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莆田学院 陈永萍
每年的6月9日是全国各级档案部门的集中活动日,即“国际档案日”。档案活动虽然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出现,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高校档案记录了高校学生从入学起的学习历程、实践亮点、课题研究、入团入党等重要阶段成果,也承载了高校的历史底蕴与育人理念,是高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档案活动在育人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方位提升高校档案育人能力,将关系着高校档案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要靠年轻一代,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整体民族素养,关系到社会发展与民族命运。因此,需要把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历史文化素养放到重要位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于一体的长效机制。高校档案活动是这一机制下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与学生的教育息息相关,通过档案育人活动,可以全方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价值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高校档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高校精神内涵,档案收集整理了蕴含高校文化底蕴与丰富教学成果的馆藏文本,这些文本在高校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见证与纪念的重要作用,见证了高校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档案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育人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高校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同时激励学生向前辈学习,不仅要学习具备高校特色的科研学习精神,同时也学习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高校对档案活动越来越重视。2022年6月8日~10日,西北师范大学开展了“6·9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活动围绕“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这一主题,在创造良好的档案文化氛围的同时提高了全校师生档案与法治意识,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展出馆藏珍贵档案来“触摸”西北师范大学百廿历程,人们从校史档案中汲取优秀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精神力量。上海海事大学档案馆立足于“档案伴你同行”主题,举办了档案培训、档案主题展览、档案现场咨询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结合馆藏资料挑选了历年校友的求学足迹制作成展板,进行毕业生档案答疑工作,加强学生对档案工作的理解与认识。东南大学档案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档案系列活动,如举办纪念吴健雄诞辰110周年特展、举办“6·9”国际档案日《方“印”东大乾坤,镌“刻”百廿辉煌》展、举办东南大学“6·9”国际档案日档案史料捐赠仪式、首次结集高精复制《南京高等师范日刊》等活动,使全校师生充分体会到档案工作的文化气息与独特魅力。武汉大学以“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为主题展开一系列档案活动,如档案知识竞赛、学术讲座、档案宣传展览活动、档案培训等,展现了高校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文化与教育价值,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虽然在“国际档案日”前后许多高校开展了系列活动,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对于档案育人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忽视。一直以来,高校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学生课程教育、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档案工作在高校体系中往往被边缘化,得不到高校领导层的过多关注。由于上层关注度不足,且档案机构往往不是独立的部门,而是分设在党政部门下的二级科室,学生档案、教师档案、人事档案、历史档案等多种资料往往被不同的部门分管,在这种制度下,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需要兼顾所属部门的常规工作与档案工作,不能专注于对档案活动的开发,也很难腾出手来开展档案育人的研究。档案部门的边缘化位置,使之只能作为教辅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只能在档案育人工作方面提出个性化意见或开展针对性工作,但往往起不到决策作用,这加大了开展档案育人工作的难度。由于缺乏高校领导层的重视,学校对档案部门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缺乏相应奖励机制,致使档案部门没有动力进行相应的工作手段革新,即使档案工作人员有创新服务发展意识,也会在边缘化的位置上逐渐消磨,进而变得默默无闻。
(二)高校档案管理机构观念陈旧。一些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由于习惯于作为教辅单位辅助教学,没有作为档案机构的独立性意识,对自己的工作在高校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意识不到位,仍固守“重馆藏轻利用”的过时理念,只负责对档案的保管工作,缺乏对学生与教师的公众服务意识,缺乏以档案收集整理展示为基础的宣传经验,缺乏在学生教育中的档案育人环节的主体性意识,难以满足利用档案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提升。要想发挥档案育人的功能,档案管理工作者是关键。但目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潜意识里没有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只有打工人思维,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档案的保管和整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档案管理者往往没有经过系统化培训,缺乏档案宣传工作经验,任职人员往往非高学历,加之普遍认为档案工作清闲,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工作能力不强。要想发挥档案育人的作用,必须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进行建设,使其具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知识基础。目前,档案管理队伍既缺乏整体系统的宣传教育,也缺乏有序的活动指导,故很难将档案育人工作推广开来。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传统的档案展示仅靠馆藏资源实物现场展示,这种形式的传播效果是远远不够的,且大部分展示工作仅集中在一年中的特定时间,大多是在“国际档案日”期间,且活动形式单一,大部分活动是举行主题展览或是在新生开学后组织去校史馆参观,这么短的宣传时间和单一的宣传活动很难达到理想的育德育人目的。大学生的思维更偏向多元化,更适应现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如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成绩,档案互动也应当借鉴大数据时代的新宣传模式。近年来,部分高校档案部门已进行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的尝试,并已实现了数字化归档、信息化输入与查询,但由于存在对新兴技术的经验不足、资金短缺、设备落后和人才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很多高校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未能及时完成。高校档案实行数字化之后,还需解决专业人员管理维护、防范可能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这对高校档案部门来说又是新的考验。
针对目前存在的高校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忽视、高校档案管理机构观念陈旧、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提升、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助力开展大学档案育人宣传工作。
(一)增强高校管理者的档案育人意识。高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档案管理部门育人活动的开展必然不可缺少相关领导的全力支持。高校领导应该深刻意识到,学生的全面培养不应止于课程教育,档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珍贵的信息资源,应深刻意识到加大档案工作支持力度的必要性,要着手改变档案部门作为教辅单位被边缘化的状态,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要给予档案部门相应参与权。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建立业务培训、奖励机制、职务晋升等全套体系,激励职工踊跃参与到档案育人活动中来。全员育人要求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学生等全都积极参与进来,在育人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增强档案管理机构的服务意识。档案管理部门急需转换思维,培养服务意识,不应只进行建档归档存档等常规工作。档案部门的主要工作重点应当紧紧围绕师生开展,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让师生参与进来。为了加强档案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以及全校师生的沟通交流,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去征集和探索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档案信息,举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邀请本校知名学者、青年教师、学生代表等各类人群进行研讨,展出本校优秀人物的日记、书信或照片,让退休教师口述校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达到档案育人的目的,又具有自身特色,更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对档案利用的认可度,更好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利用需求,从而使高校档案部门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地。档案部门也应争取机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去,申请在教学体系中引入档案宣传课程,在师生之间开展档案工作内容、档案重要性等宣传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各式各样的档案育人活动,保持一定频率,杜绝形式化宣传,将档案宣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可通过开设档案大讲堂,定期展览档案编研成果,举办荣誉展览、优秀校友事迹展等形式,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普遍学历较低,年龄较大,在教育教学方面意识淡薄,缺乏经验,故应加强管理人员的团队建设,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的档案部门人员不仅需要有常规的档案管理能力,还需要有创新服务意识,具有思政教育基础,熟悉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以适应时代需求,组织协调能力与表达能力也需进行相应提升,以便于档案育人工作的执行,这种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档案管理队伍中稀缺的。高校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系统性培训,着力打造全新的档案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档案育人宣传工作氛围。最重要的是,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解放思想,消除片面的打工人观念,转变传统的默默无闻的工作状态,增强育德育人的服务型意识,明确自身在档案育人教育中所处的位置。
(四)依托多元平台,创新宣传渠道。大数据时代带来了多种机遇,各种视频平台与网站兴起,档案宣传可充分利用和借鉴新渠道和新技术,开发带有高校特色属性的宣传平台或网站,打造线上学习空间,将馆藏文本电子化,方便学生与教师随时随地浏览与共享,可打造虚拟校史馆,用档案讲述历史与人文。可以进行多种形式与风格的宣传创新,利用图文、动漫、视频、直播等热门新媒体媒介与形式,制作集趣味性、专业性与思政教育为一体的宣传作品,促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档案文化。在新媒体技术灵活运用的过程中,也要防止数据泄露与恶意传播,对相关维护运营人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其专业能力。在硬件设施方面,高校应依据多元平台配备相应设备,建立档案专用场馆与网络通道,切实保障档案工作的安全性与独立性。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全国各级组织都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校也不例外,档案资源成为高校党史教育中的关键一环,是高校践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理念的重要抓手。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肩负着“建档存史”和“档案育人”的双重使命,不仅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校各级人员的人事调动、学籍调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还见证了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保留了各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足迹,见证了高校由建立至发展的光荣历史,承载了高校在时代发展中继承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时,应当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宣传内容、丰富宣传手段,不断提高宣传人员的思政素养,不断拓宽档案育人的宣传媒介,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本文对育人视角下如何更好开展高校档案宣传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助力高校更好地进行档案育人工作,保障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