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布尺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西藏 昌都 854600)
随着各地区资源优势的不断显现,农业生产也在逐渐向科技化发展,基层地区在农业产业中的建设设施设备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产业化以及经营的现代化发展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新思路的指引为各类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充分尊重了市场环境变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各地区得黄牛改良项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畜牧系统改良力度也在不断增加,畜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黄牛养殖产业是目前农牧民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增产增收类型,但是黄牛改良推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黄牛养殖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的重点关注对象。黄牛养殖的外界条件要求不高,很多地区都可养殖黄牛。但我国的黄牛养殖技术水平落后,尤其是在黄牛改良方面起步较晚,尽管相关改良技术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之处,需要在未来黄牛品种改良时不断优化调整,解决当前黄牛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提升改良质量及品质,为黄牛的高品质生产提供基础支持。目前黄牛养殖的规模化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养殖者为农村的养殖户,养殖方式也较为粗放传统,很难及时掌握每一头黄牛的发情期以及排卵情况。即使能够对牛的发情以及排卵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但由于黄牛除了用于养殖还可用于其他农业生产,导致黄牛排卵期容易被忽视,在确定方面存在误差或未注意牛的发情状况,难以在最佳发情时间进行人工授精,不利于对品种的改良。不同黄牛养殖地区的气候环境有差别,气候温度变化过快,则会对黄牛的发情状况产生影响,不利于明确其发情规律,黄牛改良成本也在不断提升。
2.1 繁殖技术使用落后 部分黄牛养殖区域在给母牛配种时,仍然会使用内窥镜技术配合完成人工授精,该技术较为落后,输精位置比较靠外,极易导致出现发情期受胎率下降,授精不及时会提高其空怀率,对黄牛繁殖以及品种改良都非常不利,会导致农户对黄改的积极性下降。
2.2 冻配人员知识老化 冻配是黄牛品种改良以及繁殖交配的应用技术,技术要求更高,操作人员须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在黄牛品种改良初期,各地区均进行了专业人才的培训,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此类受训人员的基础掌握水平在不断减弱,所掌握的知识也存在老化现象,加上基层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岗位环境较差,劳动强度较大,收入水平较低,无新的优质冻配技术人员参与到基层工作之中。现有的技术人员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断下降,在直肠镜检发情鉴定时存在明显的时间判断失误或冻精解冻不合格,造成配种率下降。除了冻配人员的数量不足外,县乡村的相关科技人员工也存在严重缺失情况,大部分乡镇地区的兽医人员配备不充足,甚至无固定工作人员,高科技服务人员以及冻配技术的覆盖面不够全面,加上农村地区黄牛养殖的分散性较强,群众没有认识到良种选配的重要性,在孕期母牛以及牛犊管理上也不够科学,导致牛犊死亡以及母牛流产的情况也较为多见,对黄牛改良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3 黄牛改良工作机制不活 目前黄牛改良工作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机制的欠缺会导致黄牛改良事业的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和阻碍,项目投资以及基层操作人员不能达到良好的配合,基层工作人员付出了相应的劳动,却不能得到对应的收益,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不断下降,冻配技术水平有所降低,不能全面按照要求进行母牛的普查,对公牛的普查也不够全面和完善,极易出现随意杂交配种的情况,直接影响黄牛品种改良的品质以及覆盖面,后代牛的来源也不够清晰准确,对黄牛品种改良的发展非常不利。
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黄牛改良技术的实施离不开各类设施设备的应用,目前较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以下三种:种公牛站,动物配点,液氮以及冷链运输通道,是否能够有充足的液氮供应是冻配品质保证的关键基础,而公牛站以及冻配点的建设,可为黄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提供关键的精液供应以及配种环境。
2.5 黄牛饲养规模偏小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黄牛品种资源数量均比较多,但是并不具备相应的良种繁育场所,缺少大规模的养殖场,大部分黄牛养殖,仍然为农牧民独立饲养,饲养规模有几头到几百头不等,且牛群的结构不合理,导致饲草的成本投入较高,获得的经济效益却不显著。所以,人们满足黄牛养殖以及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犊牛的成活率以及母牛的膘情。黄牛养殖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黄牛养殖的产业链尚不够完善,产品类型较少,仅能满足初级消费,需要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黄牛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对黄牛养殖的积极性。总之,深加工收效益的欠缺,是影响黄牛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会干扰黄牛改良的发展进程。
3.1 推广先进繁殖技术,破除繁殖技术障碍 部分地区黄牛养殖户为农牧民,居住分散很难集中到同一地块进行统一配种,因此养殖人员希望能够一次配种成功,如一次配不上,难以劝导养殖人员牵牛上门复配,导致母牛出现空怀情况。因此,需要提升一次配种的受胎率,以有效降低黄牛品种改良的复配次数。还需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配种技术,尽量淘汰传统的内窥镜配种技术,通过实施直肠把握法配种技术,有效提升配种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母牛发情期以及排卵情况的监测,帮助农户掌握每头母牛的发情状况,以便在最佳的时间配种,提升受胎率。
3.2 加大人才建设力度,提高冻配人员素质 冻配技术人员的充足供应,对黄牛品种改良工作的推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冻配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指导,从技术要点以及理论知识两方面提高其操作技能,在每一名冻配人员均能够熟练掌握直肠把握法人工授精技术的同时,还要继续深入理论知识培训,以便能够全面掌握母牛的生理生殖状况、发情特点、鉴定要点、产科疾病类型以及各类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黄牛品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充足的黄牛改良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培训内容进行分批次分阶段的培训,培训考核后可为其颁发合格证书,保证持证上岗。也可积极进行优质冻配技术人才的引进,鼓励各大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到基层黄牛改良技术工作之中,需要为其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以及晋升空间,从而提升冻配技术人员在黄牛改良工作中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行业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3 加强支持体系建设,提高黄牛的改科技含量需要加强对各个基层畜牧养殖地区畜牧兽医总站的建设以及支持,完善畜牧养殖管理体系,根据各层级的工作需求以及各地区的畜牧养殖规模,减小相应技术人员的及时补充,强化黄牛改良技术研究以及分析,提升管理质量优化服务措施,需要通过杂交模式组合研究的方式,完善和优化。(1)选种配种工作在技术实施方面,需要保证物资的统一,公用配种管理的统一规划,明确技术人员的服务标准以及服务要求,对所有黄牛养殖情况进行统一的档案建立,明确每头黄牛的生育特点以及发情规律,从而提升对黄牛发情期的把握质量。(2)在技术服务时需要加强对冻配人员管理重视,通过母牛发情鉴定、市场管理、物流管理、疾病预防控制等相关服务工作的开展,进行畜牧执法监管体系的建立健全,及时将劣质的公牛淘汰并进行优质种牛的引进,提升黄牛改良品质。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需要加强对基层配种站点的建设,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合理进行配种点区域的规划以及布局,根据各地区的黄牛良种培育情况进行配种点数量的合理设置,解决黄改冻精全面引进的问题。需要明确不同品种选育的要求;加强对液氮生产基地以及黄牛改良配种所需冷链通道的建设以及管理,提升液氮生产产量,通过空气增压机、分离制氮机、冷却塔以及液氮槽车等各类设施设备的购置,保证液氮的生产,为黄牛的品种改良提供根本的渠道支持。
3.5 加强产业链条建设,增强龙头带动能力 需要提高产业链条建设对黄牛配种改良技术推进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建设优质黄牛养殖基地,针对性进行草业的开发,既要扶持现有的企业,还要大型企业参与到黄牛养殖发展之中,通过黄牛肉产品加工企业以及配套饲草加工企业的建设,优化黄牛养殖产业链发展规模,通过新技术的引进,鼓励黄牛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市场环境的变化,带动黄牛改良养殖,在利益驱动之下,调动养殖农户以及黄改相关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3.6 创新黄牛品改工作机制,增强事业发展后劲需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化机制的发展作用和优势,作为政府部门,需要积极起到引导作用,并且鼓励企业以及农牧民参与到黄牛改革配改良配种之中,通过多元化机制的共同配合,提升黄牛改良技术的市场化发展,可以鼓励冻配人员进行配种点的承包以及建设,县级政府需要进行服务的购买,从而为配种点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进行劳务费的发放,可加强对黄牛改良配种的补贴,根据其受胎率进行奖励,从而提升冻配人员在黄牛改良参与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