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思考

2023-04-15 05:01
图书馆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馆员宇宙社交

王 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技术的快速迭代,疫情的真实影响,人类生活中非面对面的形式加速向数字环境过渡,随之催生出非常多的新概念,例如虚拟空间、平行宇宙、元宇宙等,虽然概念的名称不尽相同,但客观上都在表述一个由0和1构成的网络虚拟空间,而时下对于该空间最热门的描述无疑是“元宇宙”。

元宇宙已经成为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新范式,并推动社会发展进一步迈入场景时代,其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面对元宇宙,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一切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万物皆“新”,一切都需要重新定义。那么,元宇宙将引导图书馆走向何方?图书馆该如何抓住元宇宙带来的新机遇,在图书馆核心、传统的服务中探索升级、开辟新的价值则尤为重要,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本研究将通过讨论分析“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相关研究概况、元宇宙背景与阅读主体的新需求、推广客体与推广形式的新探索、推广主体的变革与升级以及防范“元宇宙”带来的新问题5个方面对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进行思考。

1 “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相关研究概况

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分别以SU=‘元宇宙’AND SU=‘图书馆阅读推广’,SU=‘元宇宙’AND SU=‘阅读推广’为表达式进行检索,均未检索出相关记录。后以SU=‘元宇宙’AND SU=‘图书馆’为表达式再次进行检索,截至2022年8月1日,共检索出相关记录31条,通过筛选和整理,最终得到匹配文献31篇。

从文献刊发时间来看,31篇文献中有3篇刊发于2021年末,28篇期刊发于2022年。说明在图情领域开展元宇宙的相关研究自2021 年起步,并逐渐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与未来发展等研究提供新视角。其中,部分文献提到了元宇宙在阅读推广场景中的应用思路,主要集中在结合元宇宙技术或形态向读者构建新型阅读空间推动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例如,杨新涯等[1]提出在元宇宙视域下,读者在个人专属空间可选择不同的状态、阅读场景或书籍,通过阅读不断地对专属空间进行装饰和布置。张磊[2]提出元宇宙图书馆将构建真实与虚拟相融相生的虚拟阅读空间,给读者用户带来体验式、沉浸式的新型阅读服务场景。储节旺等[3]提出读者可以利用图书馆中的馆藏资源在元宇宙空间进行AI 创作,并在元宇宙中的图书馆形成个人知识空间。范并思[4]提出面对新一代读者阅读意愿下降的趋势,图书馆是否应该在空间再造基础上更进一步,打造新型阅读环境?这个新型阅读环境中不仅有空间设计还有多种技术的应用。图书馆通过空间设计与技术运用的结合,使阅读空间能够促进阅读甚至激励用户阅读。

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通过元宇宙与图书馆阅读推广进行关联,展开具体详细的研究。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以阅读为目的、以推广为手段的服务模式,包含阅读和推广两个子概念。阅读,主要表现为阅读主体即读者对客观知识、文化的需要,从阅读客体(文献信息)中获取信息或意义的过程。推广,即推广主体(图书馆、馆员等)从外部对读者施以外力,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推广客体(文献信息)向读者推而广之[5]。

如今,元宇宙的出现令文献信息的展现形式在飞速地更新与拓展,令阅读方式、阅读环境发生巨变,阅读主体即读者已悄然融入元宇宙,产生了新需求。面对读者的新需求,图书馆要顺势而变,挖掘、配置新的推广客体,改进、创新推广形式,变革、升级推广主体,以面对元宇宙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

2 元宇宙背景与读者的新需求

2.1 元宇宙背景

2.1.1 元宇宙的定义

《三体》作者刘慈欣曾说:“人类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对内,通往虚拟现实。”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概念,也许就是刘慈欣预言对内的那条路,虽然直到今天这个概念才真正出现并正式“出圈”,但早在1992 年它就出现于Neal Stephenson 创作的科幻小说《Snow Crash》(《雪崩》)中。“只要带上耳机和目镜,找到一个终端,就可以通过连接进入由计算机模拟的另一个三维现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中拥有自己的分身”[6]。这段话是该科幻小说对元宇宙的描述,并定义其为互联网的后续版本。由此,该小说也为元宇宙的研究揭开了序幕。2021 年 10 月 29 日,Facebook(脸书)的创始人 Mark Zuckerberg 在 Facebook Connect 活动中阐述了对元宇宙的愿景:“未来下一个平台和媒体将是更具沉浸感和具体化的互联网,在那里你可以体验,而不是仅仅看着它,我们称之为元宇宙。”

除了文学著作、商业巨头对元宇宙的描述,学术界的中外学者们也对元宇宙给出了丰富的看法与解释。Matthew B[7]认为,元宇宙可以理解为一个包围整个地球的三维透明空间,人类将生活在其中,它将始终开放,始终感觉到人类的存在,始终准备回答任何问题,始终准备开展业务,玩游戏,或安排与朋友见面。Hermann 和 Browning[8]认为,元宇宙是技术文化的最新表述,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黄欣荣等[9]认为,元宇宙是指人在自然宇宙之外,通过数字技术建构的一个与自然宇宙相映射但又能给人提供自由创造空间的数字虚拟宇宙,并通过对数字宇宙的探索更加充分地认知和利用自然宇宙。朱嘉明[10]认为,相比于互联网和物联网对现实世界的嵌入式改造,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独立虚拟空间,是一个越来越逼近于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杨新涯等[11]认为,元宇宙是整合VR/AR、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互联网应用。

关于元宇宙真正的内涵和最终形态,尚未有明确、共识的定论,元宇宙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元宇宙,对其充满种种期许,侧映出元宇宙多角度、多层次的面孔,所以每个人也正在以自己的理解丰富其含义。笔者认为元宇宙是CPS 的升级进化形态。CPS(Cyber Physical Systems)是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相互映射而形成的升维系统,cyber 表示虚拟空间,physical代表物理空间。元宇宙类似CPS,同样是在网络上建立实体空间镜像,为我们生活的时空增加一个虚拟空间维度,但同时增加了更多新的呈现形态和特性。

2.1.2 元宇宙的呈现形态

元宇宙有4 种呈现形态,包括镜像世界(Mir⁃ror Worl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虚拟原生(Virtual World)和生命记录(Life logging)。

(1)镜像世界是真实世界的映射方式,可以进行三维渲染,模拟真实的地球,通过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对物理实体以各种测量方式进行测量,将所有测量指标以数据形式在数字世界中呈现,形成数字镜像,完全反映物理实体的特征。镜像世界中也可以模拟实体真实的运作过程。

(2)增强现实通过AR/MR 技术,产生新的可视化环境,让物理对象和数字对象共存交互,形成叠加,用以加强某方面功能或作用。AR是一种融合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信息技术,可以增强现实体感,让用户即便处在虚拟世界也会产生“真实”的感觉。MR 与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MR 更强调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切换,可以让用户产生沉浸式体验。

(3)虚拟原生通过VR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虚拟再造或基于想象世界进行虚拟造物,VR技术需要辅以头显、定位追踪设备、动作捕捉设备、交互设备等,为用户营造封闭式、沉浸式体验。

(4)生命记录指主体在现实世界的活动投射在另一世界中,或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记录或呈现,如以文本、图像或视频方式发在网络上的日志,通过智能手表或其他穿戴电脑记录的身体生理状态或其他活动数据等[12]14。生命记录是人类主体真实生活在虚拟空间的再现,包含其在元宇宙中的数字身份、行为数据等,承载着主体主观的内部视图。

2.1.3 元宇宙的特性

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元宇宙被视为互联网的继承者,被笔者定义为CPS的升级进化形态,是因为元宇宙的新特性包含多技术融合性、超时空与一致性、新文化性与丰富的体验性。

(1)多技术融合性。元宇宙集成多种新技术,整合5G、云计算、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前沿技术。随着新技术不断地集成、融合,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方法、手段与模式将更加多元与高效。

(2)超时空与一致性。元宇宙是一个与真实世界并行发展的虚拟空间,其超时空性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来讨论:超越时间的限制,可以回归过去,走向未来;超越物理空间的限制,可以跨越虚实。同时,元宇宙也具有一致性。量子力学领域重量级人物Bohm D 曾提出全息宇宙观和隐缠序(Implicate Order)的概念,指宇宙本身是一个全息投影,在“实在”的更深处,存有一种我们尚不知晓、更复杂的空间维度,在内隐层面,事物是相互纠缠相互参与的[13]。元宇宙是与真实世界并行的虚拟空间,即类似Bohm D 提出的空间维度,若想更清晰地了解显现的宇宙秩序,就要超出前者所在的维度,进入元宇宙去观察事物的内在深处。所以,元宇宙中产生的数据对于真实世界的映射至关重要。

(3)新文化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在驱动人类行为的改变,演化、形成一种植入人类模因的新文化性。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产生新的文化力量,在全球范围持续扩展,将塑造人类新的文化性,也将改变我们之前熟悉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社交方式。元宇宙中的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开放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以及对象的数量,还可以选择交流场景,甚至是交流方式。传统的互联网社交方式已被元宇宙的3D、沉浸式、多元交互模式的社交所替代。

(4)丰富的体验性。一切技术的发展都是为了拓展人类的新感觉、新体验。沉浸感是元宇宙给人们带来的重要体验感,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展现载体,元宇宙以体感技术、XR(VR、AR、MR)等技术使内容的呈现方式更真实、更深入。随着元宇宙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内容的呈现方式将不断丰富,未来,随着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成熟应用,将会让生活在元宇宙的人们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感。

2.2 读者的新需求

2.2.1 多元化选择需求

元宇宙具备多种呈现形态并包含多种技术,是一个永续的、实时的、无准入限制的多终端环境。元宇宙时代的读者善于穿越其中及运用各种应用终端,具有不同于传统读者的主导性、自由性,需要更多元化的选择。他们倾向以“ATAWADAF”的方式来体验文化产品,“ATAWADAF”是“Any time, Any where, Any de⁃vice,Any form”的缩写,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任何形式。技术的革新使读者的阅读活动从地点转至空间(Place to Space),读者可以不再根据实体空间的要素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去选择、安排不同空间所提供的要素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

2.2.2 更好的体验需求

元宇宙发展的关键词是“体验”,元宇宙时代的读者,其核心的需求同样是“体验”,需要更好的阅读体验。根据B.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H.吉尔摩提出的4E 体验模型,好的体验需要包含4E的体验,“4E”是“Entertainment,Education,Escap⁃ism,Eesthetics”的缩写,即娱乐的体验(有创意、有意思)、教育的体验(提升读者的主动性,达到增进个人知识的目的)、逃避现实的体验(虚拟现实体验,让读者沉浸其中)和审美的体验(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与多感官享受)[14]。

2.2.3 个性化服务需求

元宇宙中的每一位读者不再定义自己是某一类读者,盲从认可某一类服务,他们期望一切服务可以围绕“懂我”二字,其需求是个性化的,即每位读者实时的、碎片化的阅读行为需要被感知、量化,个性化的阅读品味需要匹配精准的推荐内容,根据时间的推移,阅读服务可以全周期深入地跟进与调整。

2.2.4 元宇宙文化与社交需求

理查·道金斯于1976 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里,首次提出文化传递单位“模因”,其将文化传承的过程,以生物学中的演化规则作类比,“模因”就是文化基因,主要特点是通过模仿得到传播[15]。如今,元宇宙的新技术已成为传递文化的新载体,元宇宙时代的读者是被技术塑造的一代。例如:“00 后”的读者认为所有的屏幕都应该是可以触摸的;“10 后”的读者认为所有的智能电器都应该是可以使用智能语音进行交谈的,他们分别在中学、小学阶段已经通过VR游戏、AR应用开展对元宇宙的探索。元宇宙文化需求已经深入Z 时代读者的模因,深刻影响其生活方式,尤其是社交方式。社交性(Sociability)是互联网的核心属性,元宇宙继承了该属性,并将传统的社交推向3D、沉浸式、多元交互模式,进一步放大了社交需求。

3 推广客体与推广形式的新探索

在阅读推广的研究中,有研究曾指出“阅读推广忽视了用户阅读需求及相应智能技术的应用”[16]。而元宇宙的出现,则给图书馆阅读推广在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满足读者需求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图书馆需以多元化的元宇宙技术为推手,结合元宇宙特性、呈现形态,与读者的新需求对应起来,叠加探索各种新匹配、新组合、新效应,挖掘、配置新的推广内容,创造有针对性、符合元宇宙时代新价值的阅读推广形式。

3.1 空间打造与多元体验

阅读推广研究领域多位著名学者均提出空间、环境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密切联系,王波[17]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主要靠富有创意的形式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靠优良的空间和氛围帮助读者养成阅读习惯,靠科学的馆藏发展政策保障读者的阅读质量。张怀涛[18]提出所有的阅读推广活动归根到底都必须在一定的空间里发生、完成,空间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持作用。范并思[19]提出阅读推广对图书馆阅读环境需求不同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服务的活动化与碎片化对阅读环境设计与服务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丁冬、张长秀[20]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要运用多种空间、平台、渠道、媒介、关系,以促进全民阅读为目标,以阅读者为主体,培育其对一切有价值的阅读资源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增进阅读水平、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的活动。所以,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推广客体不应只局限于各种纸质资源、数字资源,而是图书馆创造构建出的各种具备独特属性的空间,并在对应空间中探索形式多元、富有创意、具有良好体验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阅读体验活动。

3.1.1 开辟虚实交互空间

图书馆需要选择性地融入元宇宙前沿技术,推动全息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影音、自然语言处理、5G+高清视频等技术与阅读推广场景深度融合,提供多元化应用终端,结合元宇宙的呈现形态为读者开辟引人入胜的、具有沉浸性、艺术性、教育性、娱乐性的虚实交互空间为读者提供元宇宙文化、多元化的选择,满足更好的体验需求。

根据元宇宙的“虚拟原生”形态,图书馆一方面可以购置新型VR 阅读资源、推出3D 文献资源支持线上阅读,构造立体式的知识传播方式,延伸阅读的边界,读者通过佩戴AR/VR可穿戴设备,以“虚拟化身”的形式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人类记忆的保存地,拥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档案记录,可以自主开发、拓展文化历史记忆、馆藏叙事、艺术想象等各种生动的场景构建自己的虚拟阅读空间,读者通过VR交互技术营造的幻觉能力,进入奇妙的超现实空间,产生一种超越语言的沉浸性(Escapism)与富有艺术性和多感官享受(Esthetics)的体验感。再有,图书馆可以开发定制某种形象的虚拟数字人作为自己的虚拟馆员,替代真实馆员实现智能、主动、个性化的服务,实现向读者提供咨询解答与阅读推荐等交流与互动功能。

根据元宇宙的“镜像孪生”形态,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采用现代网络三维技术对实体场馆空间或物品做出虚拟模拟,建立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全面而准确的事实实时联系,为读者开发虚拟讲座,虚拟展览、虚拟书架、数字藏品。帮助读者拓宽视野,形成对现实世界物体的“数据知觉”和新的互动方式,使读者能够对现实世界形成更加真实而全面的认知,得到新型的教育性(Education)体验。

根据元宇宙的“增强现实”形态,图书馆可以开展微观虚实、实时交互的服务,通过AR、MR 技术实现虚拟模型与真实环境无缝融合,增强原本实体的属性,例如:应用于图书馆的馆内寻宝、阅读行走等趣味活动,读者可以像电影《失控玩家》的主角一样,通过佩戴AR 眼镜、头盔等增强现实装备在图书馆中行走,到达特定的位置或图书架位时,读者的智能穿戴设备就会呈现埋伏好的彩蛋,即对应的AR 影像或语音提示,读者可与之进行交互,获得娱乐性(Entertainment)和轻松愉快的新奇体验。

3.1.2 营造立体社交空间

元宇宙实现了3D、沉浸式、多元交互模式的社交,进一步放大读者的社交需求,并形成一种新型社交群体方式。读者们热衷于组成一个个新的阅读社区,社区中的读者之间会以任意形式、在任意时空中讨论阅读中的问题与感想。

元宇宙又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其内容将全部来源于所有用户,所以每个读者既是元宇宙内容的使用者与图书馆服务的受众,也是元宇宙内容的生产者,变成图书馆中主动创造思想和分享知识的“授众”。读者的双重身份,让读者行为开始主导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方向,这是一个反客为主的过程,对于图书馆重视营造读者社区意识,建设读者立体社交空间提出要求。

图书馆需要打破自己长期以来作为知识孤岛的“寂静”模式,为读者营造立体社交空间,提供更多的交流场景与交流方式,让阅读不再是单一化的个人体验,而需要借助元宇宙技术和形态拓展出多种可以凝聚读者、富有趣味性的团体体验。互不相识的读者,无论身处何种时空,以共同的兴趣出发,围绕图书馆的某一本书或某一种资源通过各种元宇宙场景聚合在一起阅读、讨论、聊天、点评、互动,形成多维立体的读者社交空间,并成为该空间活动内容的核心,实现人与资源、人与人、资源与空间、人与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多种关系间的多元互动,促进图书馆资源、人、服务之间的融合贯通,提升读者的社交、娱乐、元宇宙文化等非阅读价值。

图书馆在为读者营造立体社交空间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了解读者的沟通和互动模式,并积累读者的社交、兴趣数据,这两方面数据是用于进行情景计算(Contextual Computing)所需的关键数据。社交数据显示了每一位读者如何与其他人联系以及他们如何相互联系,并揭示这些联系的性质和情感相关性,显示读者之间的相似原因。兴趣数据体现每一位读者的阅读喜好,将两种数据相关起来,可以更好地完善读者立体社交空间。另外,这两种关键数据还可以与读者的行为、个人数据叠加在一起,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计算、分析,深度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为后继打造读者个性化专属空间提供关键的数据基础。

3.1.3 打造个性专属空间

图书馆作为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场所,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价值均不容忽视,元宇宙让两个空间的边界与限制越来越模糊,读者穿梭其中,追寻、探索的根本是个性化专属空间,满足自己学习、娱乐、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在此空间中感受灵活、高效、私人定制般没有边界感的智能服务。图书馆则需要精准、深入地了解每位读者,可以智能地感知每位读者多方位、个性化的需求。

根据元宇宙的一致性,元宇宙空间产生的数据对于真实世界的映射至关重要,读者在元宇宙中产生的数据同样真实地映射了实体的内在需求与状态。通过长时间在元宇宙对读者进行跟踪,将所有映射数据进行集成和对接,展开大数据分析,并纳入带有语境的“小数据”(Small Data)进行情境计算,图书馆可以精准了解读者的自然模式,获得对读者的动态感知。“社交、兴趣、行为和个人”是进行情境计算的4种关键数据[21]。单独掌握某一项数据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及做出完美的情境计算,只有4种数据混在一起,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洞察力。

图书馆的业务系统,包括图书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座位与空间预约系统等,记录着大量的读者在现实空间中的行为数据。同时,在数字阅读平台、应用和各种元宇宙应用终端可以直接反应读者在虚拟空间中的阅读行为数据,包括读者对于不同书目的浏览状态、每日阅读、累计阅读、阅读笔记、阅读书评、阅读讨论,等等,同时也侧面记录了读者的兴趣数据、社交数据和个人数据。并且,在图书馆营造的立体社交空间中积累每位读者的社交和兴趣数据。此外,在元宇宙生命记录(Life Logging)的呈现形态中可以挖掘到“个人”数据,“个人”数据是关于读者深层次信仰、核心价值和个性有关的一组数据。图书馆可以通过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提供与读者的互动记录,图书馆大量的阅读推广活动也可以以活动日志的方式进行记录[12]14,实现图书馆对于读者的“生命记录”,其中包含读者大量的“个人”数据。以上数据均是图书馆可以获取的关于读者在元宇宙中的全部映射数据。

图书馆需要树立数据思维,建立标准的元宇宙数据开发利用流程,在虚实结合、深刻感知、广泛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洞察、挖掘读者在元宇宙中的映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计算、评估等深度处理,提炼出精准的、有价值的信息,构建全面、真实反映读者个性和需求的模型,将其加工打造成读者个性专属空间,提供最“懂”读者的阅读推广服务,准确推算读者的阅读偏好、知识需求,以最适合的形式为读者推荐最需要的馆藏资源,定制专属的阅读计划,促进元宇宙映射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读者个性化需求三者深度融合。

3.2 人(类)工(具)智能新协同

在元宇宙人工智能(AI)技术背景的支持下,人类不断适配自然人、虚拟数字人和高仿人机器人之间的关系,高品质虚拟数字人的多个分身协助人类在虚拟世界中进行能力拓展,实体化的高仿人机器人满足人类在现实世界的社会生活需求,而自然人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中被解放出来[22]。“人机协同”已成为社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图书馆同样需要以人为中心,加强人机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探索人(类)工(具)智能新协同的推广形式,将智能机器人、虚拟馆员、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各项流程和环节,让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产生更前瞻、智慧与广阔的价值。

目前,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智能咨询引导机器人已经直接面向读者,通过语音或扫码等交互方式获取读者感兴趣的图书清单,向读者提供面对面的引导服务,满足读者多元化选择与娱乐性体验的需求。同时,图书馆需要了解数据的力量,进一步认识数据本身的价值,人工智能可以在内容产生、内容分发方面,结合读者在元宇宙的映射数据,做出精准分析,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将人工智能机器的运算能力结合馆员的经验,可以在拓展馆员能力边界的同时,提升机器运行效率,帮助馆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帮助图书馆打造具备更多功能与属性的特色空间。

3.3 推动GLAM合作共享横向发展

面对元宇宙带来的新技术、新形态、新体验与新文化,图书馆在通过元宇宙技术与人机协同的方式深度挖掘自己的核心资源,打造特色化阅读体验空间来实现阅读推广创新外,还需积极布局GLAM(美术馆Gallery,图书馆Library,档案馆Ar⁃chive,博物馆Museum)一体化,在元宇宙领域推动跨界合作。目前,针对GLAM一体化,国际上已有很多讨论,并且以实际项目开展相关合作,从数字化(元宇宙)的角度,GLAM 一体化将成为趋势。视线转移至国内,2021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第8条提出,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各方开发的个性化资源,建立大资源服务机制[23]。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推进社会公益主体合作与共享各方特色资源的思路是一致的。

基于大量引用元宇宙前沿技术打造大型体验空间的实际实践,国内很多博物馆、艺术馆甚至是档案馆已经走在前端,打造了非常多经典、有特色的虚拟资源与沉浸式体验空间。例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国内多家著名博物馆均以虚拟和真实展品结合的方式向观众展示无法近距离接触的珍贵藏品,通过对实物藏品使用3D 拍摄等技术将其虚拟化,方便读者使用VR 眼镜等穿戴设备更真实地进行观赏,且提供多种和藏品互动的方式。与此同时,通过各自官方APP开辟虚拟展厅、开发数字藏品为线上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以龙岗国际艺术中心为代表的多家艺术馆、美术馆,利用声、光、电、全息投影打造360 度画面清晰度达4K 的数字场景,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三维环境,为观众打造全新数字化沉浸式的线下展览。再如,广州国家档案馆,大量应用前沿技术活化传统档案展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三维建模1:1 复原古建筑、文博遗址场景,通过AR 增强现实、多媒体、三维动画、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场景融合等技术为参观者打造大型虚实互动空间。

图书馆的馆藏以文字记录为主,服务主要是静态的阅读,很难产生有声光电参与的时空变幻和沉浸效果[24],所以在虚实交互空间的实际建设方面,图书馆更需要以协同发展理念为导向,借助社会的优质资源与集体智慧,以智慧化、共享化为中心思想,积极推进与博物馆、艺术馆、档案馆共建共享,合作发展,拓宽元宇宙阅读推广的合作场景,让馆内的特色资源与社会优质资源形成大资源的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实践可行的合作模式,为读者拓展打造更为广阔的推广客体与推广形式,推动阅读推广的横向联合发展。

4 推广主体的变革与升级

元宇宙的各项新技术、新形态固然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与形式提供无限的新可能性,但各种想象、创新的落地与实现还需回归到阅读推广的推广主体上,所以图书馆与阅读推广馆员的变革与升级不可或缺。

4.1 人才、组织、业务架构的变革

技术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数字时代正使组织机构逐步转变为“技术接受者”,需要根据自身具体需求进行技术定制的要求,对自身工作的实践行为加以改变,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必须在战略层面不断设法对外部界定的、持续更新的技术加以接纳和适应[25]。首先,并非每一个馆员対元宇宙的到来都感到满意,元宇宙背景下将引入更多新的概念、术语、平台、技术、资源,要推动馆员队伍从态度上接纳。其次,培养馆员掌握面对元宇宙新挑战所需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长期开展服务创新性的研讨,组建一支既懂传统图书馆学又能“玩转”元宇宙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时,图书馆要加强数字人才储备,招聘精通数字化、拥有数字化相关职业经验或教育背景的“ABCD”人才,通过人才渗透的方式将新技术与图书馆的各项传统行业相融合。其中,A 代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B 代表区块链(Block⁃chain),C代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D代表数据分析(Data Analytics),以ABCD为首字母的数字化技术代表元宇宙的关键技术。

元宇宙是一股新的浪潮,不管是馆员个体还是组织整体都需要在这个浪潮中跃进新的轨道。所以,图书馆也需要具备整体飞跃的能力,从组织内部进行革新,重塑组织管理模式,摒弃陈旧、落伍的传统刚性组织。刚性组织作为工业化时代的科层制组织,个人根据工作类型和目的进行划分,具有清楚的职责范围,按分工原则组成类似金字塔结构的专精于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体系,各个节点分散。但随着图书馆迈向元宇宙场景,需要多种新技术、多部门的联手打造,形成新的业务架构推动阅读推广的整体创新,依然延续刚性组织就需要增加组织协调成本为代价。所以,图书馆需要进行组织变革,探索新型“液态”组织,实现跨部门协同,所有部门、所有馆员可以灵活、有效地参与、关联、嵌入到阅读推广的整体工作中,形成网状协同的新业务架构。

4.2 阅读推广馆员的升级

在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需要全体馆员的参与和努力,但阅读推广馆员作为该业务的领航员,更需要具备新思维来引领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探索,制定清晰的元宇宙策略服务于阅读推广,并需要具备5种新型能力指导阅读推广与元宇宙巧妙融合。

(1)虚拟环境服务的设计与推广能力。未来的阅读推广馆员不仅要必备真实环境下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设计能力,还需要具备在虚拟环境或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的环境下开发、设计阅读推广活动的能力。(2)元宇宙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能力。想要在元宇宙中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服务,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一定要跟进学习,善于应用,将技术与阅读推广工作巧妙融合。(3)资源整合能力。阅读推广馆员面向读者推广的客体即内容,从纸本文献与电子文献变成具有不同功能属性的特色空间,其涵盖软件、工具、数据、馆员,虚拟馆员、AI机器人、读者等多种资源,要求阅读推广馆员具备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将多种资源与对应的空间的体验活动进行深度融合。(4)多机构、大团队的合作、组织与协调能力。元宇宙让万物互联递升了一个层次,多元合作将成为主线,所以组织协调能力是未来开展阅读推广创新的核心能力。(5)读者沟通与培训能力。阅读推广馆员需要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未来发展与服务的方向,提升传统读者群体面对元宇宙新变革的适应性,提升读者在元宇宙虚实相融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4.3 硬件系统的升级

元宇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它的物理接入非常复杂,而且以“硬科技”的硬件系统为坚实基础。元宇宙需要低延迟,甚至零延迟的网络,当读者在3D 虚拟空间进行沉浸式阅读体验或进行虚拟社交时,如果网络出现延时,AR/VR 头盔(眼镜)中显示的画面出现卡顿,将使读者在立体虚拟空间中的沉浸感大打折扣,影响读者的体验感。为保障读者在图书馆多种特色空间中的体验效果,促进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活动效果,图书馆需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配套投入。

5 防范“元宇宙”带来的新问题

元宇宙在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创新提供新视角的同时,其作为新事物也将带来新的问题,需要提前思考,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元宇宙”所带来的新开放性问题。

5.1 读者隐私

元宇宙作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映射,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其理想的运转需要基于对读者各方面数据的采集,大量信息数据会让读者已进行的行为和未开展行动的想法一览无遗。在使用读者数据为读者打造个性化专属空间时须注意考虑如何对读者个体的隐私数据进行合理地采集、储存、管理,包括避免泄露,保证数据安全等。

5.2 网络综合症

随着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信息来源丰富化,交互方式多样化,如何避免读者陷入元宇宙的时间越来越长,注意力分散在各个来源,出现专注阅读的时间逐渐缩短的问题。另外,图书馆为读者打造虚实交互空间,营造沉浸场景,提供更好的体验,是否会让读者沉迷于虚拟环境,出现“麻醉”的现象。

5.3 知识版权的归属

元宇宙的内容组成源自每一位用户,每位用户都可以在元宇宙中创作自己的作品,或多方协作共同创造内容,如多机构联手开发的虚拟资源、打造的虚拟空间,或元宇宙中不同用户之间互动过程中产生有价值的内容等,都将涉及到知识版权归属问题。所以,图书馆在元宇宙视域下开展阅读推广创新时需要在该问题上进行更加复杂的求证。

6 结语

元宇宙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时刻,一个让数字生活变得比物理生活更有价值,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感受如空气一般自然的时刻。这个时刻来临之前,图书馆要重新定义阅读推广,积极运用元宇宙技术,拓展升级资源类型,推进阅读推广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让读者在图书馆各种具备独特属性的空间中触摸文化、感受知识,拓宽交流、满足需求。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升级、重塑阅读推广的主体,以满足各种创意、创新的落地与实现。最后,也需提前思考、防范“元宇宙”带来的新问题。

猜你喜欢
馆员宇宙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宇宙第一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这宇宙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