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春
(山东省邹平市青阳镇初级中学,山东 邹平 256217)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程摆脱传统教育视角下枯燥乏味的性质,使课程生动有趣,增强可视性和能动性。教师应当在课程中借助智能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在互动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道德及法治意识。这样学生才会取得较为优质的学习成效,也会真正意义上弥补学生以往在实践中的不足。进而,让学生精准探知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讲学生道德法治方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包含:国家意志、文化自信、社会和谐、国际理解、人生价值。本门课程主要是很抽象的,大多以理解为基础,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个学生每一个部分都照顾到,另外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在测验时对比起来就会有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更有甚者产生了厌学情绪,即便教师在讲台上有声有色地进行讲解,他们的思想也完全融不进去。老师通过和学生进行课下交流,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知识较多,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老师为了让学生在课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解新的知识点,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此时信息技术发挥作用,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丰富学生视野,使学生开拓眼界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利用信息技术产生学习兴趣,并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如今教师采取任何一种教学形式都需要从服务教育内容出发,在做好表达方式选择工作的基础上掌握教学内容要求,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足。虽然信息化教学优势逐渐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满足信息化发展要求,存在直接减少传统教育方式等问题,如在课堂中直接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知识论述、观念讲述等,加之课件播放速度较快,使得学生难以及时跟上教师教学进度,最终降低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下,能够将视频、声音与图片等融合在一起,吸引学生的目光,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活动中,加深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但是在实际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提升课件整体美观性等方面,并未针对教学内容重点、要点等来设计适合的课件。虽然学生能够被课件中的内容所吸引,但是在结束课件后却难以找准学习重点,而这也就背离了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目标。
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人物是学生。因此,无论是信息化元素的融入,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引均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精准完成知识的探究,才是各项模式运用和教师教学手段优化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基于学生的实际所需引进信息化元素,让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效率。进而,推动其正确认知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意识和价值观。
信息化元素融入初中道德法治课堂,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模式的“双刃剑”特点。即,引进先进技术模式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精彩化和多元化的课堂,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信息技术毕竟会带有一定的“双刃剑”特点。即,过分地应用信息化设备则会过多地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过于花哨的信息化元素融入会过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精力分配不足,取得的学习效果必然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此,教师要注重信息化元素“双刃剑”性质的把控,更多地让信息化元素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指引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来说,能够高效地运用课堂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具备很好的备课能力,从而能够合理规划课堂当中所需要讲述的内容,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更多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完成备课,一些新手教师可以通过在网上观看一些优秀教师的备课视频,从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取经验,从而能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演示文稿等方式为初中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之前进行备课,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将课堂当中需要进行的项目一点一点列出来,或者是表现出来,最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青春时光》这一单元的讲课时,可以在上课之前做一个演示文稿,将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规划好,并且由浅入深,让学生们从“外表到内心”的变化,都能够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良好的道德教育以一种便捷的方式准确传递给初中生们,从而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效率,不断地提升学生们的思想境界,并且转换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最终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信息技术能够良好地处理图文信息,使教学内容简单明了,优化知识结构。将其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初中生快速掌握学习思路及不同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思路应用信息技术的图像处理功能,将图文合理整合,让不同教学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同时引导初中生思考和学习,会使教学效率明显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在优化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初中生开展课堂实践练习。促使其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会让其建立全面系统的知识网络,让其思想品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例如,在《认识自己》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分析教材内容后,利用信息技术将如何认识自己的内容制作成图和形相结合的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与初中生互动:“同学们都是从什么方面来认识自己的呢?”,引导其积极表达,理清全面认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然后,教师再播放呈现认识自己的思维导图,让初中生观看到认识自己的几个方面。引导其从身材、相貌、体格、心理等方面进一步分析自己、认识自己。接着,再引入课堂实践,让初中生之间展开互相评价,分享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步播放幻灯片,引导初中生系统、全面地认识自己,并与同学积极互动。以此,不仅会让其掌握如何认识自己,也会让其对自身的优缺点、在别人眼中的印象良好认知,还会让其积极改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师生交流历来是教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师生的交流,大多是在课后问答、课后作业中的简单对话中,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更是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添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涵盖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道德、法治与秩序、国家政治情势等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紧密相连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成长和知识上都有自己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可以让他们在不侵犯隐私的情况下,与教师进行全心全意的沟通。教师可以设立一个信箱,让学生们用电子邮件来解答他们生活中的疑惑。
例如,在学习《以礼待人》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通过搜集和梳理现实生活中涉及的以礼待人事例,将这些案例可视化展示给学生,利用白板给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也可以模拟现实情境,实现现实与虚拟场景的交互,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在搜集了一套关于人际交往的材料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和技巧都说出来,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如果在讲解过程中,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本上表面的各种定义知识,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定义背后所代表的各种具体案例。因此老师在课上让学生观看具体的案例和这些案例所对应的各种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知识以及这些法律和道德观所建立的过程中的本质原因。视觉的想象,很难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听取老师讲解知识点后就具体出来,因此让学生直观地观看教学视频和社会事件,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当今社会的各种热点事件背后所代表的社会知识,也能真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让学生对自己所观看的事件有进一步的了解。
例如,在对《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因控制不好情绪而造成的一些悲惨案例,以及因为热情的情绪和感动人心的乐观情绪所引导的积极社会案例等等。并在让学生观看后,对自己所观看的视频发表自己的想法。结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与视频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对应。让学生具体说出视频中的人物做法对应课本中的哪些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敢于发言的精神。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能单纯依靠课本教材中的知识观点强硬灌输学生认识理论,要恰当利用当前互联网中的热点话题或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新闻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结合现实理解相关的观点,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话题内容,让学生能够根据话题有话可说。或者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扩充课本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序的课程知识认识方法,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建立自身有效合理的价值观。在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大多数都是以当前基本的公民知识和宪法知识为主,涉及到众多的法治内容,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查找一些有关于公民基本知识的视频内容和我国当前基本制度或者法律框架的知识学习文章,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去查找民法典和近来新颁布的法律条例,让学生自主认识相关的法治内容及其影响,在适当的教学阶段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开展对有关话题的辩论,尤其是当前法治社会中存在的众多社会问题,在问题的辩论中引导学生真正认识法律的意义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丰富的话题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整个课堂更加具有可塑性,信息化教学则能够将话题内容纵深扩大,影响话题的走向和深度。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硬件设施,使得自身学习更为便利。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应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电子仪器,探索其内在意义,并以团体研讨的形式训练其思考能力。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基本知识和个性特征,把他们分为若干个组,让他们在小组里运用学习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简化学习过程,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为构建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师讲解《网上交友新时空》课程的时候,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网络交朋友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恰当的网络交友方法,提高自己的探索能力。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利用微信、QQ 等社交平台。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清楚认识社交平台的双重性。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网络交友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例。并在群里组织学生一起探讨怎样防止网上的不良诱惑,以及怎样抵制网上的不当请求。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网上的朋友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在教育界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价值,不仅充实教学内容,还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学习内容和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