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雪莹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00)
(1)城市生态得到改善。科学配置园林植物可以促进空气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城市生态的整体改善。近年来,城市居民数量大幅增加,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严重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园林植物可以有效调节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量,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1],对调节城市温度也有重要作用。
(2)城市环境得到了美化。不同类型的植物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在季节变换的过程中,它们创造了多样化的美,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可以创造空间美和层次美。在园林建设中,工作人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利用植物的形状、线条和色彩等各种元素,可以协调城市建筑的冷色,增强城市环境的温暖和美感。
(1)统筹协调原则。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形状。工作人员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应贯彻整体协调的原则,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避免层次不齐、无序等问题。同时,要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美和差异美。例如,在配置花卉苗木时,一般需要将常见的植物与饱和度高、色彩鲜艳的植物混种,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观赏效果,也可以配置大面积的单色植物,促进园林的整体视觉效果。
(2)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特征。在配置园林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条件,如光照、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季节性积水等,保证植物能够适应环境,否则很难保证植物的存活和生长。要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如果混入一些外来植物,就要综合考虑植物品种的生长习性和后期养护的难易程度。此外,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域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因素,从而创造出突出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2]。
(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既要注重当前的园林建设要求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又不能忽视未来的长远发展要求。园林植物的配置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建设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植物在园林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工作人员应对各种植物品种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避免植物之间的“恶性竞争”,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
(4)突出主题和个性。植物配置应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要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配置上,应该达到平衡的原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色彩上,都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除此之外,在园林绿化的植物搭配上,也要突出个性,展现事物的主体,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禁止复制工厂配置。如果所有的绿色景观空间都是一样的,会造成人的视觉疲劳,达不到使用要求。
在季节变换的过程中,植物的形状和颜色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实践中,工作人员应考虑季节特点,科学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以保证每个季节的造景效果和艺术观赏性。其中,植物的花、色、形、香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内容。在建园过程中,可以配置单一颜色的植物,也可以混合多种颜色的植物。每个季相园林都有不同的景观特征,工作人员要将季相特征运用到植物配置中,以延长园林植物的观赏期。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各种开花植物的实际花期,采用分层配置的方法,增强园林的立体感。在植物选择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植物的形状、颜色、花期,这样才能保证在春天营造出错落有致的园林植物景观。夏季应优先考虑绿化效果,通过植物的科学配置,为居民提供舒适凉爽的场所。秋天,植物进入枯萎期。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种植一些常绿植物,避免园林美观度的下降[3]。冬季环境温度较低,需要配置一些梅花、松柏等耐寒植物,以保证冬季园林的绿化效果。
受城市客观条件的影响,园林绿化的场所并不固定,一般在公共场所、居住场所和道路两侧。不同的绿化场地有不同的绿化标准。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例如,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建设,就要充分发挥植物净化空气、美化街道的作用。如果景观工程位于居住区,则需要利用园林植物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以突出场地绿化的人文性和整体景观。对于公共场所的园林绿化工程,应根据场所的功能特点,科学配置植物。以城市园林为例,要以不同类型的观赏植物为重点,保证园林每个季节都有“色”和“花境”,这样既能满足园林的功能要求,又能体现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4]。
彩花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工作人员应从色彩层次感的角度科学配置植物,提升园林绿化的审美价值。一方面,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首先要明确园林建设的色调,根据主色调选择相应颜色的花草。另一方面,在确定了花卉的色彩体系后,还要考虑观赏花卉的季节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发挥花卉的艺术审美效果。在色彩搭配的基础上,还需要从植物的高度和冠幅入手,营造出有空间感的景观[5]。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将融入必要的艺术措施,以增强景观特色,以确保一年四季分明,不同季节显示不同季节的绿色特征。目前重要的艺术搭配方法有跌宕和节奏,节奏可以从自由节奏和严格节奏两方面进行设计。道路两侧和狭长地带的植物要表现出景观的节奏感,特别是要实现竖向的立体构建,实现景观空间的转换,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节奏特征,避免整个园林过于单调。而背景设计就是要解决单调单一的问题,所以要保证灌木、树木、植被的合理搭配。前景树要比背景树低,背景树的设计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形成背景的绿色屏障,这样色调可以更纯粹,与前景的色差会更大,突出衬托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四季的艺术搭配设计,以显示其艺术价值。植物搭配的运用,使得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可见其艺术价值。通过这种艺术搭配,每个时间段都会有更好的绿植出现,让城市更加充满绿色,以满足当下种植和使用的需求。
根据目前园林绿化的设计标准,为了保证植物配置的效果和管理,根据不同花期进行合理的分级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由于植物的花期不同,园林绿化植物在每个时间段都会有枯萎的问题,所以容易影响景观。要预防这个问题,就要做好花期的整理和分析。例如,在分层种植过程中,需要在1~2 层种植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而其他层次则需要选择颜色符合设计要求的植物,以达到提高绿化质量的效果,促进园林绿化质量的提高。②为了保证分层布置符合要求,设计师可以应用混种设计方法,例如,可以尽量多种花期长、颜色鲜艳的植物,然后在其中种植其他类型的植物,这样可以延长花期,促进园林绿化效果和水平的提高,避免局部枯萎的问题,从而促进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在景观设计和建设中,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应用,结合不同地域的差异,保证景观符合要求,提高植物成活率,选择最佳植物类型。例如,北方的秋天,降雨量少,昼夜温差比较差。因此,应选择与当地气候条件相匹配的植物类型,以柳树和梧桐为主,能维持正常生长,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要考虑落叶、树枝、绿色等要求,优先选择圆柏、红杉。冬天虽然不会有绚烂的花朵,但是能够观赏到绿叶也是一种不错的感觉。
在园林植物的建设中,首先要进行种植,种植过程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成活率。平时要遵循深挖浅植的原则,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加快植物根系的发育,增加植物的成活率。种植活动顺利完成后,要做好必要的支撑工作,避免大风天气倒伏,折断新生根系。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只有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才能有效保证植物的旺盛生长。在园林灌溉实践中,应尽可能使用地表水,禁止使用受污染的水进行灌溉。要明确灌溉范围和时间段,大部分植物适合早晚灌溉,清晨往往灌溉效果更好。在灌溉频率方面,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夏季环境温度高时,园林植物蒸腾作用强,会在短时间内蒸发大量水分。所以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如果夏季多阴雨天气,不仅要控制降水量,还要及时降低地下水位。秋天容易出现大风天气,空气比较干燥。浇水时要及时观察土壤含水量,避免缺水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和地下积水导致根腐。在灌溉形式上,应积极应用地下滴灌等现代节水技术,既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水资源的消耗。
如果园林植物的养分需求得不到满足,叶子就会干枯,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各个生长阶段的肥力要求,科学地进行施肥和养护。具体方法如下:①放射性开沟施肥。这种方法是指在植物根系生长的方向挖施肥沟,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控制沟的深度。一般来说,每株植物附近要挖6 条施肥沟。施肥入沟后,及时填平土层,减缓肥效挥发速度。②环沟施肥。这种方法是指在植物休眠期,在冠层投影区挖环形沟,沟深和沟宽分别控制在20~50cm 和30~40cm,沟内均匀施肥,填埋。③综合施肥。这种方法是指翻耕植物所在区域的土壤,改善土壤疏松条件,然后进行施肥。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还可以在肥料中喷洒适量的养分,进一步提高施肥效果。④开洞施肥。这种方法是指在植物根系附近挖一个圆形的输送盘,然后在输送盘周围挖5~6 个小孔,再进行施肥、填土、整平。无论采用哪种施肥方式,都要科学设计施肥方案,有机肥与无机肥、速效肥与缓释肥结合施用,均衡控制氮、磷、钾等元素比例,调节土壤酸碱度。如果植物缺肥,应施少量微量元素,以满足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
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杂草,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养护管理实践中应及时除草。为保护园林生态环境,避免药害问题,应尽可能采用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依靠人工和机械设备清理植物附近的杂草,改善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果草害问题比较严重,也可以使用接触型除草剂和内吸型除草剂来提高除草效率。在药物除草过程中,要结合杂草的实际种类,合理使用选择性除草剂,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施药工作,避免药液在风的作用下漂浮。在园林植物的修剪和造型中,应结合株型选择相应的修剪技术。
由于日常养护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病虫害容易在春末夏初的高温高湿季节出现。在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工作核心,在害虫发生后再进行治理,这样不仅会大大增加害虫防治成本,还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因此,应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注意以下方面:①虫害。由于昆虫繁殖能力强,一旦害虫大面积发生,很难控制。即使成虫被杀死,卵孵化时也会形成害虫。所以要做好防虫工作。②疾病。疾病分为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和生理性疾病,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应及时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
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自然灾害的影响,往往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及时对当地天气进行预报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危害。例如,在一些多风地区,由于长期强风,一些树冠生长出现偏差,严重影响其美学效果。因此,管理者必须及时采取设置挡风玻璃等有效措施,减少强风对植物树冠生长的影响,或者修剪植物树冠,以有效降低风阻,保证其美观健康的生长。在一些经常出现低温天气的地区,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稻草包裹和地面覆盖,以防止植物因意外低温而遭受冻害,从而影响其正常发育。
综上所述,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相关人员应综合考虑园林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区域环境条件,科学配置不同类型的绿化植物,营造优美的植物景观。同时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制定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案,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