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达,王 静,陶 冶,张燕鸣,黄艳芳,黄 伟*
1.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昆明 650214;2.云南省饲料工业协会,昆明 650201
玉米胚部较大,呼吸作用与稻谷和小麦相比较强,因此玉米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更易发生霉变。玉米含水量相对较高,若干燥不充分也会导致玉米发生霉变,在玉米种植、收割、储存和生产加工过程中污染霉菌毒素[1]。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和阴雨时节,玉米中的霉菌会迅速滋生,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2-3]。霉菌毒素通过玉米进入食物链危害畜禽健康,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食品安全,所以饲用原料玉米的霉变已然成为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4-5]。
霉菌毒素使畜禽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破坏畜禽生殖系统,降低甚至使其丧失生育能力,严重者会因此流产乃至死亡等,严重影响了畜禽健康,进而危害人体[6-8]。霉菌毒素肉眼不可见,即使有些看上去比较“好”的玉米,也可能已被霉菌毒素污染。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调查,世界上每年有25%的粮食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这些霉菌毒素又通过用饲料、谷物等喂养的畜禽所提供的动物产品及副产品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9]。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霉等真菌产生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次级代谢物。王有明[10]提到黄曲霉菌繁殖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4~30 ℃。呕吐毒素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的一种,广泛存在于玉米等谷类农作物中。呕吐毒素毒性大,污染范围广,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污染率[11-12]。玉米赤霉烯酮又称为F-2毒素,具有雌性激素的作用,在低温(8~14 ℃)下极易滋生,且它本身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极易溶于有机溶剂[13]。
云南省养殖历史悠久,但因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导致云南省处于重度霉菌毒素污染区[14-15]。养殖业对饲料的需求量增大,而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占据饲料的60%,素有“饲料之王”的美称,应严格控制玉米霉菌毒素污染[16]。就云南本地而言,对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因此调查2020年云南不同规模饲料企业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分析企业不同季节不同来源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数据,以期得出云南省饲用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和污染规律。
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云南饲料企业的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对象为云南省东部、西部、南部和中部的120 家不同规模的饲料企业。根据调查数据获得云南不同地区的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并分析出各地霉菌污染的程度。
首先,由云南省饲料工业协会设计出关于饲料企业玉米霉变情况、处理措施的问卷,并就调查目的、方法、指标等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于2021年1月发放调查问卷120 份;其次,调查人员直接与受访者面谈,现场填写调查问卷;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审核,得到有效问卷106 份,有效回收率88.33%。
本次调查的106 家饲料企业中,75.47%的企业主要生产粉料与颗粒料,15.09%的企业主要生产粉料,生产颗粒料的饲料企业占9.44%。本次调查的饲料企业中,约21.7%的企业使用的原料玉米来源于云南本地,约78.3%的企业原料玉米来源于省外。
1)不同规模饲料企业每日使用玉米量和检测情况。调查的饲料企业中,19.82%的饲料企业平均每天使用≤5 t 原料玉米,36.79%的饲料企业平均每天使用>5 t、≤50 t 原料玉米,22.64%的饲料企业平均每天使用>50 t、≤100 t 原料玉米,使用100 t以上的饲料企业占20.75%。这些饲料企业中,96.23%的饲料企业会在收购玉米时检测其霉变污染情况;仅有3.77%的饲料企业表示在买玉米时不会进行检测。
2)环境因素对玉米霉变的影响。调查显示,94.34%的饲料企业因购入玉米地区不同,玉米霉菌污染种类也不同;5.66%的企业收购到的不同地区玉米,霉菌污染的霉菌毒素种类是相同的。说明不同地区污染原料玉米霉菌毒素种类不一致,但也可能因为气候、温度的原因导致霉菌毒素种类相同,不同霉菌毒素污染率受地区、气候、温差等影响。
3)不同霉变程度的玉米使用情况。调查的饲料企业中,90.56%的企业每天生产饲料所使用的玉米霉菌污染程度在5%及以下,9.44%的企业玉米霉菌污染程度在6%~15%,说明玉米污染虽然很普遍,但多数企业还是能够严格控制在5%及以下。
4)饲料企业使用霉变玉米的影响及措施。关于饲料企业是否支持使用霉变玉米这一问题,81.13%的饲料企业不支持使用霉变玉米,16.04%的公司对是否使用霉变玉米态度不明确,表示无可奈何,而仅有2.83%的饲料企业支持使用霉变玉米。使用霉变玉米对养殖场的畜禽健康成长和饲料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应给予注意。
调查的饲料企业中,99.06%的饲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霉变玉米,会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霉变玉米,而0.94%的饲料企业表示不做处理。
5)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饲料企业中,94.43%的企业使用的玉米会同时受到2 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仅有5.66%的企业使用的玉米受到2 种以下霉菌毒素污染。
污染最高的2 种霉菌是黄曲霉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占22.64%,玉米赤霉烯酮与呕吐毒素污染占16.98%,呕吐毒素与黄曲霉毒素污染占15.09%,3 种毒素共同污染玉米现象最高占45.28%。在饲料及养殖中尤其要注意对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防控。
调查的饲料企业中,49.05%的企业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38.68%的企业是呕吐毒素,10.38%的企业是赤霉烯酮,其他霉菌毒素污染玉米最少,仅占1.89%。目前污染玉米最严重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其次是呕吐毒素,最后是赤霉烯酮,要对这几种霉菌毒素予以极大关注。
6)2020年与往年霉菌污染情况比较。在调查的饲料企业中,69.81%的企业2020年原料玉米霉菌污染与往年相比没有减轻,30.19%的企业有所缓和。2020年云南本地饲料企业中原料玉米霉菌污染仍然很严重,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玉米霉菌污染的防控力度,给畜禽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1)不同规模企业霉菌污染情况。调查的饲料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占12.26%,中等规模企业占87.74%。小、中规模企业玉米霉菌污染程度一般的占比最大,分别为62.37%、62.54%;原料玉米几乎无污染的小、中规模企业分别为20.43%、23.08%;污染严重的小、中规模企业分别为8.60%、15.38%;污染较严重的小规模企业有1 家。
2)不同季度对原料玉米霉菌污染的影响。调查的饲料企业中,70.59%的企业在7-9月份原料玉米霉菌污染较为严重,17.65%的企业在4-6月份玉米霉菌污染较为严重,5.88%的企业在1-3月份、10-12月份玉米霉菌污染严重。因此,在7-9月份应特别重视玉米霉菌污染防控。
霉菌毒素对畜禽危害性极大,不论是家禽还是家畜,在食入一定剂量的霉菌毒素时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影响其生产性能,例如降低鸡产蛋率、影响牛产奶质量、影响畜禽的肉品质等。本次调查的饲料企业,所生产的饲料主要提供给猪,其次是鸡,然后是牛,其他动物占比较少。
黄曲霉毒素主要感染仔猪和架子猪。猪食入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后会出现成长受阻、肝中毒的临床反应,从而引起肝损害、肝坏死、胆管增生现象[17-18]。黄曲霉毒素目前广泛存在于原料玉米中,严重影响饲料口感,导致猪食欲下降,体重不增反减,严重的甚至会死亡,这对养猪场来说是十分不利的。玉米赤霉烯酮主要感染母猪。赤霉烯酮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可以使母猪出现不规律发情现象,假发情率上升、配种成功率降低,甚至还会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早产和产木乃伊胎等[19]。呕吐毒素中毒的猪会出现呕吐、流口水,消化道出血,脊柱对称性出血红斑,耳根发炎,稀泻等症状,从而使猪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甚至死亡。
调查显示,目前饲料企业污染最为严重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其次是呕吐毒素,最后是赤霉烯酮,且原料玉米同时受到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这与丁燕玲等[20]的检测结果一致,但不同年限、不同季节玉米霉菌污染率不相同,这可能与近年来的降雨量和气候温湿度等相关。调查发现,在秋雨绵绵时节,玉米易发生霉变,并且玉米在潮湿、阴暗的仓库也易发生霉变。建议饲料企业在购入玉米时要检测霉菌毒素超标率、玉米水分等,将未干燥的玉米晒干并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要定期检查,周转周期要快,避免玉米堆积过多产生高热导致玉米霉变。
2020年云南省玉米霉菌毒素污染依然很严重,虽大部分饲料企业将玉米霉变率控制在5%及以下,但防控力度依然不够,还需加强。霉变玉米中一般存在多种霉菌毒素共同污染,污染原料玉米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其次是呕吐毒素,最后是赤霉烯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原料玉米霉菌污染率及霉菌种类不相同,环境因素对玉米霉菌污染影响重大,要予以重视。2020年与往年相比,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率基本没有减轻,这对饲料企业、养殖户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要加强对玉米霉菌毒素污染防控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