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时银
(湖南省衡阳县岣嵝峰国有林场,湖南 衡阳 421200)
森林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物质性基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之一。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的展开质量、展开深度与国家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合理利用、社会财产是否得到有效保护息息相关,近年来,遵循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不断加大了在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中的资源投入,如进行政策扶持,投入先进设备,发放专项管护资金,目标是全方位带动国有林场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健康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区资源的差异、管护理念和具体技术的执行标准不同,存在多样的管护问题,阻碍管护工作的开展,还会影响国家森林资源的储备量,所以需要国有林场在坚持能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做到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自身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解决问题。
自然灾害原因造成的国有林场森林管护问题主要源自于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两方面,而森林火灾通常是由于人民群众防火灾意识淡薄,沿用不良的烧垦习惯、祭祀习惯,不规范的野外用火行为而产生的。森林病虫害问题则主要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因素有关,如不同树种常发生的树叶病、根部病,地区特有的皮娥、金龟子、天牛等则会进一步加强地区病虫害防治难度,另外,也会由于入林苗播种、林木运输等带来地域间的病虫害防控问题。
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等造成的森林管护问题,虽然我国不断在强化对于护林政策的宣传,并制定了严格的砍林伐木申请管理制度,遏制大量滥砍滥伐现象的产生,但不排除在小范围持续出现的砍伐现象,如不法分子为了踩到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入山捕猎或非法掘采,会造成对森林资源的进一步破坏,同时,部分地区还会出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用于商业开发等情况,对于森林管护工作也带来较大的威胁。
进行森林管护不是一味的只管不动,而是要通过森林效益等的开发带动周边群众重视森林养护,但现阶段由于不同地域森林资源、植物链条等的差异以及地区发展产业经济的需求,通常会存在林场内部产业结构的问题,如或无法将既有的生态森林资源转化为第三服务、第三产业资源,或现有的防护森林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产生冲突,或在进行经济林经营作业方面由于产业链条衔接不够紧密、完善而出现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虽然我国不断在强化有关于国有林场森林管护的工作组织、工作制度,但部分林场却缺少有效的、相对完整的管理机制、巡护制度、问责制度,导致林场工作人员个体责任意识淡薄,工作方法创新精神有限,职责不明导致土地整理、基建、项目批复等相关问题。
我国部分国有林场面积大、资源丰富,林深林密,机械代步进行林场巡护的工作只能在林场外围开展,森林深处的值守巡护仍然依靠人力徒步完成,或高山眺望或定点值守,而由于管理人数有限,单位工作量大,导致容易出现管护死角和盲区的问题。对于管护工作的监督也着眼在检查巡护日记方面方法,相对被动。
能动高效原则是强调在国有林场进行森林管护之中要主动发起攻坚战,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方式方法方面要结合林场资源特色和地理环境创新个性化方法,将整体与个体结合在一起,运用差异化管理策略,实现分区施策,如细化落实森林管护网格化制度,划定管理片区、片区责任人,以培育带养护,以恢复促生产。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进行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中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环境安全的基本前提条件,守好生态底线,如尊重林区生态规律,追求生态效益,固守绿色安全屏障;严格控制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行为,从协调经济、社会、人类生存健康角度出发部署、实施具体的森林管护策略。
实现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森林管护需要国家、地区不断完善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指导具体的森林管护行为,按照林场发展需求可从产业、生态、文化3 个角度梳理政策体系,完善政策细节[1]。
如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当出台支持林区林木种植、后序加工、第三产业的相关政策内容,鼓励不同林场依托于域内的林业工程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培育用材林的建设,专业定向扶持经济林体系,通过第一林业产业的产能增加带动域内森林资源的盘活。
在推动生态可持续化发展方面应当综合比对国有林场的土壤、空气、物种资源,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设以补偿生态效益基金为基础的重点林、商品林经营合作,既可以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态势,又可以完善现有林场的生态结构,集中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生态屏障,如实现重点政策扶持下的林区水源生态工程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建设生态公益林,划分不同用途的林业生态系统。
在推动国有林场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应当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要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着力点引导周边群众对于现代林业的全新认知。例如,利用科普宣传工作了解地区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了解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林场进行功能划分,如办公区、景区、生活区,体现地方特色;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地区文化、森林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实现文化繁荣视角下的可持续林业资源开发和保护。
推进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还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执行效果好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案,不断强化国有林场的法制用林、科学用林环境。
(1)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为准绳制定更加具体的工作管理方案,如规定开展法治宣传的时间、机会,完善进行法制宣讲的手册、资料、视频,扩充知识宣讲的角度,将理论讲解和实践认知结合在一起,定期组织森林防火工作的演练活动,提升周边乡镇的居民森林防火意识。
(2)需要在《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指导下严格落实林长制管护制度,要求根据林场现有环境特点、森林管护人员数量合理划分省市县乡村五级管理责任区域,明确该区域的管理核心、管理重点、管理范围,具体负责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制度要求,尽量细化到地块和山头,与区域林长签署责任意向书,提升该部分人员协调保护森林资源、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工作意识和行为[2]。同时,要健全林长工作奖惩机制,实现正向负向的综合激励。先根据每位林长的具体工作责任细化人员考核的内容、标准,在考核期通过具体工作审核、工作资料查看、同事周边群众等的综合反馈意见形成考核报表,对高质量落实工作任务、完成森林管护的林长进行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向奖励,如提供直接的月度奖金、绩效考核奖金、高温补贴、巡护补助,或颁发森林管护证书、证明、荣誉奖状,进行全林场范围内的宣传。相应的,不能按标准完成任务,甚至出现渎职懈怠问题的林长要进行严肃处理,留出一段考核期,让其纠正错误、改善工作方法,如定期仍无法完成工作调整则需要进行一并处理,并在全区树立反面典型。
调整林区产业结构是优化森林资源管护方法,调动个体参与森林管护的可行性措施,具体可以从强化森林培育技术和产业结构链条优化两方面入手。在升级培育技术方面应考虑到进行森林培育是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林业部门协调多部门展开合作,前期对该国有林场的整体森林资源、生物链条、动植物体系进行覆盖式数据收集,结合地区环境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分析在资源板块中存在哪方面的漏洞,邀请专门的技术人员从长期管护角度出发制定培育计划,逐层级进行覆盖草皮、植被、乔木、灌木植株等森林资源的培育、养护,在养护期间进一步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防范并制止盗窃、滥伐的相关问题,以培育促繁殖,以繁殖促发展[3]。
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应定位于林场的整体区域,结合土地、植物资源划分林场结构范围,如哪一区域适合发展旅游业,哪一区域适合种植经济林,提供森林服务,哪一区域又可以为多物种的繁衍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做到优势开发,再进行适当的优势资源互换,并着眼于地域资源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进行绿化造林,将闲置的或退耕还林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土地上的特色项目。
由于国有林场的特殊环境。需要在进行森林管护时积极应用高新管护技术,依托数字化平台做到高效管理和全覆盖控制。如前期可以利用物联网、云平台等收集林场内广泛的、海量的信息资源,按照不同的管护需求进行分类,如动植物资源或某一区域、某一时间内自然条件变化下的整体资源,再配合如红外线监测设备设施、AI 分析技术对潜在的病虫害或火灾问题进行预判分析,激活响应机制,保护森林资源。
中期,需要依托于综合数据资源库、互动地图系统等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和动态监控。如结合已录入的该林场既有动植物、树木资源,综合比对现阶段捕获的视频数据,分析森林资源有哪些变化,呈现何种变化规律,对比变化产生一段时间的政策、环境、产业行为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判断变化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提高管护质量[4]。进行森林管护的具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动地图终端设备、APP 等的配置通过精准定位,完成片区内的细化管理,可以通过自动记录的巡护路径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本次的巡护死角位置,进行重点巡护,并可以合理规划路线,适时发出预警,保护巡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套系统也可以配合防火、救援等生物指标实现快速响应,如有问题可对应连接森林消防系统,接受在线指导,或快速分享问题发生现场的定位、实时画面等数据。
由于森林管护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还需要国有林场指导巡护人员通过科学设计管护工作计划、落实计划达成高质量管理的目的。首先,需要按照不同的林区类型应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整体上按照林业资源的特征、产业特征、人员活动轨迹等划分管护区域,再针对具体情况,如林场位置稍微偏远,整体人烟稀少,机动通行能力较差,应用差异化方案,如可以通过设置定点卡口、重点管护点位的方式定时进行巡护,在不方便到达的位置加装物联网、监控、红外线设备设施,配合无人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人机协同管护[5]。
其次,可以按照林区环境特点,分季节应用不同的管护策略、管护方案,实现差异化管理。如部分国有林场在春秋两季风力更大,现场干燥,如遇明火,火势可快速蔓延,所以工作的重点是要管理该阶段的进山人员,控制其进山用火行为,沟深林密位置提前划出防火隔离带;增加防护频率,用无人机喊话等方式对进山进林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和提醒。
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梯次培养,所以首先应当重点吸引有较强林业科技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投入一线工作之中,进行林苗抚育、病虫害防治,并配合科研院所推广试验林种。其次,要吸引具有较强服从意识、工作能力的森林巡护管理人员,可以能动的结合现有工作需求和任务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与其他部门人员进行配合,共同落实林场森林管护工作方法和制度。同时,要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林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其掌握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强化巡护工作质量的方式方法[6]。
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的成效事关国家森林资源、物质资源的管护质量,所以需要林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现有管护工作中存在哪些由自然灾害、人为行为、产业结构、组织制度、管理方法等带来的问题,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走好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应用森林管护对策,如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政策指导之下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在国家相关制度规范下梳理现有工作管理制度和方案,应用信息化管理、差异化管理模式推进管护工作,并做到对高素质森林管护人才的请进来、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