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波,阿娜尔
(内蒙古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提到的宣传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完成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重要任务,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外,广大来华留学生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在中国学习生活多年,对中国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切身感受,他们应该并且也能够成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2020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提到,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202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的回信中提到,你们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这对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十分有益。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3]。
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必修课,中国文化类课程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一门需要修读学分的考试课程,也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除了为各国培养专业人才外,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服务外交大局,增强我国的国家软实力。
建构主义理论也叫作结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经验的过程[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知识是基于经验的主观建构,人们总是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读新的事物,建构过程就是自身经验与外来信息相互对话的过程。不同的人对相同知识的输入与理解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他们过去的知识结构经验不同。教学本身不应该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对新旧知识经验的比较、验证、消化和吸收,从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信息,而是会对所接收到的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比对、筛选、过滤、加工和重构,教师应该以一个辅助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构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储备,更不能简单粗暴地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应该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储备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基础和经验储备出发,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教学不是知识和经验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比对、验证、消化、吸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需要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交流甚至质疑,从而促使学生高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经验堡垒,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再生产性,同样的信息进入不同的大脑会形成不同的知识,知识是否已被学习者所掌握,主要标志是是否已形成知识的“个人版本”。建构主义核心教学策略可以概括“学习在对话中进行、让学员在问题和场景中感悟、多种手段促进学员吸收和转化、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等[5]。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关于教学和学生个人成长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要想取得效果,必须考虑儿童已有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作最近发展区[6]。“最近发展区”为学生知识体系、认识结构的完善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和知识传授提供了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最近发展区”具有个体差异性和情境差异性,不同的个体之间和不同的情境之中,“最近发展区”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提醒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到学生个体间“最近发展区”存在的差异,从而进行有效教学。
为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类似于工程建设中的“脚手架”,主要起支持和辅助作用,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适当,帮助过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可能得不到充分发展,而帮助过少,学生则可能因失败而失去对学习的信心和动力[7]。
留学生来自俄罗斯、蒙古、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也门、多哥、利比里亚、津巴布韦等亚非欧不同国家,受留学生来源国文化习俗、宗教和教育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留学生所具有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千差万别,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可能完全不同,“最近发展区”差异过大,而这些留学生却要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这会给教师组织有效教学带来极大困难。
在中国求学,无论专业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学好汉语,了解和掌握中国国情及文化,对广大留学生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中国国情及文化类课程内容过于庞杂,既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国情,也包括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还包括语言、文字、建筑、饮食、哲学、文学、医药、历法、戏曲、音乐、绘画等方方面面,知识点多,知识体系过于零乱。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的研究,当人们到国外工作、留学或定居时,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会产生深度焦虑,从而感到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即产生“文化休克”现象[8]。广大留学生来到中国,突然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文化环境,受母语文化的影响,“文化适应”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再加上中国文化类课程知识点多,体系零散,容易给他们在华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心理负担甚至障碍,这会严重影响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接收。
目前,大多数中国文化课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文化体验为辅。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为主,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讲解一些国情及中国文化知识,基本上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当涉及茶文化、中国饮食、武术、烹饪、戏曲、诗歌、音乐、书画、剪纸、中医药等文化知识点时,教师通常也可能会组织一些小型的文化体验活动,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受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方向、教室场地、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这些文化体验活动往往过于表层、浅显,对中华文化深厚内涵的解读往往不够深入,大多仅限于知识普及,离留学生内心的主动接纳、认同尚有一定距离。
基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是个体基于经验的主观建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习应该在对话中进行”“让学生在问题和场景中感悟”“多种手段促进学生吸收和转化”等理论和观点的理解,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和课程体系建设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和辅助者,类似“脚手架”的角色,而学生正是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依靠“脚手架”的辅助,建构起自身的“知识大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真正做好“脚手架”的支持和辅助工作,教学设计中的前期分析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前期分析阶段,又称“前端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环境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等,是教学设计过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后续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时也特指学习需要分析[9]。作为一名中国文化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阶段,应尽可能详尽地做好学习者分析和学习需要分析,既要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语言基础、学习习惯,也要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从而比较客观准确地了解每位留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聚集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做好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建新的学习环境,使每位留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激活旧知,得到成长与发展。
来华留学生是带着母语文化来接触中国文化的,因而常常会产生跨文化冲突,甚至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内心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通过关心和引导,逐步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克服跨文化冲突,从而使他们逐步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并最终内化于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议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留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建立开放式课程体系,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建设中国文化体验基地等方式,适时开展情境教学,带领学生深度开展体验式学习。支持留学生成立书法、太极拳、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茶艺等中华文化研习组织;支持并协助他们开展本国文化风情展等活动,从而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留学生群体间相互学习和理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课外文化活动,开设“当代中国社会研究”等调查实践类课程,鼓励学生采取旅游或游学等方式,了解中国、感知中国。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多布置一些实践类任务。比如,笔者在讲授《中国龙凤文化》一章后,就曾安排学生寻找与“龙”“凤”有关的元素与图案,让他们用手机拍下来,并要求学生了解这些元素或图案出现的原因、体现的文化内涵等,然后安排专门学时,让他们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此外,笔者还让学生去“看”过中医,去寺庙等地拍过中国古代木制建筑,学过广场舞,更为简单的课程任务就是将吃过的中国菜拍照,并向同学介绍。笔者认为,学生每次分享、交流个人感受和心得体会的过程,才是他们“生发”和“建造”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才能内化于心,真正得到学习和成长。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国际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中国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