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融合其他学科教学经验浅谈

2023-04-15 13:53:38曲文霞
学苑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德育

曲文霞

(河北省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在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数学都是较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所有学科中始终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因为有些知识点的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较难快速理解和接受知识内容,若是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习困难、没有兴趣学习等不良现象。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校效率,还可以基于“大课程”教学理念,通过注重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挖掘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将众多学科整合并使其可以为小学数学服务,并利用学科融合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改变以往单调、枯燥、压抑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其他学科的实践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浅述如何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并提出以下拙见。

一、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促进数学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是跨学科教育开展的重要探索,也是对于教学模式的有效革新。在当下,新课改对于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跨学科融合可以贯彻这个要求,并且促进教育政策的落实。当前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再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求,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过程中,往往难以主动进行学习,也不会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的解题探索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久而久之无益于学生良好数学思维的形成,也降低了课堂效率,使得学生在枯燥沉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对数学学科产生较低的学习兴趣,厌倦数学学科。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探讨一条教学新出路。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可以将其他学科的教学理念和知识融入到数学教育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减少数学学习的枯燥性为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用一种相对轻松的心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积累过程中。

最后应当积极改善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认识程度,在整体课程设计过程中,做好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效整合,并且针对数学学科进行良好的课程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感受参与到课堂中去,不会对于数学课程感到枯燥和陌生。以往的数学课堂学生往往会专门学习数学一门课程的知识,并出现一定的枯燥和畏惧心态,这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成绩会逐步下滑。在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会逐步使得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印象改观,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多样性与数学学习的乐趣,并改善学生对于数学的刻板印象,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身心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原则

(一)把握教学进度

在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突破传统、厉行创新”的教学理念,在原有教学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的关联点,然后通过融合教学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综合讲述给学生,将学科知识融合起来再传递给学生。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如何将数学学科范围内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对于探索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所忽视,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但是将数学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相关联之后,学生就一问三不知。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首先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科学把握教学进度,并综合学科知识,可以从学科融合教学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好实施融合教学,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点的关联可以适当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二)强调知识的连续性

小学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较强的科目,就代表着其他很多学科的正常教学还需要数学知识做基础,可见小学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较多的联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将数学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点进行关联,导致学生虽然也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没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连续性较长,导致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师可以在传递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将数学与语文、德育、科学、美术、音乐等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融合,帮助学生科学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将数学原有的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知识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会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深一步的了解。

(三)把握课程原本属性

跨学科教学的融合意义显而易见,但是在融合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学科原本的“度”。学科融合并不意味着轻视学科的基本属性,任何融合教学都要从学科的基本属性出发,方可体现学科融合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融合教学时,要科学围绕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教学目标开展,而不能因为将数学与科学、语文、德育等其他学科融合,就导致数学知识被忽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而应将数学知识真正融合在教学体系中,真正实现“以数学知识促科学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理应是科学教学中的关键角色。教师通过两门课程的完美融合,为科学课程学习提供更优质的环境;学生感悟到科学的重要意义,愿意主动投身到科学探究之中,理解科学原理的奥秘并提升科学素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实践策略

(一)融合语文,增添教学乐趣

小学教育阶段的两大主要学科就是语文和数学,不论是知识内容,或是教学方法和方式,二者的差异都比较大。然而这两门从表面上看保持独立的学科,实际上却有着紧密的关联。其中,语文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数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两门学科相得益彰。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引入语文学科知识,发挥语文学科生动形象的优势,借助学生比较喜欢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氛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讲授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应当树立带领小学生学习时间单位,并对大小月、平年、闰年等进行正确认识的教学目标。然而小学生在初次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分辨清楚,无法准确判断那个月是31 天、30 天、29 天或28 天。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入语文学科知识,通过传统童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加一天。”以此方式来让学生更准确的记忆,也能够找出各个月份之间的差异,以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的童谣来强化学生,准确分别平年、闰年、大小月差异,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从全新角度看待数学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只有从中感受到乐趣才能够更好地学习。

(二)引入美术,提升理解能力

小学美育教学中美术属于重点学科,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可营造自由自主学习氛围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而在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可对美术学科独特的教学方式进行借鉴,并将其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应用美术思维来想象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做到抽象到具体、平面到立体的转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想象力和观察能力,准确认识并理解数学,不断拓展数学思维。以课程“观察物体二”作为案例,此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可从前面、后面或上面等不同角度来观察立体模型,可以根据图形来识别观察方位。教师在具体教学期间,可将此知识与美术学科素描知识结合,将正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看到的图形,学生观察后相互展示各自观察的结果,以此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方位观察正方体得到的结果具有差异。而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想象期间,便能够准确掌握几何形体不同方位形状和对应的位置。又如在学习课程“条形统计图”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图上各条线画出不同颜色,学生便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不同图形的变化,并从中获取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结合数学教学和美术课程期间,一方面增强了学生操作能力,能够将抽象概念具体的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融合工程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自然科学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最常用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就是工程,而其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同样比较普遍。举例来说,建筑工程中含有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充分结合工程相关知识和数学教学,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工程相关的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研究,让学生能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进而解决各种问题,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知识,也能够增强实践能力。比如学习“圆周长”内容时,教师可使用相关问题进行引导,如100 米标准跑道中为何不将起跑线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两个相邻跑道起跑线应相差多少米?而后让学生前往操场实际测量,回到课堂后结合所学知识回到上述问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解答这一有关工程的数学问题,就需要组织学生前往操场实际测量,测出弯道半径、跑道直道的长度以及相邻跑道起跑线距离等数据。通过测量学生得出了相邻跑道半径不同,那么两个跑道的周长有不同,所以在确定跑道起跑线时,就需要确定两条跑道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弯道周长差。以此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步分解问题,借助圆周长来找到问题的答案,既增强了解决问题能力,又提高了操作能力。

(四)渗透德育,深化学习素养

在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今的德育引领已突破引入专门的德育教师、引领专业的德育知识以及构建德育活动等,将针对学生德育行为、德育素养整体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将德育内容融入学校一日生活与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面向学生教授数学基础知识,而且也要持续提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加入一定比例的德育内容,使小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更全面,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比如,当老师在讲授“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创造性地从语文学科的视角带领学生掌握大小月和平闰年的知识点,或者以德育的视角作为切入点,促使学生对日历上标记的重要节日与纪念日进行重点关注。例如,10 月1 日的国庆节,采用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医疗等多个层面比较今时与往日的不同,让学生对1949 年10月1 日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变有充分的认识。对于7 月1日的建党节,老师可以采用视频资料扩展建党节的相关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1997 年7 月1 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伟大时刻进行回顾……当老师在对学生教授知识点“倍的认识”时,以我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有关内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到自1982 年起至今,我国实现了人均GDP 成倍增长的目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我国GDP 与美、日、英、韩等国家GDP 逐年增长的差别,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使数学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而且课堂教育方式将更灵活,便于学生在实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受到形式新颖的爱国教育,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四、结语

通过上文阐述可知,每门学科都不会单独存在,各门学科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关联。因此随着社会与时代不断发展进步,小学数学教师不但需要对学科教学特点有正确的认知,而且也要加强学习,注重创新,把握小学生的学习特征,紧紧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与根本,善于总结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学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