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2023-04-15 13:53:38
学苑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养教学模式

王 雪

(山东省邹平市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山东 邹平 256200)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下,初中语文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忽视学生个性、情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立足新时期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从知识、技能、情感三大层面,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并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更加贴合学生主体需求的方式,构建高质量课堂,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灵活应用相关技能,进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优化,但受功利性思想影响较深,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成效,影响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还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无法构建高效课堂,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本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简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层面。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学生自身知识的积累整合,帮助学生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语言知识体系,掌握正确的语言运用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根据特定的语境而灵活运用相关语言,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提高学生沟通交流与书面表达的能力。第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语文教材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尤其是作者通过一定的表达手法呈现自身的情绪情感,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并从文章中获取正向情感的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层面。语文教材中选择的阅读文章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章鉴赏方法,使学生从浅表层学习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能够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追求美的思想与行为,提高学生辩证认知多元文化的能力。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层面。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强调学生课堂能动性的发挥,帮助学生深挖语文教材资源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带领学生感悟历史、理解文化、传承优秀传统,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课堂能动性的调动,确保学生思维可以紧跟教师思维完成课堂教学,推动学生高质量地吸收课堂知识。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尚未正确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依旧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构建教学体系,且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不重视师生之间的交互,无法明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导致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难以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另外,部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及时发现、高效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影响学生积极性的提升,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蕴含着基础的语文知识,还包含艺术、地理、建筑等学科知识,尤其是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涉猎,这就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使初中语文的教学难度有所提升。当前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受教学时长、教师精力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对课堂活跃度的重视程度不足,僵硬地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既不注重学生课堂反馈,又忽视教学计划的适时调整,无法将相对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接受的模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导致学生积极性不足,思维僵化,教学气氛沉闷,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固化单一

教学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地活动,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高质量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众多知识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但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学生发散思维、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科学设置教学活动,并灵活应用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结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当前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认知不深入,尚未转变滞后思想,采用的教学模式固化单一,没有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也不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模式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难以发挥评价效能

在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综合分析学情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课堂,而这离不开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当前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问题的反馈与疑惑的解答,依旧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无法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评价充满随意性与片面性,既不能帮助学生客观辩证地认知自我,无法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又不能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化奠定基础,难以发挥评价效能,限制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路径

(一)立足学生学情,拓展延伸教学范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正确认识初中语文课程涉及知识点较多、知识体系复杂的特点,并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立足初中阶段学生学情特点,整体把握初中语文的文本结构,提前做好教学设计,适当延伸教学范围,以丰富课堂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找到不同文章、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以调动学生能动性,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文章生字词的基础上,要适当拓展延伸课堂教学范围与教学内容,以通过补充完善相关知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探究与感悟。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互联网资源海量的优势,收集作者生平事迹以及文章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以更全面的视角把握作者的人格品质,突破学生的固化思维限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重点发挥自身引导职能,科学设置探究性问题,以发挥学生思维活性,增强学生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如“作者为表现百草园的无限趣味采用了一种什么句式”,针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的句式结构进行深入讲解与拓展延伸,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应用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思维活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尚有待提高,为降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优化创新现有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而灵活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如引入生活化元素、构建教学情境、应用多媒体等,以营造轻松、趣味、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思维活性,使学生沉浸在课堂中,高质量地吸收语文知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能。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文章自主阅读之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如用北平、伦敦、热带对比济南的对比手法以及他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保准暖和”的拟人手法,同时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呈现图片、视频等优势,构建符合文章描述画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与感知,拉近学生与作者、文章内容之间的距离界限,并通过多元趣味的教学模式而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冬天场景,并与文章描绘的场景进行对比分析,以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降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难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重视综合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及锻炼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是初中语文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新时期,为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弱化自身对学生的过度干预,通过应用互动教学与合作教学等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激发学生思维活性,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输入和输出,切实增强学生独立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在整体把握文章主题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陶冶学生情操,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听、说、读、写综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质量。第一,教师利用视频展示园林的静态美,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发表自身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第二,教师要合理创设具有开放性的互动话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假期去过的园林类风景区,描述园林风景与自我感受,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第三,教师要科学布置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所学的文体知识与结构形式,仿写校园中的景色,以通过知识输出的方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开展教学评价,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评价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高质量的教学评价既能帮助教师明确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期课堂教学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的指导,又能帮助学生辩证认知自身存在的闪光点与薄弱点,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行为与思想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改革创新教学评价模式,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以《天上的街市》为例,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独立欣赏诗歌的能力尚有待提高的现象,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模式,全方位把握学生对鉴赏诗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第一,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带有感情朗读的口语表达形式,考查学生对节奏、音量、语速的把握,初步掌握学生对诗歌情感走线的把握情况。第二,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演绎的方式,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重塑诗歌中的故事场景,通过学生表现而把握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度与想象能力,为后期教学奠定基调。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形式,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增强评价客观性与科学性,以发挥评价促教学优势,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结语

新时期,为落实核心素质教育目标,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引导职能,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目标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设置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一方面,教师立足初中阶段学生学情,既要结合学生认知理解能力尚有待提升的发展现状,利用互联网资源海量等优势,拓展延伸课堂教学范围,帮助学生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结构,又要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思维活性,确保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进行深度思考。另一方面,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重视综合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通过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与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形式,增强评价的科学性与指导性,引导学生辩证认知自我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素养教学模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