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小南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对比研究

2018-01-29 19:20李泰岩
大观 2017年12期

摘要:中国东北存在着许多基督教堂,文章通过对沈阳南关天主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在教堂建筑风格、教堂平面以及内部布局、教堂外部材质以及结构、象征性符号十字架在建筑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阐述中国东北天主教堂与东正教堂在建筑风格特征以及细节上的异同。

关键词:小南教堂;天主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东正教堂

基督教的信徒们相信:教堂是上帝的国降临到人间的居所,那宏伟高大的建筑就是基督的福音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建筑师则认为教堂不仅是神的居所,更是历史和基督教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基督教建筑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给后世的人们在学习、探究建筑时提供了丰富又珍贵的知识财富。

中国东北从民国开始就有外国传教士到此传教,现在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基督教徒基础,教堂也不在少数。由于新教在东北发展的时间较晚,教堂以居民建筑改造而成的居多,所以我们以沈阳南关天主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为例,主要论述中国东北天主教堂与东正教堂在建筑风格特征以及细节上的异同。

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又称小南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作为沈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小南教堂将东方文化的沉稳与西方文化的灵动进行了充分的碰撞与融合。小南教堂始建于1878年,是法国传教士建造的。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后于1912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教堂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东西宽17米,通高40米,占地面积为1,1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约1500人。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于1930年代建成,比东北其他东正教堂建成时间都要晚,但其建筑规模,雄伟程度以及建筑细节部分的处理都是其他教堂所不能比拟的。“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的意思, 所以“圣索菲亚”就是“上帝的智慧”,世界各地的圣索菲亚教堂都是东正教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占地面积为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左右。

同样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教堂”之一,小南教堂与圣索菲亚教堂在建筑风格特征以及细节上存在着诸多异同点,代表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天主教与东正教在教堂建筑风格上的差异。

一、教堂建筑风格

小南教堂作为天主教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不论是在体量还是高度上,哥特式教堂比之以往教堂都有较大提升。教堂形体向上的趋势更加明显,整个建筑都有着一种高耸轻灵的动势。教堂使用有肋的尖顶结构,使整个建筑有一种垂直向上的冲击力。扶壁、飞扶壁的创造和使用,充分发挥了点的支撑作用。因哥特式教堂一改罗马式教堂小窗户的特点,使用大窗户,配以彩色玻璃窗画,采光很好。小南教堂整个建筑宏伟,高耸向上,建筑体量在中国东北甚至全国教堂中都屈指可数。由于肋架券、尖券的运用,小南教堂两侧有着巨大的彩色玻璃窗,每扇窗户上绘制着不同颜色的图案,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映在地上斑斑点点,非常有宗教迷离的神圣之感。

圣索菲亚教堂受俄罗斯建筑风格影响,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并融入了许多俄罗斯传统建筑元素。拜占庭式教堂建筑就是由基督教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结合而产生的。后又与东方文化相融合,有着浓郁的东方气息,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线条华美,较之前的教堂风格,墙体更薄,窗户更大,往往使用穹窿顶,高挺且突出,从而将整个建筑构图的中心集中于此。在色彩的运用上,拜占庭式教堂建筑用色丰富,又注重统一,使外部形式与室内空间和谐一致,从而彰显出教堂庄严神圣的美。圣索菲亚教堂采用俄罗斯教堂“洋葱头穹顶”与民间木结构教堂“帐篷顶”相结合的方式,四周的四个大小一致帐篷顶将中间的大穹顶包围起来,形成主从式布局结构,互相呼应。

二、教堂平面以及内部布局

在平面布置上,小南教堂采用的是基督教早期的巴西利卡形质的特点,整个建筑平面为矩形形状,两排柱廊纵向划分了整个中央大厅,沿立柱方向排有整齐的条形座椅,建筑的一侧为主入口,而另一侧的尽头是教堂的后殿,呈半圆形。小南教堂的内部空间是由连续列柱、肋架券、尖拱券、四分拱等结构共同组成,肋架券将教堂建筑承受的力分散,把拱顶和柱子在视觉上连成了一体。

圣索菲亚教堂是拉丁十字形式的平面布局,这是东正教堂众多平面布局中的一种。这一布局与天主教堂的平面布局十分相似,不仅是一种宗教象征,在使用功能上也更加合理。由于东正教堂大多不设座椅,在空间内部看不到多余的立柱,角落中巨大的立柱支撑起半球形的棚顶,使整个内部空间显得巨大而空旷。在高大穹顶下,几束阳光透过顶棚的窗户射进教堂内部,将整个空间渲染得神秘而肃穆。

三、教堂外部材质以及结构

小南教堂是属于沈阳传统的青砖砌筑的砖墙承重体系,青砖外露,且沒有过多的外部装饰。而内部主体则是砖木结构,这在其他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是十分少见的,是西方教堂建筑风格与沈阳本地文化与技术进行的合理有效的结合。内部用木结构模拟哥特式四分拱的形式,外面用清灰画成青砖的质感和砖缝纹理,做到内外效果的统一。

起初,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全木结构教堂。经过前后两次扩建,圣索菲亚教堂终于变成了如今的砖石结构。圣索菲亚教堂整个墙体为清水红砖,墙面未经过加工,展现了材料本身的颜色,建筑下部的砖饰较少,越向上砖饰的精细度就越高,砖红色的墙面与屋顶青色的琉璃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个建筑色彩明快而丰富。

四、象征符号十字架,在建筑上的体现

十字架是基督教中重要的宗教象征符号,天主教与东正教在十字架的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分别。

天主教的十字架多为常见的拉丁十字架,在其基础上做一定的点缀,由于哥特式教堂普遍都很高挑,在顶部的十字架符号都显得精致小巧。小南教堂建筑顶部的十字架就是这种形式,简约的造型加以少量的点缀,安放在教堂正面的两座塔尖上,与教堂整个高挑宏伟的外立面形成对比,显得十分纤细精巧,恰到好处。

而东正教建筑上的十字架的变现形式更为多样,主要形式是在拉丁十字架的基础上在竖线上方和下方分别多了一横,这是三重东正十字架,是东正教中最常见的十字架表现形式,在其基础上增加不同的装饰纹样,代表了不同寓意。东正教的十字架在教堂的整体体量上更大,所以圣索菲亚教堂圆屋顶上的十字架更为醒目,在三重东正十字架的基础上稍加装饰,与建筑的圆屋顶完美结合,成为教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由于信仰、身份、目的性等各不相同,每一位进入教堂的人感受也各不相同,但教堂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给了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们震撼的感受。沈阳南关天主教堂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在各种方面都有着不同之处,但同样都是优秀的建筑形式,以它们为代表的东北基督教建筑是中国甚至世界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李泰岩,男,辽宁沈阳人,鲁迅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形象与地域文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