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珂佳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利用数据库等技术为手段,结合先进的管理办法,运用智能化、创新化的模式,来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更能够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在当前档案数字化大背景下,如何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促进档案的利用、提升档案的管理水平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目前,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馆藏资源已有大部分进行了数字化转化,档案管理部门也应与时俱进,提供高效便利的数字化档案利用,满足员工需求。
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档案保存在计算机中,从档案最开始的接收到最后的查阅利用,相比较传统的纸质查阅,电子化查询更加便利,管理人员也能随时进行档案调取、迁移以及整理归纳。截止2022 年,研究所已将文书类、经营类等档案数字化扫描上传挂接至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这些门类档案的在线电子借阅,减少了档案人员工作量,也为员工的查询借阅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利用、编研等。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多次反复使用纸质版档案,由于其特殊材质,容易随着年代久远而污损或者字迹模糊不易辨认,这必然会造成档案内容因材料的自然老化而失真,从而一定程度上丧失了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因此,数字化档案的利用,能从源头上保护纸质档案内容的准确性,一些珍贵的档案数字化后录入挂接到瀚海档案管理系统中,更能被加以保存,稳固其收藏价值。数字化档案工作的开展能有效地备份纸质档案信息内容,并设置相关副本进行异地存储和使用,避免了纸质版档案的反复使用。其次,数字化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修复,最大程度上实现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随着档案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多样化,员工查找信息变得困难,只依靠纸面上的资料,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进而搜索出有用的信息,这对数字化档案的利用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前,研究所使用了瀚海档案管理系统,将扫描后的档案挂载,实现了电子查询,让档案的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便利、有效、快速。档案可以被及时归档、快速整理、快速应用,也能精确地反映出卷宗目前的状况,并且使用者不会受到时空的制约,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的使用效率。
在当前信息技术向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文件管理标准和规范已不能满足要求,亟需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标准和规范。在数字档案管理中,缺少一套规范、标准、科学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往往是在摸索中前进,不能完全掌握数字档案的管理方式,在对数字文件资源进行管理时,也无法做到规范化运作。
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和数据加工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单位管理要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把数字技术与单位的管理工作相结合,构建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目前研究所已完成部分档案数字化,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暂时还不能实现网上全文检索。数字化程度难以满足数字档案室系统的功能实现,制约着档案价值的发挥。
研究所的档案管理存在“重保管、轻利用”的现象,员工普遍认为首要工作是保管好档案,一些档案尤其是涉密档案长期束之高阁,得不到充分、深层次的发掘,限制了档案信息价值的发挥。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处在被动的状态,等着员工来借阅,没有提供便利、主动的服务,使档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由于历史原因,档案工作基本上属于内部服务型和保管服务型,极大地阻碍了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其在科学研究与生产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也对其本身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只有不断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档案从业人员要强化专业知识,学会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强化责任感、服务意识,熟悉档案文件的形成规则,保证档案的科学化、条理化;树立开放、主动提供服务的新观念,从思想和行动上实现转变;适应新时期的变化,结合新模式、新制度、新理念、新技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思想。
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趋势是信息化和数字化,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环境和设备。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在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档案在线查询、借阅服务,实现档案资源价值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一是组织开展专项工作。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和部门专、兼职档案员学习相关条款,并对应该归档的范围、保管期限进行研究,安排归档的时间和内容,对应该归档的文件进行说明,提高员工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二是做好企业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文件形成流程的功能,并以单位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制订相应的档案归档范围,分类立卷、编号等,并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三是对转交给档案室的资料进行严格审核。转交过程中,应先核对档案资料是否有破损或缺失,对不合格或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四是实现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统一,文档资料的形成与档案工作同步布置、检查、汇总。
要想提高档案文件的质量,就必须对其进行先期管控,即提前开展档案形成、积累、整理、立卷的控制与管理,确保文件资料的完整性。要严格落实档案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防止涉密文件向非涉密网络传送,强化档案管理软件、档案专用电脑及其它档案保存媒体的安全与保密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对档案进行自我检查,并对所存的文件进行定期盘点。另外,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模式无法有效收集和管理电子文件。为此,要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制订适当的文件标准,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鉴定、著录;确保电子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按照新《档案法》的规定,结合工作需要,建立档案的使用标准,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使用的安全性体系;确保连接安全、档案信息安全等。
要做好档案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档案队伍的管理,加强档案队伍建设。首先,由于档案工作的实用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因此,必须保证档案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三至五年的档龄和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很难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其次,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提升自身整体能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学习知识,把新理论、新技术应用到本职工作中去,并对工作加以完善。要严格执行档案工作标准,并将档案工作列入到每年的绩效考核中去,建立由分管领导负总责,专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档案管理运作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满足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做好档案室的建设和研究工作,通过将对文献资料的反馈提供给决策部门参考,从而达到服务目标的目的,将档案使用活动化。研究人员对档案开发利用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具体内容有:是否方便用户使用,是否提供服务的方式可以被使用者所接受,是否可以将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都纳入到利用中,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能力。这种意见总体上更为具体,更具针对性和应用价值。档案室可以在这些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或方法展开调查,从而推动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整合功能完善,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
档案信息的使用价值是指研究者通过利用文献信息实现研究目标,所以文献信息的质量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档案的使用价值。要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在档案形成的全过程中实行前端介入、中期跟踪检查、后期接受归档的业务指导流程。加强全员的档案意识,包括文件制作者、机关人员、科技人员、各层级领导及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做好档案工作,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广大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强对《档案法》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要熟悉业务,有较强的责任心,确保档案质量合格。
一切档案工作都是为了最终的利用环节。在“大档案室”理念的指引下,以“馆藏”为基础、“因地制宜”为原则,对已有的文献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并对馆藏文献进行优化。同时,要放眼未来,立足长远,不仅要以研究所目前的发展为中心,还要以研究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工作,解决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问题,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