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华
(南平市建阳区华御建盏陶瓷有限公司,南平 354200)
中国文化浩如烟海,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建盏以黑色釉面上散布斑纹为主,它们在窑炉内天然形成,古今陶瓷艺术家都在为找到最适合瓷器原料和研究合适烧制方法而呕心沥血,历经数十年乃至数代人的辛勤耕耘,至今仍无法达到尽善尽美。在烧制过程中,既要注意烧制过程的完成程度,也要注意烧制工艺的标准化和特殊化,所以建盏在艺术价值上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建盏是一种土与火的结合,是一种纯粹的陶瓷艺术。
建盏最早兴起于东汉,至唐代已渐成,宋代在艺术文化、烧制技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建盏兴盛于两宋,曾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建盏釉色大多较深,有黑、蓝、紫色等,纹理自然,质感变幻无穷、绚丽多彩,却并非人造。反之,它们则是釉料在烧制过程中自然生成。建盏釉色富丽,特别是兔毫纹、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少见的制品,其自然之美赋予建盏更加神秘与迷人的色彩,使得建盏文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同时建盏还是品茶、斗茶的茶器,是我国茶文化的组成部分。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为建盏鼎盛期,而宋代之后受饮茶习惯与审美意识改变、战乱等诸多因素影响,建盏艺术日渐式微,乃至不再烧造。改革开放以后,失传800年之久的建盏烧制技术又有所恢复,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建盏以“铁胎”著称,建盏所用的建阳红土含铁量高达7%~10%,是制作传统建盏必不可少的原料。建阳红土因其含铁量极高,所以烧制后的建盏坯体如铁一般厚重,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在烧制建盏过程中,釉面中的物质会与坯体中的铁元素发生高温反应,产生绚烂的斑纹。坯体材料中的铁元素有助熔的效果,其含量过高,坯料的热稳定性及耐火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使用含铁量低的黏土制作坯体,耐火性能提高了,但是无法形成令人惊叹的釉面纹理。含有丰富铁元素的坯体也是建盏有别于其他坯料的特点之一,也才能烧造出建盏特有的“铁胎”。所以,在建盏烧制过程中需要对铁元素进行特定的控制。
建盏的釉料中最主要的原料是釉石,釉石也含有较高的铁元素,一般选用建阳南林出产的红色釉石。使用时,将釉石放入水中搅拌、过滤杂质,添加草木灰形成釉水。不同植物种类或同植物不同年龄,抑或不同生长地区,其烧成的草木灰成分都有差别,对建盏的釉面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建盏中使用的草木灰一般为硬杂木灰,往往是龙窑柴烧后留下的灰烬即可。
建盏原产于我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所选的瓷矿要富含铁,瓷矿应堆于通风处自然风化。黏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碾碎筛去杂质。制成的坯泥要存放一定时间再脱水,经拉坯成型,修坯素烧后得到坯体。釉料也必须富含铁元素才能烧制出建盏特有的质感,首先把碾碎的红釉矿石投入水中形成釉泥,然后添加木灰和其他原料得到釉水。施釉时先用长柄勺将釉水舀入建盏坯体内迅速荡匀,再将剩余的釉料倒回釉料桶内,使坯体内釉倒净。然后用手指抠持建盏圈足,倒悬建盏,将盏坯迅速放在釉料桶中一蘸即起,使釉料蘸至盏外壁中下部为止,此种工艺叫蘸釉或施半釉。
釉料干了以后送入窑炉内焙烧,俗语说“一色入炉万色出”,建盏经过烧制之后整个釉面呈现出一种浑厚古朴的金属质感,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颜色。
(1)烧成温度
建盏土坯及釉料均含铁元素,釉色及纹理均由这些金属元素经高温还原或氧化反应而形成。烧制时,在坯体可承受温度范围内提高升温速度以减少燃烧成本,窑内温度达900 ℃时釉料开始熔化,到了1 280 ℃左右时釉料就会流动,而最终质地则是由这一流动趋势所决定的。而建盏对烧制温度的要求又十分苛刻,这也是建盏难烧造的一个重要因素。
(2)烧成气氛
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均与窑炉内氧气含量有关,建盏一般需要还原气氛,在氧含量充足情况下,氧化反应会使铁元素生成棕红色氧化铁,使建盏普遍呈棕红色。在科技欠发达的古代,要想把握住气氛全靠窑工的经验。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烧已经渐渐成为了当代陶瓷烧制中的一种主流方式。一方面电烧能较好地控制温度,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燃料飞溅造成成品缺陷。建盏烧制时,对成品影响较大的是温度、湿度、空气循环、燃料及时间等因素,建盏烧制温度并不恒定,烧制时必须准确地把控温度与时间。古时无现代温控技术,建盏匠人须对窑炉状况加以观察和调整,所以古代建盏成品率主要是由建盏艺人们的阅历与天赋所决定。另一方面电烧效率较高,能精确控制窑炉内温度,便于建盏规模化生产和降低建盏成本,使建盏文化能够更好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建盏的烧成温度很高,而且烧成温度范围非常窄,这对火候和窑炉的要求很高。柴烧是在依山而建的龙窑中烧成的,柴烧时需要窑工时刻守护在龙窑旁边,依靠经验把握烧制速度和烧制温度。柴烧往往选择建阳当地松木当作燃料,松木取材方便,火焰长、火力猛、升温速度快、高温状态维持平稳。柴烧的主要火力通过窑头投柴,窑身两侧具有添柴口。烧制前,将松木整齐码放在窑头及窑身两侧,方便窑工添柴。柴烧是人与自然的积极互动,是天人合一的建盏烧制理念。尽管电烧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但是它与自然的互动过程缺少一种出人意料的美,所以当代很多工匠仍固守柴烧古法。柴烧建盏花纹优于近代电烧建盏,但柴烧建盏造价极高、良品率不高,致使售价昂贵,常在收藏市场流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即便是在技术发达的今天,依然有一群工匠执着于烧柴,追寻建盏创作工艺的秘密,期待着传统艺术与创作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但传统主义者与创新者均为建盏文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动力,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当代工匠在烧制建盏的过程中又复原出很多古代柴烧的方式。
建盏这一艺术产品受到众多藏家的大力青睐,建盏之所以具有魅力,是与其烧制过程息息相关的,现代电烧能够较好地对烧成时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使得成品更稳定。柴烧过程虽然很难控制,但是比起其他陶瓷来说,能更加自然地表现建盏的魅力和凸显建盏的独特性能,所以不少工匠仍恪守柴烧原则,还原古法烧制,但还应不断提高烧制工艺并掌握有关烧制理论与技术,为烧制技术的继承提供支撑,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