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象征中的社会化:晋东南地区“开锁”仪式的人类学研究

2023-04-15 16:05马伟华郭怡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舅舅仪式个体

马伟华,郭怡敏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成员的年龄增长,往往蕴含着特定的社会意义,相应的成长阶段总会被赋予不同的角色特征。在此过程中,社会个体通过具体的仪式完成了社会身份、生命状态的转变,例如成年礼、婚礼、葬礼等,这些特定的人生仪礼对应着社会成员在不同阶段的人生轨迹。“开锁”礼在中国不同地区广泛流传,是各个地域千百年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成年礼,其赋予个体自然生命以社会意义,通过一系列仪式传递着当地社会的文化认同,亲朋好友的参与使得“开锁”礼更加意蕴深长。

自人类学诞生以来,有关仪式的研究一直是热点主题,涂尔干(Émile Durkheim)、莫斯(Marcel Mauss)、利奇(Edmund Leach)、特纳(Victor Turner)、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等人都对仪式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等人将仪式与神话关联到一起,认为仪式是神话的表演与描述,二者相互交融;而克拉克洪(Clyde K.M.Kluckhohn)则主张仪式与神话在相互交叉中彼此独立;涂尔干、特纳等人认为仪式是宗教的组成部分,对仪式进行研究要首先明确其所处的结构性位置,特别要关注仪式的象征与指示功能。①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通过仪式(Rites of Passage)”的出现标志着学者们更加关注对仪式的技术性、实用性等方面的探讨。“通过仪式”是推动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工具,一方面,个体经过“通过仪式”的考验与磨砺对身份与义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②Blumenkrantz,David G.,and Kathryn L.Hong.“Coming of age and awakening to spiritu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rites of passage.”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2008.118(2008):97.另一方面,个体与社区共同体的关联,借助这一场域得以凸显。人们通过义务型、互惠性的送礼为受礼者祈福,实现维系社会关系、亲属关系的功能。③Khattri,Man Bahadur.“Rites of Passage:Flow of Gifts.”Dhaulagiri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4(2010):111-128.

国内学者对于“开锁”仪式的研究,大多基于一定的田野调查资料,在描述仪式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象征意义的解读。例如,林继富等人从家庭记忆、个体记忆双重载体出发,探讨了“开锁”仪式在保佑个体、延续家族、凝聚社区等方面的具体作用。④林继富,闫静:《生命实践记忆的文化建构——基于井陉县大梁江村“开锁儿”仪式的讨论》,《思想战线》2021年第1期。唐魁玉等人分析了仪式中物质符号与意识结构的象征内涵,挖掘了“开锁”仪式中蕴含的祖先崇拜、男女有别、长幼尊卑等文化意蕴。⑤唐魁玉,靳含静:《“圆锁礼”仪式象征研究——以山西长子县丹朱镇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还有研究者注意到现代化潮流逐渐影响了“开锁”仪式的举办规模、仪式内容、习俗意蕴。大部分成果倾向于从社会记忆、仪式象征等视角来解读开锁仪式背后的文化事项,较少借用人类学“通过仪式”的相关理论,来对这一习俗展现出的特殊意义及其呈现的社会功能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试以山西省晋东南地区(主要包括晋城、长治两市)为例,从器物准备、仪式过程等内容出发,探讨开锁仪式中的个体生命实践、集体社会实践、亲属关系结构等问题。2021年1月到2月,笔者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常店村对当地的开锁仪式进行了田野调查,发现“开锁”礼在当地社会成员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该习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面对这样的文化事项,本文试图探讨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仪式如何使个体获取对生命与社会的感知;“开锁”礼中呈现出怎样的角色特征,“开锁”礼生生不息地流传如何建构以亲属互动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开锁”的系统性象征:通过仪式的文化呈现

“开锁”礼,又称“圆锁”“过十三”,是晋东南地区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成年礼,标志着个体从孩童向成人的身份转变,家长通常在孩子13岁时为其举办“开锁”仪式。在一些家庭,假如两个孩子相隔两岁,则会在年纪较小的孩子13岁时为二人合办一场开锁礼。受“男尊女卑”等观念的影响,女子不一定在13岁或15岁时举办,可以延迟至结婚前再补办。在“开锁”礼的具体规则中,家中长子或长女必须“大办”,即仪式过程必须包括宴请宾客等内容。之后的孩子可以选择“小办”,家长需要操办祭祀活动,但无需宴请宾客。一般情况下,主事家庭通常在正月初六至十四之间,任选一天举办“开锁”仪式。选择这样的时间节点,主要源于这期间外出的人们纷纷回乡过年,前来参加的宾客更为齐全,人多热闹的氛围较为浓厚,孩子可以获得更多亲友的祝福。有时候家长也会选择孩子生日当天举办,这样能够增添一层欢喜的意味。过去基本上都是在家里招待前来参礼的亲友,如今为了待客方便,在家中举办祭祀仪式后,主人家往往选择在附近的饭店宴请宾客。晋东南地区的人们将“开锁”礼视作为子女尽心意的表达工具,在家族老人的监管以及其他社会机制的规约下,尽管“开锁”礼的内容在时代变迁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形式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

“开锁”礼流传至今,逐渐成为个体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失的活动。一位访谈对象这样说:“即使在‘文革’时期,‘开锁’也未曾中断,人们会省去宴请宾客的环节,在家偷偷地祭祀祖先与神明,为子女‘圆锁’与祈福”。笔者曾努力探寻“开锁”的起源时间、举办意义等问题,受访者们往往很难给出答案。有人这样回答:“‘开锁’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孩子长到十三,必须告知祖先和神明;‘开锁’是为了给孩子开窍,如果以前孩子脑袋不灵光、学习不好,那就给他‘开个锁’,把他敲醒”。

在举办“开锁礼”前的一段时间,长辈们开始准备各种必需的物品。象征着枷锁与禁忌的“花枷”,是用麦秆或高粱秆制作而成的圆形枷,外层包有五颜六色的彩纸,一共有78根秆,每六根一面,编织成十三面,最后制成六角形。标识孩子年龄的铜钱链,一共13枚,从孩子出生起,一年编入一枚,直至孩子十三岁时制成。饱含长辈祝福的“羊”造型面食(以下简称“面羊”),上面描绘有“锁”“花”等图案。这些“面羊”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姨妈、叔叔伯父、婶婶姑姑等血亲所赠。每人赠送一只“面羊”,每个“面羊”放在三个小花卷之上,一个一个摞起来。一层“面羊”、一层小花卷,顶端放置石榴状的面食,孩子有多少长辈就有多少只“面羊”。放置水果、蔬菜、油炸食品、糕点等各种物品的贡桌,可以分为大小两种,大桌可放24盘,小桌可放12盘,大小由主人家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开锁礼”从祭祀开始,在屋内设香炉,祭拜神明。父母上香、叩拜之后,由孩子的奶奶将“花枷”、新锁、铜钱戴在孩子脖子上。挂锁完成后,由舅舅将孩子牵至庭院内。庭院内摆有一个大型的祭祀台,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道神之位”,祭祀桌上放置“羊”、贡品、香、香炉等物。孩子跪于供桌前,被锁链绑在供桌一角。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姥姥姥爷、姑姑姨母、姑父姨父等长辈依次上香,象征性地开一下孩子身上的锁。长辈们开锁完毕后,由舅舅最后把锁打开,将锁链取下,再把孩子身上的“花伽”、铜钱卸下,随后拿着系有红布条的扫帚驱赶孩子,顺时针、逆时针各3圈,共打孩子6下。最后,孩子母亲在屋内喊出让孩子归家的话语,小孩跑回门口,吃3口馒头,祭祀环节暂时告一段落。

待“开锁”礼接近尾声时,舅舅从高处抛下铜钱,孩童们抢铜钱沾福气。主人家会用钱财、食物换回铜钱。当地人认为积聚了13年烟火气的铜钱通过祭祀已得到神明的赋能,蓄满了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彩头,厚重的福气能够在自家后代身上得以延续。当地的老人们讲:“像我们这么大(六七十岁)的人大都不识几个字,基本搞不清楚家里的铜钱是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不过,会通过看铜钱颜色和生锈程度来判断。流传越久的铜钱,颜色越黑,上面有一些发青发绿的霉斑。基本上没有人家专门去买铜钱,都是从先人手里流传下来的。一个孩子用完以后,传给下一个,一辈又一辈地传承,多年积累的福气不能传到外人手里”。参礼者头戴的红布,包裹扫帚、铜钱等物的红布同样起到了辟邪与祈福的作用。孩子被舅舅用缠着红布的扫把驱赶,这一行为意在驱灾,人们通过身体动作的表达以及红布的警示,试图为子孙后代铺就平安顺畅的一生。贡品“面羊”“食物”等器物所指的意义通过祭祀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人们把展现当地特色饮食文化的食物贡献给神明,经过神明过目与享用的食物具备了神圣性。“开锁”礼结束后,主人家切分“面羊”“小卷”等贡品给宾客们食用,旨在将福气散逸给亲朋好友。

当地的“开锁”礼代代相传,既合理化了祖先的权威性地位,也彰显出对神灵的信仰,它通过人、物、仪式的互动营造了人神交流的场域。仪式中的器物是神圣与世俗的中介,作为当地历史记忆的文化载体,建构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形成包含特殊意义的系统。①解语:《族源神话的展演及其象征性——白依人历史记忆的器物承载、身体实践与仪式操演》,《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蕴含着特定文化内涵的器物被人们符号化为具有能量的权威,自它们被纳入仪式的那一刻起就不容侵犯,围绕着器物产生了一套行为规范。例如,六角形的“花枷”不能编制成五角形,当地人认为五角形会给家庭带来霉运。“花枷”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焚烧,要用布包裹灰尘三天之后才能扔掉。女性处于生理期时,不能为孩子开锁,据说是为了防止破坏孩子的福气。这些禁忌正是由于赋予器物超脱世俗的神圣隐喻,才使得仪式更加庄严肃穆。主人家通过奉以贡品、亲友叩拜、吟诵赞歌等活动寄托了对神灵的崇拜、感恩与祈求,试图通过遵守规范性的行为,不触碰禁忌来为子女求取庇佑。超自然力量形塑着“开锁”礼的合法性基础,“开锁”礼承担起沟通神圣与世俗的责任,告知神明社会成员年龄的增长及其社会角色的变化,并借此为世俗成员祈求神明的庇护与恩惠,增强了社会成员面对未来的信心与底气。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②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开锁”礼是由一系列象征符号有机组成的连续体,经过人们世代传承与发展,凝聚了人们对生命、环境、生计的态度与关怀,持久不衰的认知图式打破了具体情境对人们认识“开锁”礼的限制,并演化成一种超自然力量的驱动机制。时至今日,许多年轻父母对“开锁”礼的流程与意义并不完全熟知,但他们在当地的文化认知下觉得孩子步入13岁必须举办“开锁”礼才得以圆满,“开锁”礼的成功操办得益于宗族长辈与亲朋好友的共同指导与帮助。

三、以“开锁”为载体的成年礼:通过仪式的生命实践

“开锁”礼赋予个体以社会身份,而且是个体被宗族、社会接纳为正式成员的标志,举办过“开锁”礼的个体才具备死后葬入祖坟的资格。由此可见,成年礼不仅意味着孩子自然年龄的增长,更体现了通过仪式之后社会身份的转变,尤其展现了乡土社会对其责任与权利的要求与期待。

(一)性别的差异:受礼者社会角色的塑造

成人礼大致可以分为开导型、考验型、标志型、装饰型、象征型5种类型。①伊力奇:《“成人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开锁”仪式是典型的象征型成人礼,通过举办祭祀与酒宴接受新的正式成员。个体随着自然年龄的增长,以13岁为界,从孩童阶段步入成人世界,通过“开锁”礼将孩子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孩子开窍并祈求福运智慧。“开锁”礼营造了与神灵进行沟通的意象机制,孩子作为成年礼中的受礼者,脱离了纯粹的世俗状态,融入神圣情境。②王海英:《构建象征的意义世界——学校仪式活动的社会学分析》,《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4期。当受礼者与神明、祖先之间经过互动与交流后,才能以新的身份进入社会。孩子的过渡状态会持续3天,“开锁”礼是过渡期的开始,这3天孩子身上佩戴红布,经过神灵施法的红布会在这期间驱散孩子身上的灾难。

“开锁”礼对于受礼者来讲具有共同的意义——成为一名取得正式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然而,从传统意义来看,“开锁”礼在晋东南地区男女之间的生命周期中似乎体现着不同的内涵。亲朋好友参加开锁礼时,对男孩与女孩的关注点不同,他们更加关注男孩的学业成绩、身高体型,从而判断这个男孩的才能并推测其未来可能达到的成就;关注女孩时更多讨论女孩的相貌、家务能力、交际能力,从而推测其能否长成一个具有异性吸引力与持家有方的女性。开锁仪式对于参与仪式的男孩、女孩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角色。举办完“开锁”礼之后,男孩能够继承家庭财产、参与家族决策、承担社会责任,在诸多家庭事务上开始拥有发言权。女孩在此方面的角色特征则体现得不太明显,“开锁”礼对于女孩的意义大多与其生理机能相关联,13岁左右女子生理基本发育成熟,通过“开锁”礼之后女子具备了谈婚论嫁、举办婚礼、生儿育女的资格,长辈们在酒宴上纷纷向女子们送上祝福,期望她们健康美貌、生活幸福。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当地人对男孩与女孩角色期待的差异化渐渐缩小,女性开始步入传统意义的男性领域,在公共领域的话语权逐渐上升。因此,“开锁”礼对于男孩、女孩的意义差异也在不断缩小,人们对成年后的孩童逐渐有了更加相似的期待与祝愿。

原先稳定的社群结构随着宗族成员“开锁”礼的举办发生了变动,新一代的力量涌现出来,并通过这样的仪式实现了社会角色的转换。个体经过“开锁仪式”的考验与洗礼,身份从“孩童”转变为“大人”,开始承担起家庭、宗族的相关事务。女孩们要跟随母亲学习厨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男孩们开始参与田间劳作,跟随父亲在清明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去扫墓以履行家族成员的应有义务。在传统社会里,“开锁”礼后的男子可以定亲、成婚,成家后开始立业,在宗族事务与社会决策方面开始拥有独立的主体资格。晋东南地区的“开锁”仪式,折射出当地人的行动逻辑——根据个体的生命周期而对其采取不同的行为与态度;依据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的发展而进行乡土文化的社会化。“开锁”礼成为个体生命历程中一段浓墨重彩的记忆,明晰了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体验了生命的能动性。“开锁”礼既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被人们持久不衰的继承与流传,也反作用于当地的社会秩序,形塑了人们的行为准则。经历了繁杂的“开锁”仪式后,社会成员开始意识到自我身份的变化,这一模糊的概念在家庭成员与社会的一系列新的行为要求中逐渐清晰起来。

(二)通过仪式的实践:受礼者社会身份的确定

在当地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下,“开锁”礼的举办具有一定的社会强制性,仪式举办的时间、流程、准则等都受制于当地的民俗惯制。人们把“开锁”礼视为祖祖辈辈固有的仪式活动,如果孩子在13岁时未能如期举办,家长则会在婚礼前为其补办,只有举办过“开锁”仪式才能结婚。在1岁至13岁期间,孩子会在脖子上佩戴铜钱,佩戴的数量与年岁一致,外人通过看脖颈上的制钱便可辨认其真实年龄,当孩子年满13岁时,“开锁”后就能取下制钱。开完锁的孩子被人们视为“大人”,过年时就不会再得到压岁钱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相关仪式的举办,他们完成了社会身份的转变。在“开锁”前,一些孩子在学业或处事方面如果不够机敏,家里的长辈则期望通过“开锁”帮助他们“开窍”,让其变得更加聪明伶俐。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说法:“‘开锁’当天,长辈用大葱敲孩子的头三下,孩子的脑袋就会变得更加灵光,学习不好的孩子从此开了窍,将来能够考取一个好大学”。

“开锁”礼由器物、仪式、语言等一系列象征型符号构成,具备了抽象、象征的意义。这些符号不仅标志着个体社会身份的转变,同时也成为当地文化的表征,社区共同体受到“开锁”礼这一符号机制的束缚,在一定意义上“开锁”礼超越了个体对于家庭的意义,进而成为一种集体性的文化活动。“开锁”礼作为一种集体制度,将社区内所有人的角色区分为孩童与成年人、正式社会成员与非正式社会成员。成年人占据主导地位的乡土秩序通过“开锁”礼授予未成年人正式的身份,一个缺失社会身份的人无法获得参与集体生活的资格。例如,20多年前邻村有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和玩伴戏耍的过程中,不小心掉进了荒废已久的茅坑,大家找了五六天才发现女孩尸体,但家族长辈们对其父母讲,女孩尚未长到13岁且没有举办过“开锁”礼则不能进入祖坟,最后女孩的父母不得不另外置地安葬了女孩。由此可以推测,当女孩的父母去世之后,不会再有人给她扫墓了,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宗族长辈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归宿,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最终未能成为具有真正社会意义的人。

“开锁”礼作为一种符号标志,形塑了当地人的集体准则与社会团结,构造了当地社区的文化规范,参与仪式的个体比尚未通过仪式的社会成员具有更强的集体归属感①Wen,Nicole J.,Patricia A.Herrmann,and Cristine H.Legare."Ritual increases children’s affiliation with in-group members."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7.1(2016):54.。个体通过“开锁”礼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生活的意义,感悟到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存在状态。具有表演性与神秘性的“开锁”礼,将社会对个体身份的要求印刻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中,随后受礼者与参礼者在头脑中重新解释并吸收自身接收到的信息,并在之后的社会互动中将其表现出来。

四、“开锁”中的亲属互动:通过仪式的社会关系属性

“开锁”礼的象征意义与实践意蕴通过完备的仪式活动在代际之间不断传承,庄严郑重的“开锁”流程重构了个体对生命历程的认知,影响了个体生命记忆的建构。通过“开锁”仪式,个体对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乡土社会秩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当地人而言,“开锁”礼是维系社会关系、沟通群体感情的传统仪式活动。在举办“开锁”礼过程中,父母、奶奶、姥姥、舅舅,以及其他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必须参加。这些角色的不可或缺性通过祭祀与开锁两个环节呈现出来,仪式的细节体现出社会关系的等级、社会角色的权威等深层内涵,并发挥出其在乡土社会中重塑社会秩序的功能。

在“开锁”礼中,亲属关系的等级比较分明,不同亲属角色会各司其职,共同在仪式过程中发挥具体作用。舅舅是最重要的参礼者,其发挥的作用在整个仪式中最为明显。孩子身上的锁被其他长辈象征性地开一下,最终由舅舅打开。舅舅拿着包有红布的扫把驱赶孩子,试图通过六下拍打帮助孩子驱散身上的厄运。当地人称舅舅为老舅爷,“老”“爷”二字是对“舅舅”这一具有权威性称呼的描述。舅舅在当地社会成员的生命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对外甥(外甥女)具有教导的义务,有责任帮助外甥(外甥女)熟知社会规则、培养良好的品格。当地甚至流传着更为夸张的说法,在宗法社会一个人假如给乡里造成巨大危害时,舅舅有权将其处死。分家时舅舅作为主持人,会根据自己的准则给外甥们分配财产,在外甥的经济资产继承方面具有决策权。其他一些文化习俗也从侧面显现出舅舅的崇高地位,例如春节时,当地人会在大年初二到舅舅家拜年,携带丰厚的礼品以示尊敬,给舅舅拜完年后才可以去别的亲戚家拜年。当一个人没有舅舅时,则由外祖父担任起舅舅在“开锁”礼中的相应责任。

无论是舅舅还是外祖父的重要性,都从侧面显现出母系氏族文化的遗留对于当地传统习俗的影响。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大多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女性是干活的好手,她们在维持生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仪平策:《论中国母性崇拜文化》,《民俗研究》1993年第1期。晋东南地区的人们生活于盆地之内,以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生存供给主要来源于田地。从民间信仰来看,晋城市沁水县、泽州县等多地普遍流传着女娲的传说。《泽州府志·山川》载:“县东南35里,插入天汉,高若浮云,形家谓为天马,上有伏羲庙,经谷有娲皇窟,相传补天处”。①朱樟:《泽州府志》,三晋出版社,2016年,第7页。当地老百姓认为女娲不仅有补天、造人的不朽功勋,还能庇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女性因生养子女的职能而在家族中获得了崇高地位,母亲的同胞兄弟姐妹随之也备受孩子们的崇拜与尊敬。当笔者与村里的老人们探讨为何由舅舅主导“开锁”仪式时,老人们的回答大多是:“因为老舅爷是孩子妈妈的同胞兄弟,他是跟孩子在血缘上最近的长辈,你说不找让他来开锁,行吗?”。

尽管如此,“开锁”礼的顺利进行仍然离不开整体性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孩子的“本家”(父亲宗族的亲戚)虽然不承担“开锁”礼的表演角色,但他们具有默契的分工,能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开锁”仪式中的其他工作,例如接收礼金、器具摆放、帮厨倒水、食物采购等,使整个仪式能够顺利完成。无论哪家举办“开锁”仪式,其他宗族成员都会协调好手头工作回乡帮忙,相熟的人们也会明里暗里地比较哪家的本家干活更利落、家族更和睦。有一个家族在20世纪饥荒年代四分五裂,其中一支比较富裕的族人带着家谱与钱财逃到了河南。这个逃出去的分支最近几年又与留存在山西的家族恢复了联系,他们将本家孩子的“开锁”日定为每年返乡祭祖的日子。在“开锁”这个特别的场合,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探讨家族的兴衰与分合,通过营造共同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重构当下的情感联系。

从参与开锁仪式的亲属关系中,能够看出尽管以舅舅为代表的母系亲属发挥的作用相对更显著一些,但是并没有完全忽视父系亲属的作用,两边亲属的参与环节与参与过程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互动的关系。经过“开锁”仪式后,受礼者不仅获得了传统意义上乡土社会的认可,还使其熟悉了以亲属关系、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乡土社会伦理规则,并扩大了其在日常交往中的社会资本,使之具备了走向社会应有的乡土知识认知。这样的成年礼不仅是受礼者的社会化过程,也是通过该仪式实现社会角色与身份的转化,从而阐明了其在本土社会应具有的责任与义务。

诚如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所言:“仪式特定的社会功能就表现在它对这些社会情感的作用方式上,仪式对这些社会构成所依赖的社会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起着调节、维持和代代相承的作用”。②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丁国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9页。从仪式行为来看,通过“开锁”这样的时空场景,主人家将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把参与受礼的孩子引介在亲友面前,使其对不同亲属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并明确了孝道在乡土社会的重要意义。从仪式情境来看,“开锁”礼为人们提供了欢聚与交流的机会,在参加不同孩子的“开锁”礼中,不同家庭、宗族建立起他们的关系谱系,进而编织成乡土社会的关系网络。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成员安家乐业不可缺失的助力,也是维系社会团结坚不可摧的纽带;③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开锁”礼的举办,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集体意识与社会道德力量。④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从更加深层的角度来看,成员情感与社会网络的维持与再生产,能够助推乡土秩序的巩固与延续,“开锁”礼对个体行为与社会结构的特殊意义也就显现了出来。

五、结语

晋东南地区的“开锁”礼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锁”“面羊”“花枷”“铜钱”等仪式文化符号,并以这些符号为载体建构了祭祀、挂锁、开锁等固定性流程。在具体仪式的进行中,个体强烈的主观信任与集体记忆的传承,促成了“开锁”仪式的经久不息。①彭文斌,郭建勋:《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民族学刊》2010年第2期。作为“通过仪式”的“开锁”礼,其顺利完成标志着个体成为乡土社会的正式成员,并以表演性的叙事方式,传达着当地社会对此成员的接纳与祝福,蕴含着长辈对后代子孙平安顺遂、大有作为的祈祷与期盼。“开锁”礼还是一项彰显社会秩序,联系个体情感的集体行动,它秉持着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伦理观念,为亲朋好友搭建起类似节日一样的互动场域,以受礼者为核心联结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进而增强了以亲属关系为基本元素的乡土社会秩序。“开锁”仪式作为晋东南地区传承已久的民俗,既呈现了当地人生仪礼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还重塑了社会成员的生命实践与集体记忆,在维持乡土秩序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然而,该仪式中部分环节还存在着对祖先等超自然力量的过度信仰,席面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现象也较为突出。这些问题对于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需要对此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挖掘“开锁”仪式中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家族团结等道德规范,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家风,并通过相关措施消除该仪式中存在的不良成分。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舅舅仪式个体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不用担心
发红包
磕头
Talking strategies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明天再戒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