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023-04-15 05:29:05强慧玲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品牌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进出口外贸国际贸易

文/强慧玲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一、引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是我国着手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它的建立受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大形势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发达国家日渐显现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关税保护主义也悄然抬头,国际贸易的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数据要素资源正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的核心资源,传统的外贸模式已经难以适配外贸的发展,必须探索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的新道路,上海自贸区建设就是对外贸模式的一次新尝试。

选择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对新型外贸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创新,它的建设对中国外贸格局的优化和外贸结构的转型升级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研究其发展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有利于找到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其经验,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开展其他自贸区的建设。

二、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一)总体呈慢速增长态势

中国自2001 年12 月11 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在不断增加,总体呈慢速增长态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国际贸易也在不断发展。

从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21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入世以来的十几年间进出口总额呈现增长态势。但是近年来,少数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不断增加关税,提高贸易准入标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我国产品难以进入,或者丧失竞争优势。就以中国同美国的进出口与总额为例,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20 年中国同美国进出口总额为58697.97 亿美元;2019 年该数据为54156.03 亿美元,同比增长8.39%;2018 年中国同美国进出口总额为63351.9 亿美元,同比增长8.53%,但是增长率与2017 年相比下降3.77%。可见,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国际贸易形势依旧险峻。

(二)贸易质量有待提高

仔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构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分布图呈现出了不平衡的状态。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因某些高新技术有技术壁垒呈现出了较高的技术含量。而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为初级的加工制造的低级产品,因不涉及技术壁垒技术含量也比较低,主要凭借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2020 年商品进口贸易总额为20659.60 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贸易额为6821.01 亿美元,占商品进口贸易总额的33.02%;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为25899.50 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总额为24743.20 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占出口贸易总额95.54%。由此可见,中国的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尤其是高新技术类产品,对国外进口还有很大的依赖。

中国对外贸易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创新外贸发展模式,优化对外贸易格局,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扩大开放。

(三)各省份进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以细分为各个省份和重要城市的对外贸易发展,局部影响整体,分析各个省份及重要城市的进出口现状能够找到对外贸易在区域分布方面的规律及问题,有利于优化对外贸易整体的规划布局。在2019 年上半年公布了外贸数据的19 个地区中,从进出口总额看,位居前三位的省份是广东、江苏和浙江,它们三个省份上半年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32806 亿元、20729.1 亿元、14100 亿元;从进出口总额增速来看,2019 年上半年增速排在前三位的是海南、湖南和广西,增长速度分别为45.6%、40.1%和24.8%,这其中海南和湖南的增速尤为突出。据分析,海南和湖南两地进出口总额的高速增长和这两地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海南和湖南紧抓机遇,民营企业也在“一带一路”下获利,在2019 上半年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在中国外贸中占比达到41.7%,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举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对我国以及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来说,都是扩大对外贸易发展的一次机会。

三、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加速对外贸易增长

我国第一个自贸区地点选在上海,一方面是因为上海作为我国的金融中心,有独一无二的经济优势。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作为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它的发展能够带动长三角地区甚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发挥以小带大的作用,利用上海自贸区的经济优势和政策支持帮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进而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促进全国对外贸易的发展。2014 年,也就是上海自贸区建立的第一年,区内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就高于全国整体进出口的平均速度。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20 年中国上海自贸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1000 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额为4542 亿元,同比增长3.5%。上海自贸区建设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将以区域带动整体,扩大开放,为中国对外贸易开创新的发展途径,从而推动中国外贸的整体发展。

(二)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在不断发展,但是数量上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对外贸易质量的大幅提高。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贸易的结构进行了升级,刺激了第三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的质量。在上海自贸区的进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在商品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就不断提高。实际上,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和服务贸易,尤其是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尤为重视。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除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上海自贸区还大力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据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 年上海自贸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为70.15 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自贸区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将会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贸易经验,提高对外贸易质量。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在区内服务业和金融业的扩大开放都取得了重大成效。至2017 年,新落地服务业项目数累计达2404 个,FT 账户共开立7.02 万个,自贸区内共有95 家企业开展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为深一步扩大开放,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合建立跨国孵化器,开展自贸区的境外投资。建设境外投资服务平台,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增强我国跨国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开放的水平。

(三)增加对外贸易合作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并不是顺风顺水,由于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冲突,国际贸易的环境不容乐观,而上海自贸区内进出口多为免税货物,这为中国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提高了竞争优势。同时,上海自贸区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各个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增加了贸易合作。

另外,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并不成熟,尤其在国际贸易规则和贸易秩序以及应对国际贸易纠纷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有将近一半的中国对外贸易企业在美国接受过反倾销调查,很多中国企业没有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的经验,只能受损。而上海自贸区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增加与各个国家的贸易合作,不断积累经验。再加上自贸区内对贸易规则体系有明确的要求,与国际接轨,提高了对外贸易的效率。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在对外贸易很多方面做出了规范的要求,创新了传统的外贸模式,优化了对外贸易的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对外贸易机会。

四、对建设上海自贸区的建议

(一)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

在规避贸易风险,上海自贸区要主动与国际接轨,对接国际高标准的贸易制度和规则,提升中国外贸规则的国际化程度。区内企业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全面的风险防范系统和应急系统。在对外贸易活动开始之前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帮助企业决策。上海自贸区内企业要主动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外贸规则,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另外,上海自贸区要吸引掌握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的人才,建设法律援助服务平台,为自贸区规避风险提供法律保障。

在规避金融风险方面,上海自贸区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对金融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风险高的金融活动要进行深入调查,有效规避风险。比如,在人民币市场化的过程中,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会引起上海自贸区内资金的流动性增大,投资融资活动也会增加。此时,为了防范国外投机资本的套利行为,就要对大规模兑换人民币的行为进行风险评估,以此来规避风险,保证自贸区内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上海自贸区内的金融监管,对资金的流动进行宏观把握,微观调控。学习国际上自由贸易区风险管理的核心,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由于上海自贸区内与区外和境外存在利率差和汇率差,很容易导致洗钱和逃税等经济犯罪行为。自贸区必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管,设立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尤其对跨境融资、人民币兑换等经济活动要格外重视,资金的来源、流向以及最终的目的地都要加以监督。

另外,随着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投资活动的日渐增加,传统的监管模式可能难以应对。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管,设立信息监管部门,分类统计金融数据,然后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投资活动的目的进行判断,以此来规避金融风险。

(二)完善上海自贸区内的外贸法律法规建设

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上海自贸区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再加上自贸区内对外贸易活动频繁且复杂,相对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进入世贸组织较晚,国际贸易规则和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远不及西方国家。这就要求上海自贸区必须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自贸区内良好的贸易环境。要想外贸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首先我们要了解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法规,掌握其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的特殊要求和限制,才能避开因不了解贸易法规带来的风险,避免对外贸易处于被动地位。也要完善立法体系,国际贸易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改完善,我们在了解其他国家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推进立法工作。比如在上海自贸区内可以增设法律服务综合平台,或者利用工会的保障作用,寻找外贸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搜集自贸区内对于立法的需求,人大代表进行调查然后进行草案的起草工作,最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决议。加强外贸工作立法是对原有外贸法律体系的完善,是上海自贸区法律建设最为关键的一步。

法律的约束作用依赖于司法的公平公正,只有保障司法体系的规范才能在上海自贸区内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一方面要对审判工作进行创新,使审判工作符合上海自贸区案件专业性强以及过程复杂的特点。引入国际金融投资、海关等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担任陪审员,确保上海自贸区案件司法审判的公平性、专业性以及高效性。另一方面,对涉及国外法律的案件,要对接国际法律法规的要求。积极行使涉外司法管辖权,既要尊重国际法律,也要运用法律维护中国外贸主体的利益。另外,司法领域要创新解决纠纷的途径,建设诉讼、仲裁、调解等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为纠纷主体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选择,保证司法的多元化、便捷化。

五、结论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对国际贸易发展模式的一次探索和创新,它的建立对中国对外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它发挥了以小带大的作用,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开放的水平,加速了对外贸易的增长,推动了中国外贸行业的整体发展。上海自贸区也提高了对外贸易的质量,第三产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服务贸易也在不断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上海自贸区建设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规范程度,减少了贸易摩擦,优化了对外贸易的环境,增加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机会。除了上述影响之外,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还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便捷化程度,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为企业减负,提高对外贸易便捷化,深入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加强现代航运建设,提高货物周转率,这些举措都提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效率。总而言之,上海自贸区建设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

相关链接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2022 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达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9.4%,进口、出口分别增长4.8%、13.2%。

猜你喜欢
进出口外贸国际贸易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0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2015年12期)2015-03-10 1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