理论探讨推拿治疗小儿脾胃疾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载:“凡阴阳之要,阳固乃密,……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伤寒论》尤为重视和法,强调治疗需和调表里、阴阳、气血、营卫、寒热、脏腑气机等,并认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治中焦如衡”正是基于《内经》和《伤寒论》治病要求“和调”的理论基础,专为中焦脾胃疾病而设,通过和调脾胃使其趋于或达到平衡状态而发挥正常功能,是“和”法思想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宋·钱乙认为小儿脾胃特点异于成人,提出调治脾胃宜适乎寒温,“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1],并且重视脾胃升降,处处顾护脾胃的运化,使补中寓泻,补不碍滞,以和调助运为要。明·万密斋《幼科发挥》载“脾喜温而恶寒,胃喜清而恶热,故用药者偏寒则伤脾,偏热则伤胃也。制方之法,宜五味相济,四气俱备可也。”“大抵小儿易为虚实,调理但取其平,补泻无过其剂。”万氏认为小儿脾胃疾病的治疗须从“中和之道”,调理取平为度,补泻兼施。上述医家所言治法均要求“平”“和”,正是“治中焦如衡”应用于治疗小儿脾胃疾病的早期体现。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中亦是重视平和用药,认为小儿用药“稍呆则滞,稍重则伤”,需根据小儿疾病特点及药物偏性选用恰当的方药,用药适中,药味宜甘淡平和,热而不燥,凉而不寒,以求不滞不伤。现代医家江育仁教授[2]亦推崇“和法”治脾,认为“脾健贵在运”,小儿脾胃疾病的治疗需补运兼施,选方用药“以运为贵”“以和为要”。津沽脏腑推拿在治疗脾胃寒热虚实错杂症候时,也十分注重运用补泻兼施、寒温并用之法以纠偏颇,且重视斡旋脾胃升降之气,使脾升清、胃降浊各得其宜,恢复动态平衡,气化如常,功能和调。综上可知,历代医家在调理小儿脾胃疾病时观点一致,均重视“平和”“和调”之法的应用以恢复脾胃功能,“治中焦如衡”可谓前贤们应用“和”法宝贵经验基础上的沿袭。需要指出的是,“治中焦如衡”虽根植于“和”法,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和”法,其治法并非要求绝对的不偏不倚、中正平和[3],而是可以引申为一种纠偏调衡的治则,旨在纠正脾胃阴阳、虚实、寒热等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从而协调二者平衡,使脏腑功能安和,恢复正常功能。因此“治中焦如衡”不仅是“和”法的继承,也是“和”的进一步发挥。
运用推拿治疗小儿脾胃疾病时,遵“治中焦如衡”理论的指导,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消补兼施以归于衡、平调寒热以归于衡、斡旋升降以归于衡、和调情志以归于衡。
2.1 消补兼施以归于衡《伤寒杂病论》中提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叶天士认为“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4],二者生理功能有别,虚实病理变化也各有趋向,脾病多虚,胃病多实。明代医家万全尤重视小儿脾胃,指出小儿“脾常不足”“肠胃脆薄,谷气未充”[5],小儿脾胃虚弱是发病之根本,或因先天不足,或被病邪所伤,常致脾胃气虚、脾阳亏虚或脾胃阴虚,可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少华、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手足心热、便溏或完谷不化或干硬难解等症。又“脾薄而弱,乳食易伤”[6],且“小儿幼小无知,口腹是贪,父母娇爱,纵其所欲”[6],小儿饮食失节,脾虚失运,多易造成食滞内停、胃肠积滞等胃腑实证,临床多见患儿因饮食积滞而致腹胀腹痛、睡卧不安、口臭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酸臭如败卵、舌苔厚腻等症。然中焦失运,津液输布失常,水液停滞,又会内生痰、湿等实邪,症见咳嗽胸闷、纳呆呕恶、腹胀不舒、肢体困倦、大便不爽、便质粘腻等。食、痰、湿困阻中焦,进一步损伤脾胃,进而加重脾虚,造成虚实转化、相兼为患的恶性循环。因此,小儿脾胃所生病易虚易实,且虚实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故推拿在调理小儿脾胃虚实时宜消补兼施,“消”即指消除影响脾胃纳运之食、痰、湿等实邪,“补”则指健脾补虚助运以增强脾胃健运之功,以使泻而不伤正、补而不壅滞,协调脾胃虚实之偏颇,从而恢复脾胃健运之衡态。
对于虚多实少时,则当以治虚为主,补中寓消,不能壅补、碍补。小儿脾气虚弱,当以补益为主。《推拿抉微·推拿代药赋》言“大指脾面旋推,味是人参白术”,临床最常用补脾经以补益脾胃各类虚症,扶助后天之本,增强脾胃运化和吸收的功能;或以逆时针缓摩腹增强健脾益气之力,并常配合运板门以消食导滞,按揉脾胃俞、足三里以双向调节脾胃脏腑功能,使脾胃健运又不至壅补。对于脾阳亏虚,治疗最常取大热之法推三关以温补脾阳、散脾胃虚寒,按揉外劳宫以温中散寒,摩揉关元、推擦小腹以培补元气、温阳散寒,背部工字擦、上捏脊以升提阳气、温阳健脾等,并常配合具有清泻作用的退六腑以防温补太过。脾胃阴虚治疗时常取补肾经、按揉二马、按揉三阴交、摩揉涌泉以滋补阴液、养阴生津,取天河水、揉内劳宫以滋阴清热等。然补阴多易碍补,故常配合补脾经、揉板门以助运化。
对于实多虚少,当以消实为主,消中有补,在消导的同时兼顾健脾补虚。小儿脾胃疾病虽易兼夹积滞、痰湿等实邪,但本于脾虚。在消积方面,多取清脾经、清胃经以清泻中焦胃腑之积滞、消食导滞;揉板门、推四横纹为消食化积经典配穴,常合用以增强化积消滞之力;清大肠、揉天枢、推下七节骨以加强清导之力,可肃洁肠道、荡涤积滞以促排泻;又常配合补脾经、捏脊以助运化、和脾胃。祛痰湿则多取清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调节水液代谢;又以推三关与补脾经相配合,取其温运又化气行水之功;开璇玑以通调三焦,条畅水道,健脾增强水液运化功能,使痰湿之邪有路可出;清大肠、清小肠以分清别浊、利水祛湿。
如钱俊辉[7]认为小儿伤食泻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脾胃虚弱为根本内因,宿食停滞则是标实之弊,采用“十步”推拿法治疗小儿伤食泄,选用补脾经,板门推向横纹,清大肠,揉腹,揉足三里,点揉脾俞、胃俞、三焦俞,推下七节骨,按揉龟尾,捏脊,横擦腰骶部等推拿手法,其中以补脾经、揉腹、揉足三里、点揉脾胃俞助脾健运、消食导滞;又以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按揉龟尾泻热通便、荡涤肠腑积滞,全方共奏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调衡脾胃虚实,效果明显。
2.2 平调寒热以归于衡 人身之脾脏胃腑对寒热的喜恶不同,《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脾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胃为“阳明阳土,得阴自安”。由于脾胃生理特性的差异,其病机属性又有不同。《伤寒杂病论》中提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脾属太阴湿土,易虚、易寒,常进展为中焦“寒化”的病机,多生虚寒病症。《诸病源候论·腹痛病诸侯》载:“腹痛者,因脏腑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灵枢·五邪》也提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小儿脾病多虚,虚则易生寒,另患儿腹部中寒或过食生冷等亦会引起脾阳受损,以致阳不暖土,虚寒内生,寒气凝滞而出现胃腹冷痛、喜温喜按、肠鸣、便溏、下利清谷等症状;而胃属阳明阳土,易实、易热,往往造成中焦“热化”的病机,多生实热病症。小儿或嗜食煎炸厚味,或感受热毒邪气,运化不及致中焦壅滞,而小儿胃阳相对旺盛,积滞易从阳化热,常致胃脘灼热、口臭、呕吐、大便秘结等症状。而脾胃互为表里,寒与热之间常相互影响转化,互相转化,故纯寒性或纯热性病变较为少见,多为寒热错杂证候。
治疗上虽有“疗寒以热、疗热以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但恐纯温热升散助火,又畏纯寒凉清泻伤及脾阳,因此在应用推拿调理小儿脾胃时宜辨寒热轻重,权衡寒热主次,谨守“治中焦如衡”准则,治疗当选取寒热平调的推拿手法以纠脾胃寒热之偏颇,一如张景岳所言“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8],用相反相成的手法以使错杂之寒热得以分解,使寒温适中,脾胃无伤得以归于平衡。
《幼科铁镜·推拿代药赋》载:“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推三关与退六腑分别为大热、大凉之法,治疗脾胃疾病时常将两者配伍使用,佐制其偏寒偏热之性,起到和调寒热之效。《小儿推拿广意·卷中·腹痛门》载“热腹痛者,乃时痛时止是也,暑月最多”治法选用“三关、六腑、推脾土、分阴重阳轻……”。《推拿仙术》言:“凡男女有恙俱由于阴阳寒热之失调也,故医者当先为之分阴阳;次即为之推三关、退六腑,……如寒多则宜热之,多分阳边与推三关,热多则宜凉之,多分阴边与退六腑……”以上治疗根据寒热之轻重调整以三关六腑、分阴阳的配伍比例,以起到寒热平调、相互制约的作用。此外,消积泻滞的手法多兼有清热之功,如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推下七节骨等均具有清泻热邪之用,故在清泻实热积滞时,常消导中寓有清热之意,尚可清热纠偏而调衡。脾胃阳虚所取推三关、揉外劳宫、摩揉关元、推擦小腹、上捏脊等温补脾阳之法,也寓有温热疗寒以纠偏调衡之意,均旨在调理脾胃寒热协调以如衡。
如孙重山流派在治疗小儿呕吐时区分热吐与寒吐,手法的选择上重视和调脾胃之寒热,其中治疗热吐时,以清热消滞、降逆止呕为主,选用分手阴阳、少推三关、多退六腑、清脾经、运内劳宫、水底捞明月、运土入水、运八卦、按弦走搓摩等手法;在治疗寒吐时,则以温脾健运、调中止呕为主,选用分手阴阳、多推三关、少退六腑、补脾经、揉中脘、掐足三里、运八卦、天门入虎口、按弦走搓摩等手法[9]。邵瑛采用独创“三六和元”推拿法[10-11],该法以大寒之法退六腑与大热之法推三关1:1 配伍使用,寒热兼用,温补而不壅滞,泄热而不伤正,以起到平调寒热、阴阳和调的作用,在治疗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时,配伍其他推拿手法使用可起到良好效果。
2.3 斡旋升降以归于衡 何梦瑶《医碥》云“脾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且“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宜升以输布水谷精微至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并保证脏器位置的恒定;胃气宜降以消化饮食物并向下排泄糟粕不致留积之患,二者各司纳运升降之职,相辅相成,以保证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糟粕排出,并维持全身气机升降的稳态。《临证指南医案》强调“脾胃之病……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脾胃升降协调才能正常纳化。无论脾胃寒热虚实之症,均影响脾胃运化,并可导致脾胃升降功能的失调。如若小儿脾胃失运,则致枢机不利,气机升降乖戾,逆乱无衡,变生诸疾,如《内经》所言:“清气在下,则生飨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互干壅滞中焦,致脾胃失衡。临床上小儿脾气不升可见头目眩晕、肢倦乏力、泄泻、腹胀等不适,胃气不降可见呕吐、嗳气、呃逆、便秘、咳嗽等症状。
应用推拿治疗时当顾护脾胃气机之升降,治脾宜升,治胃宜降,然升不可太过,降不可太猛。如《脾胃论》云“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治宜升中有降、降中寓升才能使气机升降不息,以归于动态平衡,恢复脾胃枢纽的调衡作用。
顺运内八卦其气为升,可升提中气,逆运内八卦其气为降,能降能平,可下降气机,二者合用可平衡阴阳、通调气机、升清降浊,使气行无滞,周行通畅;膻中为气海,是理气之要穴,按揉之可畅调周身气机、理气通滞;板门为脾胃之门,揉之可通调上下之气机;推上七节骨可升阳止泻,推下七节骨可泻下通便,二者相反相成;上捏脊可升提阳气、升阳举陷,下捏脊则可滋阴清热,二者合用以协调阴阳、和调脏腑;抱肚法通过对胸腹的挤压,配合小儿呼吸,以达宣上、畅中、通下之效,可遍历三焦,通调三焦之气。以上手法均可起到斡旋升降之效,用以调运脾胃枢纽,运达上下之气,权衡制约升降,使升降有度,不至逆乱为病,以维持气机升降的平衡。
如何贤芬等[12]认为扶土以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是治疗小儿厌食的关键,在对厌食症患儿行“扶土调枢”推拿干预时,以三大法为要:脾升法、胃降法及和法,其中脾升法包含补脾经、推三关和运内八卦,以健运脾胃,恢复脾升清的功能;胃降法包含清板门、清胃经和清大肠,以清降肠腑积滞,疏通中下焦之气机;推四横纹,揉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则是和法的体现,以健运脾胃、和调气血。全方升降同调,消补兼施,扶助脾胃功能以调治厌食症状,效果明显。张慧等[13]以黄元御教授“培中气、重升降”的思想为指导,应用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其中选取补肺经以肃降肺气、清肝经以疏肝助升发等手法使气机升降调和、周流顺畅,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患儿大便性状及次数,安全有效。
2.4 和调情志以归于衡《血证论》载:“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东垣曰:“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14]肝气条达,疏泄正常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得以环流贯通,且有助于维持脾胃正常的升清降浊,是调节中焦稳态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可保证胆汁的化生疏泄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然小儿“肝常有余”,加之现今小儿多恃宠而骄,逆其所想或不遂其愿则哭闹不止;又或学习压力大,家伙期望值过高以致小儿心理负担重等原因,造成小儿情志失畅,易致肝气郁结。脾胃所生病,常与情志相关。小儿本脾土虚弱,若肝气疏泄失常,则易致肝木凌弱乘犯脾土,此木旺土虚也。《类证治裁》载:“肝木性升散,不受遏抑,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逆也。”肝木横逆攻伐中焦,致使脾胃气机逆乱,升降失常,出现情志暴躁、纳差、胃脘疼痛、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
因此小儿脾胃疾病不能忽略心理因素的影响,治疗上应和调小儿情志,藉疏肝以调理脾胃功能,使中焦归于平衡。
常以清肝经、平推肝经或搓摩胁肋疏肝行气、调畅气机;下推膻中以顺气理气;横擦肝胆俞令热以调畅肝胆气机、疏肝理气;心肝同清,捣小天心,摩囟门,摩涌泉,配合按揉心俞、肝俞、胆俞以清利肝胆、宁心安神;掐揉太冲、心经以清肝、宁心除烦;扫散少阳经(双手十指呈爪状扫散头之两侧)以疏肝胆、利头目。以上手法均可起到疏肝理气、和调情志的作用,使木郁得以调畅,脾胃运转如常,从而维护中焦升清降浊的协调平衡。
如陈梅兰等[15]应用导滞通便推拿法治疗小儿实证便秘时,取搓摩胁肋的方法以疏肝行气促排便,患儿便秘症状明显好转,且睡眠不安及心烦的症状也得到缓解。李桂华等[16]治疗厌食症患儿时,以捏脊、摩腹、推脾为核心推拿方,针对肝气犯胃型患儿,加指推肝经(自章门穴推至急脉穴)、平肝经、搓摩胁肋以疏肝消郁、理气和中。
《幼科发挥》云:“调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调理脾胃、维持中焦的平衡稳态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小儿推拿遵循“治中焦如衡”,根据小儿脾胃疾病的具体情况不同,辨明主次矛盾,通过消补兼施、平调寒热、斡旋升降、和调情志等方法以纠正偏颇失调的脾胃,恢复其平衡,使其正常发挥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小儿脾胃疾病的目的。但需指出的是,由于小儿神气怯弱,易于感触,对外界的刺激敏感度高、传递快、反应快,继而在脾胃疾病的发展上极易产生变化,故在维持二者平衡方面,追求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平衡状态,以使小儿脾胃在动态的稳定中正常发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