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亮,艾美伶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上海 2002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队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骨干力量,其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文件对规范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引领作用[1]。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书院制日益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而,基于书院制育人的特殊背景,如何准确把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和角色使命,进而探究其纵深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当前书院制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需要共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书院制依托社区制、导师制、通识教育、养成教育、大类培养、双院协同等育人举措,从人员、时间、空间三个维度调整、聚集和优化各类育人要素,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导学相长、专博兼具、全面发展的全新育人模式,其精神内核和育人逻辑与“三全育人”提倡构建全时空、全领域、全要素的协同育人体系不谋而合。当前,书院制主动对标“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全面融入“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打造以辅导员为主体工作的骨干力量,将书院全人教育理念与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深度融合,努力将书院建设为立德树人的育人阵地、教学相长的温暖家园、全面发展的成长沃土、精细管理的综合平台,已经成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落地平台,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时时为功、久久为功,处处着力、处处有力具有重要意义。
书院制育人模式承古续今、融通中外,与我国高校应对大类招生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通识教育升级、管理服务协同等现实办学需要紧密结合,展现出强大的内在生命力。以中办和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 年)首次写入“探索书院制模式”为标志,书院制办学已经从少数高校的自由探索发展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导向。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 年12 月,我国共有101 所高校成立了328 家书院。
在书院制建设的过程中,辅导员队伍通常是书院直属调度的工作团队,承担着书院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和事务,是书院制的管理者、建设者和贡献者,扮演着书院制育人的中坚力量和改革先锋的作用。如果说书院是“场”,那么辅导员就是营造这个“场”背后“最可爱的人”,他们发挥着协同各种育人要素的“关键枢纽”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水平,客观为书院制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只有队伍“精”,才能育人“赢”,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与书院制改革发展协同共生,以辅导员队伍建设助推书院融入和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创新书院制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书院制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学工队伍涵盖辅导员、班主任、共青团干部、心理咨询和勤助指导教师等多方面的工作力量,其中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人,处在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 号)开宗明义,阐明“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系统梳理高校辅导员包括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等在内的九大工作职责,并明确提出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3]。从学工队伍建设的角度来看,书院制作为一个改革的系统工程,需要将辅导员队伍力量从“散点分布式”向“书院集结式”转换。相较于传统系科建制下的辅导员工作机制,书院制在学校和学院中间的工作地带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育人平台。书院制以育人平台之“广”对接队伍发展之“需”,贯通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辅导员职业发展阶段,助力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持续发展,是书院制背景下持续加强学工队伍建设的不懈追求。
辅导员队伍组建的历史可以回溯至1952 年9 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要求全国高校“应有准备地在校内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其名称可称为政治辅导处。政治辅导处设主任一人,辅导员若干人,在校长领导下进行工作”。由此可见,辅导员岗位设立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政治领导。新修订的教育部令第43 号也将“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确定为辅导员的首要职责和核心能力,并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的第一身份属性。
毋庸置疑的是,辅导员队伍长期以来立足基层岗位、矢志育人奉献,已经成长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但也要清醒地注意到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体制下,这支队伍还存在学科背景较杂、理论水平较弱,学生事务繁重、思政深度不够,角色定位分散、专业能力不足,地位相对边缘、职业后劲不足等问题。一个典型的场景就是在以学术、科研为导向的专业院系中,仅有1~3 个辅导员,他们相对处于边缘地位,很多辅导员往往要身兼行政、人事、组织、教辅、外事等数项工作,每日疲于应付繁重的行政事务和学生事务,成为所谓的“多面手”和“万金油”,但思想政治工作只能点到为止、纵深不足[4]。书院制为辅导员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使命提供了良好的场域优势、团队优势和平台优势。书院往往按照专业、行业等特点统合管理学生,依托大体量的学生基础而集合起一支辅导员队伍,有助于发挥团队作战的协同效应,将思想引领的根本属性落实落细,充分实现“专业的人专心做专业的事”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1]。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形势、工作环境、对象特征和内容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00 后网络原住民”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本科生的主体,他们通常具有思想观念开放、自我意识较强、价值取向多元、追求个性发展、处世态度理性等时代特征。如果辅导员还依照以往的旧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获得预期的育人效果[5]。
事实上,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履行自身使命职责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工作模式的自我革新。先后经历了“教育-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当前正在进入到“教育-管理-服务-发展”模式。学生工作的内容要从“教育管理学生”延伸至“引领学生发展”,学生工作的方法要从“权威命令管理”延伸至“引领陪伴指导”,学生工作对象由“被动接受者”延伸至“主动参与者”,学生工作者从“一般教育管理者”延伸至“三全育人推动者”。而以上这种自我革新和延伸,单凭一己的觉悟和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靠团体的自觉和创新才能实现。相较学校层面辅导员人数太多(通常100~200 人)、学院层面辅导员人数过少而言(通常1~3 人),书院制下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工团队人数适中(小则5~10 人,大则10~20 人),可以组成一个体量适当、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随时随地能协作配合的“战斗集体”。这个“集体”能够有组织地推动辅导员队伍及时更新育人理念、调整工作目标、改良方式方法、创新内容体系,进而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书院制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目前越来越受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青睐。书院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促进大类与分流相结合、智育与德育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协同、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育人格局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高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指出新的方向。
近年来在部分高校实践经验基础上,教育部的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书院制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包括:一是着眼于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二是着眼于拔尖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开展“三制”(书院制、学分制、导师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是着眼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服务,让书院与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相结合,把各类育人力量压实到管理服务学生一线,将园区打造为多元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如何以书院为载体牵引育人师资、育人资源、育人功能在书院一线汇合,推动各类育人力量向学生课余时间及生活空间延伸,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书院经验,亟需辅导员队伍进行深入探索。从书院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来看,不论是涉及学校体制机制改革、拔尖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学生管理服务,都离不开辅导员队伍的参与。从书院辅导员的工作实践来看,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要义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书院建设联系十分紧密,两者在育人方向上同向同行、在育人场地上相互支撑、在育人功能上有效耦合,有助于深化对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育人新模式建设。
书院制通过建立集中住宿社区为师生开展各种活动等提供空间场所、运营服务等各种条件支持,营造一个与第一课堂互补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资源共享的公共空间,为包括辅导员工作在内的育人工作构建学生可以自然而然、随时随地融入的“育人场域”。一是精心设计改造,升级社区物理空间。在学生生活园区内通过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学生共享生活空间。这个空间要超越一般学生寝室的功能,通过建设书院辅导员办公室、导师工作室、心理和生涯咨询室、多功能活动室、研讨室、图书室、洗衣房、一站式物业服务中心等为学习生活提供温暖便利的场域。二是强化素质养成,注重社区自主管理。实施不同专业学生混合居住,鼓励不同背景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充分利用书院社区化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书院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社团组织的建设,组织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此加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以社区讲堂、班团活动、学术研讨、生涯咨询等为抓手,在社区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育人氛围。三是解锁双重空间,升级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在社区空间中升级文化建设,通过楼宇文化、空间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占领日常生活主阵地,提升日常隐形教育、浸润教育的效度;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网络工作室等媒介和载体,强化网络阵地建设、讲好微言微语,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辅导员工作格局,推动辅导员思政工作往寝室走、往网上走、往心里走,打造全景式、精准化、专业型的社区思政新格局。
辅导员通常按照1∶200 配备,书院制下的辅导员一般需要常驻学生生活园区办公,为学生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但事实上,单靠辅导员个人有限的能力和精力,不可能高质量完成辅导员工作职责。因此,辅导员开展工作时,既要善于凝聚各方面育人师资的力量,又要善于将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一是配强专业导师,强化双院协同。拥有一支懂学术、善教育、爱学生的专业导师队伍,是书院制下打通育人壁垒、强化双院协同的重要支撑,更是建构师生学习生活共同体的根本。以辅导员为纽带串联起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导师,组织专业导师每周到书院与学生展开面对面交流,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习、生活和成长共同体,有效弥合书院制下一、二课堂之间的育人真空。二是组建学生导师,注重朋辈教育。书院制注重为学生营造“家”的感觉,鼓励所有书院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书院的建设、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辅导员可通过选拔部分高年级优秀学子为学生导师,重点对新生适应、日常学习与生涯发展等进行团队指导和精准帮扶,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三是聚合多元导师,促进同频共振。辅导员以导师制度为纽带,常态化、制度化地协同包括专业导师、班主任、党政干部、社会导师、朋辈导师在内的各种育人力量,可以汲取各向度的优势资源,打造辅导员工作的“航母舰队”,营造辅导员个人专属的“三全育人”生态圈。
书院通常推行条块结合的“矩阵制”管理模式,将横向职能和纵向群体管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辅导员身上,让辅导员间形成一个一岗双责、相互支撑的工作格局,对于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能配置模式,整合优化办学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实行一岗双责,构建职能矩阵。书院辅导员除了负责某一专业或年级学生群体的管理外,还要承担某一育人模块的指导工作,这从客观上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条块结合的工作模式能够让辅导员在班团管理“种好责任田”的同时,抛开一些繁杂事务的影响,专心致志深耕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守好一段渠”。二是立足班团建设,夯实发展基础。辅导员是学生和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班级团支部管理的教育者和指导者,班级团支部建设在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书院制下辅导员能够充分利用书院平台,在班团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三是聚焦工作职能,突出个人专长。在班团建设的基础上,辅导员还可以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兴趣特长和生涯愿景,承担某项具体工作职能,例如党团建设、学业指导、生涯发展、心理健康、社区管理、资助育人、网络思政、科创实践、文化育人、体美劳教育等,可以做到“术业有专攻”,做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品牌。
书院制下辅导员队伍能够聚集为一个团体,有利于探索以功能划分的扁平化学生工作体系,通过一体多面的制度设计、横纵交叉的管理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素质养成和综合全面发展[1]。一是培养体系完整,塑造职业规范。相较专业院系而言,书院工作重心聚焦学生工作,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聘用、考核、激励机制设计和落实都更为规范和精细。特别是对于新入职辅导员来说,在书院制模式下从事学生工作,有利于形成具有书院特色的辅导员职业规范,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能力。二是注重培训轮岗,加速职业发展。书院能够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团队优势,针对老中青辅导员制定分级分类的发展方案,构建日常培训、专题培训、技能培训、进阶培训等研修培训体系和辅导员轮岗制度,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注重团队协作,打造标杆典型。书院制下辅导员团队便于形成“老中青”梯队搭配,团体内部不同成长阶段辅导员发展需求能够互补,通过“老带新”“研培教”等途径加强辅导员间的经验传递和交流;通过打造辅导员典型人物等树立专家型辅导员画像,引领年轻辅导员树立职业志向、借鉴职业经验、补齐职业短板,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