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连杰,王稳强
(北京路桥海威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当前的社会建设过程中,我国交通网不断完善,公路拥有着十分广阔的覆盖面积,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施工和负责单位需要针对公路的建设进行不断完善。尤其是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过程,负责单位需要针对各个地区的特点,对公路的绿化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征来进行规划。另外当前公路的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所以建设单位与负责单位必须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绿化工程后期养护计划。
当前公路绿化工程在进行后期养护的过程中,所养护的植物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这是由于建设单位,在建设绿化工程时,并没有全面考虑植物的适应性问题,导致很多不适应本地气候的植物出现在绿化带中,这给后期的养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在进行公路绿化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当地的环境和地质情况,例如,云南这种气候多样的地区,需要明确当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多样化气候类型,而且在云南地区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途经多个地区,这些地区的地质土壤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是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公路的绿化工程建设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使得后期某些植物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出现死亡的现象。
公路绿化工程既可以发挥其生态效应,提高公路工程的绿化效果,提升公路整体的美观度;同时还可以对公路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保障公路车辆行驶安全。除了绿化工程的前期建设问题,后期的管理与权责分担等过程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公路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的管理责任问题,当前对于公路绿化工程的管理责任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经常出现责任推卸的情况,公路绿化工程后期养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除此之外,在进行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时,要求所负责的工作人员要有耐心,做好水土保持、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确保公路绿化植被在后期能够达到预期的生长目标,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相应的建设单位和负责方还要针对公路和绿化带的乱采乱挖现象进行整治,防止一些不知情人员对绿化带进行破坏。
除杂工作是公路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养护工作过程中,施肥和杂草生长之间存在矛盾关系,施肥的同时,也促进了杂草的生长。但是,施肥不足,并不利于绿化植物的生长。路侧杂草、杂树侵染的情况较为普遍,公路沿线受到了部分植物的侵染,路侧、互通区域也被一些植物侵没。杂草、杂树都会影响公路绿化效果,甚至还会直接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可能会遮挡指示牌,遮挡路口分叉提示,这些都会给行驶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绿化后期的养护责任管理制度不完整,监督管查太差,工程管理过程又中存在着签证不规范的行为,如胡乱签证、代签证等。在绿化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相互推脱、责任不明。
现阶段,公路绿化养护管理补植工作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公路总里程增加,绿化里程也大幅度增长,需要的苗木总数量很大,补植数量也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由于沿途路段的管理不完善,沿途路段的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苗木窃取的情况时有发生。偶发的交通事故问题,也给苗木造成了破坏,增加了补植需求。此外,一般要在春季进行补植。但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种植的苗木不存活,无法保证补植存活率。土壤问题也是影响补植存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附近土壤肥力不足,持水性较低,土壤透气性较差,严重影响补植苗木的存活率,增加了补植成本,也导致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进行公路的绿化工程后期养护时,必须要考虑到其绿化工程中植被的多样性特点,针对不同气候带的植物和不同地质环境范围的植物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在进行后期绿化工程养护时,首先要求在前期的绿化工程建设时,要针对不同的气候和地质土壤环境来种植可以适应成长的植物,只有充分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才能够让植物获得更好的成长,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开展后期的绿化工程养护工作[3]。在进行后期养护时,相应的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地区分干旱季和雨季,尤其是在雨季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公路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人员要针对干旱季和雨季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在干旱季时要给植被进行浇水,而在雨季时则要做好植被的防洪防涝工作,定期为植被施肥。同时养护工作人员还要认识到某些地区的病虫害比较普遍,所以要按照一定的期限来对植被的病虫害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方式来减少病虫害对于植被的侵袭。另外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浇水除草和防病虫害工作的过程中,要认识到不同气候类型和不同地质土壤条件下的植物的需求是存在差别的。所以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勘察,并做好相应的养护计划。
除了上述所说的具体养护措施以外,相应地区的园林负责部门和公路建设单位,还要针对公路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责任进行具体的明确,无论是园林负责部门还是公路建设单位,都应该在绿化工程完成之后的保修期内明确绿化工程的养护责任方[4]。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针对具体的工作来进行责任划分和职能划分,例如,可以将公路的绿化工程带进行范围划分,然后由双方对各个范围内的绿化工程进行各自的养护。同时进行合作,建立起一个比较健全的公路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监督体系,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确保公路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的质量得以提高,对于一些擅离职守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处罚,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保绿化工程养护质量的提高。
在经营公路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时,不仅要通过主要负责单位来进行养护与管理,还要与当地的人民进行全面的合作,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人们的绿色保护意识,减少因当地人民意识缺失而造成的绿化保护工程损坏。相应的负责单位和管理部门可以在公路的绿化工程带旁竖立警示标语,相应的公路建设方可以在绿化带旁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因人为原因导致的绿化工程损坏现象[5]。在放置警示牌的过程中,相应的负责单位和管理单位可以将警示牌放在公路的入口,以此来让人们的绿化保护意识得以增强,除此之外相应的管理部门还可以根据摄像头来监督破坏绿化工程的现象,并给予相应的惩罚,以此来警示人们,进而减少该类现象的发生。
要提升植物浇水的精细化管理水平。精细化浇水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好地合成和输送养分。对于植物水分供应不充足的问题,有关部门要设置专门的养护人员,要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对植物的精细化看护和管理。养护人员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设计科学完善的浇水方案。湿润季节,湿度充足,可以适当少浇水或不浇水,确保植物能够顺利生根发芽。炎热、干燥气候,降水量较少,白天蒸发量较大,这种情况要求养护人员能够及时、多次的浇水,以免植物枯死。养护人员在浇水时,还要考虑各个季节昼夜温差的差异,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从植物品种的差异出发,按照植物的不同习性差异化的浇水,进一步提升浇水工作的精细化水平[6]。养护人员还要做好植物的排涝防护,要注意植物是否面临较为严重的涝灾影响,合理利用地形,提升排水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要强化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好安全防护工作,提升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养护人员浇水过程中,司机要严格按照规范驾驶,合理控制车速。
杂草疯长,影响公路绿化美观,也会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产生消极影响,抢夺其他植物的养分。养护人员要提升除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不同时节、不同类别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办法。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时节,合理调整人力、物力投入。杂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工作任务量较大,相应地要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其次,要根据不同的种类,采用不同的除杂手段。一部分杂草的生长能力较弱,一经割断或拔除,杂草就不再生长。对于一些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养护人员要采用彻底有效的治理手段,通过人工、机械联合,提升除杂的有效性。最后,及时除草。要合理控制杂草覆盖率,不能超过绿化面积的5%,杂草高度也不能超过草坪、地被植物的高度。如果不及时除草,杂草过于旺盛,就会给沿途群众产生影响,可能会遮挡指示牌[7]。
为了提升公路绿化的持久性,养护人员要优化补植工作。在苗木坏死无法存活或者长势不佳的情况下,养护人员要及时更换植物,重新种植。首先,要提升补植的精细化水平,做好前期准备,前期要明确补植区域和补植数量,各个补植区域要合理安排工人数量,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避免人力浪费。对于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补植工作,需要养护人员和交通事故人员做好对接,从而更精准地定位补植的区域,减少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于苗木失窃的问题,养护管理人员要定时回放、检查监控,还要加强与当地的路政、交警部门的交流互动,严格查出违法行为。其次,养护人员要从季节气温出发,选择不同的补植措施。温度高、阳光热烈的季节,要选择早晚时段补植,可以在植物叶片、根部喷洒清水,从而减少蒸腾。气温低的时节,养护人员应当搭载树冠上覆盖薄膜,或者在地面放置草袋,更好地保障土壤温度,防止冻害问题。最后,针对公路区域土壤贫瘢的情况,养护人员应精准施肥,从苗木大小、土壤性质出发,合理设置施肥量。
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公路绿化后期养护工作的投入力度,从专业技术等人才培养到绿化后期养护经费的供给要给予最大支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公路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为切入点,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以及奖惩机制,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的规范法则,保证公路绿化养护工作有法可依。在对公路绿化养护进行管理时,应同步进行绿化养护档案的建立。并且,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应建立起绿化养护管理的电子档案,以及公共化服务平台。一方面,在电子档案中,能够将树木、花草等栽植时间、品种等进行明确记录,并要同步记录下各类绿化植被的养护情况,使养护信息能够通过时间或关键词的检索便可清晰查找与查阅,便于公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完善。例如,运用GIS 的三维分析技术对立体景观进行分析、挖填时的计算,并形成视域分析图,控制挖填土地的量。另一方面,通过公共化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促使人们对公路绿化养护加强了解与认知,并可进行社会化的公益性养护工作申请。
在公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可应用到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对公路的不同路段做分类处理,并能有针对性地找寻出某一路段的实际绿化情况,以此进行后续的绿化养护工作。不仅提升了绿化养护的效率,更能有效降低公路绿化养护的投入成本。
综上所述,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公路网的建设,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公路绿化工作也被更多人所重视。为了提升我国公路绿化工程的整体水平,不但要提升对设计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求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有合理的养护管理,只有这样,我国公路绿化工程才能够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