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磊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江苏)有限公司)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的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但同时,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有所增加。生产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自身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此保障企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成本管理的方式,生产型企业能够有效节约成本,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推动企业自身积极良好发展。就目前来说,许多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受较多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发展活力降低。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产型企业的经营运转效率降低,经营效益减少。因此,针对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多种管理行为对成本进行管控,比如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等。其中包含的主要内容就是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
成本规划指的是立足于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所处经济环境制定的计划,同时也是对成本管理作出的规划,可以作为实际成本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计算在成本管理系统之中是信息基础,成本控制可以利用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通过经济、技术和组织等手段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完成成本改善目的。
业绩评价是对成本控制效果的评估,目的在于改进原有的成本控制活动和激励约束员工和团体的成本行为。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需要保障自身的管理手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客户满意度不造成消极影响,不侵害工作人员的法定利益,不影响产品质量与技术进步。
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库存压力,帮助企业降低管理库存所需的成本。采购部门在完成采购工作时,会依据以往的生产成本,对生产加工任务所需的材料进行预估,科学完成采购工作,避免企业资金浪费情况。同时,更加科学地控制采购数量与采购成本,能够有效避免产生原材料积压的情况。这样不但可以帮助生产型企业减轻库存堆积压力,也能够避免出现由于时间因素导致材料浪费的问题。
在长期的经营生产之中,通过成本管理的方式,生产型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地完成采购与生产工作,尽可能增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中的资源类型较多,需要加强资源管理,避免资源过度损耗与浪费。尤其是生产型企业,资源的损耗情况较为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收益。通过成本管理的手段,生产型企业可以对资源损耗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不同设备的耗材情况与产出情况,进而得出科学合理的产出率。同时,计算出同类型的生产设备能够产出的最佳范围,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减少材料投入量,避免由于过多投入材料提高成本。
另外,在对多种生产加工制造设备的原材料费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企业能够及时发展部分异常消耗原材料的设备,与其他机组进行对照,分析消耗的具体情况,明确材料消耗过度的具体原因并及时改善。
成本管理在企业之中应用能够发挥较强的积极意义,对提升企业决策科学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企业的管理人员采用成本核算的方式,结合市场销售的实际情况对多种产品利润率进行分析对比,将其排成顺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实现盈利目标。同时,在企业进行决策之前,可以对高利润率的产品进行规划,部分生产型企业存在着重视产能、轻视成本的情况,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明确成本管理产生的积极作用,对产出量的要求过多,忽视成本的关键意义,容易使企业出现高产微利以及高产亏损的情况。
成本管理的实施,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在生产前做好科学规划,提升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保障企业决策的合理性。
在生产型企业中,成本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工作环节,能够对企业的成本主体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就当下情况来说,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局限性较强。
首先,大多数生产型企业更加重视生产资金的节约,对成本进行控制成为形式化的工作,并未在生产之前对成本进行有效规划,导致成本预算缺失,影响生产效率。这种管理模式使得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难以顺利实施,无法真正提升成本管理效果。
其次,互联网购物市场的兴起对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型企业产品质量成为十分关键的衡量标准。部分生产型企业的业务量有所下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成本管理意识有所缺乏,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库存管理工作较为重要,保障库存的数量足够稳定,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但是就当下情况来说,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库存管理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首先,生产型企业的信息传递滞后性相对较强,企业的供应信息传输与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产品的供应链在不同环节之中难以真正提升配合度。同时,可能会导致产品积压问题出现,无法真正快速便捷地开展相关工作。
其次,一部分生产型企业库存管理的方式较为落后,多个生产环节的联系不够紧密,并未针对具有关联性的环节进行预测与分析,协同效果有待提升。在这种状况下,导致库存管理工作的相关数据难以获取,导致生产型企业的风险相对较大。
最后,一部分生产型企业的规模较小,库存空间不大,再加上产品种类较多,如果没有真正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品决策出现失误,产生产品堆积的问题。
生产型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经营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支出,压缩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再加上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对激励机制的建设有所忽视,人员薪酬构成过于固定,工资灵活性不强,缺少绩效鼓励。而且,生产型企业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够科学公平,其中领导主观意识较强。
长此以往,企业将形成不正确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视内部关系,忽视个人能力,甚至无法将技术较强的工作人员留在企业之中,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另外,生产型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工资收入受到挤压,人员流动量相对较大,导致企业招聘成本与培训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压力增大[1]。
在生产型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管理的全面性,只有保障成本管理覆盖所有工作环节,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就当下情况来说,大多数企业对生产的成本更加看重,导致成本管理限制在生产环节之中,影响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企业的成本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各个部门缺少成本管理意识,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导致在出现成本问题时各个部门互相推诿,影响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效果较差,导致企业的成本管理形式化较强。另外,监督机制不够全面,无法覆盖所有工作环节,导致生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浪费情况较为严重。
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生产型企业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成本核算问题,表现在成本核算准确性较低的方面。首先,生产型企业的成本之中包含人力成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生产成本等,其中还包含企业的研发与宣传成本。在企业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产品制造费用分摊不够科学,生产数据不够准确,影响企业的成本核算质量。
其次,一部分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核算无法反映产品的具体成本损耗情况,不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帮助。再加上生产型企业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较低,不注重培养成本核算人才,导致企业的成本核算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生产型企业在长期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树立起成本意识,以此来提升企业对生产环节的管控力度。所以,生产型企业需要在内部加强成本管理意识指导教育。
首先,生产型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控制目标,采用目标成本法对企业的市场压力进行转移,而且能够避免对企业价值链上下游关系造成破坏。同时,生产型企业需要转变自身的发展战略,使成本控制趋于战略化,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进而提高企业各部门人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生产型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对相关制度的建设,将制度作为约束,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促使其树立成本管理的先进思想。将成本管理深入到各项工作之中,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推动企业长期持续发展。
生产型企业需要提升库存管理能力,在库存管理方面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首先,生产型企业需要提升信息化建设程度,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对库存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升对原材料与产品的管理有效性[2]。
其次,生产型企业需要针对食品原材料进行科学管控,结合生产计划来制定采购计划,保障采购数量与生产需求相匹配,不与生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产生偏差。
最后,生产型企业需要采用供货商网络管理体系的方式加强对生产计划的设计,更加全面地掌握市面原材料的供应价格与数量,保障采购的原材料能够符合生产计划需求,进而降低库存量。通过这样的方式,生产型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成本与管理成本,增强生产型企业的经济利润。
首先,生产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激励机制的建设,通过激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激励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使其在生产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生产型企业可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工作人员的工资进行确定[3]。同时,生产型企业可以通过不同档次的绩效成绩进行奖励与惩罚,实施奖惩措施。而且,企业需要针对不同部门与岗位职能进行全面划分,立足于多个角度加强对绩效结果的分析。同时,绩效考核应当更具公平性,做到客观公正,采用量化指标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使其能够得到约束与有效激励,增强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归属感。
首先,生产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对岗位权责的划分,明确部门岗位具体职责,使其能够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同时,生产型企业需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提升责任确定的明确性,保障生产型企业的成本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4]。
其次,生产型企业需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对成本管理的落实进行科学监督,并完善监督标准,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对成本管理实施有效管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企业可以与外部监督机构合作,使其能够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审计与管理,提升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通过这样的方式,生产型企业的经营生产效率会随之提升,企业发展活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只有创新生产型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才能够真正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在实际的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之中,生产型企业需要优化核算方法,选择更加适当的核算手段,比如作业成本法等[5]。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与内容,进一步对成本核算的步骤进行规划,保障核算流程在企业掌握之内,从产品订单确定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在满足成本核算原则的基础上保障核算结果的准确度。另外,生产型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生产加工环节的成本核算,对产品生产批号、产品规格、产品划分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提升成本核算的效果,加深对企业成本损耗情况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及时发现成本损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成本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生产型企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增强成本管理的科学性,保障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率。
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型企业可以通过树立先进成本管理意识、加强生产型企业库存管理、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健全成本管理监督机制、优化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方式提高成本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