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修远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00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继颁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乡村振兴促进法》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
由此,明确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新目标和新思路,一方面是,保护传统物质空间的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特色村落文化,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俗;另一方面,在区域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突出传统村落的本土特点,鼓励传统村落“个性发展”,从而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传统村落体系,形成村落保护“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多样化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推行宗教自由政策,我国农村地区天主教发展迅速。乡村地区天主教信徒数量占到全国总数的六成,可以说,农村已经成为我国天主教发展的主要地区。
在推翻封建社会、新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地区出现了信仰的“真空地带”,天主教很好地填补这一空间。天主教为人们提供了平静安宁的心境,帮助村民客服焦虑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给村民心灵上的支持,增加了大家面对生活的勇气。另外,在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并不健全的情况下,天主教思想也成为人们依照行为的准测。天主教对人友好、死后升往天堂的道德规范,以及对待婚姻问题的忠贞态度,都是教徒基本的行为规范。由此也为乡村区域的社会治安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天主教节日活动,也是农村主要的集体活动。天主教村民都在节日举行庆祝,增加村民的凝聚力,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联系,让村庄成为一个更有力的整体。通过天主教仪式,村庄发展出独特的礼乐队,也成为村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众多传统村落中,天主教村庄也是一种独特的类型,村庄是村民的生活生产的载体,也是村民的精神寄托。因此,保护乡村天主教文化,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工作,一方面也是维护乡村地区稳定的重要手段。天主教村庄的持续发展。
天主教自明朝传入平阴县,在清代成为鲁北牧区的重要发展传播地区。平阴天主教的发展收到济南郊区的影响深远,发展十分顺畅。在成熟时期,平阴对于周边的泰安、肥城等城市天主教发展起到辐射作用。
鼎盛时期,平阴县建立12 座天主教堂,天主教盛行,大大小小的天主教村落星罗棋布。新中国建筑之初,我国宗教政策调整,部分天主教村庄自主改革,天主教信仰收到控制。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宗教政策再次调整,天主教信仰在平阴地区得到再次发展。
在起起落落的历史变迁过后,平阴乡村地区仍保留多处传统天主教堂,胡庄天主教堂更是闻名全国,是济南市保存最完整的天主教村落集群,具有极高研究价值。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结果,平阴县现存四座传统天主教堂,分别是胡庄天主教堂、白云峪天主教堂、西湿山口村天主教堂,以及后套村天主教堂。由于后套村已于2017年进行村庄复垦,现只保留天主教堂,因此本文以胡庄村、白云峪村、西湿山口村为例进行论述。
胡庄村、白云峪村、西湿山口村分别隶属于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孔村镇和孝直镇,都位于平阴县城南侧,平阴山区。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胡庄村有部分工业设施。三个村子都面临青年人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的情况,因此,村中天主教主要是以家庭内部传播的形式存在。
1604年,信封天主教的胡月言夫妇首先定居于此。后来天主教信众逐渐增加,居住点规模扩大,形成自然村落,以胡氏夫妇姓命名为“胡庄村”。
1730年,安多尼讥巴乃斯成为第一个到胡庄村传教的外籍神父;1936年外国神父陆安道成为胡庄第一任本堂神父。自新中国成立至今,胡庄本堂神父共有9 名,均为我国宗教人士。1604年至2000年,胡庄共建村内和尖山圣堂10 处。1750年始建尖山圣母堂(进教之佑圣母堂)。1911年胡庄村内建成圣母无染原罪天主堂。山上和山下两座圣母堂遥相呼应,使平阴胡庄成为中国著名的朝圣地之一。
白云峪村于明洪武年间建村,明朝万历年间,张氏家族迁居于此。随着村庄人口增加,逐渐发展为四个居住组团,形成现存传统村落规模,因山谷时常白云缭绕,故取村名为“白云峪”,由此命名为“白云峪村”。张氏家族笃信天主教,目前约95%的村民信仰天主教。
清朝宣统年间立村,843年,意大利籍神甫杨若瑟到白云峪传教。1893年在村建三王来朝圣堂,1993年在原址重修,保留原貌风格。1924年在山腰处建若瑟山圣若瑟堂,1986年在原址重修。重修后朝圣者来自全国各地,村民大多数信仰天主教,宗教活动遵法依教正常进行。
西湿山口村历史沿革资料较少,根据村民反映,西湿山口村明代建村。1908年,奥籍神父梅泽民主持修建村中天主教堂。2000年后,在村西部山上修建耶稣圣心教堂。
4.1.1 教堂建筑
胡庄村现存天主教堂两座,一座位于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一座位于村西部圣尖山上。
村庄内部教堂始建于1906年,由奥籍神父梅泽民主持修建工作。教堂占地面积越3.3 公顷,建筑群由天主堂、神父办公楼、神父客房、花园等部分组成。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南侧为主入口,两侧分别建筑钟楼,高27 米,北侧为穹顶,加十字架高50 米,南北进深52.25 米,东西面阔28.37 米,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教堂东北侧的办公楼和客房楼程“L”型排列,为二层硬山屋顶建筑。天主教堂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毁于火灾,院落南大门、神父办公楼、神父客房等建筑保存至今。1998年,原址重建天主教堂。目前,天主教堂已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尖山露德圣母堂建于1895年,1927年夏季毁于雷击,1928年重建,1966年毁于火灾,1989年重建至今。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东西进深24 米,南北面阔15 米,塔锥高16 米,建筑面积为270 平方米。
4.1.2 民居建筑
胡庄村内民居建筑改造情况普遍,传统民居建筑留存较少,大约占到全村民居建筑的30%。胡庄村传统民居同平阴县传统建筑风格一致,采用平坡漫屋顶形式,土培墙体,外覆方石。传统建筑多已空置,建筑质量较差,急需修缮。
4.1.3 其他传统要素
村庄保留传统上山道路,自村内教堂直达尖山露德圣母堂,路面已水泥硬化,道路两侧种植松树,绿荫幽幽。道路宽约1-3 米,长约500 米,尺度保存良好。村中保留两条传统街巷,青石铺地,宽约3 米,两侧街道立面保存相对完整。
胡庄天主教乐队历史悠久,在宗教节日及礼拜日进行演奏,中西融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于2010年10月,“胡庄天主教华化音乐”被列入山东济南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2.1 教堂建筑
白云峪村现存两座天主教堂,分别是位于村庄内部的三王来朝主显堂,和位于村庄北部的若瑟山天主堂。其中,三王来朝主显堂目前已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三王来朝主显堂建于1893年,由奥地利神父梅泽民率领当地村民修建,院落占地约0.3 公顷,南北长60 米,东西宽50 米,建筑群有教堂建筑和神父公班办公室等服务用房组成。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坐南朝北,南北进深33 米,东西面阔15 米,主塔高36 米。自竣工以来,教堂未收到严重损毁,于1993年,神父梁基业带领村民对教堂进行加固整修,一直保存至今。
白云峪村民于1843年在若瑟山上建筑三件石头房子,首次出现若瑟堂,成为现在的“后堂”。1924年,在“后堂”南侧20 米处,由李忠达神父主持,方济各会士,意大利庞会襄修士设计,建造三王来朝主显堂。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坐南朝北,南北进深约18米,东西面阔约7米,钟楼高20米。1966年,教堂被毁,2002年,在神父刘学兵的建议下重修若瑟堂。新教堂采用哥特式风格,南北进深28 米,东西面阔12 米,钟楼高31 米。
4.2.2 民居建筑
白云峪古村落目前已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村中现存大量传统建筑物、构筑物。村庄传统建筑面积约为6.69 公顷,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53.5%,约30%的传统建筑仍在使用,因此保护情况良好。
白云峪村古村落依山势形成东西走向的布局形式,传统建筑同新建建筑混杂,平面划分为“南院”、“油坊”、“北院”、“西池”四个居住组团。受到天主教影响,白云峪村传统建筑,除继承平阴传统建筑特点外,大胆采用拱券结构,形成拱券门窗。村中民居运用西方柱饰形式,建筑构件雕刻精美,线角清晰。
4.2.3 其他传统要素
村中保留山寨门两处、上山道路两条,整个村落空间保存相对完整,尺度宜人。若瑟堂东侧约百米现存一个人工开凿山洞,因内部供奉一尊青铜若瑟善终态像命名为若瑟善终洞。洞口宽1.5 米、高2.5 米、洞深5 米。另外现存一棵百年皂荚树,位于村庄南部。
白云峪村民组织雅乐唱诗班约一百二十年,至今每逢礼拜及宗教节日在教堂进行演奏;军乐队成立近三十年,每年春节十五等传统节日进行演奏。
4.3.1 教堂建筑
西湿山口村天主堂位于村庄西北部,由奥地利神父梅泽民主持,初建于1908年,占地约0.35 公顷。建筑群由教堂、神职工作人员办公室等服务用房组成。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坐北朝南,南北进深31.5 米,东西面阔14.5 米主入口两侧钟楼高32.5 米,总建筑面积为466.75 平方米。西侧服务用房为单层硬山屋顶建筑,于清代晚期建成。
2000年以后,村庄在村西侧山上修建耶稣圣心堂,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造型挺拔,线条简洁、有力,同胡庄圣尖山、白云峪若瑟山并称三大平阴天主教圣地。
4.3.2 民居建筑
西湿山口村传统民居建筑留存较少,主要集中在教堂附近。大约占到全村民居建筑的10%。西湖山口村传统建筑大多空置,建筑损毁严重,保护情况不佳。
4.3.3 其他传统要素
村中传统街巷走向及尺度保存较好,街道两侧立面基本为传统建筑形式,路面经过硬化,失去原有材质。
西湿山口村民自发形成雅乐唱诗班,在宗教节日及礼拜日进行演奏。
平阴县三个天主教传统村落都是以教堂为中心进行建设,传统街巷和传统建筑集中在村庄内部教堂组团。村庄周边山体上建设教堂,高耸入云,成为景观制高点。
因此,在村庄内部应保持村民对于村内教堂的景观视廊通畅,保证教堂坡屋顶的可见性。因此,新建建筑应以教堂坡屋顶的檐口高度作为建设依据,且建筑不宜超过两层。
山上教堂作为临近多个村落的视线的制高点,一方面要保护村内、村外教堂互看的景观视廊,另一方面,需要照顾村庄外部观看教堂的视觉效果。因此,村内宜采用地埋式的管线敷设方式,减少视线遮挡。移动信号铁塔等基础设施应设置在村庄建设用地边缘,降低对于村民视线的干扰。周围临近山体应适当减少风力发电设备的建设,保证教堂的制高点地位,同时对于减少视觉污染。
公共空间是村庄集体活动、村民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因此营造积极的村庄公共空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村庄心理环境,提升村庄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公共空间对于天主教的传播与延续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传统教堂建筑作为空间主体,理应配建相应的公共广场,形成良好的人流聚集场所。所以,完整的公共空间也是天主教村庄重要的景观要素。
由此可见,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于建筑本体之外的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天主教传统村落在建设村委公共广场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堂广场的保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将二者结合设置。在居住组团内部,还应设置足够的宅间公共空间,一方面为村民提供休憩场所,另一方面,便于举行家庭式的宗教活动,适应多种多样的条主教传播形式。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形成和谐、融洽的天主教村庄氛围,最大程度调动村民的生活生产积极性,使得村庄正常建设同传统天主教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更好的延续村庄天主教传统。
天主教村庄除了通常的村内石板古路外,都建设上山礼拜的通道。因此,因分别进行保护。村内部传统街巷应首先保持传统的街道名称、走向;其次,维持传统街巷尺度,注重路面抬升高度对于周边建筑的影响,保证建筑入口空间的完整;再有是,修缮街道时应采用传统青石板铺地,保证街道传统风貌;最后是,应规范两侧建筑立面的风格和色彩,同接到整体风貌相融合。
上山通道一般为新修建道路,因此应首先注意街道的走向、尺度,营造适宜人们不行的街道环境。第二是,应适当种植当地植被,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提供相应的绿茵遮蔽,提高道路的舒适度。在尊重天主教利益的基础上,应适当增设休憩、观景平台,增加人们行走的乐趣。
5.4.1 教堂建筑
平阴县天主教村落教堂建筑群由教堂与辅助用房两部分组成,中国采用传统院落式布局。教堂设置主入口,院落有单独入口,既满足教堂使用要求,也方便管理人员的生活工作需要,布局灵活、实用。教堂单体为哥特风格建筑,具有明确的西方天主教建筑特点。教堂平面呈现“巴西利卡”形式,入口处设置双塔或单塔,少数教堂祭坛处设计穹顶或钟楼。建筑正立面一般为三开间,采用拱券门、拱券窗,以及玫瑰窗,部分建筑装饰彩色玻璃,图案明亮美观。侧立面以尖拱窗或圆拱窗为主。建筑运用当地石材砌筑墙基,部分建筑以青砖砌筑墙身,部分是石材到顶。建筑采用双坡屋顶形式,屋顶覆盖青瓦。辅助用房多为单层建筑,采用硬山屋顶,上覆青瓦,方式砌筑墙基,青砖砌筑墙身。正立面出厦,门前设置拱廊,于石柱柱头、柱础处进行雕刻,线脚简洁有力。
5.4.2 传统民居
村庄民居建筑多数为平阴传统建筑,四合院或三合院形式布局,采用平坡漫屋顶,木门、木栅格窗。就地取材,运用石材、黄土和青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白云峪村传统民居融合西方建筑风格,大量运用拱廊,尖券拱门等结构,建筑细部也采用西方的柱式和线脚,独具特色。
因此,建筑保护过程中,对于建筑院落布局、建筑立面开窗、建筑构建以及建筑材质、建筑色彩等方面的修复是工作重点,保护村庄建筑环境的整体协调。新建建筑应适应传统建筑风格特色,成功融入周边建筑,形成和谐的整体建筑群落。
保护传统天主教音乐,应首先建立统一的乐谱资料,方便普通大众的学习;其次,增加乐队规模,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乐队的演奏,形成持续的乐队形式。
对于天主教传统村落,应该充分尊重宗教的礼仪,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在保护空间载体的同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力求完整保护村落历史形态,保护村民宗教信仰自由。村庄保护一方面要保留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空间实体,一方面需要守护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全面呈现人们“记得住乡愁”的特色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